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油煙機灶具一體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廚房油煙吸排設備,特別是一種頂吹側吸下排式的油煙機灶
具一體機。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廚房油煙吸排裝置即油煙機,其形式主要有頂吸式、深井環(huán)吸 式及側吸式。眾所周知,油煙發(fā)生源與油煙機吸氣口的距離越小,其油煙排除率越高。傳 統(tǒng)的頂吸式油煙機,安裝在灶具上方,受其結構限制,與油煙發(fā)生源的距離通常有50 lOOcm,其產(chǎn)生的負壓區(qū)域與油煙發(fā)生源的距離較大,易受環(huán)境風影B向,極容易造成油煙的
擴散,對室內(nèi)環(huán)境造成污染,導致人體不適。 申請?zhí)枮?200710164568. 7",名稱為"油煙機灶具一體機"的中國發(fā)明專利申請公 開的深井環(huán)吸式油煙機,參見圖l,其灶具孔200位于機身400的面板100上,該灶具孔100 的腔壁上設置有吸氣口 300,該結構減少了油煙自由擴散的距離,雖然該油煙機將油煙發(fā)生 源與油煙機吸氣口的距離減小到了最小,將負壓區(qū)域移動至油煙發(fā)生源處,但是在實際使 用過程中發(fā)現(xiàn),這種油煙機不便于炒菜操作,仍然有部分油煙逸出其負壓包絡面,同時其安 全性,兼容性及燃氣經(jīng)濟性均存在問題。 專利號為"ZL200720108497.4",專利名稱為"側吸式油煙機"的中國發(fā)明專利公開 了一種側吸式油煙機,將油煙發(fā)生源與油煙機吸氣口保持了適當?shù)木嚯x,但是對于逸出負 壓區(qū)域的油煙無法將其排除,排油煙效果仍然不是很理想,長期使用仍然會對室內(nèi)環(huán)境造 成污染。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可組織氣流向后方行進并形成 向?qū)эL裝置的吸氣口流動的油煙包絡面,進而由風機將油煙排除至室外的油煙機灶具一體 機。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油煙機灶具一體機,包括機身及設置 在所述機身上的油煙機和用于安置鍋具的灶具,所述灶具設置在所述機身的面板上,所述 油煙機包括順次連接的吸油煙裝置、負壓產(chǎn)生裝置和排油煙裝置,所述吸油煙裝置包括設 置有吸氣口的導風部件和正壓發(fā)生裝置,所述導風部件設置在所述面板上,其中,所述正壓 發(fā)生裝置位于所述灶具上方并與所述導風部件的頂端連接,所述正壓發(fā)生裝置包括殼體及 正壓風源發(fā)生器,所述殼體包括連接端和懸空端,所述正壓風源發(fā)生器設置在所述懸空端, 所述懸空端設置有正壓出風口 ,所述正壓出風口與所述面板或所述吸氣口相對設置。 上述的油煙機灶具一體機,其中,所述正壓發(fā)生裝置還包括導流部件,所述導流部 件與所述正壓風源發(fā)生器連接。 上述的油煙機灶具一體機,其中,所述導流部件為一具有弧形彎折部的導風管,所 述導風管的一端與所述正壓風源發(fā)生器連接,所述導風管的另一端為出風口,所述出風口位于所述正壓出風口處。 上述的油煙機灶具-正壓泵。
上述的油煙機灶具一 上述的油煙機灶具一 上述的油煙機灶具一 蓋與所述面板平行。 上述的油煙機灶具一 蓋的懸空端低于所述連接端。 上述的油煙機灶具 上述的油煙機灶具一
-體機,其中,所述正壓風源發(fā)生器可以為一個或多個風機或
體機,其中,所述正壓出風口為點形出風口或條形出風口。 體機,其中,所述殼體為懸臂或頂蓋。
體機,其中,所述懸臂或頂蓋為一平面形結構,所述懸臂或頂 體機,其中,所述懸臂或頂蓋為一弧面形結構,所述懸臂或頂
-體機,其中,所述吸氣口的底緣高于所述鍋具的上緣。 -體機,其中,所述殼體內(nèi)還設置有照明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的油煙機灶具一體機可組織氣流向后方 行進,導向油煙路徑,由此生成一氣流包絡面,油煙被此包絡面包圍,然后向?qū)эL裝置的吸 氣口流動,進而由風機排除至室外。通過上述的軟硬件包絡面系統(tǒng)和負壓系統(tǒng),能夠有效地 油煙包裹住,并迅速排出室外;大面積的油煙冷卻分離裝置,保證了油煙的徹底分離,減
將、:
輕了對環(huán)境的污染;物理或化學除污系統(tǒng)的應用,可減輕油污的積聚,既方便清理又能保證
安全;考慮了現(xiàn)代廚房的使用環(huán)境,最大程度的讓空間與人及各種烹飪器具兼容。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
