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換氣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一種與換氣系統(tǒng)相關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迄今為止,下述換氣裝置已為人所知,S卩用排氣風扇將室內空間內的空氣排向室夕卜,用供氣風扇強制供給相當于該排出空氣之量的室外空氣,來對室內進行換氣。對這種換氣裝置進行了各種各樣的改良,以提高節(jié)能性。在例如專利文獻1所示的技術方案中,采用功耗較小的直流電動機作為各個風扇的驅動電動機。專利文獻1 日本公開特許公報特開2007-285584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_當在例如鹽害地區(qū)等使用所述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換氣裝置時,作為解決鹽害的措施需要在供氣通路內設置鹽害過濾器。還有,當例如在建筑物內設置多臺換氣裝置時,需要讓用來將室外空氣引導向各臺換氣裝置的供氣通路分支成多個支路。然而,在前者的情況下,當室外空氣通過鹽害過濾器時會產生壓力損失;在后者的情況下,當室外空氣在供氣通路內分支時會產生壓力損失。因此,在哪種情況下都會存在不能充分確保供氣風扇的供氣量的問題。針對于此,能夠想到下述方案,即在供氣風扇的上游一側設置增壓風扇,以對供氣風扇的吸氣力進行輔助。在這種情況下,若在換氣裝置處于停止狀態(tài)時增壓風扇正在工作,則供氣風扇就會受到增壓風扇所吸入的室外空氣的影響空轉。若在該供氣風扇在空轉的狀態(tài)下開啟換氣裝置的工作電源,較大的啟動電流(inrush current)便會在驅動供氣風扇的直流電動機中流動。這是一個問題。因此,從保護電動機的角度來看,還有能夠改良的余地。本發(fā)明正是鑒于上述各點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包括具有由直流電動機驅動的換氣用風扇的換氣裝置、以及對換氣用風扇的換氣能力進行輔助的增壓風扇的換氣系統(tǒng)中,在打開換氣裝置的電源時可靠地保護換氣用風扇免遭啟動電流損壞。-用以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_為達成所述目的,第一方面的發(fā)明以一種換氣系統(tǒng)為對象,該換氣系統(tǒng)包括換氣裝置10和增壓風扇1,該換氣裝置10具有引入口 63、排出口 67及供氣風扇26,該引入口 63用來將室外空氣引入室內30,該排出口 67用來將室內空氣排向室外40,該供氣風扇26 由直流電動機驅動,從該引入口 63吸入室外空氣并供向室內30,該增壓風扇1配置在該供氣風扇26的供氣上游一側或供氣下游一側,對由該供氣風扇26吸入室外空氣的吸氣力進行輔助。在所述第一方面的發(fā)明中,所述換氣系統(tǒng)還包括換氣控制部101和增壓風扇控制部102,若所述換氣裝置10被要求進行工作,該換氣控制部101便使所述供氣風扇26工作,在所述換氣裝置10處于停止狀態(tài)的情況下,該增壓風扇控制部102使所述增壓風扇1停下來,直到該換氣裝置10被要求進行工作為止,而若該換氣裝置10被要求進行工作,該增壓風扇控制部102便在由所述換氣控制部101開始使所述供氣風扇沈工作以后再使所述增壓風扇1工作。根據第一方面的發(fā)明,在換氣裝置10處于停止狀態(tài)(供氣風扇沈停下來的狀態(tài)) 的情況下,若換氣裝置10被要求進行工作,供氣風扇沈便工作而對室內進行換氣。增壓風扇1在供氣風扇沈開始工作以后才工作。第二方面的發(fā)明是在第一方面的發(fā)明中,所述換氣系統(tǒng)還包括風閥60和風閥控制部103,該風閥60配置在所述增壓風扇1和所述換氣裝置10的供氣風扇沈之間的空氣通路61、62上,打開、關閉該空氣通路61、62,在所述換氣裝置10處于停止狀態(tài)的情況下,若該換氣裝置10被要求進行工作,該風閥控制部103便在從所述該換氣裝置10被要求進行工作時到所述換氣控制部101開始使該換氣裝置10的供氣風扇沈工作為止的期間內將所述風閥60維持為關閉狀態(tài),而在該供氣風扇沈開始工作以后將所述風閥60切換為開放狀態(tài)。根據第二方面的發(fā)明,在換氣裝置10處于停止狀態(tài)(供氣風扇亭下來的狀態(tài)) 的情況下,若換氣裝置10被要求進行工作,風閥控制部103便在從所述該換氣裝置10被要求進行工作時到換氣控制部101開始使供氣風扇沈工作為止的期間內將所述風閥60維持為關閉狀態(tài)。另一方面,在所述換氣控制部101開始使供氣風扇沈工作以后,風閥60成為開放狀態(tài),增壓風扇1和供氣風扇26之間的空氣通路61、62開通。第三方面的發(fā)明以一種換氣系統(tǒng)為對象,該換氣系統(tǒng)包括多臺換氣裝置10和增壓風扇1,該多臺換氣裝置10分別具有引入口 63、排出口 67及供氣風扇沈,該引入口 63用來將室外空氣引入室內30,該排出口 67用來將室內空氣排向室外40,該供氣風扇沈由直流電動機驅動,從該引入口 63吸入室外空氣并供向室內30,該增壓風扇1配置在各個該供氣風扇26的供氣上游一側或供氣下游一側,對由各個該供氣風扇沈吸入室外空氣的吸氣力進行輔助。在所述第三方面的發(fā)明中,所述換氣系統(tǒng)還包括換氣控制部101和增壓風扇控制部102,該換氣控制部101使所述多臺換氣裝置10中已被要求進行工作的換氣裝置10的供氣風扇沈工作,該增壓風扇控制部102在所述多臺換氣裝置10中的至少一臺換氣裝置10 處于工作狀態(tài)的情況下使所述增壓風扇1工作,所述增壓風扇控制部102構成為在所述多臺換氣裝置10中的一部分換氣裝置10在工作的情況下,若處于停止狀態(tài)的換氣裝置10被要求進行工作,該增壓風扇控制部102便在所述換氣控制部101開始使已被要求進行工作的該換氣裝置10的供氣風扇沈工作之前暫時使所述增壓風扇1停止工作,而在該供氣風扇沈開始工作以后再次使該增壓風扇1工作。根據第三方面的發(fā)明,即使多臺換氣裝置10中處于工作狀態(tài)(供氣風扇沈在工作的狀態(tài))的換氣裝置10只有一臺,只要有處于工作狀態(tài)的換氣裝置10,則增壓風扇1也進行工作。因此,在多臺換氣裝置10中的一部分換氣裝置10在工作的狀態(tài)下,增壓風扇1 在工作。在該狀態(tài)下,若處于停止狀態(tài)的換氣裝置10被要求進行工作,增壓風扇1便在所述換氣裝置10的供氣風扇26開始工作之前暫時停止工作。增壓風扇1在供氣風扇沈開始工作以后再次工作。第四方面的發(fā)明以一種換氣系統(tǒng)為對象,該換氣系統(tǒng)包括換氣裝置10和增壓風扇1,該換氣裝置10具有引入口 63、排出口 67及排氣風扇25,該引入口 63用來將室外空氣引入室內30,該排出口 67用來將室內空氣排向室外40,該排氣風扇25由直流電動機驅動, 吸入室內空氣并從該排出口 67排向室外40,該增壓風扇1配置在該排氣風扇25的排氣上游一側或排氣下游一側,對由該排氣風扇25吸入室內空氣的吸氣力進行輔助。在所述第四方面的發(fā)明中,所述換氣系統(tǒng)還包括換氣控制部101和增壓風扇控制部102,若所述換氣裝置10被要求進行工作,該換氣控制部101便使所述排氣風扇25工作, 在所述換氣裝置10處于停止狀態(tài)的情況下,該增壓風扇控制部102使所述增壓風扇1停下來,直到該換氣裝置10被要求進行工作為止,而若該換氣裝置10被要求進行工作,該增壓風扇控制部102便在由所述換氣控制部101開始使所述排氣風扇25工作以后再使所述增壓風扇1工作。 根據第四方面的發(fā)明,在換氣裝置10處于停止狀態(tài)(排氣風扇25停下來的狀態(tài)) 的情況下,若換氣裝置10被要求進行工作,排氣風扇25便工作,對室內進行換氣。增壓風扇1在排氣風扇25開始工作以后工作,對由排氣風扇25吸入室內空氣的吸氣力進行輔助。