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泵三聯(lián)供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熱栗三聯(lián)供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有一種熱栗三聯(lián)供裝置采用一進多出閥,在制冷或制熱時,一進多出閥可以改變冷媒的流向,從而達到制冷或制熱的目的,但其結構復雜,使用一段時間后一進多出閥會出現(xiàn)冷媒泄露問題;另一種熱栗三聯(lián)供裝置,其將蒸發(fā)器安裝在水箱內,由于水的比熱較大,在溫度較高時,蒸發(fā)器在水箱內的熱交換率低,壓縮不停的工作,比較浪費能源,不利于普及。
【發(fā)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熱栗三聯(lián)供裝置,該裝置結構緊湊,不會出現(xiàn)冷媒泄露現(xiàn)象,熱交換率高,節(jié)能。
[0004]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xiàn)的,其是一種熱栗三聯(lián)供裝置,包括壓縮機、第一電動四通閥、氣液分離器、蒸發(fā)器、第一電子膨脹閥、第一換熱器、第一電動三通閥、第二電子膨脹閥、第二電動三通閥、第二電動四通閥及第二換熱器;其中
[0005]所述壓縮機的排氣口與第一電動四通閥的D口連通,壓縮機的吸氣口與氣液分離器的出口連通;
[0006]所述第一電動四通閥的C 口與第二電動四通閥的D 口連通,第一電動四通閥的S 口與氣液分離器的進口連通,第一電動四通閥的E 口與蒸發(fā)器的一端連通;
[0007]所述第一電子膨脹閥的一端與蒸發(fā)器的另一端連通,第一電子膨脹閥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一換熱器的a 口及第一電動三通閥的a 口連通;
[0008]所述第一換熱器的a口與第一換熱器的b口連通,第一換熱器的c 口與第一換熱器的d 口連通;所述第一換熱器的b 口分別與第一電動三通閥的b 口及第二電子膨脹閥的一端連通,所述第一換熱器的c 口及d 口分別與室內機連通;
[0009]所述第二換熱器的c 口與第二換熱器的a 口連通,第二換熱器的d 口與第二換熱器的b 口連通;所述第二換熱器的a 口分別與第二電動四通閥的S 口及第二電子膨脹閥的另一端連通,所述第二換熱器的c 口與第二電動四通閥的C 口連通,所述第二換熱器的d 口及b 口分別與熱水器連通;
[0010]所述第二電動三通閥的c 口與第二電動四通閥的E 口連通,第二電動三通閥的a 口與氣液分離器的進口連通,第二電動三通閥的b 口與第一電動三通閥的c 口連通。
[0011]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的優(yōu)點為:解決超低溫環(huán)境高溫出水問題,并且利用水箱的蓄熱作用,使低溫制熱系統(tǒng)在高溫環(huán)境下得到緩沖,避免壓縮機頻繁啟停,低溫制熱系統(tǒng)及高溫制熱系統(tǒng)并聯(lián)多個獨立的制冷系統(tǒng),根據負荷變化靈活調節(jié)運行的制冷系統(tǒng)個數(shù),節(jié)約能源,提高制熱效率,不存在冷媒泄漏的問題。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低溫制熱系統(tǒng)及水箱的工作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在此需要說明的是,對于這些實施方式的說明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此夕卜,下面所描述的本實用新型各個實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術特征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沖突就可以互相結合。
[0014]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術語“第一”及“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0015]如圖1所示,其是一種熱栗三聯(lián)供裝置,包括壓縮機1、第一電動四通閥2、氣液分離器3、蒸發(fā)器4、第一電子膨脹閥5、第一換熱器6、第一電動三通閥7、第二電子膨脹閥8、第二電動三通閥9、第二電動四通閥10及第二換熱器11;其中
[0016]所述壓縮機1的排氣口與第一電動四通閥2的D口連通,壓縮機1的吸氣口與氣液分離器3的出口連通;
[0017]所述第一電動四通閥2的C 口與第二電動四通閥10的D 口連通,第一電動四通閥2的S 口與氣液分離器3的進口連通,第一電動四通閥2的E 口與蒸發(fā)器4的一端連通;
[0018]所述第一電子膨脹閥5的一端與蒸發(fā)器4的另一端連通,第一電子膨脹閥5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一換熱器6的a 口及第一電動三通閥7的a 口連通;
[0019]所述第一換熱器6的a 口與第一換熱器6的b 口連通,第一換熱器6的c 口與第一換熱器6的d 口連通;所述第一換熱器6的b 口分別與第一電動三通閥7的b 口及第二電子膨脹閥8的一端連通,所述第一換熱器6的c 口及d 口分別與室內機連通;
[0020]所述第二換熱器11的c 口與第二換熱器11的a 口連通,第二換熱器11的d 口與第二換熱器11的b 口連通;所述第二換熱器11的a 口分別與第二電動四通閥10的S 口及第二電子膨脹閥8的另一端連通,所述第二換熱器11的c 口與第二電動四通閥的C 口連通,所述第二換熱器11的d 口及b 口分別與熱水器連通;
[0021]所述第二電動三通閥9的c 口與第二電動四通閥10的E 口連通,第二電動三通閥9的a 口與氣液分離器3的進口連通,第二電動三通閥9的b 口與第一電動三通閥7的c 口連通。
[0022]工作時,當只需要熱水時,所述第一電動四通閥2的D口與第一電動四通閥2的C口連通,第一電動四通閥2的S 口與第一電動四通閥2的E 口連通,所述第二電動四通閥10的D 口與第二電動四通閥10的C 口連通,第二電動四通閥10的E 口與第二電動四通閥10的S 口連通,第一電子膨脹閥5連通,第二電子膨脹閥8斷開,第一電動三通閥7的a 口與第一電動三通閥7的c 口連通,第二電動三通閥9的b 口與第二電動三通閥9的c 口連通;冷媒從壓縮機1的排氣口排出,經過第二電動四通閥10進入第二換熱器11的c口,冷媒在第二換熱器11中冷凝放熱,加熱流進第二換熱器11的水,從而產生熱水,冷媒放熱后從第二換熱器11的a口排出,經過第二電動四通閥10、第二電動三通閥9、第一電動三通閥7、第一電子膨脹閥5及蒸發(fā)器4后進入氣液分離器3的進口,最后回到壓縮機1中;
[0023]當只需要供暖時,所述第一電動四通閥2的D口與第一電動四通閥2的C 口連通,第一電動四通閥2的S 口與第一電動四通閥2的E 口連通,所述第二電動四通閥10的D 口與第二電動四通閥10的E 口連通,第二電動四通閥10的C 口與第二電動四通閥10的S 口連通,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