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空氣溫度調(diào)節(jié)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應用于空調(diào)系統(tǒng)的風機盤管。
背景技術:
中央空調(diào)系統(tǒng)的末端設備-風機盤管,是一種將風機和換熱盤管組裝在一起的空調(diào)裝置,目前廣泛應用于各大商場、醫(yī)院、辦公樓、酒店等場所。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尤其是在酒店等對噪音、異音要求比較高的場所,噪音的降低、異音的消除顯得尤為重要。
現(xiàn)有風機盤管的結構如圖1、圖2所示,包括風機1和盤管,盤管包括殼體和位于殼體內(nèi)的換熱器2,殼體與風機1相對的前端板31上開設有進風口,殼體與前端板31相對的后端板32上開設有出風口,換熱器2到前端板31和后端板32的距離相同。殼體的底板33包括依次相接的前斜面、平面和后斜面,前斜面與平面之間的夾角和后斜面與平面之間的夾角相同,前斜面在平面方向的投影與后斜面在平面方向上的投影面積相同。
如圖1所示,風機產(chǎn)生的氣流從進風口進入殼體后水平吹向換熱器2,并且氣流集中在機組上部1/2的位置,機組的下部只有很少的擴散氣流,導致的后果如下:
(1)、由于上部氣流風速高,換熱器的翅片間距只有1.4~1.7mm,并且翅片上有開槽,氣流吹到換熱器后產(chǎn)生吹哨的效果,導致噪音高并且有翅片音,并且換熱器的翅片容易與殼體發(fā)生共振,產(chǎn)生較大的噪音。
(2)、由于氣流只集中在上部,通過風與冷凍水換熱所以換熱器上部的換熱效果比較好,下部的氣流只有較少的擴散氣流,無法充分換取換熱器的冷、熱量所以換熱效果大大降低,導致整個換熱器的換熱效果差。
如圖2所示,換熱器安裝在機組的中心位置,風機出風口到換熱器的距離d較短,氣流無法充分擴散,導致的后果如下:
(1)、氣流無法充分擴散就已經(jīng)到達換熱器,所以氣流風速高,換熱器的翅片間距只有1.4~1.7mm,并且翅片上有開槽,氣流吹到換熱器后產(chǎn)生吹哨的效果,導致噪音高并且有翅片音。
(2)氣流無法充分的擴散就已經(jīng)到達換熱器,換熱器的中間距離e沒有風吹到,無法充分換取換熱器的冷、熱量所以換熱效果大大降低,導致整個換熱器的換熱效果差。
底板前斜面與平面的角度與后斜面與平面的角度相同,角度比較陡,導致機組底部氣流進入換熱器的角度太大,氣流阻力大而且氣流方向發(fā)生突變,導致產(chǎn)生異音,噪音值增大。
因而,如何降低風盤的噪音、消除翅片音是一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風機盤管機組,解決了現(xiàn)有風機盤管機組噪音大、換熱效果差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xiàn):
一種風機盤管機組,包括風機和盤管,所述盤管包括殼體和位于殼體內(nèi)的換熱器,所述殼體與風機相對的前端板上開設有進風口,所述殼體與所述前端板相對的后端板上開設有出風口,所述進風口靠近所述前端板的上側邊緣,所述風機的出風口與所述殼體的進風口相對接,所述換熱器的迎風面與所述前端板之間的距離為L1,所述換熱器的背風面與所述后端板之間的距離為L2,L1>L2;所述殼體的底板包括依次相接的前斜面、平面和后斜面,所述前斜面與所述前端板相接,所述后斜面與所述后端板相接,所述前斜面與平面之間的角度大于所述后斜面與平面之間的角度。
如上所述的風機盤管組件,其特征在于,1.5≤L1/L2≤2.5;所述前斜面、平面、后斜面在平面方向上的投影比例在10:9:3-12:9:5之間。
如上所述的風機盤管機組,所述前斜面與所述平面之間的角度在150°-170°之間。
如上所述的風機盤管機組,所述進風口的高度與所述前端板高度比在3/5-4/5之間;所述進風口的進風面積與所述換熱器的迎風面的面積比在1/4-1/3之間。
如上所述的風機盤管機組,所述進風口的數(shù)量與所述風機的數(shù)量相同,所述進風口設置有多個時,相鄰進風口之間的距離與所述進風口寬度的比在1/2-3/4之間。
如上所述的風機盤管組件,所述殼體內(nèi)設置有導流片,所述導流片固定在所述前端板的進風口上方的內(nèi)側面上。
如上所述的風機盤管組件,所述導流片包括相接的平面導流部和斜面導流部,所述平面導流部固定在所述前端板的進風口上方的內(nèi)側面上,所述斜面導流部向所述底板方向傾斜。
如上所述的風機盤管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導流部與斜面導流部之間的夾角在120°-170°之間。
如上所述的風機盤管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導流部在進風口方向的投影與進風口的面積比在1/12-1/10之間。
如上所述的風機盤管組件,所述導流片與所述前端板之間的最大距離和所述換熱器與所述前端板之間的距離比在1/8-1/6之間。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和積極效果是:本發(fā)明換熱器的迎風面與前端板之間的距離大于背風面與后端板之間的距離,配合底板的結構設計,氣流從進風口進入殼體后流動更加順暢,并且可以得到充分的擴散后均勻地到達換熱器,經(jīng)過換熱器的氣流風速得到降低,氣流平緩地經(jīng)過換熱器,因而,可以避免換熱器翅片音和共振的產(chǎn)生,降低了噪音值。而且,氣流得到充分擴散后均勻到達換熱器,換熱器的換熱效果大大提高,換熱效果提升在10%左右。
