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換熱器,尤其涉及一種可調節(jié)流體熱交換溫度的可調節(jié)歧流通道交換結構及熱交換器。
背景技術:
1、換熱器,又稱熱交換器,是一種用于將熱流體的部分熱量傳遞給冷流體的設備。它在化工、石油、動力、食品等眾多工業(yè)生產中占據重要地位,可以作為加熱器、冷卻器、冷凝器、蒸發(fā)器和再沸器等。
2、換熱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熱傳導。它通常由兩個流體通道組成:熱源側流體通道和熱負荷側流體通道。在工作過程中,熱源側流體通道中的熱源(如蒸汽、熱水等)通過管道進入換熱器,經過換熱器內部的管道和換熱面,將熱量傳遞給熱負荷側流體通道中的熱負荷(如水、空氣等),使其溫度升高。同時,熱負荷側流體通道中的熱負荷則通過換熱面和管道,將熱量傳遞給熱源側流體通道中的熱源,使其溫度降低。
3、在水下艙體中對流體進行換熱通常涉及特殊的工程設計和考慮因素,因為水下環(huán)境對設備的要求與陸上環(huán)境有很大的不同。由于艙體的空間有限,需根據艙體內的空間限制設計緊湊的熱交換器。現有的換熱器常使用歧流通道以增加流體與換熱器的接觸面積,但根據不同的使用情況無法降低或提高換熱器的效率。
4、目前針對相關技術中存在的現有換熱器的歧流通道固定無法調節(jié)換熱效率等問題,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可調節(jié)流體熱交換溫度的可調節(jié)歧流通道交換結構及熱交換器,以解決相關技術中存在的現有換熱器的歧流通道固定無法調節(jié)換熱效率等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3、第一方面,提供一種可調節(jié)流體熱交換溫度的可調節(jié)歧流通道交換結構,用于水下艙體,包括:
4、主體單元;
5、第一導向單元,所述第一導向單元設置于所述主體單元的內部的第一側,并與所述主體單元的第一側連接;
6、第二導向單元,所述第二導向單元設置于所述主體單元的內部的第二側,并與所述主體單元的第二側連接,所述第二導向單元與所述第一導向單元交錯設置;
7、第三導向單元,所述第三導向單元設置于所述主體單元的內部的第二側,并與所述主體單元的后側連接,所述第三導向單元與所述第二導向單元間隔設置,所述第三導向單元與所述第一導向單元相對設置;
8、格柵單元,所述格柵單元活動地設置于所述主體單元的內部,并分別與所述主體單元、所述第一導向單元、所述第二導向單元、所述第三導向單元滑動連接,用于增加流體與所述可調節(jié)歧流通道交換結構的接觸面積;
9、調節(jié)單元,所述調節(jié)單元滑動地設置于所述格柵單元的內部,用于調節(jié)流體與所述可調節(jié)歧流通道交換結構的內表面接觸面積大小;
10、接口單元,所述接口單元設置于所述主體單元的前側或后側,并與所述主體單元的內部連通,用于供流體流入所述主體單元、供流體流出所述主體單元。
11、在其中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主體單元包括:
12、底座元件;
13、第一側板元件,所述第一側板元件設置于所述底座元件的第一側,并分別與所述底座元件、所訴第一導向單元連接;
14、第二側板元件,所述第二側板元件設置于所述底座元件的第二側,并分別與所述底座元件、所述第二導向單元連接;
15、第三側板元件,所述第三側板元件設置于所述底座元件的后側,并分別與所述底座元件、所述第一側板元件、所述第二側板元件、所述第三導向單元連接;
16、第四側板元件,所述第四側板元件設置于所述底座元件的前側,并分別與所述底座元件、所述第一側板元件、所述第二側板元件、所述接口單元連接;
17、頂板元件,所述頂板元件設置于所述底座元件的頂部,并分別與所述第一側板元件、所述第二側板元件、所述第三側板元件、所述第四側板元件連接;
18、第一滑動元件,所述第一滑動元件設置于所述頂板元件,并與所述格柵單元滑動連接。
19、在其中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導向單元包括:
20、若干第一導向元件,若干所述第一導向元件沿豎直方向間隔設置于所述主體單元的內部的第一側,且分別與所述主體單元的第一側連接,并分別與所述格柵單元滑動連接,若干所述第一導向元件與所述第二導向單元交替設置,若干所述第一導向元件與所述第三導向單元相對設置。
