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塔式空氣凈化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塔式空氣凈化器,為解決現(xiàn)有塔式空氣凈化器中風道結構不合理而帶來諸多關于氣流的機體內外循環(huán)效率低下,震動和噪音大等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塔式空氣凈化器,包括過濾筒、位于過濾筒端部的出風口,出風口和過濾筒端部之間設有電機和由電機驅動的離心風輪,離心風輪和出風口之間的中心區(qū)域設有導風罩,導風罩靠近離心風輪一端與離心風輪的后端之間設有不大于30毫米的間隙。導風罩和離心風輪之間留有一定尺寸的間隙可平衡導風罩周側的氣壓差,提高機體運行的穩(wěn)定性,降低了震動和噪音。同時,離心風輪和出風口之間的中心區(qū)域設有導風罩,限制了風道內氣流橫向竄動的范圍,進而提高了亂流區(qū)內氣團的有序性,降低了震動和噪音。
【專利說明】
一種塔式空氣凈化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塔式空氣凈化器,屬于空氣凈化器技術領域。
[0002]
【背景技術】
[0003]隨著工業(yè)化進程的不斷深化,我們將面對越來越嚴酷的環(huán)境挑戰(zhàn)。近年來一直持續(xù)的霧霾天氣讓很多人非常困擾,同時也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據統(tǒng)計,人們平均每天有80%以上的時間都在室內度過,所以,室內空氣的質量至關重要。近來,空氣凈化器已逐漸走向生活必需品的行列,其能夠吸附、分解或轉化各種空氣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塵、花粉、異味、甲醛、細菌、過敏原等,可有效提高空氣清潔度。
[0004]空氣凈化器在室內運行時,氣流循環(huán)包括機體內循環(huán)和機體外循環(huán)。目前市場上興起的塔式空氣凈化器,往往在噪音和出風量等方面會有缺陷,尤其是離心風輪處由于涉及氣流的變向,往往會帶來較大的震動,進而造成噪音大,同時,由于震動、噪音消耗了大量能量,進一步造成出風量的降低。其中,機體內循環(huán)中由于風道結構不合理,往往造成風腔內形成亂流,混亂的氣流不僅沖擊機體內的部件,形成震動和噪音,而且相互對流,增大了電機的負載,降低了出風量。另一方面,不暢的機體內循環(huán)不僅帶來了出風量的降低,而且使得整機出風口處氣流流速下降,造成循環(huán)氣流僅在房間的下層空氣中流動,需要較長時間才能使得凈化后的空氣擴散至整個房間,影響了機體外循環(huán)的效率。
[0005]另外,公開號為CN203803246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具有上下雙風腔結構的塔式空氣凈化器,具體的,其風腔在分流件的作用下被分為位于分流件下側的第一風腔部位和位于分流件周側的第二風腔部位。氣流自風輪甩出后向四周流動,碰撞在風腔的側壁后在回彈力的作用下,一部分氣流保持螺旋向上運動,另一部分氣流則向內反彈進入第二風腔部位,漂泊在風輪的上方,形成了亂流,沖擊分流件及風輪,增大了震動和噪音。同時,該結構也造成風腔高度的增大,一方面增大了整機的高度,另一方面拉長了氣流的機體內循環(huán)路徑的長度,進而提高了風阻,增大了電機的負載。
【發(fā)明內容】
[0006]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塔式空氣凈化器風道結構不合理而帶來諸多關于氣流的機體內外循環(huán)效率低下,震動和噪音大等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塔式空氣凈化器,包括過濾筒、過濾筒安裝腔、位于過濾筒安裝腔側部周向的進風口和位于過濾筒端部的出風口,所述出風口和過濾筒端部之間為風腔,所述風腔內設有電機和由電機驅動的離心風輪,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心風輪中心處的氣流入口朝向過濾筒方向,所述離心風輪和出風口之間的中心區(qū)域設有導風罩,所述導風罩和風腔的側壁之間形成風道,所述出風口呈環(huán)狀布置于空氣凈化器的端面且與風道連通,所述導風罩靠近離心風輪一端與離心風輪的后端之間設有不大于30毫米的間隙。
