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鍋筒縱置式鏈條爐排熱水鍋爐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熱水鍋爐。
背景技術(shù):
目前生產(chǎn)的鍋爐大部分為水火管式鍋爐,受熱面積小,熱效率低,耗煤量大,運行成本高。螺紋煙管內(nèi)經(jīng)常堵塞,煙管每半個月需清灰一次,人工勞動強度大,且需要停爐檢修。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解決現(xiàn)有鍋爐熱效率低、耗煤量大、管易堵塞以及排煙溫度高的問題,進而提供一種鍋筒縱置式鏈條爐排熱水鍋爐。本發(fā)明為解決上述問題采取的技術(shù)方案是本發(fā)明的鍋筒縱置式鏈條爐排熱水鍋爐包括爐體、分層給煤器、給煤斗、大橫梁鏈條爐排、前拱、后拱、左防焦箱、右防焦箱、多個上鍋筒和與該上鍋筒數(shù)量相一致的多個下鍋筒,多個上鍋筒的下部為爐膛,所述大橫梁鏈條爐排的下部后端設有出渣口,所述給煤斗設置在爐體前墻的前方且位于大橫梁鏈條爐排輸入端的正上方,分層給煤器設置在爐體前墻的前方的給煤斗和大橫梁鏈條爐排輸入端之間,大橫梁鏈條爐排的輸出端設置在爐膛內(nèi)的下方,該鍋爐還包括左縱上集箱、右縱上集箱、左縱水管、右縱水管、兩根第一立式分水管、兩根第二立式分水管、多個上橫集箱、多個下橫集箱、前橫集箱、后橫集箱、多根第一水冷壁管、多根第二水冷壁管、多組第三水冷壁管、多組第四水冷壁管、多組第五水冷壁管、多組第六水冷壁管、多組前拱管、多根后拱管、 多組上對流管束、多組前對流管束、多組后對流管束、多根第一下降管、多根第二下降管和至少一個對流式省煤器;爐膛內(nèi)縱向設置有至少兩排第一折流墻,后拱和相鄰兩排第一折流墻之間為燃室區(qū),爐膛后墻的上端設有鍋爐排煙口,爐膛后墻與爐體后墻之間設有至少一個對流式省煤器,爐體后墻的上端設有排煙口,爐體后墻的下端設有鼓風口,大橫梁鏈條爐排的兩側(cè)設有進風口 ;所述多個上鍋筒和多個下鍋筒縱向?qū)ΨQ設置在爐體內(nèi)的上端和下端且多個上鍋筒和多個下鍋筒位于爐體前墻和爐膛后墻之間,對稱設置的一個上鍋筒和一個下鍋筒構(gòu)成一個鍋筒組,對流式省煤器的底部與管網(wǎng)集水器連通,對流式省煤器的上部分別與左縱水管的一端和右縱水管的一端連通,所述兩根第一立式分水管的其中一根立式分水管的一端與左縱水管連通,所述兩根第一立式分水管的剩余一根立式分水管的一端與右縱水管連通,兩根第一立式分水管的另一端均與前橫集箱連通,所述兩根第二立式分水管的其中一根第二立式分水管的一端與左縱水管連通,所述兩根第二立式分水管的剩余一根第二立式分水管的一端與右縱水管連通,兩根第二立式分水管的另一端均與后橫集箱連通;前橫集箱和后橫集箱均分別與左防焦箱和右防焦箱連通,多根第一水冷壁管的兩端分別與左防焦箱和左縱上集箱連通,多根第二水冷壁管的兩端分別與右防焦箱和右縱上集箱連通,多個上鍋筒中相鄰上鍋筒之間以及左縱上集箱和右縱上集箱分別與各自相鄰的上鍋筒之間均通過多個上橫集箱連通;每組第三水冷壁管的兩端分別與左縱上集箱和與該組第三水冷壁管相對應的下橫集箱連通,每組第四水冷壁管的兩端分別與右縱上集箱和與該組第四水冷壁管相對應的下橫集箱連通,每組第五水冷壁管的兩端分別與左防焦箱和與該組第五水冷壁管相對應的下橫集箱連通,每組第六水冷壁管的兩端分別與右防焦箱和該組第六水冷壁管相對應的下橫集箱連通,每組前拱管的兩端分別與前橫集箱和該組前拱管相對應的下鍋筒連通,每根后拱管的兩端分別與后橫集箱和與該后拱管相對應的下鍋筒連通, 每組前對流管束的兩端分別與前橫集箱和與該對流管束相對應的下橫集箱連通,每組后對流管束的兩端分別與后橫集箱和與該對流管束相對應的下橫集箱連通,多個下鍋筒中相鄰下鍋筒之間通過多個上橫集箱連通;每個鍋筒組之間設置有一組上對流管束且該組上對流管束的兩端分別與該鍋筒組中上鍋筒和下鍋筒連通,每根第一下降管的兩端分別與左防焦箱和與該第一下降管相對應的下鍋筒連通,每根第二下降管的兩端分別與右防焦箱和與該第二下降管相對應的下鍋筒連通,上鍋筒的個數(shù)與上對流管束的組數(shù)相一致。