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高效熱交換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清水回收裝置,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清水回收裝置的高效熱交換裝置。
背景技術:
電能是生產生活使用量較大的能源。燃煤發(fā)電、核能發(fā)電、太陽能發(fā)電、風能潮汐能發(fā)電,地熱能發(fā)電都可以發(fā)電,但是燃煤發(fā)電導致環(huán)境污染,產生煙塵、酸雨、溫室氣體等各種有害氣體;核能發(fā)電有放射性污染的危險,核廢料處理的問題也有環(huán)境污染風險;太陽能,風能潮汐能,地熱能發(fā)電量少。目前的發(fā)電裝置普遍存在污染環(huán)境、發(fā)電量小等諸多問題。初步設想設計一種沖擊發(fā)電裝置,沖擊發(fā)電裝置的原理是采用深水高壓水體沖擊渦輪旋轉進而帶動發(fā)電機進行發(fā)電,深水一般為海底的深水,在深水壓強下產生高壓水體,利用噴射裝置將高壓水體噴射成高壓水霧,高壓水霧沖擊渦輪,渦輪旋轉并帶動發(fā)電機發(fā)電。由于高壓水霧自身帶有 鹽分及其它各種雜質,需要采用清水回收裝置進行回收,即高壓水霧沖擊完渦輪后再通過電熱蒸發(fā)器進行加熱使其變?yōu)樗魵夂皖w粒,顆??梢耘懦觯F(xiàn)需考慮對水蒸氣進行液化回收。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具有高熱交換效率、可以快速對水蒸氣進行液化回收的熱交換裝置。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種高效熱交換裝置,包括回收室,在回收室內設有水槽,在水槽上方設有半導體制冷器,半導體制冷器的制冷端與散熱端分別安裝于回收室的內部和外部,半導體制冷器的制冷端正對著回收室的水蒸氣入口,在回收室的內部與外部還分別設有若干根熱管;在回收室內,熱管的冷凝端與半導體制冷器的制冷端相結合以傳遞熱量;在回收室外,熱管的蒸發(fā)端與半導體制冷器的散熱端相結合以傳遞熱量。為加快熱傳導效率,作為優(yōu)選,在熱管上裝有導熱翅片。為加快半導體制冷器的散熱速度,作為優(yōu)選,在半導體制冷器的散熱端旁裝有風機。本發(fā)明工作原理及效果如下:半導體制冷器制冷工作,回收室內側半導體制冷器的制冷端急速降溫,利用熱管加快制冷端熱傳導速度使冷量快速到達回收室內,使回收室內溫度急速降低;回收室外側半導體制冷器散熱端急速升溫,同樣利用熱管加快散熱端熱傳導速度使熱量快速散發(fā);水蒸氣進入回收室后遇冷失去熱量變成水滴流入水槽中進行收集,達到了回收的目的。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下:實施例:本發(fā)明的一種高效熱交換裝置,如圖1所示,包括回收室1,在回收室I內設有水槽22,在水槽22上方設有半導體制冷器33,半導體制冷器33的制冷端55與散熱端66分別安裝于回收室I的內部和外部,半導體制冷器33的制冷端55正對著回收室I的水蒸氣入口 44。在回收室I的內部與外部還分別設有若干根熱管;在回收室I內,熱管a77的冷凝端與半導體制冷器的制冷端55相結合以傳遞熱量;在回收室I外,熱管b99的蒸發(fā)端與半導體制冷器的散熱端66相結合以傳遞熱量。為加快熱傳導效率,在回收室I內的熱管a77及回收室I外的熱管b99上分別裝有導熱翅片11,在 半導體制冷器的散熱端66旁裝有風機88。
權利要求
1.一種高效熱交換裝置,其特征是:包括回收室,在回收室內設有水槽,在水槽上方設有半導體制冷器,半導體制冷器的制冷端與散熱端分別安裝于回收室的內部和外部,半導體制冷器的制冷端正對著回收室的水蒸氣入口,在回收室的內部與外部還分別設有若干根熱管;在回收室內,熱管的冷凝端與半導體制冷器的制冷端相結合以傳遞熱量;在回收室夕卜,熱管的蒸發(fā)端與半導體制冷器的散熱端相結合以傳遞熱量。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效熱交換裝置,其特征是:在熱管上裝有導熱翅片。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效熱交換裝置,其特征是:在半導體制冷器的散熱端旁裝 有風機。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高效熱交換裝置,包括回收室、水槽及半導體制冷器,半導體制冷器的制冷端與散熱端分別安裝于回收室的內部和外部,在回收室的內部與外部還分別設有若干根熱管;在回收室內,熱管的冷凝端與半導體制冷器的制冷端相結合以傳遞熱量;在回收室外,熱管的蒸發(fā)端與半導體制冷器的散熱端相結合以傳遞熱量。半導體制冷器制冷工作,回收室內側半導體制冷器的制冷端急速降溫,利用熱管加快制冷端熱傳導速度使冷量快速到達回收室內,使回收室內溫度急速降低;回收室外側半導體制冷器散熱端急速升溫,同樣利用熱管加快散熱端熱傳導速度使熱量快速散發(fā);水蒸氣進入回收室后遇冷失去熱量變成水滴流入水槽中進行收集。
文檔編號F25J1/02GK103245166SQ201310158668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4月28日
發(fā)明者陳銀軒 申請人:陳銀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