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兩通熱能分配器及應用該分配器的供熱采暖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611483閱讀:34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兩通熱能分配器及應用該分配器的供熱采暖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節(jié)能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兩通熱能分配器及應用該分配器的供熱采暖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既有的建筑民用住宅大多采用垂直單管上供下回供熱采暖系統(tǒng),每戶居民家中設置多個散熱器,熱源自樓上逐層向下經(jīng)散熱器供熱。由于傳統(tǒng)供熱采暖系統(tǒng)沒有任何有效的控制方法和手段,樓上室內溫度明顯高于底層室內溫度;特別是,個別采暖戶私自改暖變徑,進一步加劇了樓上樓下熱能分配失衡。實際操作中,為了保證底層采暖戶內溫度達到18°C的供暖標準,供熱公司往往通過提高供水溫度的方式來實現(xiàn)。然而,提高供水溫度使得高層采暖戶內溫度將達到以上,大量熱量通過開窗浪費殆盡,存在能源浪費較為嚴重的弊端。眾所周知,節(jié)能減排是國家利益和人類生存的共同需要,針對既有建筑的供熱系統(tǒng)進行節(jié)能改造勢在必行。有鑒于此,亟待針對現(xiàn)有的垂直單管上供下回供熱采暖系統(tǒng)進行優(yōu)化設計,以均衡樓上樓下的熱能分配,進而有效規(guī)避能源浪費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兩通熱能分配器,以用于現(xiàn)有供熱采暖系統(tǒng),解決現(xiàn)有技術所存在的熱能分配不均衡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應用該兩通熱能分配器的供熱采暖系統(tǒng)。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兩通熱能分配器,包括具有進、出口的閥體,還包括置于所述閥體內的內套、置于所述內套內的活塞、與所述活塞連接的閥桿和感溫部件;其中,所述內套的兩端分別與所述閥體內壁封固連接以分隔進、出口,所述內套的側壁上開有分別與進、出口連通的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所述第一開口與第二開口軸向錯開,且兩者之間的所述內套具有向內徑向伸出的止口 ;所述活塞上設置有與所述止口相抵配合的第一密封圈,所述活塞相對于所述內套的軸向位移可帶動第一密封圈與所述止口分離;所述感溫部件根據(jù)溫度信號輸出直線位移驅動力,其動力輸出端與所述閥桿連接。優(yōu)選地,還包括預壓縮設置在所述閥桿與閥體之間的第一彈性部件,以推動所述閥桿帶動所述活塞上的第一密封圈與所述止口相抵。優(yōu)選地,還包括具有中部貫通孔的墊板,套裝在所述閥桿上且相對于所述閥體軸向固定;和具有中部貫通孔的彈簧卡蓋,套裝在所述閥桿上且相對于所述閥桿軸向固定; 且所述第一彈性部件具體為壓縮彈簧,套裝在所述閥桿上且兩端分別與所述墊板和彈簧卡蓋軸向相抵。優(yōu)選地,還包括限位圈,套裝在所述墊板與內套之間的閥桿上,且中心部的所述限位圈軸向伸出置于所述內套中;所述限位圈的外周表面與所述閥體之間間隙配合并設置第二密封圈,所述限位圈的內周表面與所述閥桿之間間隙配合并設置有第三密封圈。優(yōu)選地,所述內套的外周表面設置有密封環(huán)槽,所述密封環(huán)槽與所述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交錯設置,且所述密封環(huán)槽內設置有與所述閥體的內壁密封配合的第四密封圈。優(yōu)選地,所述感溫部件與所述閥桿同軸設置,具體包括與所述閥體連接的外殼、內置有受熱膨脹材料的彈性密封溫包和推塊;所述推塊的一端與所述溫包連接,另一端與所述閥桿連接。優(yōu)選地,所述外殼與所述閥體之間螺紋連接,以調整所述感溫部件與所述閥桿之間軸向相對位置。