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蛇管式三介質復合換熱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換熱設備,特別涉及一種蛇管式三介質復合換熱器。
【背景技術】
[0002]換熱設備是化工、石油、能源等各工業(yè)中應用相當廣泛的單元設備之一。隨著生產的飛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領域需要實現(xiàn)三介質的復合換熱:如太陽能供水系統(tǒng)需要不同狀態(tài)的熱源對冷卻水加熱,工業(yè)生產中同時對兩種產品進行余熱回收,以及水蒸氣同時對兩種介質加熱等。而目前廣泛生產應用的換熱器大多只能實現(xiàn)兩介質的熱交換,不僅限制了生產發(fā)展,而且造成了生產線中所需工業(yè)設備過多,生產線過長,導致資源能源的浪費,不利于產業(yè)減負和經濟發(fā)展。
[0003]由于市場對新型化工設備的需求以及復雜化高效化的發(fā)展趨勢,三介質復合換熱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F(xiàn)有公布的三介質復合換熱器不多,有翅片套管式復合換熱器(中國專利“2007100548798”)、殼套管式三介質復合換熱器(中國專利“200810049237.3”)、釬焊板式三介質復合換熱器(中國專利“201010106178.6”)、管翅式三介質換熱裝置(中國專利“2014207549937”)和U型管殼式三介質復合換熱器(中國專利“2014208636792”)等。對于套管式復合換熱器,其內套管內的介質傳熱效率不高,難以安裝清洗;板式復合換熱器的承載壓力小,結構復雜,生產成本高;管翅式三介質換熱裝置僅僅作為一個理念提出,完整的換熱器結構并未實現(xiàn),且其結構復雜,制造加工困難;U型管殼式三介質復合換熱器裝拆返修困難,當管子泄露損壞時,只有最外層管子可以更換,其他管子只能堵死,會減小換熱面積。因此,急需提出一種結構緊湊、單位傳熱面積高、適用于高溫高壓、便于裝拆和清洗的三介質復合換熱器。
【發(fā)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能夠實現(xiàn)三介質同步換熱的結構緊湊、單位體積傳熱面積高、適用于高溫高壓、便于裝拆的蛇管式三介質復合換熱器。
[0005]其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提到的一種蛇管式三介質復合換熱器,包括方形殼體和中間芯體,介質出口和介質入口,中間芯體的外部固定方形殼體,中間芯體包括第一介質芯體、第二介質芯體,第一介質芯體、第二介質芯體分別由多組蛇管組成,第一介質芯體和第二介質芯體交叉連接,所述的方形殼體包括上蓋板、右蓋板、左蓋板、下蓋板,上蓋板、右蓋板、左蓋板、下蓋板分別固定在中間芯體的外部,所述的第一介質芯體連接第一介質入口集流管和第一介質出口集流管,第二介質芯體連接第二介質入口集流管、第二介質出口集流管,所述的右蓋板上設有第三介質入口、第一介質入口、第二介質出口,左蓋板上設有第二介質入口、第三介質出口和第一介質出口,所述的第一介質的入口集流管一端封閉,另外一端與右蓋板上第一介質入口相連;第一介質的出口集流管一端封閉,另外一端與左蓋板上第一介質出口相連;第二介質的入口集流管一端封閉,另外一端與左蓋板上第二介質入口相連;第二介質的出口集流管一端封閉,另外一端與右蓋板上第二介質出口相連。
[0006]上述的第一介質芯體和第二介質芯體的入口方向相反。
[0007]上述的第一介質芯體和第二介質芯體的組成蛇管呈彎折狀,增加換熱面積和換熱效率。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I)結構簡單,便于裝拆清洗;2)每根蛇管的兩個端口分別連接在集液管上,管體部分可以自由伸縮,能夠緩解部分熱應力問題;3)兩種介質分別走獨立的管束,承載壓力較大,適合高溫高壓介質的換熱;4)兩組管束交叉放置,換熱均勻,熱效率高,既可實現(xiàn)兩介質換熱也可實現(xiàn)三介質同步換熱。
【附圖說明】
[0009]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總體結構圖;
[0010]附圖2是第一介質芯體和第二介質芯體俯視圖;
[0011]附圖3是第一介質芯體和第二介質芯體側視圖;
[0012]附圖4是單根蛇管結構圖;
[0013]上圖中:上蓋板1、第二介質入口集流管2a、第二介質出口集流管2b、第三介質入口
3、第一介質入口 4、第二介質出口 5、右蓋板6、第二介質入口 7、第一介質入口集流管8a、第一介質出口集流管8b、第三介質出口 9、第一介質出口 10、左蓋板11、下蓋板12、第一介質芯體13、第二介質芯體14。
【具體實施方式】
[0014]結合附圖1-4,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0015]本實用新型提到的一種蛇管式三介質復合換熱器,包括方形殼體和中間芯體,介質出口和介質入口,中間芯體的外部固定方形殼體,中間芯體包括第一介質芯體13、第二介質芯體14,第一介質芯體13、第二介質芯體14分別由多組蛇管組成,第一介質芯體13和第二介質芯體14交叉連接,所述的方形殼體包括上蓋板1、右蓋板6、左蓋板11、下蓋板12,上蓋板
