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熱器及空調(diào)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換熱器,包括翅片及內(nèi)置于翅片的換熱流路及匯總流路、輸入管組件及輸出管組件,換熱流路包括第一換熱流路、第二換熱流路和第三換熱流路,第一換熱流路、第二換熱流路及第三換熱流路并聯(lián)后一端與輸入管組件連接,接收冷媒的流入,另一端通過輸出管組件與匯總流路連接,輸出冷媒,其中,第一換熱流路及第二換熱流路呈順時針走勢,第三換熱流路呈逆時針走勢。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提出一種空調(diào)器。通過換熱器內(nèi)流路的改進,有效的提高了換熱器的換熱效率。
【專利說明】換熱器及空調(diào)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換熱領域,尤其涉及換熱器及空調(diào)器。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空調(diào)用戶越來越多,空調(diào)器制造技術也得到了極大發(fā)展?,F(xiàn)有空調(diào)器內(nèi)換熱器包括24根U管和22個用于連接U管的連接頭,制造U管的材料為銅管,U管的直徑為7mm。隨著物價的上漲,銅的價格也隨著上升,從而使得換熱器的制造成本提高。若改變銅管的管徑,現(xiàn)有的冷媒流路卻不能保證換熱器的換熱效率,所以如何在保證換熱器換熱效率的前提下來節(jié)約成本已成為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換熱器的制造成本。
[0004]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換熱器,包括翅片及內(nèi)置于所述翅片的換熱流路及匯總流路、輸入管組件及輸出管組件;所述換熱流路包括第一換熱流路、第二換熱流路和第三換熱流路,所述第一換熱流路、第二換熱流路及第三換熱流路并聯(lián)后一端與所述輸入管組件連接,接收冷媒的流入,另一端通過所述輸出管組件與所述匯總流路連接,輸出冷媒,其中,所述第一換熱流路及第二換熱流路呈順時針走勢,所述第三換熱流路呈逆時針走勢。
[0005]優(yōu)選地,所述翅片的一側為迎風側、另一側為背風側,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換熱流路均由若干換熱管首尾串接而成,且各所述換熱流路的若干換熱管沿所述迎風側至所述背風側設置為兩列,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換熱流路中的至少一個流路中靠近所述迎風側的至少一個換熱管與靠近所述背風側的至少一個換熱管交替串接。
[0006]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換熱流路中的靠近所述迎風側的至少兩個換熱管與靠近所述背風側的至少兩個換熱管交替串接。
[0007]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換熱流路分別為豎直方向排列的上、中、下?lián)Q熱流路,所述中換熱流路中的四個靠近所述迎風側的換熱管與靠近所述背風側的四個換熱管交替串接。
[0008]優(yōu)選地,所述若干換熱管包括靠近所述背風側的若干第一長U管及靠近所述迎風側的第二長U管。
[0009]優(yōu)選地,所述輸入管組件包括:擴口管、輸入總管、輸入支管、封口蓋以及第一縮口管;
[0010]所述輸入總管的一端與所述封口蓋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擴孔管固定連接;
[0011]所述輸入總管的管壁上開設有第一拔孔,所述輸入支管的一端通過所述第一拔孔與所述輸入總管連通,另一端與所述第一縮口管固定連接,所述第一縮口管與第一長U管的管口連接;
[0012]所述輸入支管上設有外凸定位點。
[0013]優(yōu)選地,所述輸出管組件包括:第一輸出支管、第二輸出支管、集氣管以及注氟管;
[0014]所述集氣管的一端與所述第一輸出支管連通,另一端與所述匯總管連通;