結合附圖閱讀本發(fā)明實施方式的詳細描述后,本發(fā)明的其他特點和優(yōu)點將變得更加清楚。
附圖說明
圖1為背景技術中風機盤管機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背景技術中風機盤管機組的俯視圖。
圖3為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風機盤管機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風機盤管機組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地描述。
如圖3、4所示,本實施例提出了一種風機盤管機組,包括風機1和盤管。盤管包括殼體3和位于殼體3內(nèi)的換熱器2。
殼體3為長方體,包括前端板31、后端板32、底板33、頂板和左右側板。風機1與殼體3的前端板相對。
殼體3的前端板31上開設有進風口311,風機1的出風口與前端板31的進風口311相適配,風機1的出風口與殼體3的進風口311相對接,風機1產(chǎn)生的氣流通過進風口311進入殼體內(nèi)到達換熱器2時與換熱器2進行熱交換。其中,進風口311靠近前端板31的上側邊緣。
殼體3與前端板31相對的后端板32上開設有出風口321,與換熱器2進行熱交換的氣流從出風口321吹出,實現(xiàn)改變環(huán)境溫度的效果。
換熱器2位于殼體3內(nèi),與殼體3的前端板31和后端板32平行,換熱器2的迎風面與前端板31之間的距離為L1,換熱器2的背風面與后端板32之間的距離為L2, L1>L2。優(yōu)選的,1.5≤L1/L2≤2.5。換熱器2的位置設計可以提高氣流進入殼體后流動的順暢性和均勻性,使氣流均勻的到達換熱器,并與換熱器進行充分換熱后,迅速從出風口流出。由于經(jīng)過換熱器的氣流風速得到降低,氣流平緩地經(jīng)過換熱器,可以避免換熱器翅片音的產(chǎn)生并提高換熱效率。同時,由于換熱器的位置的設計,換熱器不會與殼體發(fā)生共振,因而,也可避免換熱器的翅片與殼體發(fā)生共振產(chǎn)生的噪音。
殼體3的底板33包括依次相接的前斜面331、平面332和后斜面333,前斜面331與前端板31相接,后斜面333與后端板32相接,前斜面331與平面332之間的角度大于后斜面333與平面332之間的角度。優(yōu)選的,前斜面331與平面332之間的角度在150°-170°之間。前斜面331、平面332、后斜面333在平面332方向上的投影比例在10:9:3-12:9:5之間。底板33的前斜面331與平面332之間的角度大于后斜面333與平面332之間的角度,使得殼體3底部氣流進入換熱器2的角度變小,前斜面331的角度和氣流方向達到一致,從而消除了翅片音,降低了噪音值。后斜面333與平面332之間的角度減小,氣流經(jīng)過換熱器2后,沿后斜面333到達出風口,可以提高出風口的出風速度,提高換熱效率。
換熱器2位于平面332的上方,由于換熱器2的位置設計以及底板的結構設計,風機1產(chǎn)生的氣流從進風口311進入殼體3內(nèi)后,氣流可沿底板3的前斜面331平滑地流向換熱器2,氣流可以得到充分的擴散后均勻地到達換熱器2,經(jīng)過換熱器2的氣流風速得到降低,可以避免換熱器2翅片音和共振的產(chǎn)生,降低了噪音值。
為了進一步降低噪音,本實施例對進風口的位置和大小進行了設計,進風口311的高度與前端板31高度比在3/5-4/5之間;進風口311的進風面積與換熱器2的迎風面的面積比在1/4-1/3之間。進風口311的位置和大小的設計與換熱器2以及底板33的配合,可以使氣流均勻分布到整個換熱器2的迎風面,降低噪音的同時,提升了換熱器2的換熱效果。
進風口311的數(shù)量與風機1的數(shù)量相同并一一對應。本實施例的風機2設置有兩個,前端板31上的進風口也設置有兩個。兩個進風口311之間的距離與進風口311寬度的比在1/2-3/4之間。不僅可以避免兩個風機2運行時進風的相互干擾產(chǎn)生的異音,還能夠提高風機的送風效率。
殼體3內(nèi)設置有導流片4,導流片4固定在前端板31的進風口311上方的內(nèi)側面上。導流片4使氣流運行曲線更合理,符合風機1的阿基米德螺旋線,這樣就使到達換熱器2的風速降低,送風更均勻,從而消除了翅片音。
導流片4包括相接的平面導流部41和斜面導流部42,平面導流部41固定在前端板31的進風口311上方的內(nèi)側面上,斜面導流部42向底板33方向傾斜。
平面導流部41與斜面導流部42之間的夾角在120°-170°之間。
斜面導流部42在進風口311方向的投影與進風口311的面積比在1/12-1/10之間;導流片與前端板之間的最大距離和所述換熱器與所述前端板之間的距離比在1/8-1/6之間。導流片2的結構設計可以進一步對風機1的氣流起到導向作用,氣流可沿導流片2和底板3的前斜面331平滑地流向換熱器2,氣流可以得到充分的擴散后均勻地到達換熱器2,經(jīng)過換熱器2的氣流風速得到降低,可以避免換熱器2翅片音和共振的產(chǎn)生,降低了噪音值,同時可以使氣流均勻分布到整個換熱器2的迎風面,降低噪音的同時,提升了換熱器2的換熱效果。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zhì)脫離本發(fā)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