第五方面的發(fā)明是在第四方面的發(fā)明中,所述換氣系統(tǒng)還包括風閥60和風閥控制部103,該風閥60配置在所述增壓風扇1和所述換氣裝置10的排氣風扇25之間的空氣通路61、62上,打開、關閉該空氣通路61、62,在所述換氣裝置10處于停止狀態(tài)的情況下,若該換氣裝置10被要求進行工作,該風閥控制部103便在從所述該換氣裝置10被要求進行工作時到所述換氣控制部101開始使所述換氣裝置10的排氣風扇25工作為止的期間內將所述風閥60維持為關閉狀態(tài),而在該排氣風扇25開始工作以后將所述風閥60切換為開放狀態(tài)。根據第五方面的發(fā)明,在換氣裝置10處于停止狀態(tài)的情況下,若換氣裝置10被要求進行工作,風閥控制部103便在從所述該換氣裝置10被要求進行工作時到換氣控制部 101開始使排氣風扇25工作為止的期間內將所述風閥60維持為關閉狀態(tài)。另一方面,在所述換氣控制部101開始使排氣風扇25工作以后,風閥60切換成開放狀態(tài),增壓風扇1和排氣風扇25之間的空氣通路61、62開通。第六方面的發(fā)明以一種換氣系統(tǒng)為對象,該換氣系統(tǒng)包括多臺換氣裝置10和增壓風扇1,該多臺換氣裝置10分別具有引入口 63、排出口 67及排氣風扇25,該引入口 63用來將室外空氣引入室內30,該排出口 67用來將室內空氣排向室外40,該排氣風扇25由直流電動機驅動,吸入室內空氣并從該排出口 67排向室外40,該增壓風扇1配置在各個該排氣風扇25的排氣上游一側或排氣下游一側,對由各個該排氣風扇25吸入室內空氣的吸氣力進行輔助。在所述第六方面的發(fā)明中,所述換氣系統(tǒng)還包括換氣控制部101和增壓風扇控制部102,該換氣控制部101使所述多臺換氣裝置10中已被要求進行工作的換氣裝置10的排氣風扇25工作,在所述多臺換氣裝置10中的至少一臺換氣裝置10處于工作狀態(tài)的情況下,該增壓風扇控制部102使所述增壓風扇1工作,所述增壓風扇控制部102構成為在所述多臺換氣裝置10中的一部分換氣裝置10在工作的情況下,若處于停止狀態(tài)的換氣裝置 10被要求進行工作,該增壓風扇控制部102便在所述換氣控制部101開始使已被要求進行工作的該換氣裝置10的排氣風扇25工作之前暫時使所述增壓風扇1停止工作,而在該排氣風扇25開始工作以后再次使該增壓風扇1工作。根據第六方面的發(fā)明,即使多臺換氣裝置10中處于工作狀態(tài)(排氣風扇25在工作的狀態(tài))的換氣裝置10只有一臺,只要有處于工作狀態(tài)的換氣裝置10,則增壓風扇1也進行工作。因此,在多臺換氣裝置10中的一部分換氣裝置10在工作的狀態(tài)下,增壓風扇1 在工作。在該狀態(tài)下,若處于停止狀態(tài)的換氣裝置10被要求進行工作,增壓風扇1便在該換氣裝置10的排氣風扇25開始工作之前暫時停止工作。增壓風扇1在排氣風扇25開始工作以后再次開始工作。第七方面的發(fā)明是在第二或第五方面的發(fā)明中,所述換氣裝置10包括流路切換機構83,該流路切換機構83對調節(jié)室內空氣的濕度并換氣的濕度調節(jié)換氣模式以及不調節(jié)所述室內30的空氣濕度地進行換氣的單純換氣模式進行切換,所述風閥60構成所述流路切換機構83。根據第七方面的發(fā)明,能夠使用用來切換換氣裝置10的模式的流路切換機構83 構成所述風閥60。-發(fā)明的效果-如上所述,第一方面的發(fā)明涉及一種換氣系統(tǒng),該換氣系統(tǒng)包括換氣裝置10和增壓風扇1,該換氣裝置10具有由直流電動機驅動的供氣風扇沈和排氣風扇25,該增壓風扇 1配置在供氣風扇26的供氣上游一側或供氣下游一側,所述換氣系統(tǒng)構成為若換氣裝置 10被要求進行工作,增壓風扇控制部102便在供氣風扇沈開始工作以后再使增壓風扇1工作。因此,能夠防止供氣風扇沈當由于增壓風扇1所產生的吸氣流而正在空轉時啟動。因此,能夠保護供氣風扇沈免遭啟動時的啟動電流損壞。根據第二方面的發(fā)明,當換氣裝置10被要求進行工作時,能夠用風閥60在從所述換氣裝置10被要求進行工作時到供氣風扇沈開始工作為止的期間內遮斷增壓風扇1和供氣風扇沈之間的供氣通路。因此,能夠可靠地防止供氣風扇沈空轉,可靠地保護供氣風扇 26免遭啟動時的啟動電流損壞。第三方面的發(fā)明涉及一種換氣系統(tǒng),該換氣系統(tǒng)包括多臺換氣裝置10和增壓風扇1,該多臺換氣裝置10具有由直流電動機驅動的供氣風扇26,該增壓風扇1配置在各臺換氣裝置10的供氣風扇沈的供氣上游一側或供氣下游一側,所述換氣系統(tǒng)構成為在多臺換氣裝置10中的一部分換氣裝置10在工作的情況下,若處于停止狀態(tài)的換氣裝置10被要求進行工作,增壓風扇控制部102便暫時使增壓風扇1停止工作。因此,能夠防止供氣風扇 26當由于增壓風扇1所產生的吸氣流而正在空轉時啟動。因此,能夠可靠地保護供氣風扇 26免遭啟動時的啟動電流損壞。第四方面的發(fā)明涉及一種換氣系統(tǒng),該換氣系統(tǒng)包括換氣裝置10和增壓風扇1, 該換氣裝置10具有由直流電動機驅動的排氣風扇25,該增壓風扇1配置在排氣風扇25的排氣上游一側或排氣下游一側,所述換氣系統(tǒng)構成為若換氣裝置10被要求進行工作,增壓風扇控制部102便在排氣風扇25開始工作以后再使增壓風扇1工作。因此,能夠防止排氣風扇25當由于增壓風扇1所產生的吸氣流而正在空轉時啟動。因此,能夠保護排氣風扇 25免遭啟動時的啟動電流損壞。根據第五方面的發(fā)明,當換氣裝置10被要求進行工作時,能夠用風閥60在從所述換氣裝置10被要求進行工作時到排氣風扇25開始工作為止的期間內遮斷增壓風扇1和排氣風扇25之間的排氣通路。因此,能夠可靠地防止排氣風扇25空轉,可靠地保護排氣風扇 25免遭啟動時的啟動電流損壞。第六方面的發(fā)明涉及一種換氣系統(tǒng),該換氣系統(tǒng)包括多臺換氣裝置10和增壓風扇1,該多臺換氣裝置10具有由直流電動機驅動的排氣風扇25,該增壓風扇1配置在各臺換氣裝置10的排氣風扇25的排氣上游一側或排氣下游一側,所述換氣系統(tǒng)構成為在多臺換氣裝置10中的一部分換氣裝置10在工作的情況下,若處于停止狀態(tài)的換氣裝置10被要求進行工作,增壓風扇控制部102便暫時使增壓風扇1停止工作。因此,能夠防止排氣風扇 25當由于增壓風扇1所產生的吸氣流而正在空轉時啟動。因此,能夠可靠地保護排氣風扇 25免遭啟動時的啟動電流損壞。根據第七方面的發(fā)明,使用用來切換換氣裝置10的模式的流路切換機構83構成風閥60,所以能夠減少部件數量,來謀求裝置整體的低成本化。
圖1是示出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換氣系統(tǒng)的概略圖。圖2是概略圖,示出換氣系統(tǒng)所包括的各臺換氣裝置的結構。圖3是方框圖,示出換氣系統(tǒng)的控制系統(tǒng)的結構。圖4是流程圖,示出控制器對各臺換氣裝置和增壓風扇的工作進行控制的情況。圖5是時序圖,用來說明控制器對各臺換氣裝置和增壓風扇的工作進行控制的情況。圖6是相當于圖1的圖,示出第二實施方式中的情況。圖7是相當于圖4的圖,示出第二實施方式中的情況。圖8是濕度調節(jié)裝置的概略俯視圖、概略右視圖及概略左視圖,分別示出除濕換氣運轉的第一動作中的空氣流動情況。圖9是濕度調節(jié)裝置的概略俯視圖、概略右視圖及概略左視圖,分別示出第三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換氣裝置在除濕換氣運轉的第二動作中的空氣流動情況。圖10是濕度調節(jié)裝置的概略俯視圖、概略右視圖及概略左視圖,分別示出第三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換氣裝置在加濕換氣運轉的第一動作中的空氣流動情況。圖11是濕度調節(jié)裝置的概略俯視圖、概略右視圖及概略左視圖,分別示出第三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換氣裝置在加濕換氣運轉的第二動作中的空氣流動情況。