專利名稱:空調裝置的室內機組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構成為去除捕捉到空氣過濾器上的塵埃的空調裝置的室內機組。
背景技術:
迄今為止,在空氣的吸入口安裝有空氣過濾器的空調裝置的室內機組中,包括有 用以去除被該空氣過濾器捕捉到的塵埃的除塵機構的已為所知。這種室內機組中,如專利 文獻1所公開的,構成為作為對空氣過濾器的除塵機構的清 掃刷確實邊接觸邊移動。具體 地講,為在所述空氣過濾器的過濾部上確實按上清掃刷,所述空氣過濾器的框架設置為它 的肋及外框沿著清掃刷的移動方向延伸,在這個空氣過濾器的肋及外框之間設置所述清掃 刷。更詳細地說,如圖10及圖11示意所示,為了被空氣過濾器140的過濾部141捕捉 到的塵埃確實可以用清掃刷151有效地去除,設置了將該過濾部141按到清掃刷151上的 過濾器推按機構170。這個過濾器推按機構170,包括空氣過濾器140的寬度方向上延伸的 支撐板171和設置在該支撐板171下表面上的推按部172。所述空氣過濾器140上,只設置 了在該過濾器推按機構170的移動方向上延伸的縱肋142。另外,由所述清掃刷等的除塵機構從所述空氣過濾器去除下來的塵埃,例如專利 文獻2所示那樣,貯留在塵埃捕集部內。還有,專利文獻3中,作為將構成為能夠旋轉的圓形空氣過濾器按向旋轉刷的機 構,揭示了隔著該空氣過濾器在與旋轉刷相對的位置設置了網(wǎng)推按體的機構。這個網(wǎng)推按 體,構成為當接觸到空氣過濾器的放射狀肋,則轉動避讓,而當該放射狀肋通過后,由彈簧 的作用力返回到原來位置將空氣過濾器按向旋轉刷。專利文獻1 日本公開專利公報特開2007-107762號公報專利文獻2 日本公開專利公報特開2005-83721號公報專利文獻3 日本公開專利公報特開2007-130628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然而,所述專利文獻1所揭示的空調裝置中,為了使空調裝置的過濾部確實按到 清掃刷上,盡管使得構成該空氣過濾器的框架一部分的肋成為了在清掃刷的移動方向上延 伸的形狀,該空氣過濾器的清掃刷移動方向的剛性由所述肋得到了提高,但是只由該肋卻 無法提高與空氣過濾器的清掃刷移動方向垂直方向的剛性。這樣,作為空氣過濾器的整體, 成為了剛性并不高的構成,這種情況下若將所述清掃刷按到過濾部,則該過濾部或彎曲或 起皺,發(fā)生無法由該清掃刷確實且有效地去除被過濾部捕捉到的塵埃的問題。對此,如所述專利文獻3那樣,在兩個方向上設置肋確保剛性,同時考慮為使將空 氣過濾器按向刷一側的過濾器推按機構不干擾肋而設置了回避該過濾器推按機構的機構。 然而,這樣的機構復雜,還提高了裝置整體的成本。
本發(fā)明,是鑒于以上諸點而發(fā)明的,其目的在于在室內風扇的吸入側設置了空氣過濾器的空調裝置的室內機組中,用簡單的構成確實且有效地去除被該空氣過濾器捕捉到 的塵埃。-為解決現(xiàn)有問題的技術方案_為了達成所述目的,本發(fā)明所涉及的空調裝置10的室內機組13中,為了使空氣過 濾器40按到除塵機構50上,通過設置推按該空氣過濾器40的框架42的過濾器推按機構 70,就可以使構成該框架42的肋44、45的形狀成為提高空氣過濾器40整體的剛性的形狀 的同時,還可以防止該肋44、45與過濾器推按機構70的相互干擾。具體地講,第一方面的發(fā)明中,是以在殼體34內包括室內熱交換器37、從室內吸 入空氣并向該室內側吹出的室內風扇39和設置在該室內風扇39的吸入側的空氣過濾器40 的空調裝置的室內機組為對象的。并且該室內機組包括去除捕捉到所述空氣過濾器40上的塵埃的除塵機構50,推 按所述空氣過濾器40的框架42以將該空氣過濾器40推按到所述除塵機構50上的過濾器 推按機構70 ;該室內機組還構成為所述空氣過濾器40和所述除塵機構50及過濾器推按 機構70能夠相對移動。根據(jù)這個構成,空氣過濾器40,因為由過濾器推按機構70推按了框架42則過濾部 41就被按到除塵機構50 —側,所以就能夠由該除塵機構50有效地去除被該過濾部41捕捉 到的塵埃。并且,通過制成所述那樣的構成,就不會象迄今為止的直接將過濾部41按到除 塵機構50 —側的構成那樣,不受框架42的形狀限制,所以能夠形成提高空氣過濾器40整 體的剛性那樣的框架形狀。具體地講,例如,使構成框架42 —部分的肋44、45不只是設置 成在所述空氣過濾器40及除塵機構50的移動方向上延伸,還沿著垂直該移動方向的方向 延伸。還有,如上所述,通過用過濾器推按機構70推按框架42,該過濾器推按機構70就 能直接將過濾部41按到除塵機構50 —側而確實防止迄今為止的構成那樣的該過濾器推按 機構70和框架42的相互干擾。所述構成中,所述空氣過濾器40的框架42包括外框43和在該外框43的內側以 在所述空氣過濾器40及除塵機構50的移動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設置的第一肋44,所述過濾 器推按機構70,優(yōu)選的是構成為頂緊所述第一肋44,以將所述空氣過濾器40推按到除塵機 構50 (第二方面的發(fā)明)。