的限定。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油煙機灶具一體機結構示意圖;[0019]圖2為圖1所示油煙機灶具一體機的左視圖;[0020]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正壓風場截面示意圖;[0021]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負壓風場截面示意圖;[0022]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的正壓發(fā)生裝置立體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的正壓發(fā)生裝置立體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正壓風場和負壓風場疊加后的復合風場示意圖[0025]圖8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0026]其中,附圖標記l機身2142導流部件11面板2143導風管2油煙機21431出風口21吸油煙裝置22負壓產(chǎn)生裝置211導風部件23排油煙裝置212吸氣口231油煙分離腔213殼體232排氣管2131連接端233廢油回收管2132懸空端234集油盒[0036] 2133正壓出風口 3灶具 214正壓發(fā)生裝置 4鍋具 2141正壓風源發(fā)生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體的描述 參見圖1及圖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油煙機灶具一體機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 所示油煙機灶具一體機的左視圖。本實用新型的油煙機灶具一體機,包括機身l及設置在 所述機身1上的油煙機2和用于安置鍋具4的灶具3,常用廚房電器可集成或放置于柜式機 身1內(nèi)。機身1的面板11上設有一個或多個圓形或矩形的孔,這些孔中可設置灶具3。所 述油煙機2包括順次連接的吸油煙裝置21、負壓產(chǎn)生裝置22和排油煙裝置23,所述吸油煙 裝置21包括設置有吸氣口 212的導風部件211和正壓發(fā)生裝置214,所述導風部件211設 置在所述面板11上,所述正壓發(fā)生裝置214位于所述灶具3上方并與所述導風部件211的 頂端連接,所述正壓發(fā)生裝置214包括殼體213及正壓風源發(fā)生器2141,所述殼體213包 括連接端2131和懸空端2132,所述正壓風源發(fā)生器2141設置在所述懸空端2132,所述懸 空端2132設置有正壓出風口 2133,所述正壓出風口 2133與所述面板11或所述吸氣口 212 相對設置。所述正壓出風口 2133可以為點形出風口或條形出風口。所述殼體213內(nèi)的正 壓風源發(fā)生裝置214可共用一個或分開多個設置。 為了較好地實現(xiàn)吸排油煙的效果,所述吸氣口212的底緣高于鍋具4的上緣。一般 炒鍋的直徑有一定的限度,與此相配的鍋具4的高度也有一定的限度,鍋具4的上緣(一般 取最大直徑炒鍋計算)的高度可以大致計算得到,具體高度差的最優(yōu)值可經(jīng)過試驗確定。 吸氣口 212的底緣可根據(jù)該最優(yōu)值確定。當用小直徑炒鍋時,鍋具4的上緣低于吸氣口 212 高度,此高度差越大,效果越佳。 參見圖5及圖6,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的正壓發(fā)生裝置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的正壓發(fā)生裝置立體結構示意圖。所述正壓發(fā)生裝置214 包括殼體213和正壓風源發(fā)生器2141,為了更好地組織氣流向后方行進并形成向?qū)эL部件 211的吸氣口 212流動的油煙包絡面,本實施例中還可設置導流部件2142。導流部件2142 可以為直板狀也可以為弧形導流管,本實施例所述導流部件2142優(yōu)選為一具有弧形彎折 部21421的導風管2143,所述導風管2143的一端與所述正壓風源發(fā)生器2141連接,所述 導風管2143的另一端為出風口 21431,所述出風口 21431設置在所述殼體213的正壓出風 口 2133處,并與所述吸氣口 212對應設置,即出風口 21431的開口位置與吸氣口 212相對 設置,以便出風口 21431出來的正壓風可以進入吸氣口 212而形成一弧形的正壓風場。正 壓出風口 2133可以與面板11相對設置,也可以與吸氣口 212相對設置,當殼體213平行于 面板11時,正壓出風口 2133位于殼體213與面板11相對的一面,當殼體213為弧形面或 傾斜面時,正壓出風口 2133則相應地與吸氣口 212相對。所述正壓風源發(fā)生器2141可以 為一個共用的風機/正壓泵或分別使用多個單獨風機21411或正壓泵,其中,采用單獨風機 21411時可以直接與導流部件2142連接(如圖5),采用共用風機時通過輸風管21412輸送 至導流部件2142(如圖6)。 