圖12是濕度調節(jié)裝置的概略俯視圖、概略右視圖及概略左視圖,分別示出第三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換氣裝置在單純換氣運轉中的空氣流動情況。圖13(a)和圖13(b)是示出制冷劑回路的結構的管道系統(tǒng)圖,圖13 (a)示出第一動作中的工作情況;圖13(b)示出第二動作中的工作情況。圖14是吸附熱交換器的概略立體圖。圖15是相當于圖1的圖,示出其它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換氣系統(tǒng)。圖16是相當于圖6的圖,示出其它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換氣系統(tǒng)。(符號說明)S-換氣系統(tǒng);1-增壓風扇;10-換氣裝置;25-排氣風扇;26-供氣風扇;60-風閥;63-換氣口(引入口);67-換氣口(排出口);83-第一旁路用風閥(流路切換機構); 100-控制器;101-換氣控制部;102-增壓風扇控制部;103-風閥控制部。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加以詳細的說明。(第一實施方式)圖1示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換氣系統(tǒng)S,該換氣系統(tǒng)S具有兩臺換氣裝置 10 (第一換氣裝置IOa和第二換氣裝置IOb)以及增壓風扇1。第一換氣裝置IOa和第二換氣裝置IOb具有相同的結構,為所謂的總熱交換型換氣裝置。如圖2所示(在該圖中僅示出第一換氣裝置10a),各臺換氣裝置10a、10b包括形成有供氣通路2和排氣通路3的殼體11。在殼體11中設置有熱交換器5,該熱交換器5使在供氣通路2內流動的供給空氣和在排氣通路3內流動的排出空氣進行熱交換。殼體11 形成為供氣通路2和排氣通路3在熱交換器5內交叉。在供氣通路2內設置有由直流電風扇(以直流電動機為驅動源的風扇)構成的供氣風扇26。供氣通路2的位于供氣上游一側(室外一側)的外部空氣吸入口 M與室外側供氣通路61相連通。室外側供氣通路61在其供氣上游側端與共用供氣通路62相連通。共用供氣通路62在位于其供氣上游側端的換氣口(相當于引入口)63上與室外40相連通。 供氣通路2的位于供氣下游一側(室內一側)的供氣口 22與室內側供氣通路64相連通。在排氣通路3內設置有由直流電風扇構成的排氣風扇25。排氣通路3的位于排氣下游一側(室外一側)的排氣口 21與室外側排氣通路65相連通。室外側排氣通路65在其排氣下游側端與共用排氣通路66相連通。共用排氣通路66在位于其排氣下游側(室外一側)的換氣口(相當于排出口)67上與室外40相連通。排氣通路3的位于排氣上游一側(室內一側)的室內空氣吸入口 23與室內側排氣通路68相連通。在共用供氣通路62內的換氣口 63附近配置有用來對由供氣風扇沈進行的供氣進行輔助的增壓風扇1。與供氣風扇26和排氣風扇25 —樣,增壓風扇1由直流電風扇構成,由后述的控制器100控制工作。在增壓風扇1的供氣下游一側配置有鹽害過濾器16。 鹽害過濾器16用來在鹽害地區(qū)等(沿岸部等)除去室外空氣中所含有的鹽分,鹽害過濾器 16例如由已對表面進行過彈水加工的網狀過濾材構成。如圖3所示,所述各臺換氣裝置10a、10b具有啟動開關14。各臺換氣裝置10a、 IOb構成為使用者能夠通過操作啟動開關14,來對供氣風扇沈及排氣風扇25都工作的工作狀態(tài)、以及兩個風扇2546都停止工作的停止狀態(tài)進行切換。當啟動開關14處于開狀態(tài)時,各臺換氣裝置10a、IOb處于工作狀態(tài),當啟動開關14處于關狀態(tài)時,各臺換氣裝置10a、 IOb處于停止狀態(tài)。若換氣裝置10a、10b成為工作狀態(tài),供氣風扇沈和排氣風扇25便開始工作。其結果是,室外40的空氣從換氣口 67通過增壓風扇1和鹽害過濾器16流入共用供氣通路62 內。已流入的室外空氣通過室外側供氣通路61流入各臺換氣裝置10a、10b的供氣通路2 內,在通過熱交換器5后通過室內側供氣通路64,再經供氣柵8被引入室內30。另一方面, 室內30的空氣從排氣柵13通過室內側排氣通路68流入換氣裝置10a、10b的排氣通路3 內。已流入的室內空氣在通過熱交換器5后通過室外側排氣通路65,流入共用排氣通路66內,經換氣口 67排向室外40。如上所述,通過供氣風扇沈和排氣風扇25工作,則能夠將污染物質(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粉塵等)的濃度已增高的室內空氣排向室外40,并且將室外 40的新鮮的空氣引入室內30,來對室內30進行換氣。供氣風扇沈和排氣風扇25 (各個風扇25 J6的驅動電動機)由控制器100經專用變頻器15控制工作。在供氣風扇沈上設置有運轉傳感器17 (參照圖幻。運轉傳感器17作為風扇轉速檢測供氣風扇26的驅動電動機的轉速。運轉傳感器17當檢測出的風扇轉速在規(guī)定轉速以上時輸出工作檢測信號,而當檢測出的風扇轉速低于規(guī)定轉速時輸出非工作檢測信號。同樣,增壓風扇1由以直流電動機為驅動源的直流電風扇構成。增壓風扇1(增壓風扇1的驅動電動機)由控制器100經專用變頻器15控制工作。應予說明,與供氣風扇沈一樣,在增壓風扇1上也設置有運轉傳感器18。如圖3所示,控制器100與所述換氣裝置10a、10b的啟動開關14以及各臺換氣裝置10a、10b的供氣風扇沈的運轉傳感器17可發(fā)送、接收信號地連接在一起。啟動開關14向控制器100輸出與其開/關狀態(tài)相對應的信號(與開狀態(tài)相對應的開信號或與關狀態(tài)相對應的關信號)。所述控制器100包括換氣控制部101和增壓風扇控制部102。應予說明,本實施方式中的控制器100不包括在圖3中以點劃線所示的風閥控制部103。換氣控制部101根據來自啟動開關14的開/關信號對各臺換氣裝置10a、10b的工作進行控制。也就是說,控制器100對各臺換氣裝置10a、IOb進行下述控制,即當接收了來自啟動開關14的開信號時,經變頻器15向各個風扇25、沈輸出工作信號,以讓供氣風扇沈和排氣風扇25工作。還有,換氣控制部101對各臺換氣裝置10a、10b進行下述控制, 即當接收了來自啟動開關14的關信號時,經變頻器15向各個風扇25、沈輸出停止信號, 以讓供氣風扇26和排氣風扇25停止工作。增壓風扇控制部102根據設置在各臺換氣裝置10a、10b的供氣風扇沈上的所述運轉傳感器17所發(fā)出的信號對增壓風扇1的工作進行控制。也就是說,增壓風扇控制部102構成為在各臺換氣裝置10a、IOb中的至少一臺換氣裝置處于工作狀態(tài)時,該增壓風扇控制部102使所述增壓風扇1工作。所述增壓風扇控制部102構成為在各臺換氣裝置10a、10b處于停止狀態(tài)的情況下,該增壓風扇控制部102使所述增壓風扇1停下來,直到該換氣裝置10a、10b被要求進行工作為止,而若換氣裝置10a、IOb被要求進行工作,所述增壓風扇控制部102便在由所述換氣控制部101開始使所述供氣風扇沈工作以后再使所述增壓風扇1工作。而且,所述增壓風扇控制部102構成為在所述兩臺換氣裝置10a、IOb中的一臺換氣裝置在工作的情況下,若處于停止狀態(tài)的換氣裝置10a、10b被要求進行工作,所述增壓風扇控制部102便在所述換氣控制部101開始使已被要求進行工作的換氣裝置10a、10b的供氣風扇26工作之前暫時使所述增壓風扇1停止工作,在該供氣風扇沈開始工作以后再次使該增壓風扇1工作。參照圖4所示的流程圖說明由所述控制器100對增壓風扇1的工作進行的控制。在步驟Sl中,讀出分別設置在兩臺換氣裝置10a、10b的供氣風扇沈和增壓風扇 1上的運轉傳感器17、18所發(fā)來的信號。
