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節(jié)能控制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溫調設備的節(jié)能控制器。
背景技術:
溫調設備的廣泛應用,無論是給人們的生活還是給工業(yè)制造都帶來了巨大便利?,F有技術中的溫調設備,以中央空調系統(tǒng)為例,通常在使用中是按照設定的溫度調控,由于季節(jié)、天氣狀況、時段等不同狀況下外界溫度不同,空調使用的環(huán)境溫度狀況存在差異。使得中央空調大部分時間運行在低負荷狀態(tài)下。各種風機水泵一年四季在工頻狀態(tài)下全速運行,采用節(jié)流或回流擋板等方式來調節(jié)流量和風量,產生大量的節(jié)流或回流損失,因此造成了能量的較大浪費。
因此,針對現有技術不足,提供一種節(jié)能效果良好的溫調設備的節(jié)能控制器以克服現有技術不足甚為必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溫調設備的節(jié)能控制器,該溫調設備的節(jié)能控制器具有安裝方便、適用范圍廣泛、節(jié)能效果良好的特點。
本發(fā)明的上述目的通過如下技術手段實現。
提供一種溫調設備的節(jié)能控制器,設置有主控單元、信號采集單元和繼電器控制執(zhí)行單元以、溫度探頭、溫度采集單元及開關電源,所述信號采集單元的輸入端分別采集被控設備的工作電壓信號和工作電流信號,所述信號采集單元的工作電壓信號輸出端、工作電流信號輸出端分別與所述主控單元連接,所述主控單元輸出控制信號至所述繼電器控制執(zhí)行單元,繼電器控制執(zhí)行單元輸出控制被控設備工況的控制信號,所述溫度探頭設置于被控設備所調控的區(qū)域空間,所述溫度采集單元的輸入端采集溫度探頭的溫度信號,所述溫度采集單元的溫度信號輸出端與所述主控單元連接;
信號采集單元將所采集到的電壓、電流信號輸入至所述主控單元,主控單元控制繼電器控制執(zhí)行單元執(zhí)行繼電器的動作。
優(yōu)選的,上述的溫調設備的節(jié)能控制器,還設置有通訊單元、USB-串口轉換單元、按鍵輸入單元、LED單元、液晶顯示單元和存儲單元,所述通訊單元、USB-串口轉換單元、按鍵輸入單元、LED單元、液晶顯示單元和存儲單元分別與所述主控單元連接。
優(yōu)選的,主控單元內置有細化管理控制單元,細化管理控制單元按照一年的不同月份、一天的不同時段具有M個對溫調設備的運行進行控制的日程;
主控單元根據溫調設備所在的時間點按照日程控制繼電器的工作狀態(tài)。
優(yōu)選的,上述的溫調設備的節(jié)能控制器,控制過程包括如下步驟,
A.主控單元判斷信號采集單元輸送的電壓或者電流信號是否滿足繼電器的動作要求,如果是,則進入步驟B,否則維持當前狀態(tài);
B.主控單元判斷被控設備所調控區(qū)域空間的調控溫度是否落入溫度下限區(qū)域范圍內,如果是,則進入步驟D,否則進入步驟C;或者
主控單元判斷被控設備所調控區(qū)域空間的調控溫度是否落入溫度上限區(qū)域范圍內,如果是,則進入步驟D,否則進入步驟C;
C.主控單元輸出控制信號至繼電器控制執(zhí)行單元,使得繼電器保持當前狀態(tài)一段延時時間后,再啟動繼電器動作;
在繼電器動作過程中,繼電器按照使壓縮機工作一段時間再停止一段時間的模式循環(huán)輸出控制信號,在繼電器動作的同時,主控單元接收信號采集單元輸送的電壓或者電流信號,并返回步驟A;
D.主控單元輸出控制信號至繼電器控制執(zhí)行單元,使繼電器輸出令壓縮機停止工作的信號;在此過程中,主控單元接收信號采集單元輸送的電壓或者電流信號,并返回步驟A。
優(yōu)選的,上述的溫調設備的節(jié)能控制器,主控單元按照將被控設備區(qū)域內的溫度控制運行在比設定溫度高出1攝氏度或者比溫度管理上限低0.5攝氏度的條件下輸出控制信號至繼電器控制執(zhí)行單元。
優(yōu)選的,上述存儲單元按照0.1秒/次-2分鐘/次的頻率對被控設備的運行狀況進行采集記錄。
優(yōu)選的,上述的溫調設備的節(jié)能控制器,還包括上位機,上位機在線讀取數溫調設備的運行狀況參數,對被控溫調設備的使用電量、節(jié)省電量進行匯總并自動生成節(jié)能日報、月報、年報。
優(yōu)選的,上述的溫調設備的節(jié)能控制,裝配于定頻溫調設備使用,依據細化管理控制單元的日程控制壓縮機的運行與停止、連續(xù)運行時長和停止時長;主控單元還設置有預防壓縮機頻繁啟動或停止導致壓縮機損壞和對電網的沖擊的壓縮機保護功能。
另一優(yōu)選的,上述的溫調設備的節(jié)能控制器器,裝配于變頻溫調設備使用,利用變頻溫調設備自身具有的能量限制端口與節(jié)能控制器的繼電器聯(lián)接,在設定運行電流值以上連續(xù)運行一定時長后將運行電流降至額定運行電流的0-60%左右運行一定時長;連續(xù)運行時長和停止時長,依據細化管理控制單元的日程進行控制;主控單元還設置有預防壓縮機頻繁啟動或停止導致壓縮機損壞和對電網的沖擊的壓縮機保護功能。
優(yōu)選的,上述的溫調設備的節(jié)能控制器器,控制實際溫度在溫度管理中間值以上、溫度管理上限值以下。
優(yōu)選的,上述開關電源設置有熱敏電阻RV1、壓敏電阻RV2、電容C1、濾波電感EMI、整流橋U1、電容C2、電容C3、芯片U2、二極管DZ1、二極管D1、變壓器T1、二極管D2、二極管D3、二極管D4、電容C4、電容C5、電容C6、電容C7、電容C8、電容C9、電容C10、電容C11、電容C12、芯片U3、電阻R1、電阻R2、電阻R3、電阻R4、二極管LED6、電阻R30、三極管U20、電容CX、光耦OP1、電容C13、電容C14、電容C15、電容C16和芯片U4,整流橋U1的型號為MB6S,芯片U2的型號為TNY278,變壓器T1的型號為EPC19,芯片U3的型號為78L05,芯片U20的型號為TL431,芯片U4的型號為B1117N-33;
所述主控單元設置有型號為STM32F103RCT6/64的芯片U7、電阻R16、電容C35、電容C36、電阻R17、電容C38、電容C39、電容C40、電容C41、電容C42、晶振X2、晶振X3、電容C43、電阻R15和電容C37;