本實用新型的油煙機灶具一體機,包括機身1及設置在所述機身1上的油煙機2和用于安置鍋具4的灶具3,所述油煙機2包括順次連接的吸油煙裝置21、負壓產(chǎn)生裝置22和排油煙裝置23,所述吸油煙裝置21包括設置有吸氣口 212的導風部件211,所述導風部件211設置在所述機身1的面板11上,所述導風部件211的頂端連接一有容腔的殼體213,該殼體213可以為懸臂或頂蓋,所述懸臂或頂蓋與所述面板11對應設置,所述懸臂或頂蓋包括一連接端和一懸空端,其中,所述懸臂或頂蓋的懸空端內(nèi)設置有正壓發(fā)生裝置214,所述懸臂或頂蓋對應所述正壓發(fā)生裝置214的位置設置有正壓出風口 2133。所述正壓出風口2133可以為點形出風口或條形出風口。所述懸臂或頂蓋可以為一平面結構,所述懸臂或頂蓋與所述面板11平行設置。或者所述懸臂或頂蓋為一弧面結構,所述懸臂或頂蓋的懸空端2132低于所述連接端2131設置。 本實施例中,可在油煙分離腔231的最低處設置滴油管(根據(jù)實際需要,風機蝸殼
的最低處也可設置滴油管),滴油管連接廢油回收管233和集油盒234。本實施例中,風機與
一立式油煙分離腔231連接,風機吸風口在豎直面上(參見圖2)。頂蓋或殼體213內(nèi)設有
正壓風源,正壓風經(jīng)過特殊設計的導風管2143后,產(chǎn)生一截面為弧形的正壓風場,此正壓
風場與導風部件211產(chǎn)生的負壓風場共同作用,生成一氣流包絡面,油煙被此包絡面包圍,
然后向?qū)эL裝置的吸氣口 212行進,進而由風機排除至室外(參見圖7)。 由所述的安裝于殼體213內(nèi)的正壓風源所產(chǎn)生的正壓風面與導風部件211的前面
板和導風部件211的側壁2111組成了軟硬件包絡面系統(tǒng),包括一水平層面的吸氣系統(tǒng)和一
垂直層面的吸氣系統(tǒng)。導風部件211的吸氣口 212可以設置在前面板上,也可以設置在側
壁2111上,或者在所述前面板和側壁2111上同時設置。本實施例中的吸氣口 212設置在
導風部件211的前面板上。 水平層面吸氣系統(tǒng)由安裝于頂蓋或殼體213內(nèi)的正壓風源所產(chǎn)生的正壓風面與導風部件211的吸氣口 212產(chǎn)生的負壓區(qū)域疊加而成,此為軟件包絡面系統(tǒng)。其中殼體213內(nèi)安裝點形或條形正壓風源,產(chǎn)生的正壓風經(jīng)過特殊設計的導流管后,產(chǎn)生一截面為弧形的正壓風場;導風部件211正面設置吸氣口 212,由多條吸氣口 212組合后產(chǎn)生一負壓風場。此正壓風場與導風裝置產(chǎn)生的負壓風場共同作用,生成一氣流包絡面,油煙被此包絡面包圍,然后向?qū)эL裝置的吸氣口 212行進,進而由風機排除至室外。 垂直層面吸氣系統(tǒng)由導風部件211側壁和導風部件211組成,通過導風部件211側壁的導向作用,將風機產(chǎn)生的負壓區(qū)域整形為U型,猶如一張開的雙臂將負壓緊緊抱住,以免其散去,從而保證油煙無法外漏。 該軟硬件包絡面系統(tǒng),經(jīng)正壓風場與負壓風場的矢量疊加組合,即可將鍋具4產(chǎn)生的油煙包圍在其中,有組織地從導風部件211的吸氣口 212吸入。此軟硬件包絡面系統(tǒng)能有效的減弱環(huán)境氣流對其影響。參見圖3,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正壓風場截面示意圖,由圖可見,從風機產(chǎn)生的風經(jīng)均壓箱、壓縮段和導流段出去的風為具有良好直線性的風,其速度壓力均有增強。參見圖4,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負壓風場截面示意圖。負壓風場按圖中箭頭所示將逸出鍋具4的油煙吸入導風部件211。參見圖7,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正壓風場和負壓風場疊加后的復合風場示意圖,由圖可見,原本具有良好直線性的正壓風在負壓風場的作用下,經(jīng)矢量疊加,形成了一弧形正壓風場。由鍋具產(chǎn)生的油煙本應垂直上升,但遇到該復合風場后,靠近負壓風場部位的油煙直接由負壓經(jīng)吸氣口 212吸走;鍋具4中心附近的油煙在上升途中遇到正壓風場,隨即在如圖所示箭頭方向上往負壓風場的吸氣口 212前進,經(jīng)吸氣口 212吸走;鍋具4前方(即靠近操作者的一方)處上升的油煙因正壓風場邊緣 氣流的攜帶性作用,也往負壓風場的吸氣口 212方向行進,經(jīng)吸氣口 212吸走。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導風部件211可采用插入機身1的方式,拆離導風部件211無 需搬動機器;所述的面板11采用定位銷形式與機身1定位,拆離面板11也無需搬動機器; 因此本機具有拆卸方便的優(yōu)點。 