在步驟S2中,根據已在步驟Sl中讀出的信號判斷兩臺換氣裝置10a、IOb是否處于停止狀態(tài)(供氣風扇26和排氣風扇25都停下來的狀態(tài)),當判定為“否”時移向步驟S8, 而當判定為“是”時移向步驟S3。在步驟S3中,經變頻器15向增壓風扇1輸出停止信號,以將增壓風扇1控制成停止狀態(tài)。在步驟S4中,判斷是否已出現下述情況,S卩兩臺換氣裝置10a、10b中的至少一臺換氣裝置10a、10b已被要求進行工作(是否已接收來自啟動開關14的開信號),當判定為 “否”時執(zhí)行“返回”,而當判定為“是”時移向步驟S5。在步驟S5中,經變頻器15向已被要求進行工作的換氣裝置10a、10b的供氣風扇 26和排氣風扇25輸出工作信號,以讓各個風扇25 J6工作。在步驟S6中,判斷已被要求進行工作的換氣裝置10a、10b的供氣風扇沈是否已開始工作(是否已接收來自該供氣風扇26的運轉傳感器17的工作檢測信號),當判定為 “否”時移向步驟S14,當判定為“是”時移向步驟S7。在步驟S7中,經變頻器15向增壓風扇1輸出工作信號,以讓增壓風扇1工作,然后執(zhí)行“返回”。在當步驟S2中的判定為“否”時移到的步驟S8中,根據已在步驟Sl讀出的信號判斷兩臺換氣裝置10a、10b中的一臺換氣裝置是否處于停止狀態(tài),當判定為“否”時執(zhí)行“返回”,而當判定為“是”時移向步驟S9。在步驟S9中,判斷已在步驟S8中判定為處于停止狀態(tài)的換氣裝置10a、10b是否已被要求進行工作(是否已接收來自啟動開關14的開信號),當判定為“否”時執(zhí)行“返回”, 而當判定為“是”時移向步驟S10。在步驟SlO中,經變頻器15向已被要求進行工作的換氣裝置10a、10b的供氣風扇 26和排氣風扇25輸出工作信號,以讓各個風扇25 J6工作。并且,經變頻器15向增壓風扇 1輸出停止信號,以讓增壓風扇1暫時停止工作。在步驟Sll中,判斷已被要求進行工作的換氣裝置10a、10b的供氣風扇沈是否已開始工作(是否已接收來自該供氣風扇26的運轉傳感器17的工作檢測信號),當判定為 “否”時移向步驟S13,而當判定為“是”時移向步驟S12。在步驟S12中,經變頻器15向增壓風扇1輸出工作信號,以再次讓增壓風扇1工作。在當步驟Sll中的判定為“否”時移到的步驟S13中,繼續(xù)向增壓風扇1輸出停止信號,然后回到步驟S11。在當步驟S6中的判定為“否”時移到的步驟S14中,繼續(xù)向增壓風扇1輸出停止信號,然后回到步驟S6。參照圖5所示的時序圖對如上所述構成的換氣系統(tǒng)S的控制動作之一例加以說明。在該圖中,在比時刻tl早的期間內,兩臺換氣裝置10a、10b的啟動開關14處于關狀態(tài), 兩臺換氣裝置10a、10b處于停止狀態(tài)。在時刻tl,進行打開第一換氣裝置IOa的啟動開關 14的操作,由第一換氣裝置IOa的啟動開關14輸出開信號??刂破?00接收該開信號,向第一換氣裝置IOa的供氣風扇沈和排氣風扇25輸出工作信號。其結果是,在比時刻tl晚規(guī)定時間Ta的時刻t2,第一換氣裝置IOa的供氣風扇沈和排氣風扇25開始工作(在圖5中僅示出供氣風扇26的工作狀態(tài))。應予說明,在本實施方式中,從各個風扇25J6接收工作信號時到開始工作時為止的遲延時間均為Ta,但供氣風扇沈的該遲延時間和排氣風扇 25的該遲延時間也可以相互不同。 在所述時刻t2,若第一換氣裝置IOa的供氣風扇沈開始工作,該供氣風扇沈的運轉傳感器17便輸出工作檢測信號。控制器100接收該工作檢測信號,向增壓風扇1輸出工作信號。其結果是,在比時刻t2晚規(guī)定時間Tb的時刻t3,增壓風扇1開始工作。在增壓風扇1開始工作后,若在時刻t4進行打開處于停止狀態(tài)的第二換氣裝置 IOb的啟動開關14的操作,該啟動開關14便輸出開信號??刂破?00接收該開信號,向第二換氣裝置IOb的供氣風扇沈和排氣風扇25輸出工作信號,并向增壓風扇1輸出停止信號。其結果是,增壓風扇1在比時刻t4晚規(guī)定時間Tb的時刻t5停止工作,之后第二換氣裝置IOb的供氣風扇沈和排氣風扇25在比時刻t4晚規(guī)定時間Tc的時刻t6開始工作。在所述時刻t6,若第二換氣裝置IOb的供氣風扇沈開始工作,該供氣風扇沈的運轉傳感器17便輸出工作檢測信號??刂破?00接收該工作檢測信號,向增壓風扇1輸出工作信號。其結果是,在比時刻t6晚規(guī)定時間Tb的時刻t7,增壓風扇1開始工作。之后,若在時刻偽進行關上第一換氣裝置IOa的啟動開關14的操作,該啟動開關 14便輸出關信號。控制器100接收該關信號,向第一換氣裝置IOa的供氣風扇沈和排氣風扇25輸出停止信號。其結果是,在比時刻偽晚規(guī)定時間Ta的時刻t9,該兩個風扇25、26 停止工作。應予說明,此時雖然第一換氣裝置IOa成為停止狀態(tài),但是第二換氣裝置IOb處于工作狀態(tài),因而增壓風扇1不停止地持續(xù)工作。之后,若在時刻tlO進行打開第一換氣裝置IOa的啟動開關14的操作,該啟動開關14便輸出開信號??刂破?00接收該開信號,向第一換氣裝置IOa的供氣風扇沈和排氣風扇25輸出工作信號,并向增壓風扇1輸出停止信號。其結果是,增壓風扇1在比時刻tlO晚規(guī)定時間Tb的時刻til停止工作,之后第一換氣裝置IOa的供氣風扇沈和排氣風扇25在比時刻tlO晚規(guī)定時間Ta( > Tb)的時刻 112開始工作。在所述時刻tl2,若第一換氣裝置IOa的供氣風扇沈和排氣風扇25開始工作,該供氣風扇26的運轉傳感器17便輸出工作檢測信號??刂破?00接收該工作檢測信號,向增壓風扇1輸出工作信號。其結果是,在比時刻tl2晚規(guī)定時間Tb的時刻tl3,增壓風扇1 開始工作。如上所述,根據上述第一實施方式,在兩臺換氣裝置10a、10b處于停止狀態(tài)的情況(在步驟S2中判定為“是”的情況)下,若至少一臺換氣裝置10a、IOb被要求進行工作 (在步驟S4中判定為“是”),該控制器100便在已被要求進行工作的該換氣裝置10a、10b 的供氣風扇26開始工作(在步驟S6中判定為“是”)后使增壓風扇1工作。這么一來,能夠防止供氣風扇沈當由于增壓風扇1所產生的氣流而正在空轉時啟動。因此,能夠可靠地保護供氣風扇26 (驅動供氣風扇沈的直流電動機)免遭會在啟動該供氣風扇26時產生的啟動電流損壞。還有,根據所述第一實施方式,在兩臺換氣裝置10a、10b中的一臺換氣裝置在工作(在步驟S8中判定為“是”)的情況下,若處于停止狀態(tài)的另一臺換氣裝置10a、10b被要求進行工作(在步驟S9中判定為“是”),控制器100便在開始使已被要求進行工作的換氣裝置10a、10b的供氣風扇沈工作之前暫時使增壓風扇1停止工作(執(zhí)行步驟SlO的處理),在供氣風扇沈開始工作以后再次使增壓風扇1工作(執(zhí)行步驟S12的處理)。這么一來,當使處于停止狀態(tài)的另一臺換氣裝置10a、10b啟動時,能夠防止該換氣裝置10a、10b的供氣風扇沈當由于增壓風扇1所產生的氣流而正在空轉時啟動。因此, 能夠更為可靠地保護供氣風扇26免遭啟動時的啟動電流損壞。應予說明,本第一實施方式中的增壓風扇控制部102在比第一換氣裝置IOa的供氣風扇沈開始工作的時刻t2晚規(guī)定時間Tb的時刻t3使增壓風扇1開始工作。但是,所述增壓風扇控制部102也可以與第一換氣裝置IOa的供氣風扇沈開始工作的時刻同時(時刻U)地使增壓風扇1開始工作??傊?,所述增壓風扇控制部102只要在使所述供氣風扇 26開始工作以后再使所述增壓風扇1開始工作即可。在第一換氣裝置IOa的供氣風扇沈在工作的狀態(tài)下,本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增壓風扇控制部102在比第二換氣裝置IOb的供氣風扇沈開始工作的時刻t6晚規(guī)定時間Tb 的時刻t7使增壓風扇1開始工作。但是,所述增壓風扇控制部102也可以與第二換氣裝置 IOb的供氣風扇沈開始工作的時刻同時(時刻t6)地使增壓風扇1開始工作??傊?,所述增壓風扇控制部102只要在使所述供氣風扇沈開始工作以后再使所述增壓風扇1開始工作即可。同樣,所述增壓風扇控制部102也可以在所述時刻tl2使增壓風扇1開始工作。(第二實施方式)圖6示出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該第二實施方式的換氣裝置10的數量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不同,而且在該第二實施方式中包括用來防止供氣風扇26空轉的空轉防止機構,這一點也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不同。