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古樹茶烘干裝置,具體涉及一種轉動式古樹茶烘干裝置。
背景技術:
古樹茶是指存活百年以上的喬木茶,在云南版納茶區(qū)、臨滄茶區(qū)、普洱茶區(qū)有古樹群落,數(shù)量十分稀少,又由于古樹茶葉泡出的茶味道極佳,使得古樹茶具有廣闊的市場價值。
在將古樹茶葉采摘回來后,一般都要對其進行清洗,清洗后沾染有大量的水分,需要將水分盡快除去,方便后續(xù)的加工。
傳統(tǒng)的水分去除方法是晾曬,要看天氣作業(yè)不說,效率還比較底下。
現(xiàn)在市場上出現(xiàn)了專門用于茶葉的烘干裝置,但要么結構復雜,要么對茶葉的烘干效果不是很好,烘干處的茶葉的口感欠佳。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烘干效果好,烘干效率高的轉動式古樹茶烘干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
轉動式古樹茶烘干裝置,包括基座,設置在基座上的支撐架,設置在支撐架上的橫置的烘干桶,設置在支撐架上的帶動烘干桶轉動的動力組件,設置在基座上的位于烘干桶下方的加熱組件,以及設置在基座上的噴氣組件;所述動力組件包括橫向設置在支撐架一側的的步進電機,設置在支撐架另一側的軸承,以及設置在軸承內(nèi)的的轉動軸;烘干桶上設有進料口、出料口以及進氣口,一端通過傳動桿與步進電機的電機軸傳動連接,另一端與轉動軸固定連接。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烘干桶被動力組件帶動繞水平線轉動,使得烘干桶的古樹茶葉被更充分地攪拌起來,在噴氣組件和加熱組件的作用下,使得烘干桶內(nèi)的古樹茶葉被更充分更均勻地烘干,提高了烘干效率和烘干效果。
進一步的,為了方便對烘干桶進行加熱,所述加熱組件包括加熱箱,以及與加熱箱電性連接的電線。
進一步的,為了方便對烘干桶內(nèi)進行噴氣,所述噴氣組件包括設置在基座上的氣泵,以及將氣泵與烘干桶的進氣口連通的軟管。
進一步的,為了能充分地對烘干桶內(nèi)進行噴氣,所述烘干桶設有多個進氣口,氣泵通過軟管與多個進氣口連通。
進一步的,為了能使得烘干箱內(nèi)的古樹茶葉被更充分地烘干,所烘干桶內(nèi)固設有攪拌架。
進一步的,為了方便控制各個部件的協(xié)同工作,還設置有與所述步進電機、發(fā)熱箱和氣泵電性連接的控制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基座,2-支撐架,3-烘干桶,31-攪拌架,4-動力組件,41-步進電機,42-轉動軸,43-傳動軸,5-噴氣組件,51-氣泵,52-軟管,6-加熱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在此需要說明的是,對于這些實施方式的說明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實用新型各個實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術特征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沖突就可以相互組合。
如圖1所示,轉動式古樹茶烘干裝置,包括基座1,設置在基座1上的支撐架2,設置在支撐架2上的橫置的烘干桶3,設置在支撐架2上的帶動烘干桶3轉動的動力組件4,設置在基座1上的位于烘干桶3下方的加熱組件,以及設置在基座1上的噴氣組件5,烘干桶3內(nèi)固設有攪拌架31;所述動力組件4包括橫向設置在支撐架2一側的的步進電機41,設置在支撐架2另一側的軸承,以及設置在軸承內(nèi)的的轉動軸42;烘干桶3上設有進料口、出料口以及進氣口,一端通過傳動桿43與步進電機41的電機軸傳動連接,另一端與轉動軸42固定連接。所述加熱組件包括加熱箱6,以及與加熱箱6電性連接的電線;所述噴氣組件5包括設置在基座1上的氣泵51,以及將氣泵51與烘干桶3的進氣口連通的軟管52;所述烘干桶3 設有多個進氣口,氣泵51通過軟管52與多個進氣口連通。所述步進電機41、發(fā)熱箱6和氣泵51與一控制器電性連接。
工作原理:采用本烘干裝置對古樹茶葉進行烘干時,先將清洗后的古樹茶葉添加進烘干桶內(nèi),然后控制器啟動控制電機41、加熱箱6和氣泵51工作,步進電機41帶動烘干桶3繞水平線來回轉動,烘干桶3內(nèi)的古樹茶葉在熱氣流和烘干桶3轉動的共同作用下,古樹茶葉被更充分、更均勻的烘干,烘干效果更好,烘干效率更高。
以上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對這些實施方式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仍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