這樣,通過在空氣過濾器40的框架42的第一肋44上頂緊過濾器推按機構70,與 只頂緊于外框43的情況相比可以更確實地將該空氣過濾器40的過濾部41按到除塵機構 50上,也就可以由除塵機構50更確實有效地去除被該過濾部41捕捉到的塵埃。 還有,所述空氣過濾器40的框架42,還包括與所述第一肋44交叉的第二肋45 (第 三方面的發(fā)明)。這樣,通過設置與第一肋44交叉的第二肋45就可以提高空氣過濾器40 整體的剛性。由此,即便不是直接將該空氣過濾器40的過濾部41按到除塵機構50上,而 是通過推按肋44等就可以將該過濾部41確實按到除塵機構50。因此,可以由除塵機構50 更確實有效地去除被該過濾部41捕捉到的塵埃。 還有,所述第二肋45,向所述過濾器推按機構70 —側的突出高度,在所述第一肋 44的突出高度以下(第四方面的發(fā)明)。由此,即便是過濾器推按機構70頂緊第一肋44的狀態(tài)下相對移動,也可以確實防止該過濾器推按機構70與第二肋45的相互干擾。還有,所述過濾器推按機構70,包括在彎向所述空氣過濾器40 —側的一端的頂緊 在該空氣過濾器40的框架42的板狀推按部72 (第五方面的發(fā)明)。由此,因為能夠使板狀 的推按部72的一端常處于接觸空氣過濾器40的框架42的狀態(tài),所以就可以使該空氣過濾 器40常按到除塵機構50上的狀態(tài),可以由除塵機構50更確實有效地去除被該過濾部41 捕捉到的塵埃。還有,優(yōu)選的是在所述推按部72的上方,以覆蓋該推按部72的方式設置有防護部 件110(第六方面的發(fā)明)。通過這樣做,在維修作業(yè)等時,可以防止作業(yè)者誤接觸推按部 72,也就可以防止該推按部72的變形。即,若所述推按部72為板狀部件的情況下,接觸推 按部72,該推按部72變形,以將空氣過濾器40的按壓機能損失,但是通過如上所述的在上 方設置防護部件110,就可以確實防止從上方接觸而使推按部72的變形。另一方面,所述過濾器推按機構70,是由設置為橫跨所述空氣過濾器40的寬度方 向的板狀部件76構成,所述板狀部件76,還可以被作用了力使得該板狀部件76的長邊之一 推按到所述空氣過濾器40的框架42 —側(第七方面的發(fā)明)。由此,可以由板狀部件76構成為推按空氣過濾器40的框架42的過濾 器推按機構 70,與對于框架42的各肋44設置推按部72的情況相比,可以獲得削減零部件的數(shù)量。因 此,可以獲得組裝作業(yè)的減輕,還獲得成本的降低。再有,所述空氣過濾器80形成為從平面看近似圓形,且構成該空氣過濾器80的框 架82的外框83及肋84也形成為從平面看近似圓形,優(yōu)選的是所述空調裝置的室內機組構 成為所述空氣過濾器80和所述除塵機構95及過濾器推按機構100能夠相對旋轉移動(第 八方面的發(fā)明)。正如這樣,包括從平面看具有圓形的外框83及肋84的圓形空氣過濾器80,在該空 氣過濾器80和所述除塵機構95及過濾器推按機構100是能夠相對旋轉移動的構成,通過 適用于所述第一至第七方面的發(fā)明就可以得到與這些發(fā)明同樣的作用。因此,用過濾器推 按機構100將空氣過濾器80按到除塵機構95上,就可以由該除塵機構95確實且有效地去 除被該空氣過濾器80捕捉到的塵埃。_發(fā)明的效果-綜上所述,根據(jù)本發(fā)明,為在用以去除被空調裝置10的室內機組13內的空氣過濾 器40捕捉到的塵埃的除塵機構50上按上空氣過濾器40,設置了推按該空氣過濾器40的框 架42的過濾器推按機構70,再通過使所述空氣過濾器40和除塵機構50及過濾器推按機構 70構成為能夠相對移動,就可以邊將該空氣過濾器40按到除塵機構50上邊由除塵機構50 有效地去除被該空氣過濾器40捕捉到的塵埃。并且,通過由過濾器推按機構70推按了框架 42的構成,框架42就能夠形成為提高空氣過濾器40整體的剛性那樣的框架形狀,同時不再 需要為防止迄今為止的構成那樣的使得過濾器推按機構70躲避框架42的相互干擾那樣的 構成,所以由簡單的構成確實且有效地去除被該空氣過濾器40捕捉到的塵埃成為可能。還有,根據(jù)第二方面的發(fā)明,因為所述過濾器推按機構70構成為頂緊所述空氣過 濾器40的框架42的第一肋44使得所述空氣過濾器40推按到除塵機構50,所以與只頂緊 于外框的情況相比可以更確實地將該空氣過濾器40按到除塵機構50上,也就可以由除塵 機構50更確實有效地去除被該過濾部41捕捉到的塵埃。
