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燒結杯布料
技術領域:
,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燒結杯實驗粒狀物料快速布料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燒結杯實驗是用來檢測粉礦或精礦燒結性能、摸索燒結工藝參數(shù)的試驗。如今,隨著燒結含鐵原料品種日益增多,燒結優(yōu)化配礦、低成本配礦顯得更加重要,其研究手段就是進行燒結杯試驗。燒結杯試驗程序是先將鋪底料安放在燒結杯的底部,再將粉狀混合料加入到燒結杯中(即為布料過程),料面上端與燒結杯口平齊,然后將點火器移至燒結杯的上方進行點火,同時燒結杯底部開始抽風。點火結束后,按試驗要求調節(jié)燒結杯底部的抽風壓力,點火后的混合料開始由上而下燒結,燒結結束后得到固結冷卻后的燒結礦。燒結過程結束后對燒結礦進行檢測分析,得出燒結生產(chǎn)率、成品率、垂直燒結速度、燃料單耗、燒結礦強度等指標。燒結實驗結束后,再對多組燒結杯實驗的冶金性能及巖礦相檢測分析對比,從而深入分析整個燒結過程的現(xiàn)象及機理和燒結礦優(yōu)劣產(chǎn)生的原因。燒結杯實驗作為一種探索燒結合理化生產(chǎn)方案的實驗方法,燒結杯實驗對燒結生產(chǎn)表征程度直接影響著燒結杯實驗的準確性。其中,燒結布料是整個燒結實驗的基礎,燒結布料后燒結杯內(nèi)混合料的粒度組成、化學成分、水份的均勻分布狀態(tài)直接影響燒結杯的實驗狀況,以及燒結實驗對燒結生產(chǎn)的表征情況。目前,燒結杯試驗所采用的布料方式主要有二種:其一為人工布料,人工手動布料是由試驗操作人員用小鐵鏟將料盤中的混合料裝入燒結杯中,人工布料極易受到操作人員主觀因素的影響,造成每鏟布料的高度、布料的角度和布料量均不同,容易造成燒結杯徑向布料不均、燒結混合料壓實狀態(tài)差,存在嚴重的邊緣效應,使得燒結杯布料狀況難以表征燒結現(xiàn)場生產(chǎn)的布料情況,造成實驗數(shù)據(jù)嚴重失真,在進行同行實驗時實驗結果難以重現(xiàn),造成燒結杯實驗結果不具有代表性。其二為鐘式布料,鐘式布料器是由倒錐形料斗和鐘閥構成,由混合制粒機倒入倒錐形料斗中,再由鐘式布料器向燒結杯中布料,在使用鐘式布料器布料的過程中易發(fā)生某一側堵料現(xiàn)象,并造成料斗圓周方向下料量不同,容易造成燒結杯徑向布料不均,并且物料在布料的過程中難以實現(xiàn)有效壓實,導致實驗數(shù)據(jù)失真,實驗結果難以重現(xiàn)。上述問題嚴重影響了燒結杯對燒結生產(chǎn)的表征狀況,此問題亟需解決。經(jīng)專利檢索,為改善燒結過程中的布料狀況,已經(jīng)有相關的專利方案公開,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名稱為:燒結杯布料器(中國專利號:2009201030441,公告日:2010-05-12)和一種往復式燒結杯自動布料器(中國專利號:ZL201320560860.1,公告日:2014-06-04),都實現(xiàn)了自動將燒結料沿著燒結杯環(huán)形邊緣逐層裝入,直到整個燒結杯布滿為止,上述技術方案雖然保證了布料均勻性,但是卻難以保證燒結布料過程中的壓實效果。此外,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名稱為:燒結杯自動布料裝置(中國專利號:ZL201320670625.X,公告日:2014-04-30)通過,布料溜嘴將燒結混合料逐層布置在燒結杯中;一種燒結杯均勻布料裝置及相應的布料方法(中國專利申請?zhí)枺?01511002285.3,公告日:2014.04.30),其傳動電機通過支撐架固定于漏斗形送料管道喇叭口上方中心,電機下部與所述中心驅動軸連接,布料的過程中混合料通過中心驅動軸的驅動,物料不斷均勻的布入燒結杯中,以實現(xiàn)布料的均勻性;一種實驗室燒結杯布料器(中國專利號:ZL201420308077.0,公告日:2014-11-05),在下降管道之間通過軟質管聯(lián)結可以使下降管在豎直方向上沿一定的角度擺動;上述技術方案同樣通過擺動或者逐層布料,實現(xiàn)了燒結過程中的布料的均勻性。