所述信號采集單元設置有型號為RN8209D的芯片U6、電阻RA1、電阻RA2、電阻RA3、電阻RA4、電阻RA7、電阻RA8、電阻RA9、電阻RA10、電感LA1、電容CA1、電容CA2、互感CT1、電阻RB4、電阻RB0、電阻RB1、電阻RB2、開關S31、開關S32、開關S33、開關S34、電阻RB7、電阻RB8、電阻RB9、電阻RB10、電容CB1、電容CB2、電容C21、電容C22、電容C23、電容C24、電阻R5、電阻R6、電容C25、電容C26、晶振X1、電容C27和電容C28;
所述繼電器控制執(zhí)行單元設置有電阻R26、三極管Q4、二極管D5和觸點開關JK1;
熱敏電阻RV1一端、壓敏電阻RV2的一端分別與外接交流電源連接,熱敏電阻RV1另一端、壓敏電阻RV2另一端、電容C1一端與濾波電感EMI的1腳連接,電容C1另一端、濾波電感EMI的2腳與壓敏電阻RV2一端連接,濾波電感EMI的3腳與整流橋U1的1腳連接,濾波電感EMI的4腳與整流橋U1的2腳連接,整流橋U1的3腳與濾波電容C2一端、二極管DZ1的一端、變壓器T1的1腳連接,濾波電容C2另一端、整流橋U1的4腳、芯片U2的1腳、芯片U2的2腳、芯片U2的3腳、芯片U2的4腳、電容C3的一端、電容CX的一端與光耦OP1的2腳連接,芯片U2的5腳與光耦OP1的1腳連接,芯片U2的8腳與二極管D1的一端、變壓器T1的2腳連接,二極管D1的另一端與二極管DZ1的另一端連接,變壓器T1的4腳與電容C1的一端連接,變壓器T1的4腳作為電位端TGND,變壓器T1的5腳與二極管D4的一端連接,二極管D4另一端與電容C11的另一端連接,二極管D4另一端作為電位端TVCC,變壓器T1的引腳10、電容C4的一端、電容C5的一端、電容C6的一端均接地,變壓器T1的引腳9與二極管D2的一端連接,二極管D2的另一端、電容C4的另一端、電感L1的一端、電阻R1的一端與電阻R2的一端連接,電感L1的另一端、電容C5的另一端與電容C6的另一端連接,電感L1的另一端作為電位VCC,變壓器T1的7腳與電容C7的一端、電容C8的一端、芯片U3的2腳、電容C9的一端、電容C10的一端連接,電容C10的一端作為電位端RGND,變壓器T1的6腳與二極管D3一端連接,二極管D3另一端與電容C7另一端、電容C8另一端、芯片U3的1腳連接,芯片U 3的1腳作為電位端RVCC,芯片U3的3腳、電容C9的另一端與電容C10的另一端連接,電容C10的另一端作為電位端RVDD,芯片U4的3腳、電容C16的一端、電容C15的一端與電感L1的另一端連接,芯片U4的2腳、芯片U4的4腳、電容C14的一端與電容C13的一端連接,芯片U4的2腳作為電位端VDD,電容C16的另一端、電容C15的另一端、電容C14的另一端、電容C13的另一端、芯片U4的1腳均接地;
光耦OP1的3腳與電阻R1的另一端連接,光耦OP1的4腳與電阻R2的另一端、電容C12的一端、芯片U20的1腳連接,電容C12另一端、電阻R3一端、電阻R4一端與芯片U20的2腳連接,電阻R3另一端、電阻R30一端與電感L1的另一端連接,電阻R30另一端與二極管LED6的一端連接,二極管LED6的另一端、電阻R4的另一端、芯片U20的3腳、電容CX的另一端均接地;
電容C39一端、電容C40一端、電容C41一端、電容C42一端均接地,電容C39另一端、晶振X3一端與芯片U7的3腳連接,電容C40另一端、晶振X3另一端與芯片U7的4腳連接,電容C41另一端、晶振X2一端與芯片U7的5腳連接,電容C42另一端、晶振X2另一端與芯片U7的6腳連接,芯片U7的12腳接地,電容C38一端接地,電容C38另一端、芯片U7的13腳均接VDD,電阻R17一端接地,電阻R17另一端與芯片U7的28腳連接,電容C36一端接地,電容C36另一端、芯片U7的32腳均接VDD,芯片U7的31腳接地,電容C35一端、芯片U7的47腳均接地,電容C35的另一端、芯片U7的48腳均接VDD,電容C37的一端、芯片U7的63腳均接地,電容C37的另一端、芯片U7的64腳均接VDD;
電阻RA1一端與被控設備的工作電壓的正極AL端連接,電阻RA1的另一端與電阻RA2的一端連接,電阻RA2的另一端與電阻RA3的一端連接,電阻RA3的另一端、電阻RA4的一端、電阻RA7的一端與電阻RA9的一端連接,被控設備的工作電壓的負極AN端與電感LA1的一端連接,電感LA1的另一端與電阻RA4的另一端、電阻RA8的一端、電阻RA10的一端連接,電阻RA7另一端與電阻RA8的另一端、電容CA1的一端、電容CA2的一端連接,電阻RA9另一端、電容CA1另一端與芯片U6的4腳連接,電阻RA10另一端、電容CA2另一端與芯片U6DE 5腳連接;
互感CT1的4腳、3腳分別連接于被控設備的工作電流部位的兩端,互感CT1的2腳與開關S31的一端、開關S32的一端、開關S33的一端、開關S34的一端、電阻RB7的一端、電阻RB9的一端連接,互感CT1的1腳與電阻RB4的一端、電阻RB0的一端、電阻RB1的一端、電阻RB2的一端、電阻RB8的一端、電阻RB10的一端連接,電阻RB4的另一端與開關S31的另一端連接,電阻RB0的另一端與開關S32的另一端連接,電阻RB1的另一端與開關S33的另一端連接,電阻RB9的另一端、電容CB1的一端與芯片U6的6腳連接,電阻RB7的另一端、電阻RB8的另一端、電容CB1的另一端、電容CB2的一端均接地,電阻RB10的另一端、電容CB2另一端與芯片U6的7腳連接,電阻B0的一端接VCC,電阻B0另一端接芯片U6的12腳,電容C27的一端、電容C28的一端與芯片U6的10腳連接,電容C27的另一端、電容C28的另一端、芯片U6的11腳、芯片U6的17腳均接地,電容C25一端、電容C26一端均接地,電容C25的另一端、晶振X1的一端與芯片U6的20腳連接,電容C26的另一端、晶振X1的另一端與芯片U6的19腳連接;
電容C23一端、電容C24一端均接地,電容C23另一端、電容C24另一端、電阻R6的一端、芯片U6的18腳均接VCC,電容C21一端、電容C22一端均接地,電容C21另一端、電容C22另一端、電阻R5一端、電阻R6另一端與芯片U6的1腳連接,電阻R5的另一端與芯片U6的2腳連接;
芯片U6的16腳與芯片U7的44腳連接,芯片U6的15腳與芯片U7的45腳連接,芯片U6的14腳與芯片U7的50腳連接,芯片U6的13腳與芯片U7的53腳連接;