優(yōu)選地,所述感溫部件還包括連接在所述溫包與推塊之間的推桿,所述推塊具有徑向向外伸出的徑向凸起,近閥體側的所述外殼上設置有與所述徑向凸起相適配的徑向向內伸出的限位凸起。優(yōu)選地,所述感溫部件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推桿與推塊之間的第二彈性部件。本實用新型供熱采暖系統(tǒng),包括主進液管路和主回液管路、設置在每個采暖空間的散熱器;至少兩個散熱器為一組,依次串聯(lián)在所述主進液管路和主回液管路之間;每個散熱器的進液口與出液口之間并聯(lián)設置有旁通管路,所述旁通管路上設置有如前所述的兩通熱能分配器。工作過程中,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兩通熱能分配器能夠根據(jù)環(huán)境溫度信號調節(jié)進、 出口之間自非導通狀態(tài)切換為導通狀態(tài),以及導通狀態(tài)下的開度大小。常態(tài)下,活塞上的第一密封圈與內套上的止口相抵配合,分配器的進、出口之間處于非導通狀態(tài),當環(huán)境溫度較高時,感溫部件可根據(jù)溫度信號輸出直線位移驅動力,通過閥桿帶動活塞軸向位移,從而帶動第一密封圈與所述止口分離,實現(xiàn)分配器的開啟。將該兩通熱能分配器應用于現(xiàn)有供熱采暖系統(tǒng)中,能夠有效克服熱能分配不均衡的問題。具體地,每個散熱器的進液口與出液口之間并聯(lián)設置有旁通管路,在所述旁通管路上設置如前所述的兩通熱能分配器,形成并聯(lián)關系。如此設計,兩通溫控熱能分配器可根據(jù)室內溫度自動增大閥門開度(反之則相反),實際應用時,根據(jù)需要將閥門開度的調節(jié)的溫度信號預設為18°C -20°C,可在保證室內溫度的同時,向下一層多提供熱能,進而使得各個樓層各個房間供熱趨于平衡。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該系統(tǒng)能夠根據(jù)室內溫度自動控制合理調整熱能分配比例,一方面,使得各樓層、各房間溫度趨于一致,徹底的解決了既有建筑民用住宅集中供熱采暖垂直單管系統(tǒng)的供熱失衡問題;另一方面,能夠有效避免開窗浪費熱能, 可綜合節(jié)約能源10%至20%,根除了個別業(yè)主私自改暖變徑對其它業(yè)主供熱質量的影響。在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方案中,感溫部件采用內置有受熱膨脹材料的彈性密封溫包采集溫度信號,由于溫包可根據(jù)環(huán)境溫度改變自身體積,因此,可實時根據(jù)室內溫度調節(jié)活塞的軸向位移,實現(xiàn)閥門開度的精確調整,具有較好的室溫調節(jié)功能。此外,本方案采用溫包獲取環(huán)境溫度,實現(xiàn)了無源自動控制,還可有效降低其使用成本。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優(yōu)選方案中,該所述感溫部件的外殼與閥體之間螺紋連接, 以調整所述感溫部件與所述閥桿之間軸向相對位置。也就是說,該方案可以調整感溫部件中的溫包與閥桿之間的初始工作位置,比如,可以旋轉外殼使朝向接近閥體的方向軸向位移,這樣,外殼內的溫包推動閥桿同向位移,并帶動活塞同向位移,使得第一密封圈與內套的止口之間形成一定的軸向距離,此時的兩通熱能分配器以小開度為初始工作狀態(tài)。如此設計,可以最大限度地平衡樓上樓下之間的熱能分配狀況。
圖1是具體實施方式
所述兩通熱能分配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所示兩通熱能分配器的爆炸裝配圖,圖中略去了感溫部件;圖3是圖1中所示內套的軸測圖;圖4是圖1中所示內套的主視圖;圖5是圖1中所示活塞的軸側圖;圖6是具體實施方式