[0007]進一步的,所述導風罩包括第一導風段,所述第一導風段所在的風道的水平截面面積自離心風輪向出風口方向逐漸收縮。
[0008]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導風段靠近出風口一端的徑向尺寸不小于另一端的徑向尺寸。
[0009]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導風段的高度為40毫米至90毫米,所述第一導風段的側壁與水平面的夾角為45°至70°。
[0010]進一步的,所述導風罩還包括位于第一導風段與離心風輪之間的第二導風段,所述第二導風段所在的風道的水平截面面積自離心風輪向出風口方向逐漸擴張或者保持不變。
[0011]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導風段靠近離心風輪一端的徑向尺寸不小于另一端的徑向尺寸。
[0012]進一步的,所述離心風輪的氣流出口處所在的風道的水平截面面積為SI,所述導風罩靠近離心風輪一端所在的風道的水平截面面積為S2,所述導風罩靠近出風口所在的風道的水平截面面積為S3,其中,SI ^ S2,且S3 < S2。
[0013]進一步的,所述出風口所在的空氣凈化器端面的水平截面面積為S4,其中,
0.1 彡 S3/S4 彡 0.6ο
[0014]進一步的,所述導風罩與風腔的側壁間設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兩端分別連接導風罩與風腔側壁的導風片,所述導風片的切風方向與離心風輪的旋轉方向一致。
[0015]進一步的,所述支架還包括兩端分別連接導風罩與風腔側壁的連接筋,所述連接筋內設有將位于風腔側壁的傳感器與位于導風罩內部的控制板進行電連接的導線。
[0016]本發(fā)明中,自離心風輪流出的氣流最初呈螺旋上升狀,離心風輪的氣流出口處至其上方一定區(qū)域形成了氣流的螺旋上升區(qū),但氣流在風腔側壁和風道內其它部件的碰撞沖擊,以及氣流與之發(fā)生摩擦等作用下,使得出風口下方一定區(qū)域的氣流方向不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形成亂流區(qū),亂流區(qū)的氣團在螺旋上升區(qū)的氣團的推動下,自出風口流出。離心風輪和出風口之間的中心區(qū)域設有導風罩,限制了風道內氣流橫向竄動的范圍,進而提高了亂流區(qū)內氣團的有序性,降低了震動和噪音。同時,導風罩和離心風輪之間留有一定尺寸的間隙可平衡導風罩周側的氣壓差,提高機體運行的穩(wěn)定性。進一步的,由于導風罩的第一導風段所在的風道的水平截面面積自離心風輪向出風口方向逐漸收縮,一方面,有利于進一步提高亂流區(qū)內氣團的有序性,降低震動和噪音,另一方面,增大了自出風口吹出的氣流流速,有利于在房間內形成更大范圍的氣流循環(huán),提高機體外循環(huán)的效率。
【附圖說明】
[0017]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塔式空氣凈化器的剖視圖;
圖2是本發(fā)明塔式空氣凈化器風腔附近的剖視圖;
圖3是本發(fā)明塔式空氣凈化器導風罩和格柵裝配的示意圖;
圖4是本發(fā)明塔式空氣凈化器格柵的示意圖;
圖5是圖4中A區(qū)域的局部放大圖;
圖6是本發(fā)明塔式空氣凈化器導風罩和格柵一體件的示意圖;
圖7是本發(fā)明塔式空氣凈化器導風罩和負離子發(fā)生器裝配的示意圖; 圖8是本發(fā)明塔式空氣凈化器導風罩裝配的示意圖;
圖9是本發(fā)明塔式空氣凈化器實施例二風腔附近的剖視圖;
圖10是本發(fā)明塔式空氣凈化器實施例三風腔附近的剖視圖。
[0018]
【具體實施方式】