電阻R26一端與芯片U7的59腳連接,電阻R26的另一端與三極管Q4的基集連接,三極管Q4的發(fā)射極接地,三極管Q4的集電極與二極管D5的一端、觸點開關JK1的一端連接,二極管D5的另一端、觸點開關JK1的另一端均接VCC,觸點開關JK1具有多個控制壓縮機不同工作狀態(tài)的觸控端;
所述溫度采集單元設置有電阻R62、芯片U13、電阻R63、電阻R64、電阻R65、芯片U12A、電容C51、電阻R66、三極管Q6、電阻R67、電阻R68、芯片U12B、電阻R69、電阻R70、電容C52和電容C53;
電阻R62一端接VDD,電阻R62另一端與芯片U13的2腳、芯片U13的3腳、電阻R63的一端、電阻R64的一端連接,電阻R64另一端與電阻R65一端、芯片U12A的1腳連接,電阻R63另一端與芯片U12A的2腳、三級管Q6的發(fā)射極連接,芯片U12A的4腳、電容C51的一端接VDD,電容C15另一端、芯片U12A的5腳接地,芯片U12A的3腳與電阻R66一端連接,電阻R66另一端與三極管Q6的基極連接,三極管Q6的集電極與電阻R67的一端連接,電阻R67的另一端與芯片U12B的1腳連接,電阻R68的一端、電阻R70的一端、電容C52一端與芯片U12B的2腳連接,芯片U12B的3腳與電阻R69的一端連接,電阻R69的另一端、電阻R70的另一端、電容C52的另一端、電容C53的一端與芯片U7的8腳連接,芯片U13的1腳、電阻R65的另一端、電阻R68的另一端、電容C53的另一端均接地。
優(yōu)選的,上述通訊單元設置有電阻R7、電阻R8、光耦0P2、光耦OP3、電阻R9、電阻R10、三極管Q3、電阻R11、電阻R12、電阻R13、電阻R14、芯片U8、電容C45和電阻TVS1;
電阻R7一端接VDD,電阻R7的另一端、光耦OP2的1腳與芯片U7的52腳連接,光耦OP2的2腳接地,光耦OP2的4腳與芯片U8的1腳連接,電阻R9的一端接RVDD,電阻R9另一端與光耦OP2的3腳連接,電阻R8的一端接VDD,電阻R8另一端與光耦OP3的1腳連接,光耦OP3的2腳與芯片U7的51腳連接,光耦OP3的4腳接RGND,光耦OP3的3腳與芯片U8的4腳、電阻R10的一端連接,電阻R10的另一端、三極管Q3的發(fā)射極、電容C45的一端均接RVDD,電容C45的另一端接地,電阻R12一端接RGND,電阻R12另一端與三極管Q3的集電極連接,三極管Q3的基極與電阻R11的一端連接,電阻R11另一端與芯片U8的4腳連接,芯片U8的2腳、芯片U8的3腳與三級管Q3的集電極連接,芯片U8的8腳、電阻R13的一端均接RVDD,芯片U8的5腳與電阻R14的一端連接,電阻R13的另一端、電阻TVS1的一端與芯片U8的6腳連接,電阻R14的另一端、電阻TVS1的另一端與芯片U8的7腳連接;
所述芯片U8的型號為6LB184,三極管Q3的型號為9012,光耦OP2的型號為EL816,光耦OP3的型號為EL816。
優(yōu)選的,上述USB-串口轉換單元設置有二極管D10、電阻R21、三極管Q1、三極管Q2、電阻R22、電阻R23、電阻R24、電容C29、電容C30、型號為CH340G的芯片U10、電容C33、電容C31、電容C32、晶振X4和USB接口CON5;
二極管D10一端與芯片U7的7腳連接,二極管D10的另一端、電阻R21的一端與三極管Q1的集電極連接,電阻R21的另一端、三極管Q2的發(fā)射極接VDD,三級管Q2的基集與電阻R22一端連接,電阻R22的另一端與三極管Q1的發(fā)射極、芯片U10的14腳連接,三極管Q2的集電極與電阻R23的一端連接,電阻R23的另一端與芯片U7的59腳連接,三極管Q1的基集與電阻R24的一端連接,電阻R24的另一端與芯片U10的13腳連接,電容C29的一端、電容C30的一端、芯片U10的16腳均接VCC,電容C29的另一端、電容C30的另一端均接地;
芯片U10的1腳接地,芯片U10的2腳與芯片U7的43腳連接,芯片U10的3腳與芯片U7的42腳連接,芯片U10的4腳與電容C33的一端連接,電容C33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10的5腳與USB接口CON5的2腳連接,芯片U10的6腳與USB接口CON5的3腳連接,芯片U10的7腳與晶振X4的一端、電容C32的一端連接,芯片U10的8腳與晶振X4的另一端、電容C31的一端連接,電容C31的另一端、電容C32的另一端、USB接口CON5的5腳均接地,USB接口CON5的1腳接VCC;
所述存儲單元設置有電阻R18、電容C34、型號為M25P64-VME6G的芯片U9、電阻R60、電阻R61、電容C46和型號為MB85RC16的芯片U11;
所述電阻R18一端接VDD,電阻R18的另一端、芯片U9的1腳與芯片U7的33腳連接,芯片U7的35腳與芯片U9的2腳連接,芯片U7的34腳與芯片U9的6腳連接,芯片U7的36腳與芯片U9的5腳連接,芯片U9的4腳接地,芯片U9的3腳、電容C34的一端、芯片U9的7腳、芯片U9的8腳均接VDD,電容C34的另一端接地;
電阻R60的一端、電阻R61的一端、電容C46的一端、芯片U11的8腳均接VDD,電容C46的另一端接地,電阻R60的另一端與芯片U7的30腳連接,電阻R61的另一端與芯片U7的29腳連接,芯片U11的7腳、芯片U11的1腳、芯片U11的2腳、芯片U11的3腳、芯片U11的4腳均接地,芯片U11的5腳與芯片U7的30腳連接,芯片U11的6腳與芯片U7的29腳連接;
所述按鍵輸入單元設置有按鍵KEY1、按鍵KEY2、按鍵KEY3、按鍵KEY4、電容C47、電容C48、電容C49和電容C50;
按鍵KEY1的一端、電容C47的一端與芯片U7的54腳連接,按鍵KEY2的一端、電容C48的一端與芯片U7的55腳連接,按鍵KEY3的一端、電容C49的一端與芯片U7的56腳連接,按鍵KEY4的一端、電容C50的一端與芯片U7的57腳連接;
按鍵KEY1的另一端、電容C47的另一端、按鍵KEY2的另一端、電容C48的另一端、按鍵KEY3的另一端、電容C49的另一端、按鍵KEY4的另一端、電容C50的另一端均接地;
