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煙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抽油煙設備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油煙機。
【背景技術】
[0002]現(xiàn)有技術中的油煙機的結構復雜,生產成本高,抽油煙效果不理想。具體地,現(xiàn)有技術中的油煙機的回風口面積狹窄,造成油煙機的回風面積有限,從而影響抽油煙的效果。現(xiàn)有技術中在蒸發(fā)器側設置有為室內提供冷風的冷風出口,冷風出風口位于抽油煙機的前側下緣,距離施廚者的距離不合理,容易給人體帶來舒適性差的感受。
[0003]除此之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油煙機還存在換熱器換熱效果差,排油煙系統(tǒng)對冷凝器污染嚴重,影響使用效果和冷凝器的使用壽命等問題。
【發(fā)明內容】
[0004]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油煙機,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出風口設置不合理的問題。
[0005]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油煙機,包括:油煙機本體;排氣部,與油煙機本體相連接;制冷部,制冷部與排氣部相連接,制冷部具有制冷腔,制冷腔的上端具有出風口。
[0006]進一步地,排氣部具有排氣腔,制冷部與排氣腔相隔離地設置,制冷部通過出風口朝向室內送冷風。
[0007]進一步地,制冷腔設置于排氣腔內,出風口設置于排氣部的側壁上。
[0008]進一步地,制冷部包括:蒸發(fā)器,設置于制冷腔的底部;第一風機組件,設置于制冷腔內并位于蒸發(fā)器的上方,第一風機組件通過出風口朝向室內送冷風。
[0009]進一步地,制冷腔還具有回風口,回風口設置于蒸發(fā)器與制冷腔的底部之間的排氣部的側壁上。
[0010]進一步地,制冷部還包括:隔離部,隔離部分別與排氣部的頂部和排氣部的部分側壁相連接,隔離部與頂部和部分側壁之間形成制冷腔。
[0011 ]進一步地,制冷部凸出地設置于排氣部的側壁上,出風口設置于遠離排氣腔的制冷部的側壁上。
[0012]進一步地,制冷腔的底部開設有回風口。
[0013]進一步地,制冷部包括:蒸發(fā)器,設置于制冷部的制冷腔內;第一風機組件,設置于制冷腔內并位于蒸發(fā)器的上方,第一風機組件通過出風口朝向室內送冷風。
[0014]進一步地,排氣部還包括:換熱部,換熱部的第一端與油煙機本體相連通,換熱部的與第一端相對的第二端與排氣部的排氣腔相連通。
[0015]進一步地,換熱部具有容納腔,換熱部包括:排油煙通道,設置于容納腔內并與排氣部相連通;冷凝器,設置于容納腔內并位于排油煙通道的外側,排油煙通道的側壁與冷凝器之間形成排熱通道。
[0016]進一步地,冷凝器的橫截面呈環(huán)形結構或方形結構。
[0017]進一步地,排油煙通道的橫截面呈環(huán)形結構或方形結構。
[0018]進一步地,排氣部還包括:第二風機組件,設置于排氣部的排氣腔內,第二風機組件的電機的豎直中心線與排氣腔的豎直中心線同軸設置。
[0019]進一步地,換熱部的側壁上開設有進氣口,進氣口與冷凝器相對地設置。
[0020]進一步地,排熱通道具有出氣口,出氣口位于排熱通道的頂部,出氣口處設置有用于打開或關閉出氣口的風閥。
[0021 ]進一步地,出風口處設置有用于打開或關閉出風口的導風板。
[0022]應用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提供了一種油煙機,包括油煙機本體、排氣部和制冷部。排氣部與油煙機本體相連接。制冷部與排氣部相連接,制冷部具有制冷腔,制冷腔的上端具有出風口。將制冷部的出風口設置在制冷部的上方,改進了出風口的出風位置,使得冷風的出風位置更加合理,增加了施廚者人體的舒適性。
【附圖說明】
[0023]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fā)明的進一步理解,本發(fā)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fā)明,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24]圖1示出了根據本發(fā)明的油煙機安裝時的實施例的掃風效果示意圖;