[0015]所述匯總管與所述第一長U管的管口連接;
[0016]所述集氣管的側壁上開設有第二拔孔,所述第二輸出支管的一端通過所述第二拔孔與所述集氣管連通,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長U管的管口連接;
[0017]所述注氟管與所述集氣管連通。
[0018]優(yōu)選地,所述總輸出管包括:第二縮口管、輸出總管以及用于過濾冷媒的過濾器;
[0019]所述輸出總管的一端與所述第二縮口管連通,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長U管的管口連通;
[0020]所述過濾器設置于所述輸出總管的管內(nèi)。
[0021]優(yōu)選地,所述換熱器還包括將所述翅片包圍起來的殼體,及用于固定所述殼體的右端蓋,所述右端蓋包括底板、用于固定所述底板的內(nèi)翻邊和外翻邊,以及底翻邊;
[0022]所述底板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長U管管徑適配的第二翻邊孔和與所述第二長U管管徑適配的第三翻邊孔;
[0023]所述內(nèi)翻邊與所述底板設置所述第二翻邊孔一側的側邊固定連接;
[0024]所述外翻邊與所述內(nèi)翻邊相對設置;
[0025]所述底翻邊設置于所述底板的一端;
[0026]所述內(nèi)翻邊和所述外翻邊上均設置有固定板。
[0027]優(yōu)選地,所述上換熱流路包括四根第一長U管和三根第二長U管;
[0028]所述中換熱流路包括三根第一長U管和五根第二長U管;
[0029]所述下?lián)Q熱流路包括四根第一長U管和三根第二長U管;
[0030]所述匯總流路包括一根第一長U管和一根第二長U管;
[0031]所述輸入支管包括第一輸入支管、第二輸入支管和第三輸入支管,所述第一輸入支管與所述上換熱流路連通,第二輸入支管與所述中換熱流路連通,第三輸入支管與所述下?lián)Q熱流路連通;
[0032]所述輸出管組件包括兩根第二輸出支管,所述第一輸出支管與所述上換熱流路連通,一根所述第二輸出支管與所述中換熱流路連通,另一根所述第二輸出支管與所述下?lián)Q熱流路連通,所述匯總管與所述匯總流路連通。
[0033]優(yōu)選地,所述上換熱流路包括四根第一長U管和三根第二長U管;
[0034]所述中換熱流路包括四根第一長U管和六根第二長U管;
[0035]所述下?lián)Q熱流路包括四根第一長U管和三根第二長U管;
[0036]所述匯總流路包括一根第一長U管和一根第二長U管;
[0037]所述輸入支管包括第一輸入支管、第二輸入支管和第三輸入支管,所述第一輸入支管與所述上換熱流路連通,第二輸入支管與所述中換熱流路連通,第三輸入支管與所述下?lián)Q熱流路連通;
[0038]所述輸出管組件包括兩根第二輸出支管,所述第一輸出支管與所述上換熱流路連通,一根所述第二輸出支管與所述中換熱流路連通,另一根所述第二輸出支管與所述下?lián)Q熱流路連通,所述匯總管與所述匯總流路連通。
[0039]優(yōu)選地,所述上換熱流路包括四根第一長U管和三根第二長U管;
[0040]所述中換熱流路包括三根第一長U管和五根第二長U管;
[0041]所述下?lián)Q熱流路包括四根第一長U管和三根第二長U管;
[0042]所述匯總流路包括二根第一長U管和二根第二長U管;
[0043]所述輸入支管包括第一輸入支管、第二輸入支管和第三輸入支管,所述第一輸入支管與所述上換熱流路連通,第二輸入支管與所述中換熱流路連通,第三輸入支管與所述下?lián)Q熱流路連通;
[0044]所述輸出管組件包括兩根第二輸出支管,所述第一輸出支管與所述上換熱流路連通,一根所述第二輸出支管與所述中換熱流路連通,另一根所述第二輸出支管與所述下?lián)Q熱流路連通,所述匯總管與所述匯總流路連通。
[0045]此外,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空調(diào)器,所述空調(diào)器包括換熱器,包括翅片及內(nèi)置于所述翅片的換熱流路及匯總流路、輸入管組件及輸出管組件;所述換熱流路包括第一換熱流路、第二換熱流路和第二換熱流路,所述第一換熱流路、第二換熱流路及第三換熱流路并聯(lián)后一端與所述輸入管組件連接,接收冷媒的流入,另一端通過所述輸出管組件與所述匯總流路連接,輸出冷媒,其中,所述第一換熱流路及第二換熱流路呈順時針走勢,所述第三換熱流路呈逆時針走勢。