所述LED單元設置有二極管LED1、二極管LED2、二極管LED3、二極管LED4、二極管LED5、電阻R52、電阻R53、電阻R54、電阻R55和電阻R56;
電阻R52的一端、電阻R53的一端、電阻R54的一端、電阻R55的一端和電阻R56的一端均接VDD,電阻R52的另一端與二極管LED1的一端連接,二極管LED1的另一端與芯片U7的37腳連接,電阻R53的另一端與二極管LED2的一端連接,二極管LED2的另一端與芯片U7的38腳連接,電阻R54的另一端與二極管LED3的一端連接,二極管LED3的另一端與芯片U7的39腳連接,電阻R55的另一端與二極管LED4的一端連接,二極管LED4的另一端與芯片U7的40腳連接,電阻R56的另一端與二極管LED5的一端連接,二極管LED5的另一端與芯片U7的41腳連接;
所述液晶顯示單元設置有變阻器RT1、電阻R25三極管Q5和型號為1602的芯片LCD1;
芯片LCD1的1腳接地,芯片LCD1的2腳、芯片LCD1的15腳均接VCC,芯片LCD1的3腳與變阻器RT1的1腳、變阻器RT1的2腳連接,變阻器RT1的3腳接地,芯片LCD1的4腳與芯片U7的26腳連接,芯片LCD1的5腳與芯片U7的25腳連接,芯片LCD1的6腳與芯片U7的24腳連接,芯片LCD1的7腳與芯片U7的14腳連接,芯片LCD1的8腳與芯片U7的15腳連接,芯片LCD1的9腳與芯片U7的16腳連接,芯片LCD1的10腳與芯片U7的17腳連接,芯片LCD1的11腳與芯片U7的20腳連接,芯片LCD1的12腳與芯片U7的21腳連接,芯片LCD1的13腳與芯片U7的22腳連接,芯片LCD1的14腳與芯片U7的23腳連接,電阻R25一端與芯片U7的27腳連接,電阻R25的另一端與三極管Q5的基集連接,三極管Q5的發(fā)射極接地,三極管Q5的集電極與芯片LCD1的16腳連接。
優(yōu)選的,上述的溫調設備的節(jié)能控制器,還設置有電池供電電路,所述電池供電電路設置有電容C44、電池BT1、二極管Q121和二極管Q122;
電容C44一端、二極管Q121一端與芯片U7的1腳連接,二極管Q121的另一端、二極管Q122的一端與電池BT1正極連接,二極管Q122的另一端接VDD,電容C44的另一端、電池BT1的負極均接地。
本發(fā)明的溫調設備的節(jié)能控制器,設置有主控單元、信號采集單元和繼電器控制執(zhí)行單元以及開關電源,所述信號采集單元的輸入端分別采集被控設備的工作電壓信號和工作電流信號,所述信號采集單元的工作電壓信號輸出端、工作電流信號輸出端分別與所述主控單元連接,所述主控單元輸出控制信號至所述繼電器控制執(zhí)行單元,繼電器控制執(zhí)行單元輸出控制被控設備工況的控制信號;信號采集單元將所采集到的電壓、電流信號輸入至所述主控單元,主控單元控制繼電器控制執(zhí)行單元執(zhí)行繼電器的動作。該溫調設備的節(jié)能控制器具有安裝方便、適用范圍廣泛、節(jié)能效果良好的特點。
附圖說明
利用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但附圖中的內容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任何限制。
圖1是本發(fā)明一種溫調設備的節(jié)能控制器的開關電源的電路圖。
圖2是本發(fā)明一種溫調設備的節(jié)能控制器的主控單元的電路圖。
圖3是本發(fā)明一種溫調設備的節(jié)能控制器的信號采集單元的電路圖。
圖4是本發(fā)明一種溫調設備的節(jié)能控制器的繼電器控制執(zhí)行單元的電路圖。
圖5是本發(fā)明一種溫調設備的節(jié)能控制器的溫度采集單元的電路圖。
圖6是本發(fā)明一種溫調設備的節(jié)能控制器的通訊單元的電路圖。
圖7是本發(fā)明一種溫調設備的節(jié)能控制器的USB-串口轉換單元的電路圖。
圖8是本發(fā)明一種溫調設備的節(jié)能控制器的存儲單元的電路圖。
圖9是本發(fā)明一種溫調設備的節(jié)能控制器的按鍵輸入單元的電路圖。
圖10是本發(fā)明一種溫調設備的節(jié)能控制器的LED單元的電路圖。
圖11是本發(fā)明一種溫調設備的節(jié)能控制器的液晶顯示單元的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以下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1。
一種溫調設備的節(jié)能控制器,設置有主控單元、信號采集單元、繼電器控制執(zhí)行單元、開關電源,還設置有溫度探頭、溫度采集單元、通訊單元、USB-串口轉換單元、按鍵輸入單元、LED單元、液晶顯示單元和存儲單元。
信號采集單元的輸入端分別采集被控設備的工作電壓信號和工作電流信號,信號采集單元的工作電壓信號輸出端、工作電流信號輸出端分別與主控單元連接,主控單元輸出控制信號至繼電器控制執(zhí)行單元,繼電器控制執(zhí)行單元輸出控制被控設備工況的控制信號。信號采集單元將所采集到的電壓、電流信號輸入至所述主控單元,主控單元控制繼電器控制執(zhí)行單元執(zhí)行繼電器的動作。
溫度探頭設置于被控設備所調控的區(qū)域空間,溫度采集單元的輸入端采集溫度探頭的溫度信號,溫度采集單元的溫度信號輸出端與主控單元連接。通訊單元、USB-串口轉換單元、按鍵輸入單元、LED單元、液晶顯示單元和存儲單元也分別與主控單元連接。
該溫調設備的節(jié)能控制器,其使用過程中,直接裝配于被控設備,具有安裝方便的特點。
主控單元內置有細化管理控制單元,細化管理控制單元按照一年的不同月份、一天的不同時段具有M個對溫調設備的運行進行控制的日程。如將一年按照12個月份分為12段、一天按照24小時分為四個時段,由不同段、不同時段構成對應時刻點的日程管理信息。每個時刻點所在的日程是預先存儲的。
主控單元根據溫調設備所在的時間點按照日程控制繼電器的工作狀態(tài)。
該溫調設備的節(jié)能控制器,控制過程包括如下步驟,
A.主控單元判斷信號采集單元輸送的電壓或者電流信號是否滿足繼電器的動作要求,如果是,則進入步驟B,否則維持當前狀態(tài);
B.主控單元判斷被控設備所調控區(qū)域空間的調控溫度是否落入溫度下限區(qū)域范圍內,如果是,則進入步驟D,否則進入步驟C;或者