由上述文獻檢索分析發(fā)現(xiàn)現(xiàn)有的技術人員都在關注燒結杯布料過程中的布料的均勻性,卻忽略了燒結杯布料過程中的不同的布料裝置對燒結杯實驗準確性的影響。而本發(fā)明打破了現(xiàn)有技術的技術偏見。參考文獻:[1]山西太鋼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燒結杯布料器:中國,ZL200920103044.1[P].2010-05-12.[2]遼寧同輝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一種往復式燒結杯自動布料器:中國,ZL201320560860.1[P].2014-06-04.[3]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燒結杯自動布料裝置:中國,ZL201320670625.X[P].2014-04-30.[4]武鋼集團昆明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一種燒結杯均勻布料裝置及相應的布料方法:中國,201511002285.3[P].2016-04-06.[5]鞍鋼股份有限公司.一種實驗室燒結杯布料器:中國,ZL201420308077.0[P].2014-11-05.技術實現(xiàn)要素:1.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燒結杯布料器布料壓實狀態(tài)差燒結杯實驗數(shù)據(jù)嚴重失真的問題,提供一種燒結杯實驗粒狀物料快速布料裝置及方法,其中的裝置提供一種燒結杯實驗過程中的混合料布料裝置,可提高燒結杯實驗過程中混合料的有效壓實效果,其中的方法提供了一種燒結杯實驗過程粒狀物料的布料方法,通過合理的步驟提高布料的合理性,保證燒結杯布料的壓實作用。2.技術方案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本發(fā)明的一種燒結杯實驗粒狀物料快速布料裝置,包括提升機構、裝料機構和支撐配合機構,所述的裝料機構包括受料料斗、導流壓實料斗和緊實料斗,其中導流壓實料斗是具有錐度的圓筒,導流壓實料斗的橫截面沿著豎直向下方向逐漸縮小,導流壓實料斗的頂部安裝有受料料斗,導流壓實料斗底部安裝有緊實料斗;所述的提升機構設置于裝料機構頂部,該提升機構用于提升布料裝置,所述的支撐配合機構設置于裝料機構的底部,該支撐配合機構上設置有閥板入口,所述的閥板入口內(nèi)相適配的安裝有布料閥板。優(yōu)選地,所述的支撐配合機構包括物料引流管和燒結杯配合座,所述的物料引流管設置于燒結杯配合座的上部,所述的物料引流管上設置有閥板入口,閥板入口上滑動配合有布料閥板,所述的物料引流管的內(nèi)部圓周上均勻的分布有大顆粒引流桿。優(yōu)選地,所述的燒結杯配合座的底部設置有裝配槽,所述的裝配槽與燒結杯外壁相配合,用于將燒結杯配合座裝配于燒結杯的頂部。優(yōu)選地,所述的大顆粒引流桿的長度為1.0cm-1.5cm。優(yōu)選地,所述的大顆粒引流桿豎直方向的夾角a為30-45°。優(yōu)選地,所述的物料引流管和燒結杯配合座之間設置有定位加強板。優(yōu)選地,所述的提升機構包括提升吊桿和受力吊耳,受力吊耳與受料料斗頂部相固連,受力吊耳上設置有吊桿配合孔,提升吊桿底部設有與吊桿配合孔相配合的掛鉤。本發(fā)明的一種燒結杯實驗粒狀物料快速布料方法,步驟1:布料閥板推送至關閉狀態(tài),行車通過提升機構將布料裝置移動至混料筒出料口下方;步驟2:傾斜混料筒進行旋轉出料,布料裝置承接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物料由受料料斗流入布料裝置,并填充導流壓實料斗和緊實料斗;步驟3:在燒結杯底部鋪設鋪底料,而后行車通過提升機構將布料裝置移動至燒結杯頂部,在燒結杯配合座的裝配槽的引導下將布料裝置裝配在燒結杯的頂部;步驟4:將布料閥板由閥板入口抽出,布料裝置的物料經(jīng)物料引流管連續(xù)的落入燒結杯底部,下落的過程中后續(xù)的物料對前續(xù)物料不斷壓實,直至完成物料下落完全,完成燒結杯布料。