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熱效率高本發(fā)明鍋筒雙層縱置式布置,采用對流式結(jié)構(gòu)(對流管束垂直布置),通過對流管束連接上、下鍋筒,前、后橫集箱通過下降管連接至下鍋筒,受熱面積大,輻射受熱面大,省煤器受熱面大,鍋爐熱效率大于88%。2、對流管束內(nèi)不易結(jié)垢對流管束垂直布置,在管內(nèi)不易產(chǎn)生碳酸鹽垢;對流管束外不易積碳、積灰管束外碳、灰在重力作用下易脫落,每組管束間均設有吹灰孔。關(guān)閉鼓風機,開引風機用空氣壓縮機進行吹灰,先吹對流管束上部,后吹對流管束下部,不需要停爐維護。3、折流墻對撞區(qū)節(jié)煤燃煤進入鏈條爐排預燃區(qū),由于鼓、引風力作用使精煤懸浮,一般鍋爐對撞在鍋爐內(nèi),而本鍋爐增設燃室區(qū),精煤通過折流墻對撞,沉降到后拱,落在鏈條爐排燃室區(qū),再次燃燒,達到有效利用節(jié)煤目的,燃煤的消耗量節(jié)約10%以上。4、省煤器采用對流式結(jié)構(gòu),受熱面大,對流管束為減少磨損,全部采用Φ 51 X 3無縫鋼管垂直布置,節(jié)煤10% 20%,提高鍋爐出力120% 125%。5、空氣預熱器采用立式布置,鍍鋅管Φ48Χ2,空氣預熱器分為兩級;煙氣是通過鍍鋅管外部箱式空氣預熱器,兩側(cè)進風口及兩側(cè)爐排進風口形成熱風助燃。由于鍍鋅光管能有效破壞煙氣的層硫特性,所以內(nèi)部光滑不積灰,傳熱效率高;一、二次風預熱溫度能達到80 120°C,提高爐膛溫度,燃煤充分燃燒,爐渣含碳量7%以下。6、減少排煙熱損失減少溫室排放,排煙溫度降低到105 130°C。7、環(huán)保除塵1)煙氣通過折流墻對撞,燃燼灰落入爐排燃室區(qū),隨出渣機排出爐外;2)脫硫除塵室利用煙氣沉降法,大部分煙塵落入脫硫除塵室,減少排放。
圖1是本發(fā)明的整體結(jié)構(gòu)主剖視圖(圖中箭頭所指的方向為出水方向),圖2是圖 1的A-A向視圖(圖中箭頭所指的方向為進水方向),圖3是圖1的B-B向視圖,圖4是鍋爐砌筑圖。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
一結(jié)合圖1 圖4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鍋筒縱置式鏈條爐排熱水鍋爐包括爐體6、分層給煤器16、給煤斗17、大橫梁鏈條爐排15、前拱57、后拱54、 左防焦箱33、右防焦箱32、多個上鍋筒35和與該上鍋筒數(shù)量相一致的多個下鍋筒46,多個上鍋筒35的下部為爐膛24,所述大橫梁鏈條爐排15的下部后端設有出渣口 14,所述給煤斗17設置在爐體前墻58的前方且位于大橫梁鏈條爐排15輸入端的正上方,分層給煤器16 設置在爐體前墻58的前方的給煤斗17和大 橫梁鏈條爐排15輸入端之間,大橫梁鏈條爐排 