主控單元判斷被控設備所調控區(qū)域空間的調控溫度是否落入溫度上限區(qū)域范圍內,如果是,則進入步驟D,否則進入步驟C;
C.主控單元輸出控制信號至繼電器控制執(zhí)行單元,使得繼電器保持當前狀態(tài)一段延時時間后,再啟動繼電器動作;
在繼電器動作過程中,繼電器按照使壓縮機工作一段時間再停止一段時間的模式循環(huán)輸出控制信號,在繼電器動作的同時,主控單元接收信號采集單元輸送的電壓或者電流信號,并返回步驟A;
D.主控單元輸出控制信號至繼電器控制執(zhí)行單元,使繼電器輸出令壓縮機停止工作的信號;在此過程中,主控單元接收信號采集單元輸送的電壓或者電流信號,并返回步驟A。
該溫調設備的節(jié)能控制器,主控單元可按照將被控設備區(qū)域內的溫度控制運行在比設定溫度高出1攝氏度或者比溫度管理上限低0.5攝氏度的條件下輸出控制信號至繼電器控制執(zhí)行單元。
該溫調設備的節(jié)能控制器,根據溫調設備的具體運行工況情況,進行控制調整,整體節(jié)能效果良好,可以達到10%-25%的節(jié)電效果。
該溫調設備的節(jié)能控制器,存儲單元按照0.1秒/次-2分鐘/次的頻率對被控設備的運行狀況進行采集記錄,方便查閱溫調設備的運行狀況。該溫調設備的節(jié)能控制器,還可包括上位機,上位機在線讀取數溫調設備的運行狀況參數,對被控溫調設備的使用電量、節(jié)省電量進行匯總并自動生成節(jié)能日報、月報、年報,實現可視化管理。
實施例2。
一種溫調設備的節(jié)能控制器,設置有主控單元、信號采集單元、繼電器控制執(zhí)行單元、開關電源,還設置有溫度探頭、溫度采集單元、通訊單元、USB-串口轉換單元、按鍵輸入單元、LED單元、液晶顯示單元和存儲單元。
信號采集單元的輸入端分別采集被控設備的工作電壓信號和工作電流信號,信號采集單元的工作電壓信號輸出端、工作電流信號輸出端分別與主控單元連接,主控單元輸出控制信號至繼電器控制執(zhí)行單元,繼電器控制執(zhí)行單元輸出控制被控設備工況的控制信號。信號采集單元將所采集到的電壓、電流信號輸入至所述主控單元,主控單元控制繼電器控制執(zhí)行單元執(zhí)行繼電器的動作。
溫度探頭設置于被控設備所調控的區(qū)域空間,溫度采集單元的輸入端采集溫度探頭的溫度信號,溫度采集單元的溫度信號輸出端與主控單元連接。通訊單元、USB-串口轉換單元、按鍵輸入單元、LED單元、液晶顯示單元和存儲單元也分別與主控單元連接。
如圖1所示,開關電源設置有熱敏電阻RV1、壓敏電阻RV2、電容C1、濾波電感EMI、整流橋U1、電容C2、電容C3、芯片U2、二極管DZ1、二極管D1、變壓器T1、二極管D2、二極管D3、二極管D4、電容C4、電容C5、電容C6、電容C7、電容C8、電容C9、電容C10、電容C11、電容C12、芯片U3、電阻R1、電阻R2、電阻R3、電阻R4、二極管LED6、電阻R30、三極管U20、電容CX、光耦OP1、電容C13、電容C14、電容C15、電容C16和芯片U4,整流橋U1的型號為MB6S,芯片U2的型號為TNY278,變壓器T1的型號為EPC19,芯片U3的型號為78L05,芯片U20的型號為TL431,芯片U4的型號為B1117N-33。
熱敏電阻RV1一端、壓敏電阻RV2的一端分別與外接交流電源連接,熱敏電阻RV1另一端、壓敏電阻RV2另一端、電容C1一端與濾波電感EMI的1腳連接,電容C1另一端、濾波電感EMI的2腳與壓敏電阻RV2一端連接,濾波電感EMI的3腳與整流橋U1的1腳連接,濾波電感EMI的4腳與整流橋U1的2腳連接,整流橋U1的3腳與濾波電容C2一端、二極管DZ1的一端、變壓器T1的1腳連接,濾波電容C2另一端、整流橋U1的4腳、芯片U2的1腳、芯片U2的2腳、芯片U2的3腳、芯片U2的4腳、電容C3的一端、電容CX的一端與光耦OP1的2腳連接,芯片U2的5腳與光耦OP1的1腳連接,芯片U2的8腳與二極管D1的一端、變壓器T1的2腳連接,二極管D1的另一端與二極管DZ1的另一端連接,變壓器T1的4腳與電容C1的一端連接,變壓器T1的4腳作為電位端TGND,變壓器T1的5腳與二極管D4的一端連接,二極管D4另一端與電容C11的另一端連接,二極管D4另一端作為電位端TVCC,變壓器T1的引腳10、電容C4的一端、電容C5的一端、電容C6的一端均接地,變壓器T1的引腳9與二極管D2的一端連接,二極管D2的另一端、電容C4的另一端、電感L1的一端、電阻R1的一端與電阻R2的一端連接,電感L1的另一端、電容C5的另一端與電容C6的另一端連接,電感L1的另一端作為電位VCC,變壓器T1的7腳與電容C7的一端、電容C8的一端、芯片U3的2腳、電容C9的一端、電容C10的一端連接,電容C10的一端作為電位端RGND,變壓器T1的6腳與二極管D3一端連接,二極管D3另一端與電容C7另一端、電容C8另一端、芯片U3的1腳連接,芯片U 3的1腳作為電位端RVCC,芯片U3的3腳、電容C9的另一端與電容C10的另一端連接,電容C10的另一端作為電位端RVDD,芯片U4的3腳、電容C16的一端、電容C15的一端與電感L1的另一端連接,芯片U4的2腳、芯片U4的4腳、電容C14的一端與電容C13的一端連接,芯片U4的2腳作為電位端VDD,電容C16的另一端、電容C15的另一端、電容C14的另一端、電容C13的另一端、芯片U4的1腳均接地。
光耦OP1的3腳與電阻R1的另一端連接,光耦OP1的4腳與電阻R2的另一端、電容C12的一端、芯片U20的1腳連接,電容C12另一端、電阻R3一端、電阻R4一端與芯片U20的2腳連接,電阻R3另一端、電阻R30一端與電感L1的另一端連接,電阻R30另一端與二極管LED6的一端連接,二極管LED6的另一端、電阻R4的另一端、芯片U20的3腳、電容CX的另一端均接地。
輸入前端的熱敏電阻RV1和壓敏電阻RV2用于保護后級開關電源,在變壓器一次側發(fā)生短路故障或過流時,大電流引起熱敏電阻自身發(fā)熱,其電阻值隨著溫度的升高呈階躍性的增高,從而夾斷輸入電流達到保護后級電路的作用。輸入電壓過高時,會對后級的開關電源造成不可逆的破壞,加入壓敏電阻拉低輸入電壓,從而實現保護作用,在EMC方面主要是抗擊浪涌保護。
