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樓宇換熱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減少熱能損失的樓宇換熱站。
背景技術:
樓宇換熱站就是之前的是一個大片區(qū)建一個換熱站,對各戶的供熱效果不好調控,而且容易損耗熱量,為此,我們推出一種減少熱能損失的樓宇換熱站。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減少熱能損失的樓宇換熱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減少熱能損失的樓宇換熱站,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設有站體,所述站體的左側設有管道,所述站體的前部通過合頁設有隔音門,所述隔音門的前部右側設有把手,所述站體的上端設有防雨頂棚,所述防雨頂棚的上端居中安裝有通風器,所述站體由內(nèi)至外包括有內(nèi)墻體、保溫層和外墻體,所述底座由上至下包括有上混凝土層、保溫板、聚苯板和下混凝土層。
優(yōu)選的,所述底座的上端兩側螺接有吊環(huán),所述吊環(huán)設為四組,且為對稱設置。
優(yōu)選的,所述上混凝土層和下混凝土層內(nèi)部均設有加強筋,且加強筋依次交錯構成柵格狀的鋼筋骨架。
優(yōu)選的,所述管道與站體接觸處設有密封膠層。
優(yōu)選的,所述防雨頂棚呈梯形結構,所述防雨頂棚的內(nèi)腔與站體內(nèi)腔連通。
優(yōu)選的,所述管道包括有內(nèi)水管和保溫管。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保溫管的設置,對內(nèi)水管起到保溫作用,避免熱量損失,通過保溫板的設置,使得底座具有保溫性能,通過聚苯板的設置,使得底座具有防水的性能,通過站體由內(nèi)至外包括有內(nèi)墻體、保溫層和外墻體的設置,提高站體的保溫性能,且一個樓建一個換熱站,供熱效果好控制,不損失熱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底座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站體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管道結構示意圖。
圖中:1防雨頂棚、2通風器、3把手、4站體、41保溫層、42內(nèi)墻體、43外墻體、5吊環(huán)、6底座、61上混凝土層、62保溫板、63聚苯板、64下混凝土層、7隔音門、8管道、81內(nèi)水管、82保溫管、9合頁。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绢I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減少熱能損失的樓宇換熱站,包括底座7,所述底座7的上端設有站體4,所述站體4的左側設有管道8,所述站體4的前部通過合頁9設有隔音門7,所述隔音門7的前部右側設有把手3,所述站體4的上端設有防雨頂棚1,所述防雨頂棚1的上端居中安裝有通風器2,所述站體4由內(nèi)至外包括有內(nèi)墻體42、保溫層41和外墻體43,所述底座6由上至下包括有上混凝土層61、保溫板62、聚苯板63和下混凝土層64。
進一步的,所述底座6的上端兩側螺接有吊環(huán)5,所述吊環(huán)5設為四組,且為對稱設置,通過吊環(huán)5的設置,便于樓宇換熱站的移動轉運。
進一步的,所述上混凝土層61和下混凝土層64內(nèi)部均設有加強筋,且加強筋依次交錯構成柵格狀的鋼筋骨架,通過加強筋的設置,提高了上混凝土層61和下混凝土層64的結構強度,進而提高底座6的結構強度。
進一步的,所述管道8與站體4接觸處設有密封膠層,通過密封膠層的設置,使得管道8與站體4接觸處密封性能好。
進一步的,所述防雨頂棚1呈梯形結構,所述防雨頂棚1的內(nèi)腔與站體4內(nèi)腔連通,通過防雨頂棚1呈梯形結構的設置,有利于防雨頂棚1的防雨效果。
進一步的,所述管道8包括有內(nèi)水管81和保溫管82,通過保溫管82的設置,對內(nèi)水管81起到保溫作用,避免熱量損失。
具體的,使用時,通過保溫管82的設置,對內(nèi)水管81起到保溫作用,避免熱量損失,通過保溫板62的設置,使得底座6具有保溫性能,通過聚苯板63的設置,使得底座6具有防水的性能,通過站體4由內(nèi)至外包括有內(nèi)墻體42、保溫層41和外墻體43的設置,提高站體4的保溫性能,且一個樓建一個換熱站,供熱效果好控制,不損失熱量。
盡管已經(jīng)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