應予說明,在第二實施方式中用相同的符號表示實質上與圖1相同的構成因素,適當地省略其詳細說明。另外,在以下實施方式中,因為增壓風扇1的配置情況和空氣通路61 67等的結構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其說明。也就是說,在本實施方式中,換氣系統(tǒng)S包括一臺換氣裝置IOa和增壓風扇1。換氣系統(tǒng)S在室外側供氣通路61上包括作為所述空轉防止機構的開閉式風閥60。 所述換氣系統(tǒng)S還包括圖3所示的控制器100。該控制器100除了包括換氣控制部101和增壓風扇控制部102以外還包括在圖3中用點劃線所示的風閥控制部103。風閥60與控制器100電連接,接收來自該控制器100的風閥控制部103的開閉信號進行開閉工作。所述風閥60在處于關閉狀態(tài)時封閉室外側供氣通路61,來遮斷從增壓風扇1流向供氣風扇26的空氣流,而在處于開放狀態(tài)時打開室外側供氣通路61,來解除該對空氣流的遮斷。所述風閥控制部103構成為在換氣裝置10a、IOb處于停止狀態(tài)的情況下,若該換氣裝置10a、10b被要求進行工作,所述風閥控制部103便在從所述該換氣裝置10a、10b被要求進行工作時到所述換氣控制部101開始使該換氣裝置10a、10b的供氣風扇沈工作為止的期間內將所述風閥60維持為關閉狀態(tài),而在該供氣風扇沈開始工作以后將所述風閥 60切換為開放狀態(tài)。也就是說,如圖7所示,在換氣裝置IOa的啟動開關14處于關狀態(tài)的情況下,風閥控制部103將風閥60控制成關閉狀態(tài),直到啟動開關14被進行打開的操作(時刻tl)為止。
還有,在換氣裝置IOa的啟動開關14處于關狀態(tài)的情況下,若進行打開啟動開關 14的操作,所述風閥控制部103便在從進行該打開的操作時到供氣風扇沈開始工作為止的期間(時刻tl到時刻t3的期間)內將風閥60維持為關閉狀態(tài),而當供氣風扇沈開始了工作(時刻t3)時將風閥60切換為開放狀態(tài)。具體而言,在控制器100接收了來自啟動開關14的開信號時(時刻tl),該控制器100經變頻器15向換氣裝置IOa的供氣風扇沈和排氣風扇25輸出工作信號,并在從時刻tl經過了規(guī)定時間Tc的時刻t2經變頻器15向增壓風扇1輸出工作信號。這么一來,在時刻t3,增壓風扇1與供氣風扇沈開始工作的時刻大致同時地開始工作。應予說明,在本實施方式中,設定所述風閥60從關閉狀態(tài)切換成開放狀態(tài)的切換時刻為時刻t3(即,供氣風扇沈開始工作的時刻),但該切換時期也可以比時刻t3晚。還有,與第一實施方式一樣,所述增壓風扇1開始工作的時刻也可以比供氣風扇 26開始工作的時刻t3晚。如上所述,根據所述第二實施方式,在換氣裝置IOa處于停止狀態(tài)的情況下,若換氣裝置IOa被要求進行工作(進行打開換氣裝置IOa的啟動開關14的操作),控制器100 便在到供氣風扇沈開始工作為止的期間(時刻t <時刻t3的期間)內將風閥60控制成關閉狀態(tài)。因此,能夠用風閥60在從所述該換氣裝置IOa被要求進行工作時到供氣風扇沈開始工作為止的期間內遮斷增壓風扇1和供氣風扇26之間的空氣通路61、62,來防止供氣風扇沈空轉。因此,能夠可靠地防止供氣風扇沈當由于增壓風扇1所產生的氣流而正在空轉時啟動。因此,能夠可靠地保護供氣風扇沈免遭啟動時的啟動電流損壞。根據所述第二實施方式,在換氣裝置IOa處于停止狀態(tài)的情況下,在換氣裝置IOa 被要求進行工作因而供氣風扇26開始工作以后(在時刻t3 <時刻t的期間內),控制器 100將風閥60控制成開放狀態(tài),使得增壓風扇1和供氣風扇沈之間的空氣通路61、62開通。由此,在供氣風扇沈開始工作以后,能夠用供氣風扇沈和增壓風扇1吸入室外空氣。 因此,即使是在如上所述在供氣風扇沈的上游一側設置有鹽害過濾器16的情況下,也能夠在使供氣風扇26吸入空氣的吸氣力不下降的狀態(tài)下充分地對室內進行換氣。(第三實施方式)圖8到圖14示出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方式。該第三實施方式中的換氣裝置IOa的結構和空轉防止機構的結構與所述第二實施方式不同。應予說明,在第三實施方式中用相同的符號表示實質上與圖6相同的構成因素,適當地省略其詳細說明。也就是說,在本實施方式中,換氣裝置IOa構成為能夠對濕度調節(jié)換氣運轉以及單純換氣運轉這兩種運轉動作(運轉模式)進行切換。在換氣裝置IOa的濕度調節(jié)換氣運轉中,能夠對除濕運轉以及加濕運轉進行切換。換氣裝置IOa具有用來對濕度調節(jié)換氣運轉以及單純換氣運轉進行切換的旁路用風閥83、84。該旁路用風閥83、84構成流路切換機構。在本實施方式中,用所述旁路用風閥83、84中的一個風閥即第一旁路用風閥83作空轉防止機構。如圖8到圖12所示,換氣裝置IOa包括殼體11,在該殼體11的側面設有室外空氣吸入口 24、室內空氣吸入口 23、供氣口 22及排氣口 21。換氣裝置IOa構成為一方面從室外空氣吸入口 M吸入室外空氣并從供氣口 22供向室內30,另一方面從室內空氣吸入口 23 吸入室內空氣并從排氣口 21排向室外。
在殼體11內收納有制冷劑回路50 (參照圖1 。在該制冷劑回路50中連接有第一吸附熱交換器51、第二吸附熱交換器52、壓縮機53、四通換向閥M及電動膨脹閥55。〈制冷劑回路的結構〉參照圖13對所述制冷劑回路50加以說明。所述制冷劑回路50是設置有第一吸附熱交換器51、第二吸附熱交換器52、壓縮機 53、四通換向閥M及電動膨脹閥55的封閉回路。該制冷劑回路50通過使填充在其中的制冷劑循環(huán)來進行蒸氣壓縮式制冷循環(huán)。在所述制冷劑回路50中,壓縮機53的噴出一側與四通換向閥M的第一閥口相連接,該壓縮機53的吸入一側與四通換向閥M的第二閥口相連接。第一吸附熱交換器51的一端與四通換向閥M的第三閥口相連接。第一吸附熱交換器51的另一端經電動膨脹閥55 與第二吸附熱交換器52的一端相連接。第二吸附熱交換器52的另一端與四通換向閥M 的第四閥口相連接。所述四通換向閥M能夠在第一狀態(tài)(圖13(a)所示的狀態(tài))和第二狀態(tài)(圖 13(b)所示的狀態(tài))之間進行切換,在該第一狀態(tài)下,第一閥口和第三閥口相連通且第二閥口和第四閥口相連通;在該第二狀態(tài)下,第一閥口和第四閥口相連通且第二閥口和第三閥口相連通。在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換氣裝置IOa中,制冷劑回路50構成載熱體回路。在該制冷劑回路50中,高壓氣態(tài)制冷劑作為加熱用載熱體被供向兩個吸附熱交換器51、52中作為冷凝器工作的那一個吸附熱交換器,低壓氣液兩相制冷劑作為冷卻用載熱體被供向兩個吸附熱交換器51、52中作為蒸發(fā)器工作的那一個吸附熱交換器?!次綗峤粨Q器的結構〉第一吸附熱交換器51和第二吸附熱交換器52分別是將吸附劑載在管片型熱交換器的表面上而構成的。如圖14所示,這些吸附熱交換器51、52包括銅制傳熱管58和鋁制翅片57。設置在吸附熱交換器51、52中的多個翅片57分別形成為矩形板狀,相隔一定的間隔排列。傳熱管58呈沿翅片57的排列方向彎彎曲曲地延伸的形狀。也就是說,在該傳熱管58中交替形成有直管部和U字形管部59,該直管部穿過各個翅片57,該U字形管部59將相連的直管部連接在一起。在吸附熱交換器51、52的各個翅片57的表面上載有吸附劑,流過翅片57之間的空氣與載在翅片57上的吸附劑接觸。在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吸附熱交換器51、52中用具有吸濕性的有機高分子材料作吸附劑。在用作吸附劑的有機高分子材料中,多個在分子中具有親水性極性基的高分子主鏈已彼此交聯(lián),多個已彼此交聯(lián)的高分子主鏈構成三維構造體。本實施方式中的吸附劑捕獲水蒸氣(S卩,吸濕)而膨潤。可以推測該吸附劑吸濕從而膨潤的機理如下也就是說,當該吸附劑吸濕時,水蒸氣吸附在親水性極性基的周圍, 通過親水性極性基和水蒸氣反應而產生的電學力作用于高分子主鏈,其結果是高分子主鏈變形。已變形的高分子主鏈之間的縫隙由于毛細管作用而吸收水蒸氣,由多個高分子主鏈構成的三維構造體由于水蒸氣的進入而膨脹,其結果是吸附劑的體積增加。如上所述,本實施方式中的吸附劑發(fā)生它吸附水蒸氣的現象和它吸收水蒸氣的現象。也就是說,該吸附劑吸附并吸收水蒸氣。還有,已由該吸附劑捕獲的水蒸氣不但進入由多個已彼此交聯(lián)的高分子主鏈構成的三維構造體的表面,而且還進入該三維構造體的內部。其結果是,與僅僅是在表面上吸附水蒸氣的沸石等相比該吸附劑所捕獲的水蒸氣量更