C1、CX起到電源濾波作用。EMI為環(huán)形濾波電感,用于衰減共模電流,達到濾波的目的。供電電源經過前級電路后,經整流橋MB6S,整流為鋸齒狀波形,再經過C2濾波,得到較為平直的直流電后輸入到變壓器的一次側。
U2為PI公司的開關電源管理芯片TNY276GN。內部集成一個700V耐壓的MOSFET,內部振蕩器,高壓開關電流源,具備過壓保護,過流保護以及過熱保護。TNY276GN內部MOS管導通狀態(tài)時,輸入電壓經過變壓器一次側和U2導通,變壓器的原邊開始儲能。TNY276GN內部MOS管關斷狀態(tài)時,變壓器的原邊開始釋能,通過電磁感應,二次側產生感應電動勢,經過D2、C4、L1、C5、C6半波整流濾波后得到一個較為平緩的直流輸出。
主5V輸出的反饋電路,核心元件為U20,TL431的基準電壓為2.5V,設計輸出為5V,則分配R3=R4=4.99K。當檢測到輸出高于或低于5V時,TL431通過導通和關斷OP1光耦反饋給開關電源芯片,進而調節(jié)TNY276GN的占空比,從而實現輸出穩(wěn)定的5V電源。主5V經過ASM1117-3.3V芯片后穩(wěn)壓輸出3.3V供內部MCU等電路。RVDD、RGND為通訊的供電電源,此部分與主5V步調一致。輸出RVCC為8V經過78L05穩(wěn)壓到5V。此部分與電源輸入端,主5V之間電氣隔離,耐壓等級2kV。
如圖2所示,主控單元設置有型號為STM32F103RCT6/64的芯片U7、電阻R16、電容C35、電容C36、電阻R17、電容C38、電容C39、電容C40、電容C41、電容C42、晶振X2、晶振X3、電容C43、電阻R15和電容C37。
電容C39一端、電容C40一端、電容C41一端、電容C42一端均接地,電容C39另一端、晶振X3一端與芯片U7的3腳連接,電容C40另一端、晶振X3另一端與芯片U7的4腳連接,電容C41另一端、晶振X2一端與芯片U7的5腳連接,電容C42另一端、晶振X2另一端與芯片U7的6腳連接,芯片U7的12腳接地,電容C38一端接地,電容C38另一端、芯片U7的13腳均接VDD,電阻R17一端接地,電阻R17另一端與芯片U7的28腳連接,電容C36一端接地,電容C36另一端、芯片U7的32腳均接VDD,芯片U7的31腳接地,電容C35一端、芯片U7的47腳均接地,電容C35的另一端、芯片U7的48腳均接VDD,電容C37的一端、芯片U7的63腳均接地,電容C37的另一端、芯片U7的64腳均接VDD。
還設置有電池供電電路,電池供電電路設置有電容C44、電池BT1、二極管Q121和二極管Q122。
電容C44一端、二極管Q121一端與芯片U7的1腳連接,二極管Q121的另一端、二極管Q122的一端與電池BT1正極連接,二極管Q122的另一端接VDD,電容C44的另一端、電池BT1的負極均接地。
R15、C43構成單片機的復位電路。X3、C39、C40為單片機內部RTC提供時鐘,X2、C41、C42為單片機提供時鐘。Q12、BAT1、C44夠成電池供電電路,為RTC時鐘提供后備電源。
如圖3所示,信號采集單元設置有型號為RN8209D的芯片U6、電阻RA1、電阻RA2、電阻RA3、電阻RA4、電阻RA7、電阻RA8、電阻RA9、電阻RA10、電感LA1、電容CA1、電容CA2、互感CT1、電阻RB4、電阻RB0、電阻RB1、電阻RB2、開關S31、開關S32、開關S33、開關S34、電阻RB7、電阻RB8、電阻RB9、電阻RB10、電容CB1、電容CB2、電容C21、電容C22、電容C23、電容C24、電阻R5、電阻R6、電容C25、電容C26、晶振X1、電容C27和電容C28。
電阻RA1一端與被控設備的工作電壓的正極AL端連接,電阻RA1的另一端與電阻RA2的一端連接,電阻RA2的另一端與電阻RA3的一端連接,電阻RA3的另一端、電阻RA4的一端、電阻RA7的一端與電阻RA9的一端連接,被控設備的工作電壓的負極AN端與電感LA1的一端連接,電感LA1的另一端與電阻RA4的另一端、電阻RA8的一端、電阻RA10的一端連接,電阻RA7另一端與電阻RA8的另一端、電容CA1的一端、電容CA2的一端連接,電阻RA9另一端、電容CA1另一端與芯片U6的4腳連接,電阻RA10另一端、電容CA2另一端與芯片U6DE 5腳連接。
互感CT1的4腳、3腳分別連接于被控設備的工作電流部位的兩端,互感CT1的2腳與開關S31的一端、開關S32的一端、開關S33的一端、開關S34的一端、電阻RB7的一端、電阻RB9的一端連接,互感CT1的1腳與電阻RB4的一端、電阻RB0的一端、電阻RB1的一端、電阻RB2的一端、電阻RB8的一端、電阻RB10的一端連接,電阻RB4的另一端與開關S31的另一端連接,電阻RB0的另一端與開關S32的另一端連接,電阻RB1的另一端與開關S33的另一端連接,電阻RB9的另一端、電容CB1的一端與芯片U6的6腳連接,電阻RB7的另一端、電阻RB8的另一端、電容CB1的另一端、電容CB2的一端均接地,電阻RB10的另一端、電容CB2另一端與芯片U6的7腳連接,電阻B0的一端接VCC,電阻B0另一端接芯片U6的12腳,電容C27的一端、電容C28的一端與芯片U6的10腳連接,電容C27的另一端、電容C28的另一端、芯片U6的11腳、芯片U6的17腳均接地,電容C25一端、電容C26一端均接地,電容C25的另一端、晶振X1的一端與芯片U6的20腳連接,電容C26的另一端、晶振X1的另一端與芯片U6的19腳連接。
電容C23一端、電容C24一端均接地,電容C23另一端、電容C24另一端、電阻R6的一端、芯片U6的18腳均接VCC,電容C21一端、電容C22一端均接地,電容C21另一端、電容C22另一端、電阻R5一端、電阻R6另一端與芯片U6的1腳連接,電阻R5的另一端與芯片U6的2腳連接。
芯片U6的16腳與芯片U7的44腳連接,芯片U6的15腳與芯片U7的45腳連接,芯片U6的14腳與芯片U7的50腳連接,芯片U6的13腳與芯片U7的53腳連接。
電壓輸入經過RA1、RA2、RA3、RA4電阻分壓后輸入RN8209D的V1P、V1N,電流輸入經過電流互感后得到小電流信號,小電流信號經過采用電阻RB4后得到電壓信號輸入RN8209D的V2P、V2N。C23、C24為U6的工作電源輸入端的濾波電容,主要是濾波和去耦作用。電源經過R6、C21、C22為U6的模擬電源供電。R5拉高U6的復位引腳,B0拉高,U6的通訊是SPI模式,C27、C28為U6的基準電壓輸出的濾波和去耦電容。X1和C25、C26為U6提供了時鐘。
