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板式換熱器及熱泵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782018閱讀:10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板式換熱器及熱泵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在制冷劑和被加熱流體之間進行熱交換的板式換熱器及使用了該板式換熱器的熱泵裝置。
背景技術
通常,已知有如下板式換熱器,該板式換熱器將多張板層疊起來并進行釬焊而形成流路,在兩系統(tǒng)的流路間進行熱交換。板式換熱器利用釬焊使各要素接合起來,因此存在能夠使換熱器主體小型化的特征。但是,由于板式換熱器被釬料而半永久地接合起來,因此在制造時若出現(xiàn)導熱板的層疊錯誤,則無法僅更換板,而不得不將制造中所使用了的構件廢棄。導熱板的層疊錯誤導致板式換熱器自身的功能不全。另外,層疊錯誤意味著水和以R410A為代表的制冷劑混合,萬一層疊錯誤的產(chǎn)品流入市場,會對人體及環(huán)境帶來不好的影響。因此,在釬焊前發(fā)現(xiàn)導熱板的層疊錯誤對改善成品率、產(chǎn)品的可靠性也很重要。發(fā)生導熱板的層疊錯誤是由各導熱板相似引起的。在一般的板式換熱器中,采用將一個種類的導熱板交替翻轉180度地進行層疊的方法,或者交替層疊兩個種類的導熱板的方法。不管導熱板的種類如何,難以通過層疊后的外形把握是否翻轉180度及兩個種類的導熱板的不同。在以往的板式換熱器中,針對上述的層疊錯誤,在導熱板的一邊利用剩余構件實施另外3邊沒有的特殊形狀,在層疊后使剩余構件交替來發(fā)現(xiàn)層疊錯誤(例如專利文獻I)。但是,剩余構件的使用對導熱性能、強度可靠性等沒有影響,僅用于發(fā)現(xiàn)層疊錯誤,因此,作為產(chǎn)品不是必要的構件。因此,材料的成品率惡化。期望一種不會導致成品率惡化就能發(fā)現(xiàn)層疊錯誤的方法。日本特開平9-89484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改善板式換熱器所使用的構件的成品率,改善板式換熱器自身的成品率,以及提高板式換熱器的強度。本發(fā)明的板式換熱器通過將從一側向另一側層疊了的多張板中的各板與在兩側鄰接的其他板相接合,而在層疊方向上交替形成第I流體流動的第I流路和與上述第I流體進行熱交換的第2流體流動的第2流路,其特征在于,上述多張板中的各板呈具有長邊和短邊的矩形形狀,并且在一短邊側和另一短邊側各形成兩個流路孔,該流路孔為上述第I流體和上述第2流體中的任一流體通過的開口,上述各板的4個上述流路孔中的任一上述流路孔具有彎曲部,該彎曲部從上述流路孔的周緣的一部分突出并彎曲而向遠離上述開口的方向延伸,貼緊于在上述另一側鄰接的上述板的在上述層疊方向上相對應的上述流路孔的周緣附近。
根據(jù)本發(fā)明,能夠謀求改善板式換熱器所使用的構件的成品率,改善板式換熱器的成品率。


圖I是表示實施方式I的板式換熱器100的使用形態(tài)的圖。圖2是實施方式I的板式換熱器100的分解立體圖。圖3是實施方式I的板式換熱器100的側視圖。圖4是實施方式I的板式換熱器100的主視圖(圖3中的A向視)。圖5是實施方式I的板式換熱器100的后視圖(圖3中的B向視)。圖6是圖4的X-X剖視圖。圖7是表示實施方式I的導熱板IOlaUOlb的圖。圖8是用于說明形成于實施方式I的導熱板101的“ -字型結構體102”的圖。圖9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I的字型結構體102”的效果的圖。