中所述供熱采暖系統(tǒng)的原理圖。圖中閥體1、進口 101、出口 102、內凹容腔103、內套2、第一開口 201、第二開口 202、止口 203、密封環(huán)槽204、活塞3、通流槽31、閥桿4、感溫部件5、第一密封圈6、第一彈性部件 7、墊板8、彈簧卡蓋9、卡簧10、卡簧11、限位圈12、導向柱121、第二密封圈13、第三密封圈 14、銅套15、第四密封圈16、橡膠限位件17、溫包18、外殼19、限位凸起191、推桿20、推塊 21、徑向凸起211、第二彈性部件22 ;主進液管路61、主回液管路62、散熱器63、旁通管路64、兩通熱能分配器65。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種兩通熱能分配器,以根據(jù)環(huán)境溫度信號調節(jié)進、出口之間自非導通狀態(tài)切換為導通狀態(tài),以及導通狀態(tài)下的開度大小。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核心是將該兩通熱能分配器應用于供熱采暖系統(tǒng)中,以能夠根據(jù)室內溫度自動控制合理調整熱能分配比例。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具體說明本實施方式。請參見圖1,該圖示出了本實施方式所述兩通熱能分配器的結構示意圖。該兩通熱能分配器包括具有進口 101和出口 102閥體1、內套2、活塞3和閥桿4 以及感溫部件5。內套2置于閥體1內,該內套2的上、下兩端分別閥體1的內壁封固連接,以將進口 101和出口 102進行有效的分隔。需要明確,本文中所用上、下方位詞是以圖中所示的狀態(tài)為基準定義的,應當理解,相應方位詞的使用并不限制本申請請求保護的范圍。為詳細說明本實施例所述兩通熱能分配器的詳細結構,請一并參見圖2,該圖為兩通熱能分配器的爆炸裝配圖,受圖幅限制,圖2中略去了感溫部件5。如圖所示,該內套2的與閥體1進口 101相對的側壁上開有與進口 101連通的第一開口 201,該內套2的與閥體1出口 102相對的側壁上開有與出口 102連通的第二開口 202 ;第一開口 201與第二開口 202軸向錯開,且兩者之間的內套2具有向內徑向伸出的止口 203。具體請一并參見圖3和圖4,其中,圖3是圖1中所示內套的軸測圖,圖4是內套的主視圖?;钊?置于內套2內,其上設置有與止口 203相抵配合的第一密封圈6,由第一密封圈6分隔第一開口 201與第二開口 202,常態(tài)下,閥體1的進口 101和出口 102之間可以處于常閉狀態(tài);當活塞3相對于內套2的軸向位移(向下)可帶動第一密封圈6與止口 203 分離,以建立第一開口 201與第二開口 202之間的通路。閥桿4的一端與活塞3連接,另一端用于與感溫部件5的動力輸出端連接,這樣,感溫部件5根據(jù)溫度信號輸出的直線位移驅動力可帶動活塞3軸向位移;進而使得閥門處于打開狀態(tài),閥體1的進口 101側的介質流經(jīng)內套2的第一開口 201、止口 203、第二開口 202后自出口 102流出。此外,如圖5所示,該圖示出了活塞的軸側圖。結合圖1和圖5所示,第一密封圈 6上方的活塞3開有徑向設置的通流槽31,該通流槽31處活塞3本體伸入止口 203的另一側。隨著活塞3的逐漸向下打開,由該通流槽31形成的通流面積逐漸增大以調節(jié)閥門開度。具體地,該活塞3下方的閥體1上具有內凹容腔103,以形成活塞3打開過程的有效位移空間。同時,可在第一密封圈13下方的活塞3上設置橡膠限位件17,一方面起到限位的作用,另一方面避免限位相抵的瞬間產(chǎn)生剛性沖擊,提高產(chǎn)品的使用壽命。為了使活塞3具備自動復位的功能,可在閥桿4與閥體1之間設置第一彈性部件 7。裝配完成后,第一彈性部件7處于預壓縮狀態(tài),以推動閥桿4帶動活塞3上的第一密封圈6與止口 203相抵,提供活塞3位于初始工作位置的保持力;當閥桿4位移帶動活塞3軸向位移至第一密封圈6與止口 203分離的過程中,第一彈性部件7受壓產(chǎn)生彈性變形,儲備彈性變形能;當感溫部件5提供的驅動力消失后,第一彈性部件7釋放彈性變形能,進而通過閥桿4帶動活塞3恢復至初始工作位置。進一步地,本方案中該第一彈性部件7具體為壓縮彈簧?;趬嚎s彈簧這一結構形式的復位部件,該兩通熱能分配器具體采用墊板8和彈簧卡蓋9兩個基本構件配合實現(xiàn)。 其中,具有中部貫通孔的墊板8套裝在閥桿4上且相對于閥體1軸向固定,具體通過卡簧10 對墊板8進行軸向定位;其中,具有中部貫通孔的彈簧卡蓋9套裝在閥桿4上且相對于閥桿 4軸向固定,具體通過卡簧11對彈簧卡蓋9進行軸向定位。相應地,壓縮彈簧套裝在閥桿4 上且其兩端分別與墊板8和彈簧卡蓋9軸向相抵??