1、右蓋板6、左蓋板11、下蓋板12分別固定在中間芯體的外部,所述的第一介質芯體13連接第一介質入口集流管8a和第一介質出口集流管8b,第二介質芯體14連接第二介質入口集流管2a、第二介質出口集流管2b,所述的右蓋板6上設有第三介質入口 3、第一介質入口 4、第二介質出口 5,左蓋板上設有第二介質入口 7、第三介質出口 9和第一介質出口 10,所述的第一介質的入口集流管8a—端封閉,另外一端與右蓋板上第一介質入口 4相連;第一介質的出口集流管Sb—端封閉,另外一端與左蓋板上第一介質出口 9相連;第二介質的入口集流管2a—端封閉,另外一端與左蓋板上第二介質入口 7相連;第二介質的出口集流管2b—端封閉,另外一端與右蓋板上第二介質出口 5相連。
[0016]其中,第一介質芯體13、第二介質芯體14的入口方向相反。
[0017]另外,第一介質芯體13和第二介質芯體14的組成蛇管呈彎折狀,增加換熱面積和換熱效率,管體部分可以自由伸縮。
[0018]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0019]新型蛇管式三介質復合換熱器工作時,一種介質自右端蓋板上第一介質入口4流入,進入第一介質入口集流管8a,流入第一介質芯體13,換熱后進入第一介質出口集流管8b,自左端蓋板第一介質出口 10流出。另一種介質自左端蓋板上第二介質入口 7流入,進入第二介質入口集流管2a,流入第二介質芯體14,換熱后進入第二介質出口集流管2b,自右端蓋板第二介質出口 5流出,第三種介質有右端蓋板上第三介質入口 3流入,在方形殼體組成的空間內流動,與蛇管型芯體中的介質進行換熱,自左端蓋板上第三介質出口9流出。由此實現(xiàn)了三種不同介質的同步換熱。
[0020]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均可能利用上述闡述的技術方案對本實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將其修改為等同的技術方案。因此,依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所進行的任何簡單修改或等同置換,盡屬于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蛇管式三介質復合換熱器,其特征是:包括方形殼體、中間芯體、介質出口和介質入口,中間芯體的外部固定方形殼體,中間芯體包括第一介質芯體(13)、第二介質芯體(14),第一介質芯體(13)、第二介質芯體(14)分別由多組蛇管組成,第一介質芯體(13)和第二介質芯體(14)交叉連接,所述的方形殼體包括上蓋板(1)、右蓋板(6)、左蓋板(11)、下蓋板(12),上蓋板(1)、右蓋板(6)、左蓋板(11)、下蓋板(12)分別固定在中間芯體的外部,所述的第一介質芯體(13)連接第一介質入口集流管(8a)和第一介質出口集流管(8b),第二介質芯體(14)連接第二介質入口集流管(2a)、第二介質出口集流管(2b),所述的右蓋板(6)上設有第三介質入口(3)、第一介質入口(4)、第二介質出口(5),左蓋板上設有第二介質入口(7)、第三介質出口(9)和第一介質出口(10),所述的第一介質的入口集流管(Sa)—端封閉,另外一端與右蓋板上第一介質入口(4)相連;第一介質的出口集流管(Sb)—端封閉,另外一端與左蓋板上第一介質出口(9)相連;第二介質的入口集流管(2a)—端封閉,另外一端與左蓋板上第二介質入口(7)相連;第二介質的出口集流管(2b)—端封閉,另外一端與右蓋板上第二介質出口(5)相連。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蛇管式三介質復合換熱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介質芯體(13)和第二介質芯體(14)的入口方向相反。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蛇管式三介質復合換熱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介質芯體(13)和第二介質芯體(14)的組成蛇管呈彎折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換熱設備,特別涉及一種蛇管式三介質復合換熱器,其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提到的一種蛇管式三介質復合換熱器,包括方形殼體和中間芯體,介質出口和介質入口,中間芯體的外部固定方形殼體,中間芯體包括第一介質芯體、第二介質芯體,第一介質芯體和第二介質芯體交叉連接,所述的方形殼體包括上蓋板、右蓋板、左蓋板、下蓋板,上蓋板、右蓋板、左蓋板、下蓋板分別固定在中間芯體的外部;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便于裝拆清洗;每根蛇管的兩個端口分別連接在集液管上,管體部分可以自由伸縮,能夠緩解部分熱應力問題。
【IPC分類】F28D7/08, F28D7/00
【公開號】CN205279807
【申請?zhí)枴緾N201521084332
【發(fā)明人】張倩, 羅云, 蔣文春, 張偉亞, 馬睿
【申請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公開日】2016年6月1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