[0019]如圖1、圖2所示,一種塔式空氣凈化器,包括過濾筒11、過濾筒安裝腔12、位于過濾筒安裝腔12側部周向的進風口 13和位于過濾筒11端部的出風口 2,出風口 2和過濾筒11端部之間為風腔3。風腔3內設有電機41和離心風輪42,離心風輪42在電機41的驅動下,其中心處的氣體向外圍甩出,在其中心處形成了負壓區(qū),位于其前端的氣體在氣壓差的作用下向其前端中心處的氣流入口內運動。其中,離心風輪42的氣流入口朝向過濾筒11方向,且連通了過濾筒安裝腔12與風腔3,離心風輪42前端的氣體向離心風輪內補充,進而在過濾筒11中心處形成負壓區(qū),過濾筒11內外兩側的氣壓差使得機器外的氣體依次通過進風口 13和過濾筒11,源源不斷的補充到離心風輪42前端的負壓區(qū),提高了過濾筒有效使用的過濾面積,使其過濾材料得到全面、均勻的利用。
[0020]離心風輪42和出風口 2之間的中心區(qū)域設有導風罩5,導風罩5和風腔3的側壁之間形成風道,出風口 2呈環(huán)狀布置于空氣凈化器的端面且與風道連通。其中,風腔的側壁可以是整機外殼的內側壁,也可以是風腔內設置的筒狀部件的內側壁。氣流自離心風輪42的氣流出口向外圍甩出后,流經風道,后自出風口 2流出空氣凈化器,結合上述氣流流經進風口 13后自離心風輪42的氣流出口流出的一系列過程,進而完成氣流在整個空氣凈化器內的循環(huán)。
[0021]較優(yōu)的,導風罩5靠近離心風輪42 —端與離心風輪42的后端之間設有不大于30毫米的間隙。如風腔的水平截面采用了方形、三角形等非圓形狀,或者裝配偏差、制造誤差等,使得離心風輪42的氣流出口至風腔3側壁的距離并不均勻,而實際上離心風輪42本身向四周的出風也難以保證是均勻的,以上因素都會造成導風罩5四周的氣壓不平衡,影響出風量同時給整機的運行帶來震動和噪音,而上述間隙則有助于平衡上述氣壓差,使得氣壓較高處的氣體能通過該間隙補充至氣壓較低處,降低震動和噪音。進一步的,還可在離心風輪的后端上設置通孔,直接貫通該間隙與離心風輪前端的區(qū)域,使得少量部分自過濾筒11向離心風輪42方向運動的氣流在運動慣性下直接通過該通孔進入該間隙內,從而進入離心風輪42后端的風腔內,而無需通過離心風輪42的葉片區(qū)域,以提高機體內氣流流動的效率。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離心風輪42本身運動的不穩(wěn)定及偏差,不小于5毫米的間隙,可降低撞擊導風罩5的風險。而該間隙的距離非越大越好,當間隙距離大于30毫米時,氣流自離心風輪42甩出后向四周流動,碰撞在風腔3側壁后在回彈力的作用下,一部分氣流保持螺旋向上運動,另一部分氣流則向內反彈進入該間隙內,漂泊在離心風輪42的上方,形成了亂流,沖擊導風罩5及離心風輪42,增大了震動和噪音。另外,該間隙內形成的亂流將破壞上述導風罩5周側氣壓較高處的氣體通過該間隙補充至氣壓較低處的運動過程。因此,導風罩靠近離心風輪一端與離心風輪的后端之間不大于30毫米的間隙將有利于氣團穩(wěn)定的漂泊于該間隙中,避免形成亂流,以達到上述技術效果。同時,該間隙增大也將造成風腔3高度的增大,一方面增大了整機的高度,另一方面拉長了氣流機體內循環(huán)路徑的長度,進而提高了風阻,增大了電機的負載。其次,如在電機41固定于導風罩5的情況下,無論是置于導風罩內還是懸吊于導風罩下方,將增大電機的出軸長度或者電機后端固定部件的長度,進而將增大離心風輪與固定處的距離,影響離心風輪運行的穩(wěn)定性。
[0022]導風罩5包括第一導風段51,第一導風段51靠近出風口 2 —端的徑向尺寸不小于另一端的徑向尺寸,即第一導風段51所在的風道的水平截面面積自離心風輪42向出風口 2方向逐漸收縮。自離心風輪42流出的氣流最初呈螺旋上升狀,離心風輪42的氣流出口處至其上方一定區(qū)域形成了氣流的螺旋上升區(qū),但氣流在風腔側壁和風道內其它部件的碰撞沖擊,以及氣流與之發(fā)生摩擦等作用下,使得出風口 2下方一定區(qū)域的氣流方向不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形成亂流區(qū),亂流區(qū)的氣團在螺旋上升區(qū)的氣團的推動下,自出風口 2流出。