21、在其中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導向單元包括:
22、若干所述第二導向元件設置于所述主體單元的內部的第二側,且分別與所述主體單元的第二側連接,并分別與所述格柵單元滑動連接,若干所述第二導向元件分別與所述第一導向單元、所述第三導向單元交錯設置。
23、在其中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三導向單元包括:
24、若干所述第三導向元件設置于所述主體單元的內部的第二側,其分別與所述主體單元的后側連接,并分別與所述格柵單元滑動連接,若干所述第三導向元件分別與所述第二導向單元間隔設置,若干所述第三導向元件分別與所述第一導向單元相對設置。
25、在其中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格柵單元包括:
26、第二滑動元件,所述第二滑動元件活動地設置于所述主體單元的內部,并分別與所述主體單元、所述第一導向單元、所述第二導向單元、所述第三導向單元滑動連接,所述第二滑動元件的頂部設置有所述調節(jié)單元;
27、若干格柵元件,若干所述格柵元件陣列設置于所述第二滑動元件,用于增加流體與所述可調節(jié)歧流通道交換結構的接觸面積;
28、若干第三滑動元件,若干所述第三滑動元件分布設置于所述第二滑動元件,且位于對應的所述格柵元件的側部,并與所述調節(jié)單元滑動連接。
29、在其中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調節(jié)單元包括:
30、若干調節(jié)元件,若干所述調節(jié)元件滑動地設置于所述格柵單元的內部,用于調節(jié)流體與所述可調節(jié)歧流通道交換結構的內表面接觸面積大??;
31、傳動元件,所述傳動元件設置于若干所述調節(jié)元件的頂部;
32、驅動元件,所述驅動元件設置于所述格柵單元的頂部,并與所述傳動元件連接,用于驅動所述調節(jié)元件沿所述格柵單元的長度方向往復滑動。
33、在其中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接口單元包括:
34、第一接口元件,所述第一接口元件設置于所述主體單元的前側或后側,并與所述主體單元連通,用于供流體流入;
35、第二接口元件,所述第二接口元件設置于所述主體單元的前側或后側,并與所述主體單元連通,用于供流體流出。
36、在其中的一些實施例中,還包括:
37、第四導向單元,所述第四導向單元設置于所述主體單元的內部的第一側,并與所述主體單元的第一側連接,所述第四導向單元與所述第一導向單元間隔設置,所述第四導向單元與所述第二導向單元相對設置。
38、在其中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四導向單元包括:
39、若干第四導向元件,若干所述第四導向元件沿豎直方向間隔設置于所述主體單元的內部的第一側,并與所述主體單元的第一側連接,若干所述第四導向元件與所述第一導向單元間隔設置,所述第四導向元件與所述第二導向單元相對設置。
40、第二方面,提供一種可調節(jié)流體熱交換溫度的熱交換器,包括:
41、兩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可調節(jié)歧流通道交換結構,兩所述可調節(jié)歧流通道交換結構一體成型,一所述可調節(jié)歧流通道交換結構用于供熱流體流入流出,另一所述可調節(jié)歧流通道交換結構用于供冷流體流入流出。
42、在其中的一些實施例中,熱流體的流動方向與冷流體的流動方向相反。
43、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上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技術效果:
44、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可調節(jié)流體熱交換溫度的可調節(jié)歧流通道交換結構及熱交換器,通過在主體單元的內部設置格柵單元,增加了流體與可調節(jié)歧流通道交換結構的內表面的接觸面積,并使流體的溫度均勻分布;并在格柵單元的內部設置可滑動調節(jié)的調節(jié)單元,可根據需求調整流體的換熱效率,解決了現有換熱器的歧流通道固定無法調節(jié)換熱效率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