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化工設備,具體是一種能夠循環(huán)利用的化工原料干燥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們對化工原料的需求量越來越多,因此化工原料的用途越來越廣泛,人們在對化工原料的加工過程往往需要對其進行干燥處理,不僅方便了儲存,也可使化工原料的保存時間更長,但是現(xiàn)有的化工原料干燥裝置以及設備因其結構設計不合理,往往會存在一些缺陷,不僅功能較少,且干燥效率低下,在干燥時不能夠使化工原料中的水分快速蒸發(fā),浪費了很多的資源,給人們的使用帶來很多不便。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循環(huán)利用的化工原料干燥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能夠循環(huán)利用的化工原料干燥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頂部設置有粉碎箱;所述粉碎箱的頂部設置有干燥箱;粉碎箱的左側設置有排料管,底部設置有第一粉碎電機和第二粉碎電機;粉碎箱的內部設置有第一粉碎軸、第一粉碎刀片、第二粉碎軸和第二粉碎刀片;所述干燥箱的內部設置有攪拌裝置;干燥箱的有左側設置有加熱裝置,右側設置有旋轉裝置;干燥箱的頂部設置有支撐板;支撐板的頂部設置有進料裝置;所述第一粉碎軸設置在粉碎箱的底部中心線的左側,且與第一粉碎電機相連接;所述第一粉碎刀片設置有多個,且對稱設置在第一粉碎軸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二粉碎刀片與第一粉碎刀片交叉設置,第二粉碎刀片固定設置在第二粉碎軸上;所述第二粉碎軸設置在第一粉碎軸的右側,且貫穿粉碎箱底部與第二粉碎電機相連接;所述加熱裝置由進氣管、儲氣腔、第一干燥管和第二干燥管組成;所述儲氣腔設置在干燥箱的左側外壁上;所述進氣管固定設置在儲氣腔的左側中心線上;所述第一干燥管設置在儲氣腔的右側中心線的上方,且通過輔助管道與第二干燥管相連接;所述第二干燥管設置在第一干燥管的底部,且在第二干燥管的右側設置有排液管;所述旋轉裝置由保護外殼、主動輪、從動輪、驅動電機、連接軸和攪拌裝置組成;所述保護外殼固定設置在干燥箱的右側;所述主動輪設置在保護外殼內,且通過連接軸與驅動電機相連接;所述驅動電機設置在保護外殼的頂部;所述從動輪設置在主動輪的左側,與主動輪相嚙合,且與攪拌裝置固定連接;所述進料裝置由往復運作裝置、進料倉、第一進料斗、第二進料斗、活塞、第二連接桿、第一進料口和第二進料口組成;所述活塞設置在進料倉的中心,且通過第二連接桿與往復運作裝置相連接;所述第一進料斗設置在進料倉的頂部,活塞的左側;所述第二進料斗設置在第一進料斗的右側;所述第一進料口設置在進料倉的底部左側;所述第二進料口設置在第一進料口的右側;所述往復運作裝置固定設置在進料倉的左端;往復運作裝置由隔板、圓盤、電動機、第一連接桿、過渡桿和擋板組成;所述擋板固定設置在隔板上;所述過渡桿設置在兩擋板之間,左端與第一連接桿相連接,右端與第二連接桿相連接;所述第一連接桿右端與過渡桿相連接,左端與圓盤上靠近邊緣上的固定塊相連接;所述圓盤通過連接軸與電動機相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進氣管和儲氣腔上設置有保溫層。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干燥管和第二干燥管由導熱材料制成。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粉碎電機、第二粉碎電機、電動機和驅動電機均通過導線與電源相連接。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加熱裝置的設置,能夠對物料進行充分的干燥;攪拌裝置的設置,能夠對化工物料進行攪拌干燥,且能夠對物料進行上下翻轉,使得物料干燥的更加得徹底;粉碎箱的設置,能夠對干燥過后的化工物料進行粉碎處理,方便進行下一步的化工處理,省時省力。
附圖說明
圖1為能夠循環(huán)利用的化工原料干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能夠循環(huán)利用的化工原料干燥裝置中進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能夠循環(huán)利用的化工原料干燥裝置中往復運作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能夠循環(huán)利用的化工原料干燥裝置中加熱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能夠循環(huán)利用的化工原料干燥裝置中旋轉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