此時,由于第一導風段51限制了風道內氣流橫向竄動的范圍,進而提高了亂流區(qū)內氣團的有序性。進一步的,由于第一導風段51所在的風道的水平截面面積自離心風輪42向出風口 2方向逐漸收縮,提高了出風口 2附近的氣流流速,一方面,有利于進一步提高亂流區(qū)內氣團的有序性,降低震動和噪音,另一方面,增大了自出風口 2吹出的氣流流速,有利于在房間內形成更大范圍的氣流循環(huán),提高機體外循環(huán)的效率。另外,風道靠近離心風輪42 —端的徑向的徑向距離較大,增大了自風腔側壁反彈的部分氣流沖擊到導風罩5靠近離心風輪42一端的距離,有利于該部分氣流得到緩沖,避免直接沖擊導風罩而產生較大震動。由于第一導風段51所在的風道的水平截面面積自離心風輪42向出風口 2方向逐漸收縮,氣流在第一導風段51所在的風道靠近出風口 2附近形成了較高的氣壓,氣壓的不平衡也愈發(fā)凸顯,導風罩5靠近離心風輪42 —端與離心風輪42的后端之間設置的間隙可有效平衡上述氣壓差,避免由于出風口 2附近過大的氣壓差帶來過大的震動和噪音。需要指出的是,還可以采用風腔側壁向中心收縮的方式,形成第一導風段所在的風道的水平截面面積自離心風輪向出風口方向逐漸收縮的風道結構。較優(yōu)的,第一導風段51的高度為40毫米至90毫米。當?shù)谝粚эL段51的高度小于40毫米時,部分自風腔側壁反彈的氣流橫向流動過程中未碰撞第一導風段51前將直接自出風口 2流出,造成第一導風段51過短而不能對亂流區(qū)的氣團起到較好的整理作用,同時聚風加速的效果也不理想。當?shù)谝粚эL段51的高度大于70毫米時,一方面增大了整機的高度,另一方面拉長了氣流機體內循環(huán)路徑的長度,進而提高了風阻,增大了電機的負載。第一導風段51的側壁與水平面的夾角為45°至70°,需要說明的是,第一導風段51的側壁為傾斜的平面或者弧面,上述夾角是指對第一導風段51的側壁的縱截面的上下兩端進行連線,該連線與水平面的夾角。當該夾角小于45°時,由于第一導風段51的側壁傾斜角度過大,將造成沖擊至第一導風段51的側壁的氣流反彈后產生了向離心風輪42方向的動量,與整體氣流方向相背,影響循環(huán)效率,另外,傾斜角度過大造成氣團在該段風道產生了急劇的聚風加速效應,不僅增大了風阻,而且影響整機的穩(wěn)定性,造成震動和噪音;當該夾角大于70°時,聚風加速效應將顯著降低。進一步的,導風罩5的整體高度為H1,出風口 2至離心風輪42的前端的豎直高度差為H2,其中,0.3 ( H1/H2 ( 0.7。當H1/H2 < 0.3時,在導風罩5和離心風輪42之間間隙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離心風輪42的縱向尺寸較大,即其氣流出口的尺寸較大,相應的,其出風量較高,相對的,該參數(shù)設定下的風道較短,將影響導風罩5對亂流的引導整理效果及聚風加速效應;當H1/H2 > 0.7時,在導風罩5和離心風輪42之間間隙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離心風輪42的縱向尺寸較小,即其氣流出口的尺寸較小,相應的,其出風量較低,而相對的,該參數(shù)設定下的風道較長,在低出風量的機器內設置過長的風道無疑將影響機體內循環(huán)的效率。
[0023]本實施例中,離心風輪42的氣流出口處所在的風道的水平截面面積為SI,導風罩5靠近離心風輪一端所在的風道的水平截面面積為S2,導風罩5靠近出風口所在的風道的水平截面面積為S3,其中,SI < S2,且S3 < S2。風道自離心風輪42的氣流出口至出風口 2之間依次形成了逐漸變大后又逐漸變小的形狀。其中,SI ( S2,該段風道呈擴張狀,降低了離心風輪42的氣流出口處的風阻,使得離心風輪出風更順暢,同時,由于水平截面面積較大,該段風道氣流的平均流速較低,有利于上述導風罩5周側氣壓較高處的氣體通過導風罩5與離心風輪42之間的間隙補充至氣壓較低處的運動過程;S3 < S2,該段風道呈收縮狀,產生氣流的聚風加速效應,提高了出風口 2處的氣流速度,使得氣流形成更大范圍的機體外循環(huán)。進一步的,出風口 2所在的空氣凈化器端面的水平截面面積為S4,其中,