圖10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I的側板105a、105b的拉深形狀部的圖。圖11是用于說明圖6的管口 103的周邊構造的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方式I在以下的實施方式I中,對板式換熱器100進行說明。圖I是表示實施方式I的板式換熱器100的使用形態(tài)的圖。使用圖I對板式換熱器100的使用形態(tài)進行說明。熱泵單元2 (熱泵裝置)包括壓縮機3、冷凝器4(第I換熱器)、電子膨脹閥5、蒸發(fā)器6 (第2換熱器)。(I)壓縮機3使用電來壓縮制冷劑7,使制冷劑7的焓及壓力上升。(2)冷凝器4在被壓縮了的制冷劑7 (第I流體)和被加熱流體(第2流體)之間進行熱交換。(3)電子膨脹閥5使從冷凝器4流出的制冷劑7絕熱膨脹。(4)蒸發(fā)器6在從電子膨脹閥5流出的制冷劑7和外部加熱熱源之間進行熱交換。另外,雖未圖示,熱泵單元2除上述構件外還可以包括用于儲存剩余的制冷劑7的存儲器等附屬構件。壓縮機3 蒸發(fā)器6構成制冷劑7循環(huán)的制冷循環(huán)機構。例如,冷凝器4中使用板式換熱器100。由此,利用板式換熱器100對外部加熱熱源的熱(由蒸發(fā)器6吸收的熱)進行散熱,從而將流入板式換熱器100的水加熱。作為 外部加熱熱源(蒸發(fā)器6的熱交換的對象)所利用的介質,存在空氣、地熱等多種介質,板式換熱器100能夠采用使用外部加熱熱源的所有的供給熱水式熱泵單元。并且,板式換熱器100不限定于用作冷凝器4(第I換熱器),也可以用作蒸發(fā)器6 (第2換熱器)。排出熱水(日文出湯水)9(有時也稱作水9)在水回路8中循環(huán)。圖I表示間接加熱方式。水9 (第2流體)流入作為冷凝器4的板式換熱器100,被制冷劑7加熱并從板式換熱器100流出。當排出熱水9從板式換熱器100流出時,流入被構成上水道(日文上水)10的配管連接的散熱器、地暖等采暖設備12,用于室內調溫。另外,通過在水回路8的中途配置使排出熱水9和上水道10進行熱交換的水-水熱交換容器(tank) 11,能夠將被排出熱水9加熱了的上水道10用于盆浴、淋浴等生活用水圖2 圖5是用于說明板式換熱器100的外觀形狀的圖。圖2是板式換熱器100的分解立體圖。圖3是板式換熱器100的側視圖。圖4是板式換熱器100的主視圖(圖3中的A向視)。圖5是板式換熱器100的后視圖(圖3中的B向視)。以下,具體說明板式換熱器100的外觀。如圖2所示,在板式換熱器100中形成有制冷劑流路,在該制冷劑流路中,從作為制冷劑流入口的管口(nozzle) 103a流入的制冷劑7從作為制冷劑流出口的管口 103b流出。另外,還形成有水流路,在該水流路中,從作為水流入口的管口 103c流入的水9從作為水流出口的管口 103d流出。如圖3所示,在板式換熱器100中,安裝管口 103的加強板104a、側板105a、導熱
板101a、導熱板IOlb......導熱板101a、導熱板101b、側板105b、加強板104b依次層疊。
在此,加強板104b為被側板105b覆蓋的狀態(tài),因此,在圖3中未顯示。如圖4所示,在主視圖(圖3中的A向視)中能夠看到安裝于加強板104a的4個管口 103a 103d。如圖5所示,在后視圖(圖3中的B向視)中能夠看到加強板104b的表面。接著,使用圖6、圖7說明板式換熱器100的構造。圖6是與圖4的X-X剖面相當?shù)钠拭?。所謂“相當”的理由如下。在圖6中,為了簡化說明,導熱板IOlaUOlb合計僅使用了 4張。并且,層疊的順序為加強板104a、側板105a、導熱板101b、101a、101b、101a、側板105b、加強板104b的順序。這樣,圖6和圖4并不是同樣的,因此稱作“相當”。(導熱板101a、導熱板IOlb)圖7 (a)、圖7 (b)分別為表不導熱板101a、IOlb的圖。