優(yōu)選地,步驟4物料下落的具體步驟為:布料閥板由閥板入口抽出后,緊實料斗中的物料在自身重力和上部物料壓力的作用下落入燒結杯底部,受料料斗中的物料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由導流壓實料斗不斷進入緊實料斗,物料在由導流壓實料斗的收縮作用下,在進入緊實料斗的過程中被不斷壓實,而后再由緊實料斗落入燒結杯中并直接落在前續(xù)的物料上,后續(xù)物料在下落的過程中不斷的沖擊前續(xù)物料,將前續(xù)物料壓實。優(yōu)選地,步驟4物料流經(jīng)物料引流管的具體步驟為:物料在由緊實料斗下落入燒結杯的過程中,緊實料斗的物料直接落入燒結杯底部,緊實料斗的邊緣的大顆粒物料在流動至大顆粒引流桿時,大顆粒物料在大顆粒引流桿的導流作用下沿著大顆粒引流桿的傾斜方向由邊緣位置移動至中心位置,再下落至燒結杯底部,細顆粒物料由大顆粒引流桿間的空隙將燒結杯邊緣位置填充。3.有益效果采用本發(fā)明提供的技術方案,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發(fā)明的一種燒結杯實驗粒狀物料快速布料裝置,導流壓實料斗是具有錐度的圓筒,導流壓實料斗的橫截面沿著豎直向下方向逐漸縮小,導流壓實料斗的頂部安裝有受料料斗,導流壓實料斗底部安裝有緊實料斗,布料過程中物料在自身重力和上部物料壓力的作用下落入燒結杯底部,受料料斗中的物料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由導流壓實料斗不斷進入緊實料斗,物料在由導流壓實料斗的收縮作用下,在進入緊實料斗的過程中被不斷壓實,再由緊實料斗落入燒結杯中并直接落在前續(xù)的物料上,后續(xù)物料在下落的過程中不斷的沖擊前續(xù)物料,將前續(xù)物料壓實,而且燒結杯布料的過程中物料由布料裝置直接落入燒結杯中,使得物料落差大,物料沖擊壓實效果好,有利于合理燒結實驗過程中氣流分布,且由于顆粒物之間的間距較小,液相有效地將顆粒與粉料進行粘結,從而提高燒結礦的轉鼓強度和成品率,使得燒結杯實驗的實驗結果能更好的表征燒結生產(chǎn);(2)本發(fā)明的一種燒結杯實驗粒狀物料快速布料裝置,物料引流管的內(nèi)部圓周上均勻的分布有大顆粒引流桿,緊實料斗的邊緣的大顆粒物料在流動至大顆粒引流桿時,物料中的大顆粒與大顆粒引流桿進行碰撞,大顆粒在與大顆粒引流桿碰撞后,在自身重力、物料的擠壓和大顆粒引流桿的支撐力的聯(lián)合作用下,將沿著大顆粒引流桿的傾斜方向由邊緣位置移動至中心位置,再下落至燒結杯底部,大顆粒從邊緣位置移動至中心位置,而細顆粒物料直接從大顆粒引流桿間的空隙將燒結杯邊緣位置填充,一方面防止大顆粒物分布于燒結杯內(nèi)壁邊緣并與邊緣接觸,另一方面將燒結杯內(nèi)壁邊緣的混合料進行壓實,從而抑制燒結杯實驗過程中邊緣氣流,有效地抑制了燒結杯實驗過程的邊緣效應;(3)本發(fā)明的一種燒結杯實驗粒狀物料快速布料方法,將布料閥板由閥板入口抽出,布料裝置的物料經(jīng)物料引流管連續(xù)的落入燒結杯底部,下落的過程中后續(xù)的物料對前續(xù)物料不斷壓實,邊緣的大顆粒與大顆粒引流桿進行碰撞,大顆粒在與大顆粒引流桿碰撞后,被引流至燒結杯的中心部位,從而在壓實燒結混合料的同時,有效的減弱了燒結杯實驗的邊緣效應,可使實驗條件更接近生產(chǎn)條件,從而有利于改進燒結的生產(chǎn)狀況。附圖說明圖1為本發(fā)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fā)明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fā)明中的支撐配合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fā)明中的支撐配合機構抽出布料閥板的示意圖;圖5為本發(fā)明中的支撐配合機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發(fā)明中的支撐配合機構俯視角度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發(fā)明中的受力吊耳的示意圖;圖8為本發(fā)明中的布料閥板的示意圖。