0.1 ( S3/S4 ( 0.6。在塔式空氣凈化器中,出風量受多個因素的影響,其中,空氣凈化器端面的水平截面面積與風道的截面積直接相關,而風道的截面積對出風量起到了決定性的影響。空氣凈化器端面的水平截面面積越大,在電機轉速一定,風速一定的情況下,則出風量越大,為了避免風腔3內形成較大的氣壓而產生震動及噪音,則要求導風罩5靠近出風口所在的風道的水平截面面積越大。另一方面,導風罩5靠近出風口所在的風道的水平截面面積也并非越大越好,如出風口 2過大,S3/S4 > 0.6,將造成出風口 2處的流速降低,而影響機體外循環(huán)的效率。上述參數(shù)范圍將在出風量、機體外循環(huán)效率、震動和噪音等多個指標間取得較優(yōu)的平衡與配置。另外,如出風口 2過大,面板組件6的面積將相應的減小,不僅影響了外殼的上表面美觀性,還不便于用戶操作。
[0024]本實施例中,空氣凈化器的端面的中心區(qū)域設有面板組件6,面板組件6內設有操作電路板,出風口 2位于面板組件的外周,導風罩5靠近出風口 2 —端與面板組件6靠近風腔3 —端抵靠。導風罩5內設有控制板,由于導風罩5內部有限的空間,控制板根據實際尺寸可以水平或者豎直或者傾斜放置。上述電控元器件置于導風罩內,避免氣流直接沖擊電控元器件??刂瓢迮c操作電路板電連接,用戶在面板組件6上操作,指令通過操作電路板傳遞至控制板,同時結合傳感器傳遞回來的數(shù)據,綜合運算后采用較優(yōu)的運行模式;另一方面,將傳感器傳遞回來的數(shù)據反饋至面板組件內的顯示模塊,讓用戶了解室內的空氣狀況,進而實現(xiàn)人機交互。
[0025]如圖3-圖5所示,出風口處設有格柵21,格柵21內側延伸有安裝支架22,安裝支架22與導風罩5靠近出風口一端通過螺釘或者卡接的方式安裝固定,同時,安裝支架22的另一側與面板組件安裝固定。其中,格柵21設有格柵孔211,相鄰的格柵孔之間為實體部分,格柵21的實體部分設有向下延伸的導風板212,較優(yōu)的,導風板212豎直方向上的高度為5毫米至15毫米,提高了對氣流的引導整理效果,當然,導風板212的高度并非越大越好,其高度大于15毫米時風道內的風阻將明顯增大,影響出風量。值得一提的是,面板組件在豎直方向上不遮擋格柵21的格柵孔。其中,面板組件包括向風腔方向翻折的側壁,面板組件上端的徑向尺寸不大于面板組件下端的徑向尺寸,即面板組件的側壁呈豎直延伸或者上端相對下端向內收縮,避免自格柵孔吹出的氣流沖擊在側壁上形成震動和噪音,結合通過導風罩形成的逐漸收縮的風道所產生的聚風加速效應,更好的形成了機體外循環(huán)。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所謂面板組件在豎直方向上不遮擋格柵的格柵孔,還有如下實施方式:面板組件不設置側壁,其上表面的邊沿,即操作面板的邊沿,與格柵的內側直接抵靠或者連接;或者,面板組件上端的徑向尺寸向外圍增大,需要注意的是,面板組件向下的投影不與格柵重合即可。作為格柵的另一種實施方式,如圖6所示,格柵21a與導風罩5a —體成型,自格柵21a或者導風罩5a延伸出安裝部23a,用以固定上方的面板組件。
[0026]如圖7所示,導風罩5內固定有負離子發(fā)生器7,其側壁設有通孔53,負離子發(fā)生器的端子71穿過通孔53伸入風道內3毫米至7毫米。一方面,在風道中能夠很好的釋放負離子,另一方面,避免對氣流形成風阻。
[0027]如圖8所示,導風罩5與風腔的側壁31間設有支架54,支架54包括兩端分別連接導風罩5與風腔側壁的導風片541,用以支撐導風罩5,較優(yōu)的,導風片541的切風方向與離心風輪的旋轉方向一致,即導風片541傾斜設置,避免導風片541對螺旋上升的氣流形成較大風阻,同時也有助于提高氣流的有序性。進一步的,支架54還包括兩端分別連接導風罩5與風腔側壁的連接筋542,連接筋542呈U型槽狀,連接筋542的槽內設有將位于風腔側壁的傳感器與位于導風罩5內部的控制板進行電連接的導線。進一步的,連接筋542朝向離心風輪一側設有一個筋位,該筋位高度上應該不小于10_,有利于對氣流形成引導,當氣流從筋位向上流動時,U型槽兩側的圓弧可以使風的流動更加順暢,有效降低風阻,從而最大限度的保護風量。另外,支架54整體將處于該段風道內的氣團分成了多個區(qū)域,降低了其相互沖擊對流的強度,提高了氣流的有序性,降低了震動和噪音。需要指出的是,本實施例中,為了便于出模,導風罩5為分體式結構,其下半部分呈碗狀,通過支架固定,上半部分通過螺釘或者卡接等方式固定在下半部分上。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導風罩也可采用一體式結構,在其側壁上設置與支架安裝固定的結構,或者,支架與導風罩一體成型,支架的另一端設置于風腔側壁安裝固定的結構。