導熱板101a、IOlb均為相同形狀的板。因此,圖7(a)、圖7(b)所示的導熱板101a、導熱板IOlb的大小、板厚相同。在不需要進行區(qū)分的情況下,簡稱為導熱板101。將圖7(a)所示的導熱板IOla以點P為中心旋轉180度后成為導熱板101b。因此,導熱板IOla與導熱板IOlb為相同(大致相同)的形狀。在實施方式I的說明中,在圖2中,V字形狀的波紋圖案的V字的頂點朝向管口 103a、103d的方向的板為導熱板101a,朝向180度相反方向的板為導熱板101b。圖7(b)所示導熱板IOlb為將圖7(a)的導熱板IOla以點P為中心旋轉180度的狀態(tài),并標注有流路孔的附圖標記。在導熱板IOla和導熱板IOlb的四角具有流路孔106a 106d。各導熱板在長度方向的流路孔106a、106b和流路孔106c、106d之間具有用于攪拌流體的波形狀107a、107b。在將導熱板101a、IOlb層疊的情況下,波形狀107a、107b為在層疊方向上起伏的形狀。導熱板IOla的波形狀107a和導熱板IOlb的波形狀107b為翻轉180度的形狀。如上所述,波形狀107b相對于波形狀107a為將波形狀107a以點P為中心沿箭頭方向旋轉180度的關系。如圖6所示,導熱板IOlb配置在側板105a的下方,導熱板IOla配置在導熱板IOlb的下方。在層疊了的狀態(tài)下,開設于導熱板IOlb的流路孔106a 106d與開設于導熱板IOla的流路孔106a 106d重疊,構成流路。圖7 (a)所示的導熱板IOla被假想為圖2的側板105a的相鄰的導熱板101a。開設于圖7(a)的導熱板IOla的流路孔106a、106b、106c、106d分別與管口 103a、103b、103c、103d相對應。在流路孔106b中,后述的“ 3 ”字型結構體102-1形成于板的背面?zhèn)取?導熱部108、基干部109)如圖6所示,實施方式I的板式換熱器100以導熱部108為主要構造,該導熱部108通過層疊導熱板IOla和導熱板IOlb而形成用于在第I流體和第2流體之間進行熱交換的流路。板式換熱器基干部109 (以下稱作基干部109)是通過在導熱部108的上部配置側板105a并在導熱部108的下部配置側板105b而構成的。即,導熱部108為由多張導熱板101構成的構造,基干部109為在導熱部108上再配置兩側的側板的構造。通過在基干部109的上部配置加強板104a并在下部配置加強板104b,使基干部109被加強板104a和加強板104b夾住。如上所述,在加強板104a上開設有管口安裝口(管口對應孔)。管口103a 103d安裝于管口安裝口。
(利用導熱板101形成流路)通過層疊導熱板IOla和導熱板101b,波形狀107a與波形狀107b點接觸。該點接觸的部分通過釬焊而成為形成流路的“柱”。例如,導熱板IOla形成水(純水、自來水或者混合有防凍液的水等)的流路,導熱板IOlb形成制冷劑7 (例如,以R410A為代表的用于空調機的制冷劑)的制冷劑流路。通過將各一張的導熱板IOla和導熱板IOlb層疊而形成水的流路,通過再層疊導熱板101a,形成“水-制冷劑”的層。以下,通過增加導熱板101的層
疊張數(shù),而以“水-制冷劑-水-制冷劑......”的方式交替地形成流路(參照圖2)。利
用這些層疊了的多張導熱板,構成圖6所示的導熱部108。(板式換熱器100的特征)說明實施方式I的板式換熱器100的特征。實施方式I的板式換熱器100為利用釬焊將各構成要素接合的方式的換熱器。圖8是說明形成于導熱板101的““ ^ ”字型的結構體102” (以下,也稱作結構體102)的圖。圖8(a)是進一步詳細表示圖7(a)的導熱板IOla的圖。圖8 (b)是圖8(a)的Y-Y剖視圖。另外,在圖8(a)中,表示了在流路孔106b中形成有3個結構體102 (結構體102-1、102-2、102-3)的情況。