附圖中的標號說明:100、提升機構;110、提升吊桿;120、受力吊耳;121、吊桿配合孔;200、裝料機構;210、受料料斗;220、導流壓實料斗;230、緊實料斗;300、支撐配合機構;310、物料引流管;311、閥板入口;312、大顆粒引流桿;312a、引流桿固定端;312b、引流桿導流端;313、布料閥板;313a、閥板拉手;320、定位加強板;330、燒結杯配合座;331、裝配槽;a、大顆粒引流桿軸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b、導流壓實料斗的錐角。具體實施方式下文對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參考了附圖,該附圖形成描述的一部分,在該附圖中作為示例示出了本發(fā)明可實施的示例性實施例。盡管這些示例性實施例被充分詳細地描述以使得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實施本發(fā)明,但應當理解可實現(xiàn)其他實施例且可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對本發(fā)明作各種改變。因此,下文對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更詳細的描述并不用于限制所要求的本發(fā)明的范圍,而僅僅為了進行舉例說明且不限制對本發(fā)明的特點和特征的描述,以提出執(zhí)行本發(fā)明的最佳方式,并足以使得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實施本發(fā)明。從而,本發(fā)明的范圍僅由所附權利要求來限定。下文對本發(fā)明的詳細描述和示例實施例可結合附圖來更好地理解,其中本發(fā)明的元件和特征由附圖標記標識。實施例1如圖1-8所示,本發(fā)明的一種燒結杯實驗粒狀物料快速布料裝置,包括提升機構100、裝料機構200和支撐配合機構300,所述的裝料機構200包括受料料斗210、導流壓實料斗220和緊實料斗230,其中導流壓實料斗220是具有錐度的圓筒,導流壓實料斗220的橫截面沿著豎直向下方向逐漸縮小,導流壓實料斗220的頂部安裝有受料料斗210,導流壓實料斗220底部安裝有緊實料斗230,所述的緊實料斗230直徑與燒結杯的內(nèi)徑相同,本實施例中緊實料斗230直徑為300cm,其中受料料斗210、導流壓實料斗220和緊實料斗230的軸心在同一條軸線上,即受料料斗210、導流壓實料斗220和緊實料斗230的軸心在同一條軸線上(如圖1和圖2所示)。上述的導流壓實料斗220的錐角b為15°,有利于物料在導流壓實料斗220將物料壓緊壓實,且物料能順利的通過導流壓實料斗220,并不與導流壓實料斗220內(nèi)壁發(fā)生粘結。采用本實施例的布料裝置布料的過程中,當布料閥板313由閥板入口311抽出后緊實料斗230中的物料在自身重力和上部物料壓力的作用下落入燒結杯底部,受料料斗210中的物料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由導流壓實料斗220不斷進入緊實料斗230,物料在由導流壓實料斗220的收縮作用下,在進入緊實料斗230的過程中被不斷壓實,而后再由緊實料斗230落入燒結杯中并直接落在前續(xù)的物料上,后續(xù)物料在下落的過程中不斷的沖擊前續(xù)物料,將前續(xù)物料壓實。燒結杯實驗過程中的物料壓實之后,在燒結實驗過程中有利于合理氣流分布,而且由于顆粒物之間的間距較小,在形成液相之后,液相有效地將顆粒與粉料進行粘結,從而提高燒結礦的轉鼓強度和成品率。