15的輸出端設置在爐膛24內(nèi)的下方,該鍋爐還包括左縱上集箱28、右縱上集箱20、左縱水管22、右縱水管36、兩根第一立式分水管21、兩根第二立式分水管37、多個上橫集箱39、多個下橫集箱29、前橫集箱18、后橫集箱27、多根第一水冷壁管5、多根第二水冷壁管38、多組第三水冷壁管23、多組第四水冷壁管40、多組第五水冷壁管26、多組第六水冷壁管41、多組前拱管19、多根后拱管25、多組上對流管束45、多組前對流管束50、多組后對流管束51、 多根第一下降管4、多根第二下降管42和至少一個對流式省煤器9 ;爐膛24內(nèi)縱向設置有至少兩排第一折流墻53,后拱54和相鄰兩排第一折流墻53之間為燃室區(qū)56,爐膛后墻59 的上端設有鍋爐排煙口 61,爐膛后墻59與爐體后墻60之間設有至少一個對流式省煤器9, 爐體后墻60的上端設有排煙口 8,爐體后墻60的下端設有鼓風口 13,大橫梁鏈條爐排15 的兩側(cè)設有進風口 12 ;所述多個上鍋筒35和多個下鍋筒46縱向?qū)ΨQ設置在爐體6內(nèi)的上端和下端且多個上鍋筒35和多個下鍋筒46位于爐體前墻58和爐膛后墻59之間,對稱設置的一個上鍋筒35和一個下鍋筒46構(gòu)成一個鍋筒組,對流式省煤器9的底部與管網(wǎng)集水器連通,對流式省煤器9的上部分別與左縱水管22的一端和右縱水管36的一端連通,所述兩根第一立式分水管21的其中一根立式分水管21的一端與左縱水管22連通,所述兩根第一立式分水管21的剩余一根立式分水管21的一端與右縱水管36連通,兩根第一立式分水管21的另一端均與前橫集箱18連通,所述兩根第二立式分水管37的其中一根第二立式分水管37的一端與左縱水管22連通,所述兩根第二立式分水管37的剩余一根第二立式分水管37的一端與右縱水管36連通,兩根第二立式分水管37的另一端均與后橫集箱27連通; 前橫集箱18和后橫集箱27均分別與左防焦箱33和右防焦箱32連通,多根第一水冷壁管 5的兩端分別與左防焦箱33和左縱上集箱28連通,多根第二水冷壁管38的兩端分別與右防焦箱32和右縱上集箱20連通,多個上鍋筒35中相鄰上鍋筒35之間以及左縱上集箱28 和右縱上集箱20分別與各自相鄰的上鍋筒35之間均通過多個上橫集箱39連通;每組第三水冷壁管23的兩端分別與左縱上集箱28和與該組第三水冷壁管23相對應的下橫集箱29 連通,每組第四水冷壁管40的兩端分別與右縱上集箱20和與該組第四水冷壁管40相對應的下橫集箱29連通,每組第五水冷壁管26的兩端分別與左防焦箱33和與該組第五水冷壁管26相對應的下橫集箱29連通,每組第六水冷壁管41的兩端分別與右防焦箱32和該組第六水冷壁管41相對應的下橫集箱29連通,每組前拱管19的兩端分別與前橫集箱18和該組前拱管19相對應的下鍋筒46連通,每根后拱管25的兩端分別與后橫集箱27和與該后拱管25相對應的下鍋筒46連通,每組前對流管束50的兩端分別與前橫集箱18和與該對流管束50相對應的下橫集箱29連通,每組后對流管束51的兩端分別與后橫集箱27和與該對流管束51相對應的下橫集箱29連通,多個下鍋筒46中相鄰下鍋筒46之間通過多個上橫集箱39連通;每個鍋筒組之間設置有一組上對流管束45且該組上對流管束45的兩端分別與該鍋筒組中上鍋筒35和下鍋筒46連通,每根第一下降管4的兩端分別與左防焦箱33和與該第一下降管4相對應的下鍋筒46連通,每根第二下降管42的兩端分別與右防焦箱32和與該第二下降管42相對應的下鍋筒46連通,上鍋筒35的個數(shù)與上對流管束45 的組數(shù)相一致。
具體實施方式