[0046]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三條換熱流路并將三條換熱流路并聯(lián)設置,使得三條換熱流路可以同時進行換熱,冷媒從輸入管組件分別流入第一換熱流路、第二換熱流路和第三換熱流路,并在第一換熱流路和第二換熱流路內(nèi)按順時針流動,在第三換熱流路中按逆時針方向流動,使得三條換熱流路同時沿特定的走向與外界換熱,相比傳統(tǒng)的換熱流路有利于提聞冷媒流路的換熱效率,進而提聞?chuàng)Q熱器的能效比。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47]圖1為本實用新型換熱器一實施例的組裝示意圖;
[0048]圖2為圖1中A處放大結構示意圖;
[0049]圖3為本實用新型換熱器輸入管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50]圖4為本實用新型換熱器輸出管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51]圖5為本實用新型換熱器總輸出管的結構示意圖;
[0052]圖6為本實用新型換熱器左端蓋的結構示意圖;
[0053]圖7為本實用新型換熱器右端蓋的結構示意圖;
[0054]圖8為圖7中B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0055]圖9為本實用性新型換熱器冷媒流路第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0056]圖10為本實用性新型換熱器冷媒流路第二實施例的示意圖;
[0057]圖11為本實用性新型換熱器冷媒流路第三實施例的示意圖。
[0058]本實用新型目的的實現(xiàn)、功能特點及優(yōu)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0059]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60]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換熱器,參照圖1和圖9,圖1為本實用新型換熱器一實施例的組裝示意圖;圖9為本實用性新型換熱器冷媒流路第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在一實施例中,該換熱器包括翅片及內(nèi)置于翅片的換熱流路及匯總流路、輸入管組件及輸出管組件,換熱流路包括第一換熱流路、第二換熱流路和第二換熱流路,第一換熱流路、第二換熱流路及第三換熱流路并聯(lián)后一端與輸入管組件連接,接收冷媒的流入,另一端通過輸出管組件與匯總流路連接,輸出冷媒,其中,第一換熱流路及第二換熱流路呈順時針走勢,第三換熱流路呈逆時針走勢。冷媒通過輸入管組件分別進入三條換熱流路,當冷媒在三條換熱流路內(nèi)換熱完成后,通過輸出管組件匯總起來,流入到匯總流路,然后經(jīng)總輸出管流出翅片。
[0061]本實施例中,通過設置三條換熱流路并將三條換熱流路并聯(lián)設置,使得三條換熱流路可以同時進行換熱,冷媒從輸入管組件分別流入第一換熱流路、第二換熱流路和第三換熱流路,并在第一換熱流路和第二換熱流路內(nèi)按順時針流動,在第三換熱流路中按逆時針方向流動,使得三條換熱流路同時沿特定的走向與外界換熱,相比傳統(tǒng)的換熱流路有利于提聞冷媒流路的換熱效率,進而提聞?chuàng)Q熱器的能效比。
[0062]進一步地,翅片的一側為迎風側、另一側為背風側,第一、第二及第三換熱流路均由若干換熱管首尾串接而成,且各換熱流路的若干換熱管沿迎風側至背風側設置為兩列,第一、第二及第三換熱流路中的至少一個流路中靠近迎風側的至少一個換熱管與靠近背風側的至少一個換熱管交替串接。在測試過程中發(fā)現(xiàn),換熱器的迎風側和背風側的換熱效果相差比較大,以翅片間距1.7mm為例,風速0.5m/s時迎風側換熱量占總換熱量的96.3%,風速3.0m/s時迎風側換熱量占總換熱量的69.2%。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主要是因為傳熱溫差的變化,通過迎風側的換熱后,背風側的空氣與背風側換熱管之間的溫差變小,從而使得熱傳遞效率變低,進而使得換熱效率降低。