本實施例的提升機構100設置于裝料機構200頂部,該提升機構100用于提升布料裝置,該提升機構100包括提升吊桿110和受力吊耳120,其中提升吊桿110為“V”形,受力吊耳120與受料料斗210頂部相固連,受力吊耳120上設置有吊桿配合孔121(如圖7所示),提升吊桿110底部設有與吊桿配合孔121相配合的掛鉤,提升吊桿110通過底部的掛鉤與吊桿配合孔121相配合。提升布料裝置時,將提升吊桿110繞著吊桿配合孔121轉動,使得提升吊桿110轉動至裝料機構200的頂部,且提升吊桿110與裝料機構200的軸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而后行車的掛鉤扣在提升吊桿110就可以將布料裝置提升并轉移。本實施例的支撐配合機構300設置于裝料機構200的底部,該支撐配合機構300上設置有閥板入口311,所述的閥板入口311內(nèi)相適配的安裝有布料閥板313。更具體的說明:支撐配合機構300包括物料引流管310和燒結杯配合座330,物料引流管310設置于燒結杯配合座330的上部,所述的物料引流管310上設置有閥板入口311,閥板入口311上滑動配合有布料閥板313,所述的物料引流管310的內(nèi)部圓周上均勻的分布有大顆粒引流桿312,該大顆粒引流桿312之間等間隙分布。大顆粒引流桿312的長度為1.5cm,其中大顆粒引流桿312豎直方向的夾角a為45°。物料在由緊實料斗230下落入燒結杯的過程中,緊實料斗230的物料直接落入燒結杯底部,緊實料斗230的邊緣的大顆粒物料在流動至大顆粒引流桿312時,物料中的大顆粒與大顆粒引流桿312進行碰撞,大顆粒在與大顆粒引流桿312碰撞后,在自身重力、物料的擠壓和大顆粒引流桿312的支撐力的聯(lián)合作用下,將沿著大顆粒引流桿312的傾斜方向由邊緣位置移動至中心位置,再下落至燒結杯底部,大顆粒從邊緣位置移動至中心位置,而細顆粒物料直接從大顆粒引流桿間的空隙將燒結杯邊緣位置填充,一方面防止大顆粒物分布于燒結杯內(nèi)壁邊緣并與邊緣接觸,另一方面將燒結杯內(nèi)壁邊緣的混合料進行壓實,從而抑制燒結杯實驗過程中邊緣氣流,有效地抑制了燒結杯實驗過程的邊緣效應,可使實驗條件更接近生產(chǎn)條件,使燒結杯實驗過程可以真實的表征實際鐵礦石燒結過程;從而準確可靠的模擬、研究燒結礦的固結機理和數(shù)學模型,有利于改進生產(chǎn)工藝。燒結杯配合座330的底部設置有裝配槽331,所述的裝配槽331與燒結杯外壁相配合,用于將燒結杯配合座330裝配于燒結杯的頂部。裝配槽331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將布料裝置定位在燒結杯頂部,裝配槽331可有效地防止布料裝置在燒結杯頂部發(fā)生傾斜;另一方面裝配槽331具有錐度,即裝配槽331下部橫截面面積大于上部的橫截面面積,在將布料裝置裝配于燒結杯頂部的過程中,裝配槽331下部橫截面面積較大,便于將布料裝置底部與燒結杯頂部對準、對齊。本實施例的一種燒結杯實驗粒狀物料快速布料方法,步驟1:布料閥板313推送至關閉狀態(tài),行車通過提升機構100將布料裝置移動至混料筒出料口下方;步驟2:傾斜混料筒進行旋轉出料,布料裝置承接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物料由受料料斗210流入布料裝置,并填充導流壓實料斗220和緊實料斗230,即在導流壓實料斗220和緊實料斗230中填充滿燒結混合料;步驟3:在燒結杯底部鋪設鋪底料,鋪底料的厚度為35mm,厚度誤差為±5cm,而后行車通過提升機構100將布料裝置移動至燒結杯頂部,在燒結杯配合座330的裝配槽331的引導下將布料裝置裝配在燒結杯的頂部;步驟4:將布料閥板313由閥板入口311抽出,布料裝置的物料經(jīng)物料引流管310連續(xù)的落入燒結杯底部,下落的過程中后續(xù)的物料對前續(xù)物料不斷壓實,直至物料下落完全,完成燒結杯布料。