[0028]作為本發(fā)明的另一種實施例,如圖9所示,導風罩5b還包括位于第一導風段51b與離心風輪42b之間的第二導風段52b,第二導風段52b靠近離心風輪42b —端的徑向尺寸大于另一端的徑向尺寸,第二導風段52b所在的風道的水平截面面積自離心風輪42b向出風口 2b方向逐漸擴張。第二導風段52b所在的風道呈擴張狀,降低了離心風輪42b的氣流出口處的風阻,使得離心風輪出風更順暢,同時,由于水平截面面積較大,該段風道氣流的平均流速較低,有利于上述導風罩5b周側氣壓較高處的氣體通過導風罩5b與離心風輪42b之間的間隙補充至氣壓較低處的運動過程。另外,自風腔側壁反彈的氣流向導風罩5b流動,該部分氣流的橫向動量在沖擊到第二導風段52b時,由于第二導風段52b下大上小的結構,將反彈折向向上流動,與整體的氣流方向一致,避免形成亂流,提高機體內循環(huán)的效率。較優(yōu)的,第二導風段52b靠近離心風輪42b —端的徑向尺寸與離心風輪42b的徑向尺寸一致,使得該處形成平滑的過渡,避免急劇的尺寸變化帶來噪音。進一步的,第二導風段52b靠近第一導風段51b —端與離心風輪42b的后端的邊沿之間的豎直高度差為20毫米至80毫米。當該高度差小于20毫米時,由于第二導風段52b過短,自風腔側壁反彈的氣流大部分將沖擊到第一導風段51b上,難以提高機體內循環(huán)的效率。當該高度差大于80毫米時,不僅,無法進一步提高機體內循環(huán)效率,而且,由于第二導風段52b過長,在導風罩5b整體高度不變的情況下,將造成第一導風段51b過短,影響聚風加速效應,或者,如第一導風段51b高度不變,將拉長了風腔3b的整體高度,反而降低了機體內循環(huán)的效率。
[0029]作為本發(fā)明的另一種實施例,如圖10所示,導風罩5c還包括位于第一導風段51c與離心風輪42c之間的第二導風段52c,第二導風段52c靠近離心風輪42c —端的徑向尺寸等于另一端的徑向尺寸,第二導風段52c所在的風道的水平截面面積自離心風輪向出風口方向保持不變,即第二導風段52c呈筒狀,其兩端的徑向尺寸保持不變。較優(yōu)的,離心風輪42c的徑向尺寸大于第二導風段52c,形成風道先縮窄后逐漸擴張的形態(tài)。本實施例中,電機41c設于導風罩5c內,具體的說是位于第二導風段52c內,電機41c的電機軸伸出導風罩5c并與離心風輪52c連接。值得一提的是,離心風輪42c的后端的中心區(qū)域向其氣流入口一側凸起,中心區(qū)域的外圍向出風口 2c —側后傾,進而在其后端形成凹腔。第二導風段52c可部分伸入離心風輪42c的凹腔內,其中,第二導風段52c靠近出風口 2c —端應當高于離心風輪42c的后端。本實施例中,第一導風段51c靠近出風口 2c—側設置一段豎直段,有利于豎直導風。
[0030]當然,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可以理解,以上內容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來限定本發(fā)明的實施范圍,即凡依本發(fā)明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為本發(fā)明權利要求范圍所涵蓋,這里不再一一舉例。
【主權項】