[0063]本實施例中,以制冷換熱器為例,通過將迎風側和背風側的換熱管交替串接,使得冷媒先在背風側換熱,再流到迎風側換熱,在此過程中,由于背風側的空氣經(jīng)迎風側換熱后溫度升高,而背風側的冷媒溫度在換熱前比迎風側的冷媒溫度較高,即背風側冷媒的溫度高于迎風側冷媒的溫度,而迎風側空氣的溫度低于背風側空氣的溫度,從而保證冷媒與空氣的溫差相當,使得冷媒在迎風側和背風側都可以很好的換熱,從而提高換熱效率。
[0064]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第二換熱流路中的靠近迎風側的至少兩個換熱管與靠近背風側的至少兩個換熱管交替串接。由于室外機采用的是軸流風扇,經(jīng)過冷凝器的風呈散射狀,存在四周風速高,中間風速低的現(xiàn)象,將換熱管的流路設置為交叉流動后且中間不抽管,比A方案增加多2根U管,通過增加管程加大該部分的散熱量,冷媒可以在迎風側和背風側之間交叉流動,從而使得冷媒在風速較低的中部可以更均勻的換熱,從而有利于換熱管內(nèi)的冷媒能更好的換熱。參照圖10,第一、第二及第三換熱流路分別為豎直方向排列的上、中、下?lián)Q熱流路,中換熱流路中的四個靠近迎風側的換熱管與靠近背風側的四個換熱管交替串接。參照圖1和圖2,圖1為本實用新型換熱器一實施例的組裝示意圖;圖2為圖1中A處放大結構示意圖。
[0065]結合上述實施例,現(xiàn)介紹換熱器的總體結構,該換熱器包括殼體10、多根第一長U管71、多根第二長U管72、彎頭、用于輸入冷媒的輸入管組件20、用于輸出冷媒的輸出管組件30以及總輸出管40 ;其中彎頭包括多個用于連通相鄰第一長U管71和第二長U管72的第一彎頭81、多個用于連通相鄰第一長U管71的第二彎頭82、多個用于連通第二長U管72的第三彎頭83 ;第一長U管71和第二長U管72為小管徑銅管;第二長U管72兩管口的中心距大于第一長U管71兩管口之間的中心距;多根第一長U管71呈一列設置在殼體10的背風側,多根第二長U管72呈一列設置在殼體10的迎風側;第一彎頭81設置于相鄰的第一長U管71和第二長U管72之間;第二彎頭82設置于相鄰的第一長U管71之間或相鄰的第二長U管72之間;輸入管組件20與第一長U管71的管口連通;輸出管組件30與第一長U管71和第二長U管72連通;輸出管組件30包括匯總管35,匯總管35和總輸出管40之間設置有多根第一長U管71和多根第二長U管72。換熱器具有第一換熱流路、第二換熱流路、第二換熱流路和匯總流路,第一換熱流路、第二換熱流路、第二換熱流路以及匯總流路都包括若干第一長U管71和若干第二長U管72 ;輸入管組件20分別與第一換熱流路、第二換熱流路以及第三換熱流路連通;輸出管組件30分別與第一換熱流路、第二換熱流路、第三換熱流路以及匯總流路連通;總輸出管40與匯總流路連通。其中所述小管徑銅管的外徑小于7mm,優(yōu)選地,所述小管徑銅管為外徑小于等于5mm的銅管。
[0066]具體地,如圖1和圖2所不,本實施例中,第一長U管71和第二長U管72均為管徑為Φ5(即銅管的外徑為5_)的內(nèi)螺紋銅管,殼體10為橫截面為長方形的曲面體,殼體10內(nèi)設置有翅片90,沿水平方向設置有26根U管,靠近曲面凹陷的一側為內(nèi)側,靠近曲面凸出的一側為外側,13根第一長U管71呈一列設置在殼體10的內(nèi)側即換熱器的背風側,13根第二長U管72呈一列設置在殼體10的外側即換熱器的迎風側。
[0067]下面舉一個各流路之間位置關系的實施例,從換熱器的頂部到底部依次為,第一換熱流路、第二換熱流路、第三換熱流路和匯總流路。13根第一長U管71的26個管口呈一列設置在換熱器的背風側,依次為第一管口至第二十六管口,13根第二長U管72的26個第二管口呈一列設置在換熱器的迎風側,依次為第二十七管口至第五十二管口,第一管口與第二十七管口相鄰設置;輸入管組件20包括三根輸入支管,三根輸入支管分別與第八管口、第十二管口和第十五管口連通;輸入管組件20的第一輸出支管32與第三十二管口連通,輸入管組件20的兩根第二輸出支管分別與四十二和第四十三管口連通,匯總管35與第二十三管口連通;輸出總管42背離第二縮口管41的一端與第五i^一管口連通;第四彎頭84的一端與第九管口連通,另一端與第三十三管口連通;第二管口至第七管口之間、第十管口和第i^一管口之間、第十六管口至第二i^一管口之間通過第二彎頭82連通;第二十八管口至第三十一管口之間、第三十四管口至第三十七管口之間、第四十管口和第四十一管口之間、以及第四十四管口至第四十七管口之間通過第三彎頭83連通;第一管口和第二十七管口之間、第十三管口和第三十八管口之間、第十四管口和第三十九管口之間、第十五管口和第四十管口之間、第二十二管口和第四十八管口之間、第二十四管口和第四十九管口之間、第二十五管口和第五十管口之間,以及第二十六管口和第五十二管口之間通過第一彎頭81連通。