如圖8(a)所示,導熱板IOla在波形狀107的相反側的流路孔106b孔的圓周上,以45度間隔具有3個“ - ”字型結構體102。板式換熱器100的特征在于,如圖8所不那樣,導熱板IOla的開設于四角的流路孔106a、106b、106c、106d中的一個流路孔具有“ - ”字型的結構體102。如上所述,將導熱板IOla旋轉180度的導熱板是導熱板101b,因此,板式換熱器100的導熱板101都具有““ ^ ”字型的結構體102”。通過該結構體102,在板式換熱器100上,在形成有結構體102的流路孔的周圍形成后述的柱121及柱122。( “ ”字型結構體102)圖8的導熱板101的流路孔106b在波形狀相反側(遠離波形狀的方向)具有向內側下彎的“ 2 ”字型結構體102。結構體102是將沖裁流路孔時成為廢棄材料的部分彎曲而形成的。結構體102可以形成在導熱板101的任一流路孔。在圖8中,設置于導熱板的4個孔中的流路孔106b (與制冷劑流出的管口 103b相當?shù)奈恢玫牧髀房?。進一步說明“ 口 ”字型結構體102。如圖2所示,在使用形成有“ ^ ”字型結構體102的導熱板的板式換熱器100中,從一側(具有管口 103的加強板104a側)向另一側(加強板104b側)層疊了的多張導熱板IOlaUOlb的各導熱板與在兩側鄰接的其他導熱板接合,從而,沿層疊方向D交替地形成制冷劑7 (第I流體)流動的第I流路301和與制冷劑7進行熱交換的水9(第2流體)流動的第2流路302。如圖2所示,各導熱板101呈具有長邊和短邊的矩形形狀,并且,在一個短邊側和另一個短邊側各形成兩個流路孔,該流路孔作為制冷劑7和水9中的任一方通過的開口?!?- ”字型結構體102如下所述。如圖8所示,各導熱板101的4個流路孔中的任一流路孔(在圖8(a)中為流路孔106b)具有結構體102(彎曲部),該結構體102從流路孔的周緣的一部分突出并彎曲而向遠離形成了流路孔的開口的方向延伸。該結構體102貼緊于在另一側(加強板104a、104b中的加強板104b側)鄰接的導熱板的在層疊方向上相對應的流路孔的周緣附近(將使用圖9說明)。另外,如圖8(a)所示,導熱板IOla在一個短邊側的兩個流路孔與另一個短邊側的兩個流路孔之間的長邊方向的區(qū)域中形成有在層疊方向上起伏的波形狀107。并且,如表示圖8(a)的Y-Y剖面的圖8(b)所示,結構體102向遠離波形狀107的方向123延伸。圖9是說明結構體102的效果的圖。另外,圖9是說明結構體102的效果的簡圖,因此不是準確的剖視圖。圖9(a)表示導熱板101以正常的層疊順序層疊的狀態(tài)。圖9(b)表示導熱板101的層疊順序錯誤的情況。圖9的(a-1)、(b-1)是在與圖8的Y-Y剖面相同的方向上觀察到的狀態(tài)。圖9的(a-2)、(b-2)分別與(a-1)、(b-1)相對應,與圖8的Z-Z剖面(層疊后)相當。通過將導熱板IOla與導熱板IOlb層疊,導熱板IOla的字型結構體102與導熱板IOlb的流路孔周邊的平面部接觸,形成柱121(圖9的(a-2))。以下,通過增加導熱板101的層疊張數(shù),由所有的柱121形成支承制冷劑流路孔的柱122 (重復結構)。在導熱板101的層疊出錯的情況下不會形成柱121。因此,發(fā)揮如下效果,即,通過用肉眼觀察流路孔而識別柱的有無,從而確認層疊錯誤。即,在層疊于導熱板101后,從傾斜方向窺視流路孔,能夠發(fā)現(xiàn)層疊錯誤。如圖9的(b-2)所示,在未按正規(guī)順序層疊導熱板101的情況下,預定排列成一直線的“〕”字型結構體102缺失而產(chǎn)生空間。通過用肉眼確認該產(chǎn)生了的空間,從而能夠判斷層疊錯誤的有無。由此,不會在層疊錯誤的情況下進行釬焊,因此成品率變高。另外,在整齊地層疊的情況下,“ ^ ”字型結構體102利用釬料與相鄰的導熱板101接合,因此能夠將“ 3 ”字型結構體102本身作為支承板式換熱器100的柱121,從而能夠實現(xiàn)強度的提高。