梢岳斫獾氖?,第一彈性部件7不局限于采用圖中所示的壓縮彈簧,只要滿足使用需要均可,比如,碟形彈簧、彈性橡膠件等。為進一步提高閥門開度的可適應性,本方案還在墊板8與內套2之間設置有限位圈12,該限位圈12套裝在墊板8與內套2之間的閥桿4上,且中心部的限位圈12軸向伸出置于內套2中;并且,限位圈12的外周表面與閥體1之間間隙配合并設置第二密封圈13, 限位圈12的內周表面與閥桿4之間間隙配合并設置有第三密封圈14。如此設置,一方面, 由于該限位圈12的部分本體軸向伸出并置于內套2中,因此,隨著限位圈12相對于閥桿4 的軸向位移可調節(jié)內套2的第一開口 201至第二開口 202之間的通流面積,顯然,當限位圈 12上移至與墊板8相抵時,閥門開度最大。顯然,上述功能構件的增加必然使得閥桿4的長度產(chǎn)生相應的變化,影響其軸向位移的工作穩(wěn)定性。如圖所示,可在限位圈12與閥桿4設置銅套15,該銅套15與第三密封圈14沿軸向依次設置,以對閥桿4起到支撐導向的作用,使得其軸向位移過程更加平穩(wěn)、可靠。另外,該限位圈12與墊板8的相對側具有軸向伸出的導向柱121,該導向柱121自墊板 8的中部貫通孔伸出,前述壓縮彈簧套裝在該導向柱121上,可有效避免彈簧受壓過程中產(chǎn)生側偏。此外,為確保內套2對閥體1的進口 101和出口 102進行有效的分隔,可在內套2 的外周表面設置有密封環(huán)槽204,該密封環(huán)槽204與第一開口 201和第二開口 202交錯設置,第四密封圈16設置在密封環(huán)槽204內,用于與閥體1的內壁密封配合,可進一步提高閥內密封。[0043]需要說明的是,基于現(xiàn)有溫度傳感技術可以選用溫度傳感器等元件采集閥處空間的環(huán)境溫度,并根據(jù)該溫度與預設值的比較發(fā)出控制閥桿4軸向位移的控制指令。但相對來說,該溫度技術的實現(xiàn)結構較為復雜且產(chǎn)品造價較高,為此本方案的感溫部件采用內置有受熱膨脹材料的彈性密封溫包18具體實現(xiàn)。如圖1所示,該感溫部件5與閥桿4同軸設置,具體包括與閥體1連接的外殼19、 溫包18和推塊21,推塊21設置在溫包18與閥桿4之間;溫包內充感溫介質-液體乙酸酯, 使用過程中,由于溫包18能夠根據(jù)環(huán)境溫度改變自身體積,當環(huán)境溫度低于溫包18設定溫度時,溫包18內物質收縮,體積減小,閥體1上第一彈性部件7推動閥桿4、活塞3向上移動,閥門開度減小,經(jīng)閥門水流量減少,當溫包18內物質體積收縮至最小,活塞3運行至最高位置,此時閥門關閉,環(huán)境溫度升高;當環(huán)境溫度高于溫包18設定溫度時,溫包18內物質膨脹,體積增大,推動閥桿4、活塞3向下移動,閥門開度增大,經(jīng)閥門水流量增加,環(huán)境溫度降低。當然,溫包內的感溫介質也可以采用其他受熱膨脹材料,比如,石蠟等,應當理解,只要滿足使用需要均在本申請請求保護的范圍內。因此,可實時根據(jù)室內溫度調節(jié)活塞3的軸向位移,實現(xiàn)閥門開度的精確調整,具有較好的室溫調節(jié)功能。實際上,根據(jù)具體結構設計溫包18可直接與推塊21連接,也可通過推桿20與推塊21連接,實現(xiàn)直線位移驅動力的傳遞。如圖1所示,推桿20連接在溫包18與推塊21之間,并且,推塊21具有徑向向外伸出的徑向凸起211,近閥體1側的外殼19上設置有與徑向凸起211相適配的徑向向內伸出的限位凸起191。如此設計,以限制溫包18受熱變形產(chǎn)生的最大位移,避免非正常高溫影響下游構件的使用壽命。進一步地,推桿20與推塊21之間設置有第二彈性部件22,一方面第二彈性部件 22受壓變形可建立兩者之間柔性連接,可避免剛性連接產(chǎn)生作動沖擊;另一方面,環(huán)境溫度降低后該第二彈性部件22可釋放彈性變形能,推動推桿20快速復位。圖中所示,第二彈性部件22也采用螺旋壓縮彈簧的結構形式,同樣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彈性部件22也可以采用形式的結構實現(xiàn)上述功能。此外,本方案中感溫部件5的外殼19可與閥體1之間螺紋連接,以調整感溫部件 5與閥桿4之間軸向相對位置。也就是說,可以調整感溫部件5中的溫包18與閥桿4之間的初始工作位置,具有手動分檔調節(jié)功能。