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熱力鍋爐,屬于鍋爐設備。
背景技術:
在工廠的生產中,特別是涉及到化工或食品的類的生產,需要熱水作為生產原料或作為輔助加熱使用。在北方取暖通常也會用到熱水。
對于熱力鍋爐結構,有立式,也有臥式矩形結構。常見的立式反燒圓柱熱力鍋爐的燃燒室開口朝下,達到節(jié)煤效果。但是該種結構會導致燃燒的的燃燒狀態(tài)的煙氣阻力較大。臥式矩形反燒鍋爐爐壁承壓使用中有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熱力鍋爐,解決常規(guī)立式反燒鍋爐燃燒室向下導致的燃燒中煙氣阻力較大及臥式矩形反燒鍋爐爐壁承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熱力鍋爐,爐壁為中空水循環(huán)的內腔,爐內設有并排彎管,并排彎管的內側與爐壁間圍成至少一個燃燒室,所述并排的彎管上部從爐壁引出,并排彎管在下部匯集于匯流管,匯流管兩側通入爐壁內,并排彎管間設有阻燃材料將燃燒室的上部與側面與爐內上部分隔開,所述燃燒室的兩側爐壁及前側爐壁設有燃料投入口。
所述爐內的下部設有爐箅,所述爐箅為多組并排的箅條組成,并排的箅條由轉軸串聯(lián),轉軸兩端設置在爐壁上,轉軸可相對爐壁轉動,轉軸的中部位置的一箅條與一擺臂相連,擺臂鉸接在一擺動桿上,擺動桿一端伸出爐外由驅動機構驅動實現深入伸出爐體運動。
爐壁頂部分別設有接入水自然循環(huán)的進水口和出水口,爐體上部還設有循環(huán)水箱,出水口直接通入循環(huán)水箱內,回水管從外部經過循環(huán)水箱內循環(huán)后延伸出循環(huán)水箱接入爐體的進水口,循環(huán)水箱上還設有出水管通入用熱單元。
所述進水口在爐壁內部深入爐壁底部位置,所述出水口直接從爐壁內腔引出。
所述爐體的出煙口從頂部伸出后穿過循環(huán)水箱。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熱力鍋爐,實現多種燃料同時燃燒,燃燒室間形成串聯(lián)樣式,能夠延長燃料煙氣在燃燒室內的停留時間,能夠提高燃燒效率、充分燃燒,實現無動力較遠距離的流體或氣體介質輸送。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內部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內部俯視圖,
附圖標記:1并排彎管2燃燒室3匯流管4爐壁5內腔6燃料投入口7爐箅8轉軸9擺臂10擺動桿11進水口12出水口13循環(huán)水箱14出水管15出煙口16回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熱力鍋爐,爐壁為中空水循環(huán)的內腔,爐內設有并排彎管,并排彎管的內側與爐壁間圍成至少一個燃燒室,所述并排的彎管上部從爐壁引出,并排彎管在下部匯集于匯流管,匯流管兩側通入爐壁內,并排彎管間設有阻燃材料將燃燒室的上部和側面與爐內上部分隔開,所述燃燒室的兩側爐壁及前側爐壁設有燃料投入口。
鍋爐使用中為達到要求的燃燒溫度,只能投入高燃燒值燃料,適合的燃料較為單一。采用本發(fā)明的多燃燒室結構,能夠使用多種燃料同時燃燒,在達到燃燒溫度要求的同時,降低高燃燒值燃料的使用,降低成本。該種結構也避免了矩形臥式鍋爐的爐壁承壓小的問題,提高看了安全性能。
爐內的下部設有爐箅,所述爐箅為多組并排的箅條組成,并排的箅條由轉軸串聯(lián),轉軸兩端設置在爐壁上,轉軸可相對爐壁轉動,轉軸的中部位置的一箅條與一擺臂相連,擺臂鉸接在一擺動桿上,擺動桿一端伸出爐外由驅動機構驅動實現深入伸出爐體運動。
傳統(tǒng)的爐箅在鍋爐中為采用扭動轉動軸的方式實現廢料排出,但是轉動軸材料傳動中受扭矩大,容易斷裂。本專利采用拉伸擺動桿的方式實現爐箅的擺動,將傳動的對轉動軸的扭轉替換為對爐箅整體的驅動,防止轉動軸的損壞。
爐壁頂部分別設有接入水循環(huán)的進水口和出水口,爐體上部還設有循環(huán)水箱,出水口直接通入循環(huán)水箱內,回水管從外部經過循環(huán)水箱內后延伸出循環(huán)水箱接入爐體的進水口,循環(huán)水箱壁上還設有出水管通入用熱單元。進水口在爐壁內部深入爐壁底部位置,所述出水口直接從爐壁內腔引出。爐體的出煙口從頂部伸出后穿過循環(huán)水箱。該設置能夠提高加熱后的流動介質自然循環(huán)的流動距離,比傳統(tǒng)的結構自循環(huán)距離提高10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