伴隨著壓力破壞及壓力疲勞破壞,板式換熱器100的容易被破壞的部位為向板式換熱器100供給流體所必要的流路孔周邊的部位。在一般的板式換熱器中,為了擴大熱交換面積而在導熱板的表面設置波形狀。上下的導熱板彼此的波形狀與波形狀相接觸的部位(下側的導熱板的波峰與上側的導熱板的波谷的接觸部位)都被釬焊。于是,釬焊的部位都作為柱而存在。相對于此,流路孔周邊部位不是導熱部分,或者不存在波形狀,或者即使存在波形狀也極少。因此,在以往的板式換熱器中,在流路孔周邊部進行支承的柱少。為了提高強度,優(yōu)選在流路孔周邊部也存在較多的柱。但是,流路孔周邊部的面積受到限制,并且,形成柱且不阻擋流路的構造受到限制。因此,在實施方式I的板式換熱器100中,將用于確認層疊錯誤而設置的“ 口 ”字型的結構體102釬焊于流路孔周邊部,作為柱121 (重復結構的柱122)使用。由此,能夠謀求 提高板式換熱器100的可靠性。如圖9所示,“ ^ ”字型的結構體102與下側的導熱板101的流路孔周邊部的未形成波形狀的部位相接觸并被釬焊,從而形成柱121。柱121具有改善成品率及確認層疊錯誤的效果,并且能夠由以往使用的構件形成。因此,無需追加新的構件,并且能夠謀求提高強度。另外,形成的柱121形成于流路孔的周邊,即形成于與作為導熱部的波狀部隔著流路孔而相反的一側(短邊側),因此,不會阻礙制冷劑7的流路,且能夠謀求提高強度。(側板IO5)圖10是表示將導熱部108的上下部夾入的側板105a、側板105b的圖。(103a)等表不與圖2中的哪個管口相對應。側板105a、105b是大小、板厚與導熱板101相同、四角具有流路孔105a-l 105a-4、105b-l 105b_4、沒有波形狀107的平面構造的板。如圖6所示,側板105a配置于導熱部108的上部,側板105b配置于導熱部108的下部,構成基干部109。(拉深形狀部IlOa)如圖6、圖10所示,側板105a具有在流路孔105a_l、105a_4的周邊通過拉深加工而形成的凹形狀的拉深形狀部110a。流路孔105a_l的拉深形狀部IlOa沿圓形的流路孔105a_l的邊緣形成一周。流路孔105a_4的拉深形狀部IlOa也一樣。另外,關于凹形狀,在圖6中,沿從側板105a向側板105b方向的層疊方向D突出的形狀稱為凹形狀,向與層疊方向D相反的方向突出的形狀稱為凸形狀。側板105b具有在流路孔105b_l的周邊通過拉深加工形成的凸形狀的拉深形狀部IlOb和在流路孔105b-4的周邊通過拉深加工形成的凸形狀的拉深形狀部110c。各拉深形狀部被釬焊于與各側板鄰接的導熱板IOlaUOlb的流路孔中的、在層疊了的情況下與管口103a、103b對應的流路孔(層疊時,存在于各管口的中心線方向的流路孔)。由此,拉深形狀部110a、110b、IIOc在導熱板101和側板105的流路孔周圍形成柱。因此,能夠提高板式換熱器100的強度。(拉深形狀部IlOc)如圖10(b)所示,側板105b在流路孔105b_4的周圍具有形狀與拉深形狀部IlOb不同的拉深形狀部110c。拉深形狀部IlOc為如下形狀,即將拉深形狀部IlOb內的與“ ^ ”字型結構體102接觸的部分保持為平坦的形狀。通過設置該平坦的部分,避免將與側板105b鄰接的最下層的導熱板IOla上所設置的字型結構體102托起。如圖10(b)所示,利用平坦部支承“ 3 ”字型結構體102-1 102-3(在圖8(a)中對應地圖示了設于3個部位的情況),因此能夠可靠地對側板105b進行釬焊。圖11是圖6的管口 103a側的放大圖。如圖11所示,利用拉深形狀部110a、110b,防止制冷劑流入由側板105a和側板105b形成的非導熱空間111 (流體沒有流入的空間)。非導熱空間111是由平面與波形狀107形成的空間,是對導熱不具有有效性的空間。