特別的,本實施例中的導風部件211還可兼做初步油煙分離裝置,導風部件211與 空氣的接觸面積巨大,滾熱的油煙在導風管2143內(nèi)得以迅速冷卻液化,并沿壁下落。導風 部件211的排氣端連接至前述的油煙分離腔231,油煙分離腔231在接受來自導風部件211 油滴的同時,油煙在油煙分離腔231內(nèi)進一步分離。油煙分離腔231底部設有滴油管,滴油 管與廢油回收管233和集油盒234連接,廢油經(jīng)此管路回收到集油盒234內(nèi)。圖1所示實 施例中,殼體213水平安裝于導風部件211的頂部,正壓發(fā)生裝置214安裝于殼體213內(nèi), 并與正壓出風口 2133連接。導風部件211的前板上設若干吸氣口 212,導風部件211的兩 側為導風部件211側壁2111,導風部件211插入安裝于機身1內(nèi)部的油煙分離腔231,油煙 分離腔231的出風口外翻邊插入負壓產(chǎn)生裝置22(該處選為風機)的入風口,風機進一步 連接有排氣管232。油煙分離腔231進一步連接有廢油回收管233,廢油回收管233與集油 盒234連接。常用廚房電器可集成或放置于柜式機身1內(nèi)。面板ll上面可安裝各種灶具 3,使用時,鍋具4放置于各種灶具3之上。 另外,為了更好地增加實用性,所述殼體213內(nèi)還可設置有照明系統(tǒng)。同時,本實 施例中還可在所述吸氣口 212處設置防火網(wǎng)或格柵。 作為優(yōu)化,所述的導風部件211內(nèi)可安裝導流板,此導流板可為弧形也可為直板 形;所述的導風部件211內(nèi)可設置防火消聲裝置及油煙凈化分離裝置;所述的導風部件 211、油煙分離腔231及風機內(nèi)可設置物理或化學除污系統(tǒng)。以上均為較成熟的現(xiàn)有技術, 在此不作贅述。 本實用新型的油煙機灶具一體機工作時,負壓產(chǎn)生裝置22在電機的驅(qū)動下,使油 煙分離腔231和導風部件211內(nèi)部產(chǎn)生負壓,負壓進一步擴散至前述的由安裝于頂蓋或殼 體213內(nèi)的正壓發(fā)生裝置214所產(chǎn)生的正壓風面與導風部件211正面和導風部件211的側 壁2111組成的軟硬件包絡面系統(tǒng)。當放置于面板11之上的灶具3加熱鍋具4時,產(chǎn)生的 油煙向上散發(fā),便立刻進入此軟硬件包絡面系統(tǒng)的區(qū)域內(nèi),油煙便可沿箭頭所示方向排除 至室外。此過程中產(chǎn)生的廢油液滴經(jīng)導風部件211、油煙分離腔231、廢油回收管233回收 到集油盒234中。 本實用新型的油煙機灶具一體機能有效的吸走并排除烹飪過程中產(chǎn)生的大量油 煙及燃燒器具產(chǎn)生的廢氣,并能有效的回收廢油,減輕對環(huán)境的污染。 另外,在大型餐飲或者綜合型廚房內(nèi),需要同時設置多臺油煙機的場合,可將多個 本實用新型并排使用,但這樣操作者只能并排操作,容易互相干擾,降低工作效率,也不利 于空間的有效利用,此時可采用如圖8所示的結構,圖8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 圖。本實施例中,將本實用新型的正壓發(fā)生裝置214的殼體213設置為頂蓋,該頂蓋以導風 部件211為中心對稱布置在導風部件211的頂端,即該頂蓋的中間位置作為連接端支撐連 接在所述導風部件211上,兩端的懸空端分別設置正壓風源發(fā)生器2141,而在導風部件211 的前后面板上均設置吸氣口 212,機身1的面板11和灶具3相應地對稱設置在所述頂蓋下方,正壓風源發(fā)生器2141可以為單個風機21411 (如圖所示),也可采用共用風機通過輸風 管21412輸送至導流部件2142,即兩組灶具3共用一個導風部件211,操作者面對面相向操 作,根據(jù)使用情況,可單機設置,也可多機并排設置,可以有效節(jié)省空間、減少操作過程中的 互相干擾和方便飯店的流程化管理,適用于大型餐飲業(yè)。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油煙機灶具一體機可組織氣流向后方行進,導向油煙路 徑,由此生成一氣流包絡面,油煙被此包絡面包圍,然后向?qū)эL部件211的吸氣口 212流動, 進而由風機排除至室外。通過上述的軟硬件包絡面系統(tǒng)和負壓系統(tǒng),能夠有效地將油煙包 裹住,并迅速排出室外;大面積的油煙冷卻分離裝置,保證了油煙的徹底分離,減輕了對環(huán) 境的污染;物理或化學除污系統(tǒng)的應用,可減輕油污的積聚,既方便清理又能保證安全;考 慮了現(xiàn)代廚房的使用環(huán)境,最大程度的讓空間與人及各種烹飪器具兼容。 