二 結(jié)合圖1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對流式省煤器9包括上筒體7、下筒體11和一組對流管束10,對流管束10的上端與上筒體7連通,對流管束 10的下端與下筒體1 1連通,對流式省煤器9的底部下筒體11與管網(wǎng)集水器連通,對流式省煤器9的上部的上筒體7分別與左縱水管22的一端和右縱水管36的一端連通,且上筒體7與下筒體11之間縱向設置有第二折流墻52。如此設置,受熱面大,對流管束外不易積碳、積灰,對流管內(nèi)不產(chǎn)生污垢,避免對流管束堵塞,有效的節(jié)約燃煤,同時有效地降低排煙溫度,極大地提高了鍋爐熱效率。其它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三結(jié)合圖1和圖3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上鍋筒35的數(shù)量為3-6個。如此設置,受熱面積大,鍋爐熱效率高,對流管束外不易積碳、積灰,對流管束內(nèi)不產(chǎn)生污垢,避免對流管束堵塞,同時滿足設計要求。其它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或二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四結(jié)合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所述的第三水冷壁管23 和第四水冷壁管40的組數(shù)相一致,且每組第三水冷壁管23和每組第四水冷壁管40設有至少九根管。如此設置,有利于對流管束熱量的傳遞,滿足設計要求。其它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五結(jié)合圖1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鍋爐還包括空氣預熱器2,所述的空氣預熱器2橫向設置在爐膛后墻59和爐體后墻60之間的爐體6內(nèi),且空氣預熱器2位于對流式省煤器9的下部,空氣預熱器2的入口與鼓風口 13連通,空氣預熱器2 的出口與大橫梁鏈條爐排15的兩側(cè)進風口 12連通。如此設置,有利于進一步提高鍋爐的熱效率,滿足設計要求。其它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六結(jié)合圖1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鍋爐還包括脫硫除塵室3,所述脫硫除塵室3位于空氣預熱器2的下部。如此設置,有利于煙氣中大部分煙塵落入脫硫除塵室,減少排放。其它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
權(quán)利要求
1. 一種鍋筒縱置式鏈條爐排熱水鍋爐,該鍋爐包括爐體(6)、分層給煤器(16)、給煤斗(17)、大橫梁鏈條爐排(15)、前拱(57)、后拱(54)、左防焦箱(33)、右防焦箱(32)、多個上鍋筒(35)和與該上鍋筒數(shù)量相一致的多個下鍋筒(46),多個上鍋筒(35)的下部為爐膛(24),所述大橫梁鏈條爐排(15)的下部后端設有出渣口(14),所述給煤斗(17)設置在爐體前墻(58)的前方且位于大橫梁鏈條爐排(15)輸入端的正上方,分層給煤器(16)設置在爐體前墻(58)的前方的給煤斗(17)和大橫梁鏈條爐排(15)輸入端之間,大橫梁鏈條爐排(15)的輸出端設置在爐膛(24)內(nèi)的下方,其特征在于該鍋爐還包括左縱上集箱(28)、 