^^ ο還有,該吸附劑放出水蒸氣(S卩,放濕)而收縮。也就是說,當該吸附劑放濕時, 已捕獲在高分子主鏈之間的水分量逐漸減少,由多個高分子主鏈構成的三維構造體恢復原形,因而吸附劑的體積減少。應予說明,用作本實施方式中的吸附劑的材料只要通過吸濕而進行膨潤且通過放濕而進行收縮,則并不限于上述材料,例如也可以是具有吸濕性的離子交換樹脂?!纯刂破鞯慕Y構〉換氣裝置IOa由圖3所示的控制器100控制。與上述各個實施方式一樣,控制器 100對供氣風扇沈和排氣風扇25的工作進行控制,對增壓風扇1的工作進行控制,并進行下列控制等,即打開、關閉各個風閥41 48、83、84 ;對壓縮機53的運轉排量和電動膨脹閥陽的開度等進行調節(jié);切換四通換向閥M。-運轉動作-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換氣裝置IOa能夠執(zhí)行三種運轉模式(除濕換氣運轉、加濕換氣運轉、單純換氣運轉)。也就是說,該換氣裝置IOa選擇性地進行除濕換氣運轉、加濕換氣運轉及單純換氣運轉。在本實施方式中構成為使用者通過操作未圖示的操作開關,則能夠選擇所希望的運轉模式,也能夠切換換氣裝置IOa的工作和停止的狀態(tài)。在除濕換氣運轉中或加濕換氣運轉中的換氣裝置IOa先對已吸入的室外空氣OA 的濕度進行調節(jié),然后將該已調節(jié)濕度的空氣作為供給空氣SA供向室內30,同時將已吸入的室內空氣RA作為排出空氣EA排向室外。另一方面,在單純換氣運轉中的換氣裝置IOa 將已吸入的室外空氣OA就這樣作為供給空氣SA供向室內30,同時將已吸入的室內空氣RA 就這樣作為排出空氣EA排向室外40?!闯凉駬Q氣運轉〉除濕換氣運轉中的換氣裝置IOa以規(guī)定的時間間隔(例如以三分鐘的間隔)交替反復地進行后述的第一動作和第二動作。在該除濕換氣運轉中,第一旁路用風閥83和第二旁路用風閥84總是處于關閉狀態(tài)。在除濕換氣運轉中的換氣裝置IOa中,若讓供氣風扇沈運轉,室外空氣便從室外空氣吸入口 M作為第一空氣被吸入殼體11內。若讓排氣風扇25運轉,室內空氣便從室內空氣吸入口 23作為第二空氣被吸入殼體11內。首先,對除濕換氣運轉的第一動作加以說明。如圖8所示,在該第一動作中,第一室內空氣側風閥41、第二室外空氣側風閥44、第二供氣側風閥46及第一排氣側風閥47成為開放狀態(tài),第二室內空氣側風閥42、第一室外空氣側風閥43、第一供氣側風閥45及第二排氣側風閥48成為關閉狀態(tài)。如圖13(a)所示,在該第一動作中的制冷劑回路50中,四通換向閥M設定成第一狀態(tài)。在該狀態(tài)下的制冷劑回路50中,制冷劑循環(huán)而進行制冷循環(huán)。此時,在制冷劑回路 50中,由壓縮機53噴出后的制冷劑依次通過第一吸附熱交換器51、電動膨脹閥55及第二吸附熱交換器52,第一吸附熱交換器51成為冷凝器,第二吸附熱交換器52成為蒸發(fā)器。已流入室外空氣側通路34內的第一空氣通過第二室外空氣側風閥44而流入第二熱交換器室38內,之后通過第二吸附熱交換器52。在第二吸附熱交換器52內,載在其表面上的吸附劑從第一空氣吸濕,制冷劑吸收此時產生的熱。已在通過第二吸附熱交換器52的過程中被除濕的第一空氣通過第二供氣側風閥46而流入供氣側通路31內,在通過供氣風扇沈后經供氣口 22供向室內30。另一方面,已流入室內空氣側通路32內的第二空氣通過第一室內空氣側風閥41 而流入第一熱交換器室37內,之后通過第一吸附熱交換器51。在第一吸附熱交換器51內, 吸附劑在被制冷劑加熱后放濕,從吸附劑放出來的水蒸氣被供向第二空氣。已在通過第一吸附熱交換器51的過程中被供給水蒸氣的第二空氣通過第一排氣側風閥47而流入排氣側通路33內,在通過排氣風扇25后經排氣口 21排向室外40。接著,對除濕換氣運轉的第二動作加以說明。如圖9所示,在該第二動作中,第二室內空氣側風閥42、第一室外空氣側風閥43、第一供氣側風閥45及第二排氣側風閥48成為開放狀態(tài),第一室內空氣側風閥41、第二室外空氣側風閥44、第二供氣側風閥46及第一排氣側風閥47成為關閉狀態(tài)。如圖13(b)所示,在該第二動作中的制冷劑回路50中,四通換向閥M設定成第二狀態(tài)。在該狀態(tài)下的制冷劑回路50中,制冷劑循環(huán)而進行制冷循環(huán)。此時,在制冷劑回路 50中,由壓縮機53噴出后的制冷劑依次通過第二吸附熱交換器52、電動膨脹閥55及第一吸附熱交換器51,第一吸附熱交換器51成為蒸發(fā)器,第二吸附熱交換器52成為冷凝器。已流入室外空氣側通路34內的第一空氣通過第一室外空氣側風閥43而流入第一熱交換器室37內,之后通過第一吸附熱交換器51。在第一吸附熱交換器51內,載在其表面上的吸附劑從第一空氣吸濕,制冷劑吸收此時產生的熱。已在通過第一吸附熱交換器51的過程中被除濕的第一空氣通過第一供氣側風閥45而流入供氣側通路31內,在通過供氣風扇沈后經供氣口 22供向室內30。另一方面,已流入室內空氣側通路32內的第二空氣通過第二室內空氣側風閥42 而流入第二熱交換器室38內,之后通過第二吸附熱交換器52。在第二吸附熱交換器52內, 吸附劑在被制冷劑加熱后放濕,從吸附劑放出來的水蒸氣被供向第二空氣。已在通過第二吸附熱交換器52的過程中被供給水蒸氣的第二空氣通過第二排氣側風閥48而流入排氣側通路33內,在通過排氣風扇25后經排氣口 21排向室外40。〈加濕換氣運轉〉加濕換氣運轉中的換氣裝置IOa以規(guī)定的時間間隔(例如以三分鐘的間隔)交替反復地進行后述的第一動作和第二動作。在該加濕換氣運轉中,第一旁路用風閥83和第二旁路用風閥84總是處于關閉狀態(tài)。在加濕換氣運轉中的換氣裝置IOa中,若讓供氣風扇沈運轉,室外空氣便從室外空氣吸入口 M作為第二空氣被吸入殼體11內。若讓排氣風扇25運轉,室內空氣便從室內空氣吸入口 23作為第一空氣被吸入殼體11內。首先,對加濕換氣運轉的第一動作加以說明。如圖10所示,在該第一動作中,第二室內空氣側風閥42、第一室外空氣側風閥43、第一供氣側風閥45及第二排氣側風閥48成為開放狀態(tài),第一室內空氣側風閥41、第二室外空氣側風閥44、第二供氣側風閥46及第一排氣側風閥47成為關閉狀態(tài)。如圖13(a)所示,在該第一動作中的制冷劑回路50中,四通換向閥M設定成第一狀態(tài)。與除濕換氣運轉的第一動作中一樣,在該制冷劑回路50中,第一吸附熱交換器51成為冷凝器,第二吸附熱交換器52成為蒸發(fā)器。已流入室內空氣側通路32內的第一空氣通過第二室內空氣側風閥42而流入第二熱交換器室38內,之后通過第二吸附熱交換器52。在第二吸附熱交換器52內,載在其表面上的吸附劑從第一空氣吸濕,制冷劑吸收此時產生的熱。已在通過第二吸附熱交換器52的過程中被除濕的第一空氣通過第二排氣側風閥48而流入排氣側通路33內,在通過排氣風扇25后經排氣口 21排向室外40。另一方面,已流入室外空氣側通路34內的第二空氣通過第一室外空氣側風閥43 而流入第一熱交換器室37內,之后通過第一吸附熱交換器51。在第一吸附熱交換器51內, 吸附劑在被制冷劑加熱后放濕,從吸附劑放出來的水蒸氣被供向第二空氣。已在通過第一吸附熱交換器51的過程中被加濕的第二空氣通過第一供氣側風閥45而流入供氣側通路31 內,在通過供氣風扇沈后經供氣口 22供向室內30。接著,對加濕換氣運轉的第二動作加以說明。