還有,根據(jù)第三方面的發(fā)明,因為所述空氣過濾器40的框架42還包括與所述第一 肋44交叉的第二肋45,所以就可以提高空氣過濾器40整體的剛性。因此,通過由過濾器推 按機構70推按如上所述的空氣過濾器40的框架42的第一肋44,就可以將該過濾部41確 實按到除塵機構50 —側,也就可以由除塵機構50更確實有效地去除被該過濾部41捕捉到 的塵埃。還有,根據(jù)第四方面的發(fā)明,因為所述第二肋45向所述過濾器推按機構70 —側的 突出高度,在所述第一肋44的突出高度以下,所以在過濾器推按機構70頂緊第一肋44的 狀態(tài)下相對移動,確實防止該過濾器推按機構70與第二肋45的相互干擾。因此,使所述過 濾器推按機構70和空氣過濾器40順利地相對移動成為可能。還有,根據(jù)第五方面的發(fā)明,因為所述過濾器推按機構70包括 在彎向所述空氣過 濾器40 —側的一端頂緊在該空氣過濾器40的框架42的板狀推按部72,所以就可以由該一 端常將空氣過濾器40的框架42按到除塵機構50上。所以由除塵機構50更確實有效地去 除被該過濾部41捕捉到的塵埃。還有,根據(jù)第六方面的發(fā)明,因為在所述推按部122的上方設置有防護部件110, 所以就可以防止該推按部122的變形,也就確實可以將空氣過濾器40按到除塵機構50 — 側。還有,根據(jù)第七方面的發(fā)明,因為所述過濾器推按機構75是由設置為橫跨所述空 氣過濾器40的寬度方向的板狀部件76構成,所述可以削減零部件的數(shù)量,還獲得成本的降 低。再有,根據(jù)第八方面的發(fā)明,因為所述空氣過濾器80、它的外框83及肋84,形成為 從平面看近似圓形,所以該空氣過濾器80和除塵機構95及過濾器推按機構100構成為能 夠相對旋轉移動的構成,通過適用于所述第一至第七方面的發(fā)明就可以得到與這些發(fā)明同 樣的作用。因此,用過濾器推按機構100將空氣過濾器80按到除塵機構95上,就可以由該 除塵機構95確實且有效地去除被該空氣過濾器80捕捉到的塵埃。
圖1,是表示包括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室內機組的空調裝置的構成的管線 系統(tǒng)圖。圖2,是表示殼體內的構成的縱剖面圖。圖3,是表示從室內看室內機組的立體圖。圖4,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氣過濾器周圍的概略構成的立體圖。圖5,是圖4中V-V線剖面圖。圖6,變形例所涉及的空氣過濾器周圍的概略構成的立體圖。圖7,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氣過濾器周圍的概略構成的立體圖。圖8,是圖7中VIII-VIII線剖面圖。圖9,是表示其他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室內機組的推按部周圍的構成的立體圖。圖10,是迄今為止的空氣過濾器周圍的概略構成的立體圖。圖11,是圖10中XI-XI線剖面圖。-符號說明-
10 空調裝置13 室內機組26 殼主體34 殼體37 室內熱交換器39 室內風扇40、80空氣過濾器41 過濾部42、82 框架43、83 夕卜框44 肋(第一肋)45 橫肋(第二肋)50、%除塵機構51、96 旋轉刷60 貯塵容器70、75、100、120過濾器推按機構72、102、122 推按部72a 彎曲部76 板狀部件76b 折曲部84 圓形肋(肋)85 徑向肋110 檐部(防護部件)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圖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另外,以下的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的說 明,從本質上將不過是個示例,無意于限制本發(fā)明的適用物或者用途。(第一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涉及包括本發(fā)明所涉及的室內機組13的空調裝置10。這個空調裝置 10中,室內機組13設置在室內空間的天棚里。另外,以下首先說明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空 調裝置10的構成,其次說明室內機組13的構成。<整體構成>如圖1所示,所述空調裝置10包括室外機組11和室內機組13。室外機組11中設 置有壓縮機30、室外熱交換器35、膨脹閥36、四通換向閥33及室外風扇12。室內機組13 中設置有室內熱交換器37及室內風扇39。所述室外機組11中,壓縮機30的噴出側連接有四通換向閥33的第一閥口 P1。壓 縮機30的吸入側連接有四通換向閥33的第三閥口 P3。所述室外熱交換器35是由交叉式管片型熱交換器構成的。室外熱交換器35的一 端連接于四通換向閥33的第四閥口 P4。室外熱交換器35的另一端連接于液態(tài)側關閉閥15。所述室外風扇12設置于室外熱交換器35的附近。室外熱交換器35中,進行由室 外風扇12送來的室外空氣和在室外熱交換器35中流通的制冷劑之間的熱交換。室外熱交 換器35與液態(tài)側關閉閥15之間,設置有可變開度的膨脹閥36。還有,四通換向閥33的第 二閥口 Ρ2連接于氣態(tài)側關閉閥16。所述四通換向閥33,能夠切換成為第一閥口 Pl與第二閥口 Ρ2相互連通且第三閥 口 Ρ3與第四閥口 Ρ4相互連通的第一狀態(tài)(圖1中實線表示的狀態(tài))、及第一閥口 Pl與第 四閥口 Ρ4相互連通且第二閥口 Ρ2與第三閥口 Ρ3相互連通的第二狀態(tài)(圖1中虛線表示 的狀態(tài))。