右縱上集箱(20)、左縱水管(22)、右縱水管(36)、兩根第一立式分水管(21)、兩根第二立式分水管(37)、多個上橫集箱(39)、多個下橫集箱(29)、前橫集箱(18)、后橫集箱(27)、多根第一水冷壁管(5)、多根第二水冷壁管(38)、多組第三水冷壁管(23)、多組第四水冷壁管(40)、多組第五水冷壁管(26)、多組第六水冷壁管(41)、多組前拱管(19)、多根后拱管(25)、多組上對流管束(45)、多組前對流管束(50)、多組后對流管束(51)、多根第一下降管 (4)、多根第二下降管(42)和至少一個對流式省煤器(9);爐膛(24)內(nèi)縱向設置有至少兩排第一折流墻(53),后拱(54)和相鄰兩排第一折流墻(53)之間為燃室區(qū)(56),爐膛后墻 (59)的上端設有鍋爐排煙口(61),爐膛后墻(59)與爐體后墻(60)之間設有至少一個對流式省煤器(9),爐體后墻(60)的上端設有排煙口(8),爐體后墻(60)的下端設有鼓風口 (13),大橫梁鏈條爐排(15)的兩側(cè)設有進風口(12);所述多個上鍋筒(35)和多個下鍋筒 (46)縱向?qū)ΨQ設置在爐體(6)內(nèi)的上端和下端且多個上鍋筒(35)和多個下鍋筒(46)位于爐體前墻(58)和爐膛后墻(59)之間,對稱設置的一個上鍋筒(35)和一個下鍋筒(46)構(gòu)成一個鍋筒組,對流式省煤器(9)的底部與管網(wǎng)集水器連通,對流式省煤器(9)的上部分別與左縱水管(22)的一端和右縱水管(36)的一端連通,所述兩根第一立式分水管(21)的其中一根立式分水管(21)的一端與左縱水管(22)連通,所述兩根第一立式分水管(21)的剩余一根立式分水管(21)的一端與右縱水管(36)連通,兩根第一立式分水管(21)的另一端均與前橫集箱(18)連通,所述兩根第二立式分水管(37)的其中一根第二立式分水管(37) 的一端與左縱水管(22)連通,所述兩根第二立式分水管(37)的剩余一根第二立式分水管 (37)的一端與右縱水管(36)連通,兩根第二立式分水管(37)的另一端均與后橫集箱(27) 連通;前橫集箱(18)和后橫集箱(27)均分別與左防焦箱(33)和右防焦箱(32)連通,多根第一水冷壁管(5)的兩端分別與左防焦箱(33)和左縱上集箱(28)連通,多根第二水冷壁管(38)的兩端分別與右防焦箱(32)和右縱上集箱(20)連通,多個上鍋筒(35)中相鄰上鍋筒(35)之間以及左縱上集箱(28)和右縱上集箱(20)分別與各自相鄰的上鍋筒(35)之間均通過多個上橫集箱(39)連通;每組第三水冷壁管(23)的兩端分別與左縱上集箱(28) 和與該組第三水冷壁管(23)相對應的下橫集箱(29)連通,每組第四水冷壁管(40)的兩端分別與右縱上集箱(20)和與該組第四水冷壁管(40)相對應的下橫集箱(29)連通,每組第五水冷壁管(26)的兩端分別與左防焦箱(33)和與該組第五水冷壁管(26)相對應的下橫集箱(29)連通,每組第六水冷壁管(41)的兩端分別與右防焦箱(32)和該組第六水冷壁管 (41)相對應的下橫集箱(29)連通,每組前拱管(19)的兩端分別與前橫集箱(18)和該組前拱管(19)相對應的下鍋筒(46)連通,每根后拱管(25)的兩端分別與后橫集箱(27)和與該后拱管(25)相對應的下鍋筒(46)連通,每組前對流管束(50)的兩端分別與前橫集箱 (18)和與該對流管束(50)相對應的下橫集箱(29)連通,每組后對流管束(51)的兩端分別與后橫集箱(27)和與該對流管束(51)相對應的下橫集箱(29)連通,多個下鍋筒(46) 中相鄰下鍋筒(46)之間通過多個上橫集箱(39)連通;每個鍋筒組之間設置有一組上對流管束(45)且該組上對流管束(45)的兩端分別與該鍋筒組中上鍋筒(35)和下鍋筒(46)連通,每根第一下降管(4)的兩端分別與左防焦箱(33)和與該第一下降管(4)相對應的下鍋筒(46)連通,每根第二下降管(42)的兩端分別與右防焦箱(32)和與該第二下降管(42) 相對應的下鍋筒(46)連通,上鍋筒(35)的個數(shù)與上對流管束(45)的組數(shù)相一致。