1.一種塔式空氣凈化器,包括過濾筒、過濾筒安裝腔、位于過濾筒安裝腔側部周向的進風口和位于過濾筒端部的出風口,所述出風口和過濾筒端部之間為風腔,所述風腔內設有電機和由電機驅動的離心風輪,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心風輪中心處的氣流入口朝向過濾筒方向,所述離心風輪和出風口之間的中心區(qū)域設有導風罩,所述導風罩和風腔的側壁之間形成風道,所述出風口呈環(huán)狀布置于空氣凈化器的端面且與風道連通,所述導風罩靠近離心風輪一端與離心風輪的后端之間設有不大于30毫米的間隙。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空氣凈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風罩包括第一導風段,所述第一導風段所在的風道的水平截面面積自離心風輪向出風口方向逐漸收縮。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塔式空氣凈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風段靠近出風口一端的徑向尺寸不小于另一端的徑向尺寸。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塔式空氣凈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風段的高度為40毫米至90毫米,所述第一導風段的側壁與水平面的夾角為45°至70°。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塔式空氣凈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風罩還包括位于第一導風段與離心風輪之間的第二導風段,所述第二導風段所在的風道的水平截面面積自離心風輪向出風口方向逐漸擴張或者保持不變。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塔式空氣凈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導風段靠近離心風輪一端的徑向尺寸不小于另一端的徑向尺寸。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空氣凈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心風輪的氣流出口處所在的風道的水平截面面積為SI,所述導風罩靠近離心風輪一端所在的風道的水平截面面積為S2,所述導風罩靠近出風口所在的風道的水平截面面積為S3,其中,SI ( S2,且S3< S2o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塔式空氣凈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風口所在的空氣凈化器端面的水平截面面積為S4,其中,0.1 < S3/S4 < 0.6。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空氣凈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風罩與風腔的側壁間設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兩端分別連接導風罩與風腔側壁的導風片,所述導風片的切風方向與離心風輪的旋轉方向一致。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塔式空氣凈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還包括兩端分別連接導風罩與風腔側壁的連接筋,所述連接筋內設有將位于風腔側壁的傳感器與位于導風罩內部的控制板進行電連接的導線。
【文檔編號】F24F1/02GK105928079SQ201510899520
【公開日】2016年9月7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9日
【發(fā)明人】王旭寧, 于曉峰, 唐擁華
【申請人】九陽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