[0025]圖2示出了圖1中的油煙機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3示出了根據本發(fā)明的油煙機的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4示出了根據本發(fā)明的油煙機的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5示出了根據本發(fā)明的油煙機的第三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以及
[0029]圖6示出了根據本發(fā)明的油煙機的第四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30]其中,上述附圖包括以下附圖標記:
[0031]10、油煙機本體;20、排氣部;21、排氣腔;22、換熱部;221、排熱通道;222、排油煙通道;223、冷凝器;23、第二風機組件;24、進氣口 ;25、出氣口; 30、制冷部;31、出風口 ;32、蒸發(fā)器;33、第一風機組件;34、回風口; 35、制冷腔;36、隔離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32]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fā)明。
[0033]如圖1和圖2所示,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油煙機,該油煙機包括油煙機本體10、排氣部20和制冷部30。排氣部20與油煙機本體10相連接。制冷部30與排氣部20相連接,制冷部30具有制冷腔35,制冷腔35的上端具有出風口 31。
[0034]在本實施例中,將制冷部的出風口設置在制冷部的上方即靠近廚房天花板處,通過改進出風口的出風位置,使得冷風的出風位置更加合理,能夠迅速的降低室內的溫度,增加了施廚者人體的舒適性。該油煙機的結構簡單、緊湊。
[0035]如圖4和圖5所示,排氣部20具有排氣腔21。制冷部30與排氣腔21相隔離地設置,制冷部30通過出風口 31朝向室內送冷風。避免了在進行蒸煮過程中產生的油煙進入制冷部30的內部,從而影響制冷部30的制冷效果。如圖2所示,制冷腔35設置于排氣腔21內,出風口 31設置于排氣部20的側壁上。制冷部30與排氣腔21可通過隔離部36相隔離,其中,隔離部36分別與排氣部20的頂部和排氣部20的部分側壁相連接,隔離部36與頂部和部分側壁之間形成制冷腔35。這樣設置進一步的防止排氣部20內的氣體進入到制冷部30內,同時起到防止制冷腔35內部冷量散失的作用。
[0036]在本實施例中,制冷部30包括蒸發(fā)器32和第一風機組件33。蒸發(fā)器32設置于制冷腔35的底部。第一風機組件33設置于制冷腔35內并位于蒸發(fā)器32的上方,第一風機組件33通過出風口 31朝向室內送冷風。采用蒸發(fā)器32與第一風機組件33相配合,這樣設置能夠增加制冷部的制冷效果。如圖2所示,回風口34設置于蒸發(fā)器32與制冷腔35的底部之間的排氣部20的側壁上。在靠近蒸發(fā)器32的一側設置回風口 34,室內空氣通過回風口 34進入制冷部30內,有效的促進了室內溫度的熱交換進程。
[0037]如圖3所示,在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中,制冷部30凸出地設置于排氣部20的側壁上,出風口31設置于遠離排氣腔21的制冷部30的側壁上。這樣設置能夠減少制冷部30與排氣腔21之間的接觸面積,有效的避免了排氣腔21內產生的熱空氣對制冷部30的影響。同時,將制冷部30凸出地設置于排氣部20的側壁上,能夠有效的增加排氣腔21和制冷腔35的熱交換空間,即有效的增加了油煙機的抽油煙和制冷的效果。
[0038]在凸出的制冷部30內設置有蒸發(fā)器32和第一風機組件33。制冷部30設置于制冷部30的制冷腔35內。設置于制冷腔35內并位于蒸發(fā)器32的上方,第一風機組件33通過出風口31朝向室內送冷風。在制冷腔35的底部開設有回風口 34。這樣設置能夠使得室內空氣通過回風口34進入制冷部30內,有效的促進了室內溫度的熱交換進程。
[0039]如圖2和圖3所示,排氣部20還包括換熱部22。換熱部22的第一端與油煙機本體10相連通,換熱部22的與第一端相對的第二端與排氣部20的排氣腔21相連通。將換熱部22設置于排氣部20的下方,能夠有效的增加換熱部22的換熱效果。其中,換熱部22包括排油煙通道222和冷凝器223。排油煙通道222設置于換熱部22的容納腔內并與排氣部20相連通。冷凝器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