如圖11所示,在該第二動作中,第一室內空氣側風閥41、第二室外空氣側風閥44、第二供氣側風閥46及第一排氣側風閥47成為開放狀態(tài),第二室內空氣側風閥42、第一室外空氣側風閥43、第一供氣側風閥45及第二排氣側風閥48成為關閉狀態(tài)。如圖13(b)所示,在該第二動作中的制冷劑回路50中,四通換向閥M設定成第二狀態(tài)。與除濕換氣運轉的第二動作中一樣,在該制冷劑回路50中,第一吸附熱交換器51成為蒸發(fā)器,第二吸附熱交換器52成為冷凝器。已流入室內空氣側通路32內而通過室內空氣側過濾器27后的第一空氣通過第一室內空氣側風閥41而流入第一熱交換器室37內,之后通過第一吸附熱交換器51。在第一吸附熱交換器51內,載在其表面上的吸附劑從第一空氣吸濕,制冷劑吸收此時產生的熱。 已在通過第一吸附熱交換器51的過程中被除濕的第一空氣通過第一排氣側風閥47而流入排氣側通路33內,在通過排氣風扇25后經排氣口 21排向室外40。另一方面,已流入室外空氣側通路34內的第二空氣通過第二室外空氣側風閥44 而流入第二熱交換器室38內,之后通過第二吸附熱交換器52。在第二吸附熱交換器52內, 吸附劑在被制冷劑加熱后放濕,從吸附劑放出來的水蒸氣被供向第二空氣。已在通過第二吸附熱交換器52的過程中被加濕的第二空氣通過第二供氣側風閥46而流入供氣側通路31 內,在通過供氣風扇沈后經供氣口 22供向室內30?!磫渭儞Q氣運轉〉參照圖12對單純換氣運轉中的換氣裝置IOa的工作情況加以說明。該單純換氣運轉在即使將室外空氣就這樣供向室內30也不會損害室內30的舒適性的時期(例如春季或秋季等中間時期)進行。也就是說,該單純換氣運轉在雖然不需要對供向室內30的空氣的濕度進行調節(jié)但是需要對室內30進行換氣的情況下進行。在該單純換氣運轉中,第一旁路用風閥83和第二旁路用風閥84成為開放狀態(tài),第一室內空氣側風閥41、第二室內空氣側風閥42、第一室外空氣側風閥43、第二室外空氣側風閥44、第一供氣側風閥45、第二供氣側風閥46、第一排氣側風閥47及第二排氣側風閥48 成為關閉狀態(tài)。在此,第一旁路用風閥83維持為關閉狀態(tài),直到供氣風扇沈開始工作為止, 而在供氣風扇沈開始工作以后成為開放狀態(tài)。
在單純換氣運轉中,制冷劑回路50的壓縮機53成為停止狀態(tài)。也就是說,在單純換氣運轉中不進行制冷劑回路50中的制冷循環(huán)。在單純換氣運轉中的換氣裝置IOa中,若讓供氣風扇沈運轉,室外空氣便從室外空氣吸入口 M被吸入殼體11內。通過室外空氣吸入口 M流入室外空氣側通路34內后的室外空氣在通過室外空氣側過濾器28后流入第一旁路通路81內,再通過第一旁路用風閥 83而流入供氣風扇室36內。已流入供氣風扇室36內的室外空氣被吸向供氣風扇沈,經供氣口 22供向室內30。在單純換氣運轉中的換氣裝置IOa中,若讓排氣風扇25運轉,室內空氣便從室內空氣吸入口 23被吸入殼體11內。通過室內空氣吸入口 23流入室內空氣側通路32內后的室內空氣在通過室內空氣側過濾器27后流入第二旁路通路82內,再通過第二旁路用風閥 84而流入排氣風扇室35內。已流入排氣風扇室35內的室內空氣被吸向排氣風扇25,經排氣口 21排向室外40。<控制器在單純換氣運轉時對風閥進行的開閉控制>控制器100根據來自所述操作開關的信息識別使用者所要求執(zhí)行的運轉模式,并判斷換氣裝置IOa是否已被要求進行工作。在換氣裝置IOa處于停止狀態(tài)并且作為運轉模式選出的是單純換氣運轉模式的情況下,若換氣裝置IOa被要求進行工作,控制器100分別將各個風閥41 48、83、84控制成上述規(guī)定狀態(tài),并使供氣風扇26、排氣風扇25及增壓風扇1工作。此時,控制器100在從該換氣裝置IOa被要求進行工作時到供氣風扇沈開始工作為止(到從供氣風扇沈的運轉傳感器17接收工作檢測信號為止)的期間內將第一旁路用風閥83維持為關閉狀態(tài),而在該供氣風扇沈開始工作以后,該控制器100將第一旁路用風閥83維持為開放狀態(tài)。因此,能夠在到供氣風扇沈開始工作為止的期間內用第一旁路用風閥83遮斷增壓風扇1和供氣風扇沈之間的空氣通路。由此,能夠防止供氣風扇沈當由于增壓風扇1所產生的吸氣流而正在空轉時啟動。因此,能夠保護供氣風扇沈免遭會在啟動該供氣風扇26時產生的啟動電流損壞。還有,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因為將用來切換換氣裝置IOa的運轉模式的第一旁路用風閥83用作空轉防止機構,所以能夠謀求部件共通化,來謀求將裝置整體低成本化?!雌渌鼘嵤┓绞健当景l(fā)明的結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還包含上述實施方式以外的各種各樣的結構。也就是說,在上述各個實施方式中,增壓風扇1僅設置在供氣風扇沈的供氣上游一側,但也可以追加增壓風扇1,將增壓風扇1還設置在排氣風扇25的排氣下游一側。具體而言,如圖15所示,也可以在第一實施方式中的共用排氣通路66的換氣口 67 附近配置用來對由排氣風扇25吸入室內空氣的吸氣力進行輔助的增壓風扇1??刂破?00 的增壓風扇控制部102與第一實施方式中的對共用供氣通路62內的增壓風扇1所作的控制一樣地控制共用排氣通路66內的增壓風扇1。其它結構、作用及效果與第一實施方式一樣。還有,如圖16所示,也可以在第二實施方式中的共用排氣通路66的換氣口 67附近配置用來對由排氣風扇25吸入室內空氣的吸氣力進行輔助的增壓風扇1。而且,在所述室外側排氣通路65內設置有與室外側供氣通路61內的風閥60相同的開閉式風閥60,該風閥60構成空轉防止機構??刂破?00的增壓風扇控制部102與第二實施方式中的對共用供氣通路62內的增壓風扇1所作的控制一樣地控制共用排氣通路66內的增壓風扇1。并且,風閥控制部103與對室外側供氣通路61內的風閥60所作的控制一樣地控制室外側排氣通路65上的風閥60。其它結構、作用及效果與第二實施方式一樣。在上述各個實施方式中,設定各臺換氣裝置10為具有供氣風扇沈和排氣風扇25 的所謂的第一種換氣裝置,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各臺換氣裝置10也可以是僅具有供氣風扇沈的第二種換氣裝置(在上述各個實施方式中未設置排氣風扇25的結構),還可以是僅具有排氣風扇25的第三種換氣裝置。在換氣裝置10為第三種換氣裝置的情況下,只要在排氣風扇25的排氣上游一側或排氣下游一側設置增壓風扇1即可。當控制器100檢測出了要求換氣裝置10工作的要求時,只要在開始使排氣風扇25工作以后再使增壓風扇1工作即可。這么一來,能夠防止排氣風扇25當由于增壓風扇1所產生的氣流而正在空轉時啟動。在上述各個實施方式中,增壓風扇1僅設置在供氣風扇沈的供氣上游一側,但例如也可以追加供氣風扇26,將該供氣風扇沈還設置在排氣風扇25的排氣下游一側。在上述各個實施方式中,增壓風扇1設置在供氣風扇26的供氣上游一側,但也可以設置在供氣下游一側。在上述第一實施方式中使換氣系統(tǒng)S具有兩臺換氣裝置10,在上述第二實施方式中使換氣系統(tǒng)S具有一臺換氣裝置10,但并不限于上述數量。換氣系統(tǒng)S也可以具有三臺以上的換氣裝置10。在上述各個實施方式中,靠使用者的手動操作對各臺換氣裝置10的工作狀態(tài)和停止狀態(tài)進行切換,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室內30設置二氧化碳傳感器,根據該二氧化碳傳感器所檢測出的二氧化碳濃度對換氣裝置10進行工作狀態(tài)和停止狀態(tài)的切換。在上述各個實施方式中設置有鹽害過濾器16,但換氣系統(tǒng)S并不一定需要設置有鹽害過濾器16。-產業(yè)實用性-本發(fā)明對包括具有用來對室內進行換氣的換氣風扇的換氣裝置以及對換氣風扇的換氣能力進行輔助的增壓風扇1的換氣系統(tǒng)很有用,特別對在鹽害地區(qū)等在供氣通路或排氣通路內設置鹽害過濾器的情況很有用。
權利要求