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鍋筒縱置式鏈條爐排熱水鍋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對流式省煤器(9)包括上筒體(7)、下筒體(11)和一組對流管束(10),對流管束(10)的上端與上筒體(7)連通,對流管束(10)的下端與下筒體(11)連通,對流式省煤器(9)的底部下筒體 (11)與管網(wǎng)集水器連通,對流式省煤器(9)的上部的上筒體(7)分別與左縱水管(22)的一端和右縱水管(36)的一端連通,且上筒體(7)與下筒體(11)之間縱向設置有第二折流墻 (52)。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鍋筒縱置式鏈條爐排熱水鍋爐,其特征在于上鍋筒 (35)的數(shù)量為3-6個。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鍋筒縱置式鏈條爐排熱水鍋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水冷壁管(23)和第四水冷壁管(40)的組數(shù)相一致,且每組第三水冷壁管(23)和每組第四水冷壁管(40)設有至少九根管。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鍋筒縱置式鏈條爐排熱水鍋爐,其特征在于該鍋爐還包括空氣預熱器(2),所述的空氣預熱器(2)橫向設置在爐膛后墻(59)和爐體后墻(60)之間的爐體(6)內(nèi),且空氣預熱器(2)位于對流式省煤器(9)的下部,空氣預熱器(2)的入口與鼓風口(13)連通,空氣預熱器(2)的出口與大橫梁鏈條爐排(15)兩側(cè)的進風口(12)連通。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鍋筒縱置式鏈條爐排熱水鍋爐,其特征在于該鍋爐還包括脫硫除塵室(3),所述脫硫除塵室(3)位于空氣預熱器(2)的下部。
全文摘要
鍋筒縱置式鏈條爐排熱水鍋爐,它涉及一種熱水鍋爐。以解決現(xiàn)有鍋爐熱效率低、耗煤量大、管易堵塞以及排煙溫度高的問題。它包括左縱上集箱、右縱上集箱、左縱水管、兩根第一立式分水管、兩根第二立式分水管、多個上橫集箱、多個下橫集箱、前橫集箱、后橫集箱、多根第一水冷壁管、多根第二水冷壁管,多組第三水冷壁管、多組第四水冷壁管,多組第五水冷壁管、多組第六水冷壁管、多組上對流管束、多組前對流管束、多組后對流管束和至少一個對流式省煤器;前橫集箱和后橫集箱均分別與左防焦箱和右防焦箱連通,多個上鍋筒中相鄰上鍋筒之間以及左縱集箱和右縱上集箱分別與各自相鄰的上鍋筒之間均通過多個上橫集箱連通。本發(fā)明用于集中供熱。
文檔編號F24H1/40GK102297509SQ20111029396
公開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30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1年9月30日
發(fā)明者張海英, 鄧玉寬, 馬麗娜, 馬廣來 申請人:哈爾濱市天地寬節(jié)能技術(shù)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