該空調裝置10中,四通換向閥33為第一狀態(tài)的情況下進行制熱運轉,四通換向閥 33為第二狀態(tài)的情況下進行制冷運轉。制熱運轉時,在制冷劑回路18中,進行室外熱交換 器35起蒸發(fā)器的作用且室內熱交換器37起冷凝器的作用的蒸氣壓縮式制冷循環(huán)。另一方 面,制冷運轉時,在制冷劑回路18中,進行室外熱交換器35起冷凝器的作用且室內熱交換 器37起蒸發(fā)器的作用的蒸氣壓縮式制冷循環(huán)?!词覂葯C組的構成〉以下,基于附圖2至圖5詳細說明所述室內機組13的構成。如圖2所示,所述室內機組13包括具有殼主體26和裝飾板27的室內殼體34。在 殼主體26內設置有室內熱交換器37、冷凝水盤38、室內風扇39、空氣過濾器40、除塵機構 50、積塵容器60及塵埃搬送機構70。所述殼主體26形成為下側開放的近似矩形箱體。殼主體26的內表面上疊層有隔 熱材17。還有,殼主體26設置為下部穿通天棚板的開口的狀態(tài),從天棚里的天花板吊裝支撐著。所述裝飾板27形成為矩形板狀(參照圖3)。裝飾板27的平面形狀比殼主體26 的平面形狀大一圈。所述裝飾板27安裝為以夾著密封部件19的狀態(tài)覆蓋在殼主體26的 下側。由此,在將裝飾板27安裝在殼主體26上的狀態(tài)時,是裝飾板27暴露在室內一側。如圖3所示,裝飾板27上形成有一個吸入口 22和四個吹出口 23。吸入口 22形 成在裝飾板27的中央部且為矩形,嵌入了形成為細縫狀的吸入柵29 (柵部)。所述各吹出 口 23,形成為沿著裝飾板27各邊的細長矩形狀。并且,各吹出口 23上設置有風向調節(jié)板 23a(參照圖2等)。該風向調節(jié)板23a,構成為通過旋轉自身調節(jié)風向(吹出方向)。所述室內風扇39是所謂的渦旋風扇。如圖2所示,室內風扇39配置在殼主體26 的中央附近,且位于吸入口 22的上側。室內風扇39包括風扇馬達39a和風扇葉39b。風扇 馬達39a固定在殼主體26的頂板上。風扇葉39b連結于風扇馬達39a的旋轉軸上。室內 風扇39的下側設置有連通于吸入口 22的喇叭口 25。在殼主體26內,該喇叭口 25將室內 熱交換器37上游側的空間分隔為室內風扇39側和吸入柵29側。所述室內風扇39構成為 通過喇叭口 25從下側吸入空氣向四周吹出。室內熱交換器37是由交叉式管片型熱交換器構成。室內熱交換器37從俯視看形 成為口字狀,且配置在圍繞室內風扇39的周圍。室內熱交換器37中進行由室內風扇39送 來的室內空氣(吹出空氣)和流動在該室內熱交換器37內的制冷劑之間的熱交換。所述冷凝水盤38設置在室內熱交換器37的下側。冷凝水盤38是用來接收在室內熱交換器37上空氣中的水分冷凝產(chǎn)生的冷凝水的。冷凝水盤38中,設置有為排冷凝水 的排水泵(省略圖示)。冷凝水盤38具有傾向設置有排水泵位置的傾斜度以便聚集冷凝 水。所述空氣過濾器40,詳細的如后所述,形成為平面看近似長方向的薄片狀,且配置 在喇叭口 25的下側(入口側)。另外,所述空氣過濾器40,安裝為能夠從殼體34內取下的 形式。所述除塵機構50是為去除捕捉到空氣過濾器40上的塵埃的。如圖2、圖4及圖5 所示,所述除塵機構50包括刷部件的旋轉刷51。所述旋轉刷51包括棒狀的軸部和軸部周圍的由多數(shù)刷毛構成 刷部。旋轉刷51 設置在下面敘述的積塵容器60的刷用開口 62處,并配置在空氣過濾器40下側的前方一 側。所述旋轉刷51構成為與所述積塵容器60 —起相對于空氣過濾器40移動,通過刷部接 觸該空氣過濾器40而去除塵埃。另外,詳細的如后所述,所述空氣過濾器40,構成為由設置在該空氣過濾器40的 上方的過濾器推按機構70將其下表面(室內側的面)按到所述旋轉刷51上。由此,被該 空氣過濾器40捕捉到的塵埃確實可以由旋轉刷51的刷部有效地去除。所述積塵容器60,是臨時積存由旋轉刷51去除下來的空氣過濾器40的塵埃的。 積塵容器60,為稍稍細長的長方形容器,以橫跨該空氣過濾器40的狀態(tài)配置在空氣過濾器 40下側的前方一側(參照圖2)。另外,所述過濾器用積塵容器60上表面上,形成有沿著長 方向的刷用開口 61,如上所述,該刷用開口 61內設置有能夠旋轉的所述旋轉刷51。另外, 如圖2、圖4或圖5所示,這個旋轉刷51,以它的一部分突出在容器外的方式設置在所述刷 用開口 61內。還有,所述室內機組13,具有未圖示的用以使所述積塵容器60及過濾器推按機構 70沿水平方向(圖2中的左右方向)移動的移動機構。這個移動機構,構成為例如被馬達 驅動連接的兩個皮帶輪上懸架著皮帶,由在該皮帶外周面上一體形成的突起部卡止所述積 塵容器60及過濾器推按機構70進行搬送。另外,本實施方式中,是使所述積塵容器60及 過濾器推按機構70相對于空氣過濾器40移動的,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使該空氣過濾器 40相對于積塵容器60及過濾器推按機構70移動。-空氣過濾器的構成及過濾器推按器的構成_所述空氣過濾器40,如上所述,是從平面看成為近似長方形的薄片狀的,包括為捕 捉塵埃的過濾部41和為支撐該過濾部41的框架42。