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內置油分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冷凝器,尤其是涉及一種內置油分冷凝器。
背景技術:
冷凝器是制冷系統(tǒng)的部件,能將需要排放的能量,以相變方式,通過載冷劑帶出, 把制冷劑氣體或蒸氣轉變成液體的裝置。發(fā)電廠要用許多冷凝器使渦輪機排出的蒸氣得到冷凝;在冷凍廠中用冷凝器來冷凝氨和氟利昂之類的制冷蒸氣。石油化學工業(yè)中用冷凝器使烴類及其他化學蒸氣冷凝。在蒸餾過程中,把蒸氣轉變成液態(tài)的裝置稱為冷凝器。所有的冷凝器都是把氣體或蒸氣的熱量帶走而運轉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管式冷凝器(授權公告號CN201706803U),其包括鋼制圓柱形的本體以及設于本體上的制冷劑輸入管和制冷劑輸出管,本體內部軸向開設有多個平行的管孔,每個管孔內插設有散熱銅管;制冷劑輸入管和制冷劑輸出管各為一根,分別設于本體上側和下側;散熱銅管中間部位的外壁設有螺紋。但是這種冷凝器在使用時無法進行回油處理,如果需要回油則需要外接油分離器,這樣生產成本高、換熱效率較低,所占的空間較大。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是提供一種內置油分冷凝器,其主要是解決現(xiàn)有技術所存在的冷凝器在使用時無法進行回油處理,如果需要回油則需要外接油分離器,這樣生產成本、效率較低,所占的空間較大,換熱效率較低,而且其傳熱溫差較大等的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
本發(fā)明的一種內置油分冷凝器,包括筒體,所述的筒體前后兩端分別設有前管板與后管板,前、后管板分別連接有前管箱、后管箱,筒體內設有若干換熱管,筒體外部設有進氣管組件、出液管,筒體的內部設有油分離器,油分離器位于筒體的上部,并且油分離器在筒體內傾斜的角度α為25-35°,油分離器與進氣管組件連通,油分離器的接頭與筒體的油分回油接管連接。本發(fā)明應用于制冷空調水冷冷水機組后可保證安全運行六萬小時,正常使用約20年以上。換熱效率比其他類型換熱器要高出許多,運行費用比其他換熱器節(jié)省15% 左右。本發(fā)明采用在冷凝器上部腔體傾斜25-35°設置制冷劑與油的油分離器結構,實現(xiàn)了常規(guī)制冷空調產品需要油分離器加冷凝器兩個產品組合實現(xiàn)的功能,成本低、效率高、節(jié)省空間。油分離器傾斜的角度最佳可以為30°。內置油分冷凝器采用擴散長方均布型分配制冷劑技術,換熱效率比常規(guī)類型換熱器要高出15%左右。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油分離器包括有弧形的上殼體與平面的下殼體,下殼體一端設有接頭,下殼體上通過墊板連接擋油板,油分離器的兩端設有端板,油分離器的內部設有過濾網。擋油板及30°回油口技術,制冷系統(tǒng)蒸發(fā)器不需要再設置回油措施。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擋油板由接觸在下殼體上的平直板以及與平直板連接的斜板組成。這樣油液可以順著擋油板的斜面落到油分離器底部,最后由接頭、油分回油接管處排出。
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油分離器內部設有擋氣板,過濾網為40-100目氣液油過濾網。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過濾網的兩端通過連接件連接有多孔板。連接件可以是螺栓、螺母,這樣油氣經過多孔板上的孔后可以到過濾網處進行過濾。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筒體內設有油分隔板,油分離器固定在油分隔板上。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筒體內設有支撐板,換熱管穿接在支撐板上,支撐板之間連接有拉桿。本發(fā)明采用支撐換熱管的支撐板,油分隔板等高強度結構,在水冷機組上使用可保證安全運行六萬小時,正常使用約20年以上。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筒體的底部設有底座,筒體的筒身上固定有電控柜支座。使用底座可將整個筒體安放在地面上。電控柜支座則可以將筒體與電控柜安裝在一起。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油分離器內的過濾網為2塊以上,過濾網設置成多塊,使得過濾效果較好。因此,本發(fā)明實現(xiàn)了常規(guī)制冷空調產品需要油分離器加冷凝器兩個產品組合實現(xiàn)的功能,成本低、效率高、節(jié)省空間,內置油分冷凝器通過特殊的分離,擋油及回油結構,制冷系統(tǒng)蒸發(fā)器不需要再設置回油措施,內置油分冷凝器采用擴散均布型分配制冷劑技術, 換熱效率比常規(guī)類型換熱器要高出15%左右,結構簡單、合理。