比如,可以旋轉外殼19使朝向接近閥體1的方向軸向位移,這樣,外殼19內的溫包18推動閥桿4同向位移,并帶動活塞3同向位移,使得第一密封圈6與內套2的止口 203之間形成一定的軸向距離,此時的兩通熱能分配器以小開度為初始工作狀態(tài)。如此設計,可以最大限度地平衡樓上樓下之間的熱能分配狀況。基于上述兩通熱能分配器,本實施方式還提供一種應用該兩通熱能分配器的供熱采暖系統(tǒng),請參見圖6,該圖為本實施方式所述供熱采暖系統(tǒng)的原理圖。如圖6所示,與現(xiàn)有技術相同的是,該供熱采暖系統(tǒng)包括主進液管路61和主回液管路62,設置在每個采暖空間(在各樓層的各個房間)的散熱器63;同樣,至少兩個散熱器 63為一組(由頂層至底層的豎管串聯(lián)),依次串聯(lián)在所述主進液管路61和主回液管路62 之間。并且,在每個散熱器63的進液口與出液口之間并聯(lián)設置有旁通管路64,該旁通管路 64上設置有如前所述的兩通熱能分配器65。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系統(tǒng)設置有一個與散熱器63水阻力相匹配的與溫度對應的旁通流量,將供熱采暖垂直單管系統(tǒng)的熱能進行二次熱能分配,實現(xiàn)各個樓層各個房間供熱趨于平衡的目的。本系統(tǒng)具有結構簡單易于操作的特點,實際作業(yè)時,只需在供暖前一次入戶安裝到位即可。實際設計時,可將兩通熱能分配器的最大流量限制為散熱器63主管流量的 40%-50%,在保證上層采暖需要的基礎上,確保熱能分配的最優(yōu)化。特別是,對于采用前述手動分檔調節(jié)功能的兩通熱能分配器,只需要轉動外殼19 即可使得第一密封圈6與內套2的止口 203之間形成一定的軸向距離,此時的兩通熱能分配器以小開度為初始工作狀態(tài),可以實現(xiàn)采暖戶內分室進行控溫,為促進采用戶的節(jié)能意識提供了可靠的保證。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兩通熱能分配器,包括具有進、出口的閥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置于所述閥體內的內套,其兩端分別與所述閥體內壁封固連接以分隔進、出口 ;所述內套的側壁上開有分別與進、出口連通的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所述第一開口與第二開口軸向錯開,且兩者之間的所述內套具有向內徑向伸出的止口;置于所述內套內的活塞,其上設置有與所述止口相抵配合的第一密封圈;所述活塞相對于所述內套的軸向位移可帶動第一密封圈與所述止口分離; 與所述活塞連接的閥桿;和感溫部件,根據(jù)溫度信號輸出直線位移驅動力,其動力輸出端與所述閥桿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通熱能分配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彈性部件,預壓縮設置在所述閥桿與閥體之間,以推動所述閥桿帶動所述活塞上的第一密封圈與所述止口相抵。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兩通熱能分配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具有中部貫通孔的墊板,套裝在所述閥桿上且相對于所述閥體軸向固定;和具有中部貫通孔的彈簧卡蓋,套裝在所述閥桿上且相對于所述閥桿軸向固定;且所述第一彈性部件具體為壓縮彈簧,套裝在所述閥桿上且兩端分別與所述墊板和彈簧卡蓋軸向相抵。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兩通熱能分配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限位圈,套裝在所述墊板與內套之間的閥桿上,且中心部的所述限位圈軸向伸出置于所述內套中;所述限位圈的外周表面與所述閥體之間間隙配合并設置第二密封圈,所述限位圈的內周表面與所述閥桿之間間隙配合并設置有第三密封圈。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兩通熱能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套的外周表面設置有密封環(huán)槽,所述密封環(huán)槽與所述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交錯設置,且所述密封環(huán)槽內設置有與所述閥體的內壁密封配合的第四密封圈。