這個框架42,位于所述過濾部41的 外周,包括構成空氣過濾器40的外周部的外框43、在該外框43內設置為沿所述積塵容器 60及過濾器推按機構70的移動方向延伸的縱肋44 (第一肋)和設置為與該縱肋44垂直正 交的橫肋45 (第二肋)。另外,這個實施方式中,所述外框43的長向部分,具有和所述縱肋 44基本相同的形狀。這樣,通過在空氣過濾器40上設置作為框架42 —部分的縱肋44及橫肋45,與只 設置縱肋的構成(參照圖10)相比就可以提高該空氣過濾器40整體的剛性。S卩,作為空氣 過濾器的框架只設置了縱肋的情況下,雖然能夠提高沿著該縱肋延伸方向的剛性,但是卻 不能提高與該縱肋的延伸方向垂直方向的剛性,也就無法提高空氣過濾器整體的剛性,而 通過設置以上所述的橫肋45,就可以提高不只是縱肋44的延伸方向,也提高了與它垂直相交方向的剛性,也就提高了作為空氣過濾器40整體的剛性。由此,即便是如后述的由過濾器推按機構70推按所述縱肋44的情況,也確實可以 由空氣過濾器40整體的剛性將過濾部41按到旋轉刷51上,所以就可以由該旋轉刷51確 實而且有效地去除被該過濾部41捕捉到的塵埃。所述空氣過濾器40的縱肋44,形成為具有后述的過濾器推按機構70的推按部72 能夠接觸的寬度的同時,向該過濾器推按機構70 —側的突出高度形成為與所述橫肋45同 高或者比它高。由此,所述過濾器推按機構70頂緊著所述縱肋44而移動的情況下,就確實 可以防止該過濾器推按機構70的推按部72與橫肋45的相互干擾。
所述過濾器推按機構70,包括在空氣過濾器40的寬度方向延伸的比該空氣過濾 器40的寬度尺寸長的支撐板71和由該支撐板71支撐的多個推按部72、72、…。這個推 按部72,如圖4所示,平板狀的部件一端從斷面看是成為近似半圓狀的向下突出的彎曲狀 部件,所以在對應所述空氣過濾器40的縱肋44及外框43的長向部分的位置,以使所述被 彎曲了的一端接觸該縱肋44及外框43的長向部分的上表面的方式固定安裝了所述支撐板 71。即,所述推按部72,另一端被固定在所述支撐板71的同時,還構成為使得在斷面看彎曲 成近似半圓狀的一端的彎曲部72a接觸所述空氣過濾器40的縱肋44及外框43的長向部 分。在此,如上所述,將所述推按部72在另一端固定在支撐板71上,再通過將成為自由端 的另一端向下突起彎曲,就可以確實使該一端接觸所述縱肋44及外框43的長向部分也就 確實可以使該縱肋44及外框43的長向部分向下作用。還有,所述過濾器推按機構70,構成為通過未圖示的連接部,與所述積塵容器60 連接,在與該積塵容器60之間夾入所述空氣過濾器40的狀態(tài)下,與該積塵容器60 —起在 空氣過濾器40的長向上移動。通過以上的構成,使所述空氣過濾器40邊被按在設置于所述積塵容器60的刷用 開口 61的旋轉刷51上邊被移動,這樣就可以由該旋轉刷51更確實且有效地去除被該空氣 過濾器40捕捉到的塵埃?!催^濾器清掃動作〉本實施方式的空調裝置10構成為能夠切換進行制冷熱運轉的正常運轉、及進行 空氣過濾器40的清掃的過濾器清掃運轉。首先,正常運轉中,壓縮機30、室外風扇12及室內風扇39被驅動。室內機組13 中,室內空氣從吸入口 22吸入并通過喇叭口 25后,從室內風扇39吹出。該吹出空氣,與室 內熱交換器37的制冷劑進行熱交換被冷卻或加熱后,從各個吹出口 23供給室內。如圖2所示,因為空氣過濾器40設置在覆蓋喇叭口 25的位置,所以,從吸入口 22 吸入的室內空氣,在流入喇叭口 25前通過空氣過濾器40,在通過之際塵埃被空氣過濾器40 捕捉。接下來,參照圖2、圖4及圖5說明過濾器清掃運轉(過濾器清掃作業(yè))。這個過 濾器清掃運轉中,進行去除捕捉到空氣過濾器40上的塵埃的除塵動作。首先,過濾器清掃運轉中,室內風扇39停止。并且,作為過濾器除塵動作,用以移 動積塵容器60及過濾器推按機構70的移動機構(省略圖示)被驅動,在該積塵容器60及 過濾器推按機構70夾著該空氣過濾器40的狀態(tài)下在該空氣過濾器40的長方向移動(圖 2的例中的右向)。
這時,所述過濾器推按機構70,因為是各推按部72接觸著空氣過濾器40各縱肋 44及外框43的長向部分的上表面而移動,所以由該各推按部72將空氣過濾器40按到位于 該空氣過濾器40下方的旋轉刷51上而移動。這樣做,該旋轉刷51,因為確實可以接觸到所 述空氣過濾器40的室內一側的面,所以被該空氣過濾器40捕捉到的塵埃確實且有效地被 旋轉刷51去除。被該旋轉刷51去除下來的塵埃,貯存到積塵容器60內。另外,貯存在所述積塵容器60內的塵埃,通過打開吸入柵29從殼體34內取出該 積塵容器60,就可以很容易地回收。_第一實施方式的效果_如上所述,這個實施方式中,因為室內機組13中設置了用以去除被位于室內風扇 39吸入一側的空氣過濾器40捕捉到的塵埃的除塵機構50的同時,還設置了將該空氣過濾 器40的框架42的縱肋44積塵容器60外框43的長向部分向下按使得過濾部41按到除塵 機構50的旋轉刷51上的過濾器推按機構70,所以就可以由旋轉刷51有效地去除被空氣過 濾器40捕捉到的塵埃。