座,2-排料管,3-加熱裝置,4-干燥箱,5-進料裝置,6-支撐板,7-旋轉裝置,8-粉碎箱,9-第二粉碎刀片,10-第二粉碎軸,11-第二粉碎電機,12-第一粉碎軸,13-第一粉碎電機,14-第一粉碎刀片,15-進氣管,16-儲氣腔,17-第二干燥管,18-連接軸,19-第一干燥管,20-隔板,21-圓盤,22-電動機,23-第一連接桿,24-擋板,25-過渡桿,26-往復運作裝置,27-第一進料口,28-第二連接桿,29-進料倉,30-第二進料口,31-第二進料斗,32-活塞,33-第一進料斗,34-攪拌裝置,35-保護外殼,36-從動輪,37-驅動電機,38-主動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5,一種能夠循環(huán)利用的化工原料干燥裝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頂部設置有粉碎箱8,用于支撐該裝置,且方便工作人員對該裝置的安裝;所述粉碎箱8的頂部設置有干燥箱4;粉碎箱8的左側設置有排料管2,底部設置有第一粉碎電機13和第二粉碎電機11,用于將干燥過后的化工原料,進行粉碎后排出;粉碎箱8的內部設置有第一粉碎軸12、第一粉碎刀片14、第二粉碎軸10和第二粉碎刀片9;所述干燥箱4的內部設置有攪拌裝置;干燥箱4的有左側設置有加熱裝置3,右側設置有旋轉裝置7,用于對化工原料進行干燥;干燥箱4的頂部設置有支撐板6;支撐板6的頂部設置有進料裝置5,用于支撐進料裝置5;所述第一粉碎軸12設置在粉碎箱8的底部中心線的左側,且與第一粉碎電機13相連接,用于帶動第一粉碎刀片14,且能夠對化工物料進行粉碎;所述第一粉碎刀片14設置有多個,且對稱設置在第一粉碎軸12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二粉碎刀片9與第一粉碎刀片14交叉設置,第二粉碎刀片9固定設置在第二粉碎軸10上,第一粉碎刀片14和第二粉碎刀片9的交叉設置能夠對化工物料進行粉碎;所述第二粉碎軸10設置在第一粉碎軸12的右側,且貫穿粉碎箱8底部與第二粉碎電機11相連接;所述加熱裝置3由進氣管15、儲氣腔16、第一干燥管19和第二干燥管17組成,用于將加熱的氣體,通過進氣管15輸送到儲氣腔16中,從而進入到第一干燥管19和第二干燥管17內,且通過第一干燥管19和第二干燥管17將熱氣散熱出去,從而達到對化工原料進行干燥處理;所述儲氣腔16設置在干燥箱4的左側外壁上,用于暫時存儲熱氣體;所述進氣管15固定設置在儲氣腔16的左側中心線上,用于熱氣的輸送;所述第一干燥管19設置在儲氣腔16的右側中心線的上方,且通過輔助管道與第二干燥管17相連接;所述第二干燥管17設置在第一干燥管19的底部,且在第二干燥管17的右側設置有排液管,第一干燥管19和第二干燥管17能夠將熱氣中熱氣散熱出去,并能夠對物料進行干燥;所述旋轉裝置7由保護外殼35、主動輪38、從動輪36、驅動電機37、連接軸18和攪拌裝置34組成,通過驅動電機37的運轉帶動該裝置進行運動,從而使得攪拌裝置34對化工原料進行攪拌,從而還能夠在第二干燥管17進行再次干燥;所述保護外殼35固定設置在干燥箱4的右側,用于對主動輪38和從動輪36進行保護;所述主動輪38設置在保護外殼35內,且通過連接軸18與驅動電機37相連接,用于帶動從動輪36進行運動;所述驅動電機37設置在保護外殼35的頂部,用于為攪拌裝置34提供動力;所述從動輪36設置在主動輪38的左側,與主動輪38相嚙合,且與攪拌裝置34固定連接,用于帶動攪拌裝置34對化工原料進行攪拌;所述進料裝置5由往復運作裝置26、進料倉29、第一進料斗33、第二進料斗31、活塞32、第二連接桿28、第一進料口27和第二進料口30組成,通過電動機22帶動往復運動裝置26運動,使得第二連接桿28能夠帶動活塞32進行左右往復運動,從而將物料從第一進料口27和第二進料口30排放到粉碎箱8內;所述活塞32設置在進料倉29的中心,且通過第二連接桿28與往復運作裝置26相連接;所述第一進料斗33設置在進料倉29的頂部,活塞32的左側;所述第二進料斗31設置在第一進料斗33的右側;所述第一進料口27設置在進料倉29的底部左側;所述第二進料口30設置在第一進料口27的右側;所述往復運作裝置26固定設置在進料倉29的左端;往復運作裝置26由隔板20、圓盤21、電動機22、第一連接桿23、過渡桿25和擋板24組成,通過電動機22帶動圓盤21進行轉動,由于圓盤21的運動,從而帶動第一連接桿23跟著圓盤21進行運動,從而使得第二連接桿28能夠進行伸縮運動,從而達到對物料進行往復進料的效果;所述擋板24固定設置在隔板20上;所述過渡桿25設置在兩擋板24之間,左端與第一連接桿23相連接,右端與第二連接桿28相連接,用于連接第一連接桿23和第二連接桿28;所述第一連接桿23右端與過渡桿25相連接,左端與圓盤21上靠近邊緣上的固定塊相連接;所述圓盤21通過連接軸18與電動機22相連接,用于帶動第一連接桿23進行運作。
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