如圖4所示,繼電器控制執(zhí)行單元設置有電阻R26、三極管Q4、二極管D5和觸點開關JK1。
電阻R26一端與芯片U7的59腳連接,電阻R26的另一端與三極管Q4的基集連接,三極管Q4的發(fā)射極接地,三極管Q4的集電極與二極管D5的一端、觸點開關JK1的一端連接,二極管D5的另一端、觸點開關JK1的另一端均接VCC,觸點開關JK1具有多個控制壓縮機不同工作狀態(tài)的觸控端。
如圖5所示,溫度采集單元設置有電阻R62、芯片U13、電阻R63、電阻R64、電阻R65、芯片U12A、電容C51、電阻R66、三極管Q6、電阻R67、電阻R68、芯片U12B、電阻R69、電阻R70、電容C52和電容C53。
電阻R62一端接VDD,電阻R62另一端與芯片U13的2腳、芯片U13的3腳、電阻R63的一端、電阻R64的一端連接,電阻R64另一端與電阻R65一端、芯片U12A的1腳連接,電阻R63另一端與芯片U12A的2腳、三級管Q6的發(fā)射極連接,芯片U12A的4腳、電容C51的一端接VDD,電容C15另一端、芯片U12A的5腳接地,芯片U12A的3腳與電阻R66一端連接,電阻R66另一端與三極管Q6的基極連接,三極管Q6的集電極與電阻R67的一端連接,電阻R67的另一端與芯片U12B的1腳連接,電阻R68的一端、電阻R70的一端、電容C52一端與芯片U12B的2腳連接,芯片U12B的3腳與電阻R69的一端連接,電阻R69的另一端、電阻R70的另一端、電容C52的另一端、電容C53的一端與芯片U7的8腳連接,芯片U13的1腳、電阻R65的另一端、電阻R68的另一端、電容C53的另一端均接地。
溫度探頭采用PT100鉑電阻,是一款熱敏型電阻,通過測量電阻的阻值也得到相應的溫度。設計采用的是恒流法測電阻,3.3V經過R62、U13得到較為穩(wěn)定的參考電壓2.5V,經過R64,R65分壓后,在MCP6002的同相輸入端產生一個電壓為Uset,根據運算放大器的虛短特性,MCP6002的反相輸入端電壓也為Uset,則R64和R63兩端的電壓降相同,經過R63的電流:
Ir63=(2.5V/(R64+R65))*R64/R63。
本發(fā)明采用產生1mA電流,流進熱敏電阻之后,產生電壓信號,后級電路由R67、R68、R70、R69、C52、C53及運算放大器構成的差分放大電路,將PT100兩端的電壓放大后輸入給單片機的AD采樣。
如圖6所示,通訊單元設置有電阻R7、電阻R8、光耦0P2、光耦OP3、電阻R9、電阻R10、三極管Q3、電阻R11、電阻R12、電阻R13、電阻R14、芯片U8、電容C45和電阻TVS1。
電阻R7一端接VDD,電阻R7的另一端、光耦OP2的1腳與芯片U7的52腳連接,光耦OP2的2腳接地,光耦OP2的4腳與芯片U8的1腳連接,電阻R9的一端接RVDD,電阻R9另一端與光耦OP2的3腳連接,電阻R8的一端接VDD,電阻R8另一端與光耦OP3的1腳連接,光耦OP3的2腳與芯片U7的51腳連接,光耦OP3的4腳接RGND,光耦OP3的3腳與芯片U8的4腳、電阻R10的一端連接,電阻R10的另一端、三極管Q3的發(fā)射極、電容C45的一端均接RVDD,電容C45的另一端接地,電阻R12一端接RGND,電阻R12另一端與三極管Q3的集電極連接,三極管Q3的基極與電阻R11的一端連接,電阻R11另一端與芯片U8的4腳連接,芯片U8的2腳、芯片U8的3腳與三級管Q3的集電極連接,芯片U8的8腳、電阻R13的一端均接RVDD,芯片U8的5腳與電阻R14的一端連接,電阻R13的另一端、電阻TVS1的一端與芯片U8的6腳連接,電阻R14的另一端、電阻TVS1的另一端與芯片U8的7腳連接。
芯片U8的型號為6LB184,三極管Q3的型號為9012,光耦OP2的型號為EL816,光耦OP3的型號為EL816。
如圖7所示,USB-串口轉換單元設置有二極管D10、電阻R21、三極管Q1、三極管Q2、電阻R22、電阻R23、電阻R24、電容C29、電容C30、型號為CH340G的芯片U10、電容C33、電容C31、電容C32、晶振X4和USB接口CON5。
二極管D10一端與芯片U7的7腳連接,二極管D10的另一端、電阻R21的一端與三極管Q1的集電極連接,電阻R21的另一端、三極管Q2的發(fā)射極接VDD,三級管Q2的基集與電阻R22一端連接,電阻R22的另一端與三極管Q1的發(fā)射極、芯片U10的14腳連接,三極管Q2的集電極與電阻R23的一端連接,電阻R23的另一端與芯片U7的59腳連接,三極管Q1的基集與電阻R24的一端連接,電阻R24的另一端與芯片U10的13腳連接,電容C29的一端、電容C30的一端、芯片U10的16腳均接VCC,電容C29的另一端、電容C30的另一端均接地。
芯片U10的1腳接地,芯片U10的2腳與芯片U7的43腳連接,芯片U10的3腳與芯片U7的42腳連接,芯片U10的4腳與電容C33的一端連接,電容C33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10的5腳與USB接口CON5的2腳連接,芯片U10的6腳與USB接口CON5的3腳連接,芯片U10的7腳與晶振X4的一端、電容C32的一端連接,芯片U10的8腳與晶振X4的另一端、電容C31的一端連接,電容C31的另一端、電容C32的另一端、USB接口CON5的5腳均接地,USB接口CON5的1腳接VCC。
如圖8所示,存儲單元設置有電阻R18、電容C34、型號為M25P64-VME6G的芯片U9、電阻R60、電阻R61、電容C46和型號為MB85RC16的芯片U11。
電阻R18一端接VDD,電阻R18的另一端、芯片U9的1腳與芯片U7的33腳連接,芯片U7的35腳與芯片U9的2腳連接,芯片U7的34腳與芯片U9的6腳連接,芯片U7的36腳與芯片U9的5腳連接,芯片U9的4腳接地,芯片U9的3腳、電容C34的一端、芯片U9的7腳、芯片U9的8腳均接VDD,電容C34的另一端接地。
電阻R60的一端、電阻R61的一端、電容C46的一端、芯片U11的8腳均接VDD,電容C46的另一端接地,電阻R60的另一端與芯片U7的30腳連接,電阻R61的另一端與芯片U7的29腳連接,芯片U11的7腳、芯片U11的1腳、芯片U11的2腳、芯片U11的3腳、芯片U11的4腳均接地,芯片U11的5腳與芯片U7的30腳連接,芯片U11的6腳與芯片U7的29腳連接。