而且,因為是由所述過濾器推按機構70將所述空氣過濾器40的縱 肋44及外框43的長向部分向下按使得過濾部41被按到旋轉刷51 —側,所以不再受到直 接將過濾部41按到旋轉刷51上的迄今為止的構成那樣會受到肋的構造的限制或者使得過 濾器推按機構70成為復雜的結構,只通過設置橫肋45就成為了可能。由此,就可以提高所 述空氣過濾器40整體的剛性,由過濾器推按機構70能夠更確實地將該空氣過濾器40推按 到旋轉刷51上。還有,如上所述,因為所述過濾器推按機構70設置成為由它的推按 部72向下推按 所述空氣過濾器40的縱肋44,所以就可以更確實地將該空氣過濾器40的過濾部41整體按 到旋轉刷51上,也就可以由旋轉刷51更有效地去除被該過濾部41捕捉到的塵埃。還有,因為所述空氣過濾器40的橫肋45向所述過濾器推按機構70—側的突出高 度在縱肋44的突出高度以下,所以在過濾器推按機構70的推按部72接觸該縱肋44的狀 態(tài)下,即便是該過濾器推按機構70相對移動,也能夠由簡單的構成確實防止該推按部72與 所述橫肋45的相互干擾。再有,所述推按部72,一端成斷面近似半圓狀向下突出彎曲,在這個彎曲部72a上 以頂緊所述空氣過濾器40的縱肋44及外框43的長向部分的形式設置了支撐板71,所以由 該推按部72可以更確實地將縱肋44及外框43的長向部分向下作用,由此,可以更確實地 將空氣過濾器40的過濾部41按到旋轉刷51上。因此,可以由所述旋轉刷51更確實且有 效地去除被所述過濾部41捕捉到的塵埃。-第一實施方式的變形例_圖6,表示了所述第一實施方式的變形例。這個變形例,與所述第一實施方式在過 濾器推按機構的構成上不同。 具體地講,這個變形例中,通過設置比空氣過濾器40的的寬度方向的長度還長且 橫跨該空氣過濾器40的寬度方向近似為長方形的板狀部件76構成過濾器推按機構75。即, 所述板狀部件76,設置為長邊之一接觸所述空氣過濾器40的縱肋44的同時,長邊的另一個 通過彈簧部件77、77支撐在室內機組13上。還有,所述板狀部件76的長向兩側面中在所述 長邊的另一個的附近部分上,分別設置了向還板狀部件76的長向兩側突出的突出部76a、 76a,該突出部76a、76a能夠旋轉地支撐在所述室內機組13上。
還有,頂緊所述空氣過濾器40的縱肋44的所述板狀部件76的長邊之一上,形成 了在該板狀部件76的長向整個厚度上彎曲的彎曲部76b。這個彎曲部76b,從橫斷面看形 成為近似圓弧狀,該近似圓弧狀的彎曲部76b的外周一側部分接觸著所述縱肋44。根據(jù)以上的構成,所述板狀部件76,由所述彈簧部件77、77的彈性恢復力向上吊 起長邊的另一個,由此,該板狀部件76的長邊之一被按到所述空氣過濾器40的縱肋44上。 因此,由所述構成,確實可以將所述空氣過濾器40的縱肋44向下作用,就可以按到旋轉刷 51上,就可以由旋轉刷51確實去除被該空氣過濾器40的下表面(室內一側的面)捕捉到 的塵埃。而且,通過將所述板狀部件76頂緊到所述空氣過濾器40的多數(shù)縱肋44上,如所 述第一實施方式那樣,不需要在各縱肋44上設置推按部72,可以獲得零件數(shù)的減少。而且, 也不需要精確地合對所述各縱肋44的位置安裝推按部72,也就減輕了組裝作業(yè)的強度,獲 得成本的降低。
(第二實施方式)接下來,基于圖7及圖8說明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另外,本實施方式,如圖7 所示那樣,只是空氣過濾器80從平面看為圓形這一點與所述第一實施方式不同,所以相同 的部分標注相同的符號,以下說明不同部分。具體地講,如所述圖7所示那樣,所述空氣過濾器80,包括從平面看為近似圓形的 過濾部81和用以支撐該過濾部81的框架82。這個框架82,包括從平面看的近似圓形的外 框83、設置在該外框83內側的同心圓狀的多個(圖7的例中為三個)從平面看近似圓形的 圓形肋84、84、…、和在徑向連接該外框83及圓形肋84的從平面看近似十字延伸的徑向肋 85。這個徑向肋85,形成為向上方(后述的過濾器推按機構一側)突出的高度與所述圓形 肋84及外框83的突出高度相同或者是低。以從上下夾著所述空氣過濾器80的方式,在該空氣過濾器80的下方設置積塵容 器90的同時,對應該積塵容器90在空氣過濾器80的上方設置過濾器推按機構100。所述 積塵容器90及過濾器推按機構100,都具有基本與所述空氣過濾器80的半徑相同的長度, 設置為它們的一端位于該空氣過濾器80的中心位置,另一端位于該空氣過濾器80的外周位置。并且,這個實施方式中,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反,構成為所述積塵容器90及過濾器 推按機構100固定在殼主體26上,所述空氣過濾器80旋轉。即,所述空氣過濾器80,構成 為由設置在它的中心或者外側的沒有圖示的馬達驅動旋轉,由此,被該空氣過濾器80捕捉 到的塵埃就由設置在所述積塵容器90的刷用開口 91內的旋轉刷96去除。這個實施方式 也是,所述旋轉刷96,構成為去除被空氣過濾器80捕捉到的塵埃的除塵機構95。另外,這個實施方式中,所述積塵容器90及過濾器推按機構100固定在殼主體26 上,構成為了所述空氣過濾器80旋轉,但是并不限于此,還可以構成為所述空氣過濾器80 固定在殼主體26上,所述積塵容器90及過濾器推按機構100旋轉的方式。還有,這個實施方式中,位于所述空氣過濾器80上方的過濾器推按機構100的推 按部102,設置為頂緊于該空氣過濾器80的各圓形肋84及外框83。具體地講,在對應于所 述積塵容器90的沿所述空氣過濾器80的徑向延伸的支撐板101上,以對應于該空氣過濾 器80的圓形肋84的方式安裝了所述推按部102。