本實施例與銅管直徑為Φ 7的換熱器比較:銅管直徑為Φ7的換熱器采用24根銅管和20個彎頭,其總質(zhì)量約1405g,直徑為Φ 5的換熱器采用26根銅管和22個彎頭,其總質(zhì)量約991g,后者銅材質(zhì)量比前者少29.5%。
[0068]如表I所示,表I為使用Φ 5銅管的本換熱器與使用Φ 7銅管的傳統(tǒng)換熱器之間能效比等參數(shù)的比較。
[0069]表I額定制冷工況參數(shù)
[0070]流路換熱器管注入冷媒毛細管規(guī)格(內(nèi)__
序號徑量/g 徑X長度)/mm輸入功制冷量 EER/(
_率/W/WW/W)
O Φ7 1080 φ 1.4x650 74027583.72A Φ5 740 φ 1.4x650 74027333.70B Φ5 760 φ 1.4x550 72827133.72_C_Φ5_760_φ 1.4x550 7242843.91
[0071]流路O為傳統(tǒng)換熱器各參數(shù);流路A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流路;流路B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流路;流路C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種流路。從表I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A、B兩種流路的能效比與傳統(tǒng)流路的能效比相當,本實用新型A、B兩種流路的能效比與傳統(tǒng)流路的能效比聞。
[0072]本實施例中,通過將第一長U管71和第二長U管72設置成小管徑銅管,使得與銅管直徑為Φ7的換熱器比較,換熱器需使用銅材料的重量得到有效控制,從而節(jié)約了換熱器的制造材料;同時通過改進冷媒流路,使得改進后的冷媒流路的能效比與傳統(tǒng)換熱器能效比相當,進而在保證換熱器能效比的前提下,有效的控制了換熱器的制造成本。
[0073]進一步地,參照圖3,圖3為本實用新型換熱器輸入管組件的結構示意圖。輸入管組件20包括:擴口管23、輸入總管21、輸入支管、封口蓋24以及第一縮口管26 ;輸入總管21的一端與封口蓋24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擴孔管固定連接;輸入總管21的管壁上開設有第一拔孔27,輸入支管的一端通過第一拔孔27與輸入總管21連通,另一端與第一縮口管26固定連接,第一縮口管26與第一長U管71的管口連接;輸入支管上設有外凸定位點25。
[0074]具體地,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輸入管組件20包括一根輸入總管21,一根擴口管23,三根輸入支管,一個封口蓋24和三根第一縮口管26。輸入總管21為一根兩端開口的直筒管,擴口管23與輸入總管21的一端焊接,封口蓋24與輸入總管21的另一端焊接,封口蓋24將輸入總管21的一端封閉。擴口管23的管徑大于輸入總管21,冷媒輸入管與輸入總管21固定連接。在輸入總管21—側的管壁上,沿輸入總管21的軸線方向開設有三個第一拔孔27,三根輸入支管的一端分別插入三個第一拔孔27中,三根輸入支管的另一端分別與三個第一縮口管26焊接,第一縮口管26的另一端設置于長U管的管口中,第一縮口管26增加了輸入支管與U管的接觸長度。輸入支管靠近第一拔孔27的一端設置有外凸定位點25,當輸入支管插入第一拔孔27中時,夕卜凸定位點25限制輸入支管插入輸入總管21中的深度,使得三根輸入支管插入輸入總管21的深度相同,當冷媒通過輸入總管21時,避免輸入支管造成冷媒偏流。
[0075]本實施例中,通過在輸入支管上焊接第一縮口管26,使得輸入支管與長U管的接觸長度得到增加,從而增加了輸入支管與長U管連接處的強度,有效的防止輸入支管在連接處被折斷。