1.一種換氣系統(tǒng),其包括換氣裝置(10)和增壓風扇(1),該換氣裝置(10)具有引入口 (63)、排出口 (67)及供氣風扇(26),該引入口 (63)用來將室外空氣引入室內(30),該排出口(67)用來將室內空氣排向室外(40),該供氣風扇(26)由直流電動機驅動,從該引入口(63)吸入室外空氣并供向室內(30),該增壓風扇(1)配置在該供氣風扇(26)的供氣上游一側或供氣下游一側,對由該供氣風扇(26)吸入室外空氣的吸氣力進行輔助,其特征在于所述換氣系統(tǒng)還包括換氣控制部(101),若所述換氣裝置(10)被要求進行工作,該換氣控制部(101)便使所述供氣風扇(26)工作,以及增壓風扇控制部(102),在所述換氣裝置(10)處于停止狀態(tài)的情況下,使所述增壓風扇(1)停下來,直到該換氣裝置(10)被要求進行工作為止,而若該換氣裝置(10)被要求進行工作,該增壓風扇控制部(102)便在由所述換氣控制部(101)開始使所述供氣風扇(26) 工作以后再使所述增壓風扇(1)工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氣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換氣系統(tǒng)還包括風閥(60),配置在所述增壓風扇(1)和所述換氣裝置(10)的供氣風扇(26)之間的空氣通路(61、62)上,打開、關閉該空氣通路(61、62),以及風閥控制部(103),在所述換氣裝置(10)處于停止狀態(tài)的情況下,若該換氣裝置(10) 被要求進行工作,該風閥控制部(103)便在從所述該換氣裝置(10)被要求進行工作時到所述換氣控制部(101)開始使該換氣裝置(10)的供氣風扇(26)工作為止的期間內將所述風閥(60)維持為關閉狀態(tài),而在該供氣風扇(26)開始工作以后將所述風閥(60)切換為開放狀態(tài)。
3.一種換氣系統(tǒng),其包括多臺換氣裝置(10)和增壓風扇(1),該多臺換氣裝置(10)分別具有引入口(63)、排出口 (67)及供氣風扇(26),該引入口 (63)用來將室外空氣引入室內(30),該排出口(67)用來將室內空氣排向室外(40),該供氣風扇(26)由直流電動機驅動,從該引入口(63)吸入室外空氣并供向室內(30),該增壓風扇(1)配置在各個該供氣風扇(26)的供氣上游一側或供氣下游一側,對由各個該供氣風扇(26)吸入室外空氣的吸氣力進行輔助,其特征在于所述換氣系統(tǒng)還包括換氣控制部(101),使所述多臺換氣裝置(10)中已被要求進行工作的換氣裝置(10)的供氣風扇(26)工作,以及增壓風扇控制部(102),在所述多臺換氣裝置(10)中的至少一臺換氣裝置(10)處于工作狀態(tài)的情況下,使所述增壓風扇(1)工作;所述增壓風扇控制部(102)構成為在所述多臺換氣裝置(10)中的一部分換氣裝置 (10)在工作的情況下,若處于停止狀態(tài)的換氣裝置(10)被要求進行工作,該增壓風扇控制部(102)便在所述換氣控制部(101)開始使已被要求進行工作的該換氣裝置(10)的供氣風扇(26)工作之前暫時使所述增壓風扇(1)停止工作,而在該供氣風扇(26)開始工作以后再次使該增壓風扇(1)工作。
4.一種換氣系統(tǒng),其包括換氣裝置(10)和增壓風扇(1),該換氣裝置(10)具有引入口(63)、排出口 (67)及排氣風扇(25),該引入口 (63)用來將室外空氣引入室內(30),該排出口(67)用來將室內空氣排向室外(40),該排氣風扇(25)由直流電動機驅動,吸入室內空氣并從該排出口(67)排向室外(40),該增壓風扇(1)配置在該排氣風扇(25)的排氣上游一側或排氣下游一側,對由該排氣風扇(25)吸入室內空氣的吸氣力進行輔助,其特征在于所述換氣系統(tǒng)還包括換氣控制部(101),若所述換氣裝置(10)被要求進行工作,該換氣控制部(101)便使所述排氣風扇(25)工作,以及增壓風扇控制部(102),在所述換氣裝置(10)處于停止狀態(tài)的情況下,使所述增壓風扇(1)停下來,直到該換氣裝置(10)被要求進行工作為止,而若該換氣裝置(10)被要求進行工作,該增壓風扇控制部(102)便在由所述換氣控制部(101)開始使所述排氣風扇(25) 工作以后再使所述增壓風扇(1)工作。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換氣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換氣系統(tǒng)還包括風閥(60),配置在所述增壓風扇(1)和所述換氣裝置(10)的排氣風扇(25)之間的空氣通路(61、62)上,打開、關閉該空氣通路(61、62),以及風閥控制部(103),在所述換氣裝置(10)處于停止狀態(tài)的情況下,若該換氣裝置(10) 被要求進行工作,該風閥控制部(103)便在從所述該換氣裝置(10)被要求進行工作時到所述換氣控制部(101)開始使所述換氣裝置(10)的排氣風扇(25)工作為止的期間內將所述風閥(60)維持為關閉狀態(tài),而在該排氣風扇(25)開始工作以后將所述風閥(60)切換為開放狀態(tài)。
6.一種換氣系統(tǒng),其包括多臺換氣裝置(10)和增壓風扇(1),該多臺換氣裝置(10)分別具有引入口(63)、排出口 (67)及排氣風扇(25),該引入口 (63)用來將室外空氣引入室內(30),該排出口(67)用來將室內空氣排向室外(40),該排氣風扇(25)由直流電動機驅動,吸入室內空氣并從該排出口(67)排向室外(40),該增壓風扇(1)配置在各個該排氣風扇(25)的排氣上游一側或排氣下游一側,對由各個該排氣風扇(25)吸入室內空氣的吸氣力進行輔助,其特征在于所述換氣系統(tǒng)還包括換氣控制部(101),使所述多臺換氣裝置(10)中已被要求進行工作的換氣裝置(10)的排氣風扇(25)工作,以及增壓風扇控制部(102),在所述多臺換氣裝置(10)中的至少一臺換氣裝置(10)處于工作狀態(tài)的情況下,使所述增壓風扇(1)工作;所述增壓風扇控制部(102)構成為在所述多臺換氣裝置(10)中的一部分換氣裝置 (10)在工作的情況下,若處于停止狀態(tài)的換氣裝置(10)被要求進行工作,該增壓風扇控制部(102)便在所述換氣控制部(101)開始使已被要求進行工作的該換氣裝置(10)的排氣風扇(25)工作之前暫時使所述增壓風扇(1)停止工作,而在該排氣風扇(25)開始工作以后再次使該增壓風扇(1)工作。
7.根據權利要求2或5所述的換氣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換氣裝置(10)包括流路切換機構(83),該流路切換機構(83)對調節(jié)室內空氣的濕度并換氣的濕度調節(jié)換氣模式以及不調節(jié)所述室內(30)的空氣濕度地進行換氣的單純換氣模式進行切換;所述風閥(60)構成所述流路切換機構(83)。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換氣系統(tǒng)。換氣系統(tǒng)(S)包括分別包括供氣風扇(26)和排氣風扇(25)的第一換氣裝置(10a)和第二換氣裝置(10b)、配置在各臺換氣裝置(10a、10b)的供氣風扇(26)的供氣上游一側的增壓風扇(1)、以及對各臺換氣裝置(10a、10b)和增壓風扇(1)的工作狀態(tài)進行控制的控制器(100)??刂破?100)判斷換氣裝置(10a、10b)是否已被要求進行工作,向已被要求進行工作的換氣裝置(10a、10b)的供氣風扇(26)輸出工作信號,再在供氣風扇(26)開始工作以后再使增壓風扇(1)工作。
文檔編號F24F11/04GK102472513SQ201080030059
公開日2012年5月23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6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7月8日
發(fā)明者松井伸樹 申請人:大金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