另外,所述旋轉刷96、支撐板101積塵容器60推按部102的構成,與所述第一實施 方式一樣,省略詳細的說明。_第二實施方式的效果_如上所述,根據(jù)這個實施方式,在將位于室內風扇39吸入側的空氣過濾器80制成 為從平面看為圓形的構成中,以上下夾著該空氣過濾器80的方式設置過濾器推按機構100 及積塵容器90,用該過濾器推按機構100的推按部102將所述空氣過濾器80的圓形肋84 及外框83向下作用,所以就可以該空氣過濾器80的過濾部81按到設置在所述積塵容器90 的刷用開口 91內的旋轉刷96上,就可以由該旋轉刷96有效地去除被過濾部81捕捉到的 塵埃。而且,與所述第一實施方式一樣,由所述過濾器推按機構100的推按部102將所述 空氣過濾器80的肋84向下按,所以不需要在該過濾器推按機構100上設置用于避免與肋 的相互干擾的機構,只要在該空氣過濾器80上設置徑向肋85就成為可能,也就可以提高該 空氣過濾器80整體的剛性。因此,由所述過濾器推按機構100更確實地將所述空氣過濾器 80的過濾部81按到旋轉刷96上就成為可能,由旋轉刷96更確實且有效地去除被該過濾部 81捕捉到的塵埃就成為可能。還有,所述空氣過濾器80的肋84中的徑向肋85,因為它的突出高度與所述過濾器 推按機構100的推按部102頂緊的圓形肋84以及外框83的突出高度一樣或者比它低,所 以在該推按部102頂緊圓形肋84而所述空氣過濾器80旋轉的情況下,也就確實可以防止 該推按部102與徑向肋85的相互干擾。因此,所述過濾器推按機構100與空氣過濾器80 就可以順暢地相對移動。(其他實施方式)所述實施方式,還可以是以下的構成。所述各實施方式中,是由一端成為斷面近似半圓狀向下突出的彎曲板狀部件構成 了過濾器推按機構100的推按部102,但是并不限于此,只要是推按空氣過濾器40、80的肋 44,84以及外框43的構成,無論是什么樣的構成都可。具體地講,推按部,還可以是將板狀部件彎曲成U字形狀,以在它的彎曲部一側頂 緊空氣過濾器40、80的肋44、84或外框43、83的方式將該板狀部件的兩端部固定在支撐板 71,101的構成。通過這樣做,由所述板狀部件的彎曲部一側,就可以將空氣過濾器40、80的 肋44、84以及外框43、83按到旋轉刷51、96—側。另外,不是由板狀部件形成所述那樣的 構成,而用橡膠那樣的彈性部件形成亦可。即,將彈性部件形成為斷面近似D字形,以使它 的凸側挨著空氣過濾器40、80的肋44、84或外框43、83的方式在支撐板71、101上安裝該 彈性部件亦可。還有,推按部,可以是在支撐板71、101上連接了一端的彈簧的另一端上設置了推 按部件之物。通過制成這樣的構成,由該彈簧使推按部件更確實地頂緊空氣過濾器40、80 的肋44、84以及外框43、83,就可以更確實地將過濾部41、81按到旋轉刷51、96 —側。還有,所述各實施方式中,是將從空氣過濾器40、80去除下來的塵埃貯留到積塵 容器60、90中的,但是并不限于此,還可以在該積塵容器60、90以外,在殼體34外設置容量 更大的塵埃捕集箱。通過設置這樣的塵埃捕集箱,進一步降低了回收塵埃的頻度。另外,向 所述塵埃捕集箱中搬送塵埃的情況下,例如利用室內風扇39的風等搬送到殼體34外即可。
再有,所述各實施方式中,還可以在過濾器推按機構70、100的推按部72、102的上 方設置作為防護部件的檐部110。具體地講,如圖9所示,在過濾器推按機構120的推按部 122的上方,以從上方覆蓋該推按部122的方式,形成從支撐部件121的側面向側面突出的 板狀檐部110。這個檐部110,從上表面看形成為與所述推按部122基本重合的大小。由 此,就可以防止作業(yè)者從上面碰到所述推按部122,也就可以防止作為彈簧部件的該推按部 122產(chǎn)生變形。另外,在圖9的例中,因為推按部122,是由向支撐部件121的連接部122a、 從該連接部122a向斜下方延伸的本體部122b、形成在該本體部122b的頂端且與空氣過濾 器的肋部接觸的接觸部122c形成的,所述連接部122a連接于支撐板121上表面,所以所述 檐部110,為在其與支撐部件121形成能夠插通本體部122b的基端的插通口,形成為從上表 面看近似槽鋼斷面的形狀,在它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豎立形成多條補強用肋。在此,圖9中 的符號122d是螺栓孔,符號123是為補強支撐部件121的補強部件。還有,在所述第一實施方式中,是由橫跨空氣過濾器40的板狀部件76構成了過濾 器推按機構75,在所述第二實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同樣,由板狀部件構成過濾器推按機構。-產(chǎn)業(yè)上的實用性-