因此,通過防止制冷劑流入該非導熱空間111,能夠防止多余的散熱及制冷劑流速的降低。(加強板104)如圖6所示,在基干部109的上部安裝有加強板104a(外側板),在下部安裝有加 強板104b。加強板104(也稱作耐壓板)具有導熱板101及側板105的大約5倍的厚度。在板式換熱器100中,加強板104a如圖2、圖4等所示那樣具有4個流路孔。另外,如圖5所示,加強板104b不具有流路孔106。借助加強板104a、104b,板式換熱器100能夠經(jīng)得住在基干部109中流動的流體所產(chǎn)生的壓力的變動疲勞及由板式換熱器100內的壓力與大氣壓之差所產(chǎn)生的力。(管口的鑿緊加工)如圖2、圖4、圖6等所示,加強板104a的4個流路孔分別安裝有用于使制冷劑及水流入基干部109的管口 103a 103d。管口 103的安裝位置(安裝部位)根據(jù)加強板104a、104b的流路孔的個數(shù)來決定。在實施方式I的板式換熱器100中,在加強板104a上設有4個流路孔,在加強板104b未設置流路孔,若I張加強板上最多設置4個流路孔,則對于I臺板式換熱器100而言,合計安裝8個管口 103。如圖11所示,制冷劑7流入的管口 103a在 端部具有與加強板104a的流路孔相嵌合的壓入部112。壓入部112的頂端比加強板104a的下表面突出Imm以上。圖11的尺寸H為Imm以上。在利用釬焊對板式換熱器100進行接合的工序之前,將管口 103a的壓入部112插入加強板104a的流路孔,對壓入部112進行鑿緊加工。在利用該鑿緊加工將加強板104a和管口 103a預固定了的狀態(tài)下,將加強板104a層疊于基干部109,對板式換熱器100整體進行預組裝,將預組裝的板式換熱器100送向釬焊工序。(釬焊工序)在預組裝狀態(tài)的板式換熱器100中,在導熱板IOla和導熱板IOlb之間、以及在導熱部108和側板105a以及導熱部108和側板105b之間、在基干部109和加強板104a以及加強板104b之間,夾入有用作釬料的銅條。另外,在加強板104a和管口 103a 103d之間也配置有作為釬料的銅。在釬焊工序中,配置有釬料的預組裝狀態(tài)的板式換熱器100被放入真空加熱爐,進行在真空狀態(tài)下的釬焊。在該釬焊工序中,銅熔化,浸透各要素的接合面。浸透的銅冷卻從而將各要素彼此半永久地粘接,形成板式換熱器100。在以上的實施方式I中,對于使導熱板相互旋轉180度并層疊的一對導熱板,僅成為流體的出入口的四角的流路孔中的一個流路孔具有“〕”字型的結構體102,通過使上部的導熱板的“ - ”字型結構體與下部的導熱板接觸,形成將上下的導熱板的流路孔連結起來的柱121。而且,層疊多對這樣的一對導熱板,從而形成將板式換熱器的流路孔連接起來的柱122 (重復結構)。利用該柱122 (重復結構),在釬焊前窺視流路孔,識別所形成的柱,從而能夠確認釬焊前是否存在層疊錯誤。然后,柱122 (重復結構)被釬焊,強度得到提高。附圖標記說明100、板式換熱器;2、熱泵單元;3、壓縮機;4、冷凝器;5、電子膨脹閥;6、蒸發(fā)器;
7、制冷劑;8、水回路;9、熱水;10、上水道;11、水-水熱交換容器;12、采暖設備;13、上水道利用設備;100、板式換熱器;101、101a、101b、導熱板;121、柱;102、“ ^ ”字型結構體;103、管口 ;104、104a、104b、加強板;105、105a、105b、側板;106a、106b、106c、106d、流路孔;107、波形狀;108、導熱部;109、基干部;110、拉深形狀部;111、非導熱空間;112、壓入部。
權利要求