[0076]進一步地,參照圖4,圖4為本實用新型換熱器輸出管組件的結構示意圖。輸出管組件30還包括:第一輸出支管32、第二輸出支管、集氣管31以及注氟管36 ;集氣管31的一端與第一輸出支管32連通,另一端與匯總管35連通;匯總管35與第一長U管71的管口連接;集氣管31的側壁上開設有第二拔孔,第二輸出支管的一端通過第二拔孔與集氣管31連通,另一端與第二長U管72的管口連接;注氟管36與集氣管31連通。
[0077]具體地,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中,輸出管組件30包括一根第一輸出支管32、兩根第二輸出支管、一根集氣管31、一根匯總管35以及一根注氟管36。集氣管31為一根兩端開口的直筒管,集氣管31的一端焊接有第一輸出支管32,另一端焊接有匯總管35。第一輸出支管32的另一端與第二長U管72的管口連接,匯總管35的另一端與第一長U管71的管口連接。在集氣管31的兩端管口的附近設置有內(nèi)凹定位點,用以限制第一輸出支管32和匯總管35插入集氣管31中的長度。集氣管31的側壁上、延其軸線方向開設有兩個拔孔,兩根第二輸出支管的一端分別插入兩個第二拔孔中。第二輸出支管靠近第二拔孔的一端設置有外凸定位點25,用以限制第二輸出支管插入集氣管31的深度。集氣管31的側壁上與第二輸出支管相對的一側設置有注氟管36,注氟管36的一端與集氣管31連通。
[0078]本實施例中,通過在第二輸出支管上設置外凸定位點25,保證兩根第二輸出支管插入集氣管31的長度相同,從而有效的避免了集氣管31內(nèi)冷媒偏流現(xiàn)象的發(fā)生;通過在集氣管31的兩端設置內(nèi)凸定位點37,有效的限制了第一輸出支管32和匯總管35在集氣管31中的位置,在保證集氣管31兩端連接強度的同時,避免第一輸出支管32和匯總管35伸入到集氣管31內(nèi)太長而阻礙冷媒的流通。
[0079]進一步地,參照圖5,圖5為本實用新型換熱器總輸出管的結構示意圖??傒敵龉?0包括:第二縮口管41、輸出總管42以及用于過濾冷媒的過濾器43 ;輸出總管42的一端與第二縮口管41連通,另一端與第二長U管的管口連通;過濾器43設置于輸出總管42的管內(nèi)。
[0080]具體地,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中,輸出總管42為折彎角度為90°的彎折管,其一端焊接有第二縮口管41,另一端直接與空調(diào)器中的毛細管連通??拷毠芤欢说妮敵隹偣?2內(nèi),設置有用于過濾冷媒的過濾器43。
[0081]本實施例中,通過將輸出總管42與毛細管直接連接,與傳統(tǒng)的換熱器相比,省去了安裝毛細管的分流三通管,有效的節(jié)約了制造成本。
[0082]進一步地,參照圖1和圖6,圖6為本實用新型換熱器左端蓋的結構示意圖。換熱器還包括用于固定殼體10的左端蓋50,左端蓋50包括連接部52和用于固定連接部52的固定部51,固定部51和連接部52固定連接,連接部52上開設有與第二長U管72管徑適配的第一翻邊孔53。
[0083]具體地,如圖6所示,本實施例中,左端蓋50為鈑金材料,鈑金材料設有90°的彎折部,彎折部的一端為固定部51,另一端為連接部52,固定部51上設置有連個螺紋孔,左端蓋50通過該螺紋孔與空調(diào)器內(nèi)部結構螺紋連接。連接部52上設置有三個第一翻邊孔53和三個通孔,通孔和第一翻邊孔53間隔設置。第二長U管72的一端穿過第一翻邊孔53,另一端穿過通孔,三個第一翻邊孔53,對應設置三根第二長U管72。固定部51上的螺紋孔,對應第二長U管72的U 口位置,錯開第二長U管72的內(nèi)螺紋銅管,避免了銅管被螺釘劃傷的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第二長U管72脹管時,U管與第一翻邊孔53過盈配合,使得第二長U管72卡設在第一翻邊孔53內(nèi)。殼體10的上下兩端分別設置有兩個左端板。
[0084]本實施例中,通過左端蓋50的設置,將換熱器殼體10的一端固定在空調(diào)器內(nèi),固定部51與空調(diào)器內(nèi)部螺紋連接,此連接穩(wěn)定可靠,有利于換熱器的裝卸,有利于換熱器的更換和維護。