其中步驟4中物料下落的具體步驟為:布料閥板313由閥板入口311抽出后緊實料斗230中的物料在自身重力和上部物料壓力的作用下落入燒結杯底部,受料料斗210中的物料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由導流壓實料斗220不斷進入緊實料斗230,物料在由導流壓實料斗220的收縮作用下,在進入導流壓實料斗220的過程中被不斷壓實,而后再由緊實料斗230落入燒結杯中并直接落在前續(xù)的物料上,后續(xù)物料在下落的過程中不斷的沖擊前續(xù)物料,將前續(xù)物料壓實。其中步驟4中物料流經(jīng)物料引流管310的具體步驟為:物料在由緊實料斗230下落入燒結杯的過程中,緊實料斗230的物料直接落入燒結杯底部,緊實料斗230的邊緣的大顆粒物料在流動至大顆粒引流桿312時,大顆粒物料在大顆粒引流桿312的導流作用下沿著大顆粒引流桿312的傾斜方向由邊緣位置移動至中心位置,再下落至燒結杯底部,而細顆粒物料直接從大顆粒引流桿間的空隙將燒結杯邊緣位置填充;燒結杯布料的過程中物料由布料裝置直接落入燒結杯中,使得物料落差大,物料沖擊壓實效果好,提高了液相對顆粒與粉料之間的粘結效果。燒結杯實驗過程中的物料壓實之后,在燒結實驗過程中有利于合理氣流分布,且由于顆粒物之間的間距較小,在形成液相之后,液相有效地將顆粒與粉料進行粘結,此外大顆粒在與大顆粒引流桿312碰撞后,在自身重力、物料的擠壓和大顆粒引流桿312的支撐力的聯(lián)合作用下,將沿著大顆粒引流桿312的傾斜方向由邊緣位置移動至中心位置,再下落至燒結杯底部,大顆粒從邊緣位置移動至中心位置,而細顆粒物料直接從大顆粒引流桿間的空隙將燒結杯邊緣位置填充,一方面防止大顆粒物分布于燒結杯內(nèi)壁邊緣并與邊緣接觸,另一方面將燒結杯內(nèi)壁邊緣的混合料進行壓實,抑制了燒結杯實驗過程中的邊緣氣流,有效地抑制了燒結杯實驗過程的邊緣效應,可使實驗條件更接近生產(chǎn)條件。本實施例和一般鐘式布料的實驗結果如表1所示。表1實驗結果鐘式布料實施例1轉鼓強度/%63.9165.87成品率/%70.1373.21堆密度/t·m-31.8661.957由實施例1的布料方法和鐘式布料相比,采用本專利布料器后料層壓實效果較明顯,燒結料層堆密度由1.866t/m3提高到了1.957t/m3,采用本實施例的布料方法顯著提高了燒結混合料的堆密度(t/m3),成品率由70.13%提高到73.21%,轉鼓強度由63.91%提高到65.87%,本實施例的轉鼓強度和成品率均得到大幅提高和改善。其原因是由于:現(xiàn)有的燒結杯實驗燒結得到的燒結礦轉鼓強度和成品率一般低于燒結現(xiàn)場的燒結礦,基于檢索可以發(fā)現(xiàn),現(xiàn)有的研究人員主要認為這是由于燒結杯布料過程中布料的不均勻性造成的,并將研究重點關注在如何提高燒結杯實驗布料的均勻性,而對燒結杯布料過程中的壓實效果卻鮮有關注,但是在燒結現(xiàn)場采用泥輥連續(xù)布料的過程中,泥輥與燒結機臺車有一定的高度差,燒結現(xiàn)場的混合料在由泥輥落在燒結臺車上時,可以進行有效地壓實。而燒結杯實驗過程中難以實現(xiàn)有效的壓實,而燒結過程中物料壓實的效果直接影響著燒結料層中的氣流分布,以及燒結過程中的液相粘結強度。燒結混合料壓實效果差,物料疏松、物料之間的間距較大,燒結過程中燒結混合料中難以形成有效的粘結相,從而嚴重影響燒結礦的強度。本實施例燒結杯實驗的轉鼓強度和成品率均得到大幅提高的機理在于:采用現(xiàn)有布料器燒結杯布料過程中的落差較小,難以達到下落壓實的效果,更重要的是由于燒結杯內(nèi)徑較小,物料與燒結杯內(nèi)部的相對接觸面積較大,物料在下落的過程中易與燒結杯杯壁發(fā)生摩擦或者碰撞,影響物料下落過程中的下落速度,減緩了后續(xù)物料下落過程中對前續(xù)物料的沖擊壓實作用。本發(fā)明通過物料在由緊實料斗230下落入燒結杯的過程中,緊實料斗230的物料直接落入燒結杯底部,緊實料斗230的邊緣的大顆粒物料在流動至大顆粒引流桿312時,物料中的大顆粒將大顆粒引流桿312進行碰撞,大顆粒在與大顆粒引流桿312碰撞后,在自身重力、物料的擠壓和大顆粒引流桿312的支撐力的聯(lián)合作用下,將沿著大顆粒引流桿312的傾斜方向由邊緣位置移動至中心位置,再下落至燒結杯底部,從而防止大顆粒物分布于燒結杯內(nèi)壁邊緣并與邊緣接觸,并通過細顆粒將燒結杯內(nèi)壁邊緣的混合料進行壓實,從而抑制燒結杯實驗過程中邊緣氣流,有效地抑制了燒結杯實驗過程的邊緣效應,可使實驗條件更接近生產(chǎn)條件,使燒結杯實驗過程可以真實的表征實際鐵礦石燒結過程。