6.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兩通熱能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溫部件與所述閥桿同軸設置,具體包括與所述閥體連接的外殼;內置有受熱膨脹材料的彈性密封溫包;和推塊,其一端與所述溫包連接,另一端與所述閥桿連接。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兩通熱能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與所述閥體之間螺紋連接,以調整所述感溫部件與所述閥桿之間軸向相對位置。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兩通熱能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溫部件還包括 推桿,連接在所述溫包與推塊之間;所述推塊具有徑向向外伸出的徑向凸起,近閥體側的所述外殼上設置有與所述徑向凸起相適配的徑向向內伸出的限位凸起。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兩通熱能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溫部件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推桿與推塊之間的第二彈性部件。
10.供熱采暖系統(tǒng),包括 主進液管路和主回液管路;設置在每個采暖空間的散熱器;至少兩個散熱器為一組,依次串聯(lián)在所述主進液管路和主回液管路之間;其特征在于, 每個散熱器的進液口與出液口之間并聯(lián)設置有旁通管路,所述旁通管路上設置有如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兩通熱能分配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兩通熱能分配器,包括閥體、置于閥體內的內套、置于內套內的活塞、與活塞連接的閥桿和感溫部件;其中,內套的兩端分別與閥體內壁封固連接以分隔閥體的進、出口,內套的側壁上開有分別與進、出口連通的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第一開口與第二開口軸向錯開,且兩者之間的內套具有向內徑向伸出的止口;活塞上設置有與止口相抵配合的第一密封圈,活塞相對于內套的軸向位移可帶動第一密封圈與止口分離;感溫部件根據(jù)溫度信號輸出直線位移驅動力,其動力輸出端與閥桿連接。本方案所述兩通熱能分配器可用于現(xiàn)有供熱采暖系統(tǒng),解決其所存在的熱能分配不均衡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應用該兩通熱能分配器的供熱采暖系統(tǒng)。
文檔編號F24D19/00GK202141126SQ20112019571
公開日2012年2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6月10日
發(fā)明者李海清, 趙普榮 申請人:北京海林節(jié)能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和硕县| 兰西县| 肇州县| 宁津县| 长乐市| 丹寨县| 安多县| 麻江县| 灵石县| 澄迈县| 富顺县| 嵩明县| 崇州市| 邳州市| 安塞县| 荆门市| 江孜县| 东莞市| 承德市| 涞源县| 永新县| 安塞县| 都江堰市| 德安县| 通许县| 社旗县| 曲阜市| 太仆寺旗| 九龙城区| 泾川县| 来凤县| 依兰县| 莲花县| 梧州市| 体育| 山阴县| 曲阳县| 道孚县| 四川省| 青龙| 池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