附圖1是本發(fā)明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圖1的A-A剖面結構示意圖; 附圖3是本發(fā)明油分離器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4是圖3的側面結構示意圖。圖中零部件、部位及編號筒體1、前管板2、后管板3、前管箱4、后管箱5、換熱管 6、進氣管組件7、出液管8、油分離器9、接頭10、油分回油接管11、上殼體12、下殼體13、墊板14、擋油板15、端板16、過濾網17、擋氣板18、連接件19、多孔板20、油分隔板21、支撐板 22、拉桿23、底座24、電控柜支座25。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實施例本例的一種內置油分冷凝器,如圖1、圖2,有一個筒體1,筒體的底部設有底座M,筒體的筒身上固定有電控柜支座25。筒體前后兩端分別設有前管板2與后管板 3,前、后管板分別連接有前管箱4、后管箱5,筒體內設有若干換熱管6,筒體內還設有支撐板22,支撐板與換熱管互相垂直設立,換熱管穿接在支撐板上,支撐板之間連接有拉桿23。 筒體外部設有進氣管組件7、出液管8,筒體的內部設有油分離器9,油分離器位于筒體的上部,并且油分離器在筒體內傾斜的角度α為30°,油分離器與進氣管組件連通,油分離器的接頭10與筒體的油分回油接管11連接。如圖3、圖4,油分離器包括有弧形的上殼體12 與平面的下殼體13,下殼體一端設有接頭10,下殼體上通過墊板14連接擋油板15,擋油板由接觸在下殼體13上的平直板以及與平直板連接的斜板組成。油分離器9的兩端設有端板16,油分離器的內部設有擋氣板18以及2塊過濾網17,過濾網為40-100目氣液油過濾網。過濾網17的兩端通過連接件19即螺栓連接有多孔板20。
使用時,冷卻介質通入到換熱管6內,熱油氣可以從進氣管組件7進入到冷凝器內部,熱量可以經過換熱管的熱交換冷凝下來,油氣則可以由過濾網17過濾,然后油液被集中到擋油板15處,然后順著30°的傾斜角,從油分回油接管11處排出。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但本發(fā)明的結構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的領域內,所作的變化或修飾皆涵蓋在本發(fā)明的專利范圍之中。
權利要求
1.一種內置油分冷凝器,包括筒體(1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體(1)前后兩端分別設有前管板(2)與后管板(3),前、后管板分別連接有前管箱(4)、后管箱(5),筒體內設有若干換熱管(6),筒體外部設有進氣管組件(7)、出液管(8),筒體的內部設有油分離器(9),油分離器位于筒體的上部,并且油分離器在筒體內傾斜的角度α為25-35°,油分離器與進氣管組件連通,油分離器的接頭(10)與筒體的油分回油接管(11)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內置油分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分離器(9)包括有弧形的上殼體(12)與平面的下殼體(13),下殼體一端設有接頭(10),下殼體上通過墊板(14)連接擋油板(15),油分離器(9)的兩端設有端板(16),油分離器的內部設有過濾網 (17)。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內置油分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擋油板(15)由接觸在下殼體(13)上的平直板以及與平直板連接的斜板組成。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內置油分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分離器(9) 內部設有擋氣板(18),過濾網(17)為40-100目氣液油過濾網。
5.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內置油分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過濾網(17)的兩端通過連接件(19 )連接有多孔板(20 )。
6.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內置油分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體(1)內設有油分隔板(21),油分離器(9)固定在油分隔板上。
7.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內置油分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體(1)內設有支撐板(22 ),換熱管(6 )穿接在支撐板上,支撐板之間連接有拉桿(23 )。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內置油分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體(1) 的底部設有底座(24),筒體的筒身上固定有電控柜支座(25)。
9.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內置油分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分離器(9) 內的過濾網(17)為2塊以上。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冷凝器,尤其是涉及一種內置油分冷凝器。其主要是解決現(xiàn)有技術所存在的冷凝器在使用時無法進行回油處理,如果需要回油則需要外接油分離器,這樣生產成本高、換熱效率較低,所占的空間較大等的技術問題。本發(fā)明包括筒體(1),筒體(1)前后兩端分別設有前管板(2)與后管板(3),前、后管板分別連接有前管箱(4)、后管箱(5),筒體內設有若干換熱管(6),筒體外部設有進氣管組件(7)、出液管(8),筒體的內部設有油分離器(9),油分離器位于筒體的上部,并且油分離器在筒體內傾斜25-35°,油分離器與進氣管組件連通,油分離器的接頭(10)與筒體的油分回油接管(11)連接。
文檔編號F25B39/04GK102345944SQ201110280739
公開日2012年2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9月21日
發(fā)明者汪紅昱, 邱成 申請人:杭州賽富特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