當然,本實用新型還可有其它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及其實質(zhì)的 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當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 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一種油煙機灶具一體機,包括機身及設置在所述機身上的油煙機和用于安置鍋具的灶具,所述灶具設置在所述機身的面板上,所述油煙機包括順次連接的吸油煙裝置、負壓產(chǎn)生裝置和排油煙裝置,所述吸油煙裝置包括設置有吸氣口的導風部件和正壓發(fā)生裝置,所述導風部件設置在所述面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壓發(fā)生裝置位于所述灶具上方并與所述導風部件的頂端連接,所述正壓發(fā)生裝置包括殼體及正壓風源發(fā)生器,所述殼體包括連接端和懸空端,所述正壓風源發(fā)生器設置在所述懸空端,所述懸空端設置有正壓出風口,所述正壓出風口與所述面板或所述吸氣口相對設置。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煙機灶具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壓發(fā)生裝置還包括導 流部件,所述導流部件與所述正壓風源發(fā)生器連接。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油煙機灶具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流部件為一具有弧形 彎折部的導風管,所述導風管的一端與所述正壓風源發(fā)生器連接,所述導風管的另一端為 出風口,所述出風口位于所述正壓出風口處。
4. 如權利要求1 、2或3所述的油煙機灶具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壓風源發(fā)生器可 以為一個或多個風機或正壓泵。
5. 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油煙機灶具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壓出風口為點形 出風口或條形出風口。
6. 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油煙機灶具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為懸臂或頂圭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油煙機灶具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懸臂或頂蓋為一平面形 結構,所述懸臂或頂蓋與所述面板平行。
8.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油煙機灶具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懸臂或頂蓋為一弧面形 結構,所述懸臂或頂蓋的懸空端低于所述連接端。
9. 如權利要求1 、2或3所述的油煙機灶具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氣口的底緣高于 所述鍋具的上緣。
10. 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油煙機灶具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內(nèi)還設置有 照明裝置。
專利摘要一種油煙機灶具一體機,包括機身及設置在機身上的油煙機和用于安置鍋具的灶具,灶具設置在機身的面板上,油煙機包括順次連接的吸油煙裝置、負壓產(chǎn)生裝置和排油煙裝置,吸油煙裝置包括設置有吸氣口的導風部件和正壓發(fā)生裝置,導風部件設置在面板上,其中,正壓發(fā)生裝置位于灶具上方并與導風部件的頂端連接,正壓發(fā)生裝置包括殼體及正壓風源發(fā)生器,殼體包括連接端和懸空端,正壓風源發(fā)生器設置在懸空端,懸空端設置有正壓出風口,正壓出風口與面板或吸氣口相對設置。本實用新型可組織氣流向后方行進,導向油煙路徑,由此生成一氣流包絡面,油煙被此包絡面包圍,然后向?qū)эL裝置的吸氣口流動,進而由風機排除至室外。
文檔編號F24C15/20GK201547866SQ20092027789
公開日2010年8月11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4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12月4日
發(fā)明者王富金 申請人:浙江優(yōu)格廚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