1.ー種板式換熱器,通過將從一側向另一側層疊的多張板中的各板與在兩側鄰接的其他板接合,在層疊方向上交替形成第I流體流動的第I流路和與上述第I流體進行熱交換的第2流體流動的第2流路,其特征在干, 上述多張板中的各板呈具有長邊和短邊的矩形形狀,并且在一短邊側和另ー短邊側各形成兩個流路孔,該流路孔為上述第I流體和上述第2流體中的任一流體通過的開ロ, 上述各板的4個上述流路孔中的任一上述流路孔具有彎曲部,該彎曲部從上述流路孔的周緣的一部分突出并彎曲,向遠離上述開ロ的方向延伸,并且緊貼于在上述另ー側鄰接的上述板的在上述層疊方向上相對應的上述流路孔的周緣附近。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板式換熱器,其特征在干, 上述多張板中的各板在上述一短邊側的兩個上述流路孔和上述另ー短邊側的兩個上述流路孔之間的上述長邊的方向上的區(qū)域內,形成有在上述層疊方向上起伏的波形狀, 上述多張板中的各板的上述彎曲部向遠離上述波形狀的方向延伸。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板式換熱器,其特征在干, 在上述多張板中,多張大致相同形狀的板交替翻轉180度地層疊, 各板的彎曲部通過緊貼于在上述另ー側鄰接的上述板的在層疊方向上相對應的上述流路孔的周緣附近,而由鄰接的上述板彼此的組,形成從上述ー側向上述另ー側的重復結構。
4.根據(jù)權利要求I 3中任一項所述的板式換熱器,其特征在干, 在同一上述流路孔形成有多個上述彎曲部。
5.一種熱泵裝置,其通過配管連接壓縮機、第I換熱器、膨脹機構、第2換熱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I換熱器、上述第2換熱器中的至少一方為板式換熱器, 該板式換熱器通過將從一側向另一側層疊了的多張板中的各板與在兩側鄰接的其他板相接合,在層疊方向上交替形成第I流體流動的第I流路和與上述第I流體進行熱交換的第2流體流動的第2流路, 上述多張板中的各板呈具有長邊和短邊的矩形形狀,并且在一短邊側和另ー短邊側各形成兩個流路孔,該流路孔為上述第I流體和上述第2流體中的任一流體通過的開ロ, 在上述各板中,4個上述流路孔中的任一上述流路孔具有彎曲部,該彎曲部從上述流路孔的周緣的一部分突出并彎曲,向遠離上述開ロ的方向延伸,并且緊貼于在上述另ー側鄰接的上述板的在上述層疊方向上相對應的上述流路孔的周緣附近。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板式換熱器及熱泵裝置,其目的在于改善板式換熱器所使用的構件的成品率、改善板式換熱器自身的成品率、以及提高板式換熱器的強度。板式換熱器的各導熱板(101)呈具有長邊和短邊的矩形形狀,并且在一個短邊側和另一個短邊側各形成兩個作為第1流體和第2流體中的任一流體通過的開口的流路孔。各導熱板(101)的4個流路孔中的任一流路孔具有結構體(102),該結構體從流路孔的周緣的一部分突出并彎曲而向遠離開口的方向延伸。結構體(102)緊貼于在另一側鄰接的導熱板的在層疊方向上相對應的流路孔的周緣附近。
文檔編號F25B39/00GK102635982SQ20121003250
公開日2012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2月14日
發(fā)明者伊東大輔, 內野進一, 林毅浩 申請人:三菱電機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冷水江市| 读书| 乌兰浩特市| 南雄市| 诏安县| 邵东县| 博白县| 陆川县| 普安县| 杭锦后旗| 襄樊市| 台安县| 肇东市| 长阳| 陆河县| 绥中县| 班戈县| 历史| 南阳市| 大厂| 吉安县| 大关县| 永德县| 崇信县| 咸阳市| 崇礼县| 苍南县| 甘南县| 芮城县| 陕西省| 利津县| 仪征市| 崇礼县| 汝阳县| 泾川县| 红原县| 鄢陵县| 海盐县| 合作市| 云和县| 余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