如以上說明,本發(fā)明,對在室內風扇的吸入側設置有柵部的空調裝置的室內機組 是特別有用的。
權利要求
一種空調裝置的室內機組,在殼體(34)內包括室內熱交換器(37)、從室內吸入空氣并向該室內側吹出的室內風扇(39)和設置在該室內風扇(39)的吸入側的空氣過濾器(40),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調裝置的室內機組包括去除捕捉到所述空氣過濾器(40)上的塵埃的除塵機構(50),推按所述空氣過濾器(40)的框架(42),以將該空氣過濾器(40)推按到所述除塵機構(50)上的過濾器推按機構(70),并且所述空調裝置的室內機組構成為所述空氣過濾器(40)和所述除塵機構(50)及過濾器推按機構(70)能夠相對移動。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裝置的室內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氣過濾器(40)的框架(42)包括外框(43)和在該外框(43)的內側以在所述 空氣過濾器(40)及除塵機構(50)的移動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設置的第一肋(44),所述過濾器推按機構(70),構成為頂緊所述第一肋(44),以將所述空氣過濾器(40)推 按到除塵機構(50)。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調裝置的室內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氣過濾器(40)的框架(42),還包括與所述第一肋(44)交叉的第二肋(45)。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空調裝置的室內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肋(45),向所述過濾器推按機構(70) —側的突出高度,在所述第一肋(44)的 突出高度以下。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裝置的室內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器推按機構(70),包括在彎向所述空氣過濾器(40) —側的一端頂緊在該空 氣過濾器(40)的框架(42)的板狀推按部(72)。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空調裝置的室內機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推按部(72)的上方,以覆蓋該推按部(72)的方式設置有防護部件(110)。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裝置的室內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器推按機構(70),是由設置為橫跨所述空氣過濾器(40)的寬度方向的板狀 部件(76)構成,所述板狀部件(76),被作用了力使得該板狀部件(76)的長邊之一推按到所述空氣過 濾器(40)的框架(42) 一側。
8.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7任一項所述的空調裝置的室內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氣過濾器(80)形成為從平面看近似圓形,且構成該空氣過濾器(80)的框架 (82)的外框(83)及肋(84)也形成為從平面看近似圓形,所述空調裝置的室內機組構成為所述空氣過濾器(80)和所述除塵機構(95)及過濾器 推按機構(100)能夠相對旋轉移動。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空調裝置的室內機組,是在室內風扇的吸入側設置了空氣過濾器的空調裝置的室內機組,用簡單的構成就能夠確實且有效地去除被該空氣過濾器捕捉到的塵埃。其構成為在室內機組中設置有去除捕捉到所述空氣過濾器(40)上的塵埃的除塵機構(50)和推按所述空氣過濾器(40)的框架(42)使得該空氣過濾器(40)推按到所述除塵機構(50)的過濾器推按機構(70)。且所述空氣過濾器(40)和所述除塵機構(50)及過濾器推按機構(70)能夠相對移動。
文檔編號F24F13/28GK101836050SQ200880112479
公開日2010年9月15日 申請日期2008年9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10月25日
發(fā)明者岡田守道, 坂下朗彥, 橫溝剛志 申請人:大金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