實施例2本實施例的基本內(nèi)容同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于:物料引流管310和燒結杯配合座330之間設置有定位加強板320,所述的定位加強板320設置有三個,且三個均勻分布,即任意相鄰的兩個定位加強板320之間所夾的較小角度為120°。此外,大顆粒引流桿312的長度為1.0cm,其中大顆粒引流桿312豎直方向的夾角a為30°,大顆粒引流桿312設置有15個。實施例3本實施例的基本內(nèi)容同實施例1,其不同之處在于:所述的大顆粒引流桿312包括引流桿固定端312a和引流桿導流端312b(如圖6所示),其中引流桿固定端312a固定于物料引流管310的內(nèi)壁上,該大顆粒引流桿312是具有錐度的柱體,且引流桿導流端312b的直徑大于引流桿固定端312a。引流桿固定端312a的直徑較小,可減小物料在流經(jīng)物料引流管310的過程中,引流桿固定端312a對邊緣位置物料的阻礙作用;而引流桿導流端312b的直徑較大,可以增大引流桿導流端312b與大顆粒物料的接觸面積,并增大引流桿導流端312b與大顆粒物料的碰撞概率,有效地將邊緣位置的大顆粒物料引流至物料引流管310的中心位置,并下落至燒結杯的中部,從而有效的避免大顆粒物物料下落至燒結杯的邊緣位置而造成邊緣效應。更重要的是:引流桿導流端312b的直徑大于引流桿固定端312a,在保證燒結杯布料過程中物料正常壓實的情況下,并將邊緣位置的大顆粒物質引流至燒結杯的中心,有效的抑制了燒結杯實驗的邊緣效應。實施例4本實施例的基本內(nèi)容同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于:大顆粒引流桿312的長度為1.2cm,其中大顆粒引流桿312豎直方向的夾角a為35°。且所述的布料閥板313上設置有閥板拉手313a,閥板拉手313a方便推送布料閥板313,從而便于布料裝置布料(如圖3和圖8所示)。在上文中結合具體的示例性實施例詳細描述了本發(fā)明。但是,應當理解,可在不脫離由所附權利要求限定的本發(fā)明的范圍的情況下進行各種修改和變型。詳細的描述和附圖應僅被認為是說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如果存在任何這樣的修改和變型,那么它們都將落入在此描述的本發(fā)明的范圍內(nèi)。此外,
背景技術:
旨在為了說明本技術的研發(fā)現(xiàn)狀和意義,并不旨在限制本發(fā)明或本申請和本發(fā)明的應用領域。更具體地,盡管在此已經(jīng)描述了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例,但是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這些實施例,而是包括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jù)前面的詳細描述可認識到的經(jīng)過修改、省略、(例如各個實施例之間的)組合、適應性改變和/或替換的任何和全部實施例。權利要求中的限定可根據(jù)權利要求中使用的語言而進行廣泛的解釋,且不限于在前述詳細描述中或在實施該申請期間描述的示例,這些示例應被認為是非排他性的。例如,在本發(fā)明中,術語“優(yōu)選地”不是排他性的,這里它的意思是“優(yōu)選地,但是并不限于”。在任何方法或過程權利要求中列舉的任何步驟可以以任何順序執(zhí)行并且不限于權利要求中提出的順序。因此,本發(fā)明的范圍應當僅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合法等同物來確定,而不是由上文給出的說明和示例來確定。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