如圖9所示,按鍵輸入單元設置有按鍵KEY1、按鍵KEY2、按鍵KEY3、按鍵KEY4、電容C47、電容C48、電容C49和電容C50。
按鍵KEY1的一端、電容C47的一端與芯片U7的54腳連接,按鍵KEY2的一端、電容C48的一端與芯片U7的55腳連接,按鍵KEY3的一端、電容C49的一端與芯片U7的56腳連接,按鍵KEY4的一端、電容C50的一端與芯片U7的57腳連接。
按鍵KEY1的另一端、電容C47的另一端、按鍵KEY2的另一端、電容C48的另一端、按鍵KEY3的另一端、電容C49的另一端、按鍵KEY4的另一端、電容C50的另一端均接地。
如圖10所示,LED單元設置有二極管LED1、二極管LED2、二極管LED3、二極管LED4、二極管LED5、電阻R52、電阻R53、電阻R54、電阻R55和電阻R56。
電阻R52的一端、電阻R53的一端、電阻R54的一端、電阻R55的一端和電阻R56的一端均接VDD,電阻R52的另一端與二極管LED1的一端連接,二極管LED1的另一端與芯片U7的37腳連接,電阻R53的另一端與二極管LED2的一端連接,二極管LED2的另一端與芯片U7的38腳連接,電阻R54的另一端與二極管LED3的一端連接,二極管LED3的另一端與芯片U7的39腳連接,電阻R55的另一端與二極管LED4的一端連接,二極管LED4的另一端與芯片U7的40腳連接,電阻R56的另一端與二極管LED5的一端連接,二極管LED5的另一端與芯片U7的41腳連接。
如圖11所示,液晶顯示單元設置有變阻器RT1、電阻R25三極管Q5和型號為1602的芯片LCD1。
芯片LCD1的1腳接地,芯片LCD1的2腳、芯片LCD1的15腳均接VCC,芯片LCD1的3腳與變阻器RT1的1腳、變阻器RT1的2腳連接,變阻器RT1的3腳接地,芯片LCD1的4腳與芯片U7的26腳連接,芯片LCD1的5腳與芯片U7的25腳連接,芯片LCD1的6腳與芯片U7的24腳連接,芯片LCD1的7腳與芯片U7的14腳連接,芯片LCD1的8腳與芯片U7的15腳連接,芯片LCD1的9腳與芯片U7的16腳連接,芯片LCD1的10腳與芯片U7的17腳連接,芯片LCD1的11腳與芯片U7的20腳連接,芯片LCD1的12腳與芯片U7的21腳連接,芯片LCD1的13腳與芯片U7的22腳連接,芯片LCD1的14腳與芯片U7的23腳連接,電阻R25一端與芯片U7的27腳連接,電阻R25的另一端與三極管Q5的基集連接,三極管Q5的發(fā)射極接地,三極管Q5的集電極與芯片LCD1的16腳連接。
將該節(jié)能控制器用于定頻溫調設備如空調機、冷水機等。該節(jié)能控制器根據溫調設備的運行特性和人體對溫度的感知適應能力,控制溫調設備的壓縮機運行狀態(tài),從而調整溫調設備壓縮機的運行曲線,達到溫度調控和降低能耗的功能。
壓縮機運行在接近下限設定溫度時,溫調設備整機溫度上升,運行電流增大,消耗電量增加,但是此時溫調溫度下降很少或者不再下降,這時節(jié)能控制器自動發(fā)出控制信號,停止壓縮機運行,節(jié)省本時段的電能消耗,并使壓縮機系統(tǒng)得到有效的冷卻。
節(jié)能控制器設置為只控制室壓縮機的運行,當壓縮機停止運行時,送風機(水泵)仍然繼續(xù)工作,這樣就能充分利用溫調設備中的余冷,從而達到更好的節(jié)能效果。
根據季節(jié)以及晝夜各時間段的室內外溫差,通過自行設定節(jié)能控制器的日程的相關參數,控制壓縮機持續(xù)運行一定時長后,停止運行一定時長,以此循環(huán)。將對象區(qū)域內的溫度控制運行在設定溫度+1度或者溫度管理上限-0.5度附近。同時節(jié)能控制器降低了壓縮機的啟停次數,能有效延長溫調設備使用壽命。
該節(jié)能控制器具有溫度管理功能,當對象區(qū)域內的溫度超過設定溫度時,即使達到節(jié)能控制器的控制輸出條件,也不會控制輸出,從而保證對象區(qū)域的溫度運行在管理規(guī)格內。
實施例3。
本發(fā)明的溫調設備的節(jié)能控制,其它特征與實施例1或2相同,還具有如下特征:裝配于定頻溫調設備使用,依據細化管理控制單元的日程控制壓縮機的運行與停止、連續(xù)運行時長和停止時長;主控單元還設置有預防壓縮機頻繁啟動或停止導致壓縮機損壞和對電網的沖擊的壓縮機保護功能。
該溫調設備的節(jié)能控制器具有安裝方便、適用范圍廣泛、節(jié)能效果良好的特點。
實施例4。
本發(fā)明的溫調設備的節(jié)能控制,其它特征與實施例1或2相同,還具有如下特征:將該節(jié)能控制器裝配于變頻溫調設備使用,利用變頻溫調設備自身具有的能量限制端口與節(jié)能控制器的繼電器聯(lián)接,在設定運行電流值以上連續(xù)運行一定時長后將運行電流降至額定運行電流的0-60%左右運行一定時長;連續(xù)運行時長和停止時長,依據細化管理控制單元的日程進行控制;主控單元還設置有預防壓縮機頻繁啟動或停止導致壓縮機損壞和對電網的沖擊的壓縮機保護功能。通過控制變頻溫調設備的運行電流,達到節(jié)省消耗電能的功能。
節(jié)能控制器在進行能量限制運行時,壓縮機低速降低,風機(水泵)仍然繼續(xù)工作,室內溫度不會很快上升,超出管理規(guī)格。
根據季節(jié)以及晝夜各時間段的室內外溫差,通過自行設定節(jié)能控制器的日程管理的相關參數,控制溫調設備在設定電流值以上持續(xù)運行一定時長后,降至設定運行電流值以下運行一定時長,以此循環(huán)。將對象區(qū)域內的溫度控制運行在設定溫度+1度或者溫度管理上限-0.5度附近。
節(jié)能控制器具有溫度管理功能,當對象區(qū)域內的溫度超過設定溫度時,即使達到節(jié)能控制器的控制輸出條件,也不會控制輸出,從而保證對象區(qū)域的溫度運行在管理規(guī)格內。
綜上所述,該溫調設備的節(jié)能控制器具有安裝方便、適用范圍廣泛、節(jié)能效果良好的特點。
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發(fā)明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