[0085]進一步地,參照圖1、圖7和圖8,圖7為本實用新型換熱器右端蓋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圖7中B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換熱器還包括用于固定殼體10的右端蓋60,右端蓋60包括底板61、用于固定底板61的內(nèi)翻邊62和外翻邊63,以及底翻邊64 ;底板61上設置有與第一長U管71管徑適配的第二翻邊孔65和與第二長U管72管徑適配的第三翻邊孔;內(nèi)翻邊62與底板61設置第二翻邊孔65 —側的側邊固定連接;外翻邊63與內(nèi)翻邊62相對設置;底翻邊64設置于底板61的一端;內(nèi)翻邊62和外翻邊63上均設置有固定板66。
[0086]具體地,如圖7和圖8所示,本實施例中,底板61為矩形板,底板61的兩長邊上垂直板面分別向外延伸有內(nèi)翻邊62和外翻邊63,外翻邊63上沿其翻邊的方向設置有三個固定板66,內(nèi)翻邊62上沿其翻邊的方向設置有二個固定板66,固定板66上設置有螺紋孔。內(nèi)翻邊62通過固定板66上的螺紋孔與空調(diào)器的中隔板固定連接,外翻邊63通過固定板66上的螺紋孔與空調(diào)器的內(nèi)部結構固定連接。底板61上設置有13個與第一長U管71管徑適配的第二翻邊孔65和13個與第二長U管72管徑適配的第三翻邊孔,每個第二翻邊孔65和第三翻邊孔都相應設置有一個通孔。第一長U管71的一端穿過第二翻邊孔65,另一端穿過通孔,13個第二翻邊孔65,對應設置13根第一長U管71 ;第二長U管72的一端穿過第三翻邊孔,另一端穿過通孔,13個第三翻邊孔,對應設置13根第二長U管72。底翻邊64設置在殼體10的底部。
[0087]本實施例中,通過右端蓋60的設置,將換熱器殼體10的一端固定在空調(diào)器內(nèi),固定板66與空調(diào)器內(nèi)部結構螺紋連接,此連接穩(wěn)定可靠,有利于換熱器的裝卸,有利于換熱器的更換和維護。
[0088]根據(jù)換熱器的結構,設計換熱器內(nèi)冷媒的三種流路,下面分別具體說明三種流路中冷媒的具體流向。三種流路對應表I中的流路A、流路B和流路C。
[0089]流路A的具體連接結構和冷媒流向。
[0090]進一步地,參照圖9,圖9為本實用性新型換熱器冷媒流路第一實施例的示意圖。上換熱流路包括四根第一長U管71和三根第二長U管72 ;中換熱流路包括三根第一長U管71和五根第二長U管72 ;下?lián)Q熱流路包括四根第一長U管71和三根第二長U管72 ;匯總流路包括一根第一長U管71和一根第二長U管72 ;輸入支管包括第一輸入支管221、第二輸入支管222和第三輸入支管223,第一輸入支管221與上換熱流路連通,第二輸入支管222與中換熱流路連通,第三輸入支管223與下?lián)Q熱流路連通;輸出管組件包括兩根第二輸出支管,第一輸出支管32與上換熱流路連通,一根第二輸出支管33與中換熱流路連通,另一根第二輸出支管34與下?lián)Q熱流路連通,匯總管35與匯總流路連通。
[0091]換熱器還包括第四彎頭84,12根第一長U管71和12根第二長U管72 ;第一長U管71的24個管口呈一列設置,依次為第一管口 711A至第二十四管口 712A,第二長U管72的24個第二管口呈一列設置,依次為第二十五管口 721A至第四十八管口 722A,第一管口71IA與第二十五管口 721A相鄰設置;輸入管組件20包括三根輸入支管,三根輸入支管分別與第八管口、第十二管口和第十五管口連通;輸入管組件20包括兩根第二輸出支管,第一輸出支管32與第三十管口連通,兩根第二輸出支管分別與四十和第四十一管口連通,匯總管35與第二十三管口連通;輸出總管42背離第二縮口管41的一端與第四十七管口連通;第四彎頭84的一端與第九管口連通,另一端與第三十一管口連通;第二管口至第七管口之間、第十管口和第i^一管口之間、第十六管口至第二i^一管口之間通過第二彎頭82連通;第二十六管口至第二十九管口之間、第三十二管口至第三十五管口之間、第三十八管口和第三十九管口之間、以及第四十二管口至第四十五管口之間通過第三彎頭83連通;第一管口 711A和第二十五管口 721A之間、第十四管口和第三十三管口之間、第二十二管口和第四十六管口之間,以及第二十四管口 712A和第四十八管口 722A之間通過第一彎頭81連通。
[0092]具體地,如圖9所示,本實施例中,輸入管組件20的三根輸入支管,從上到下依次為第一輸入支管221、第二輸入支管222和第三輸入支管223,輸出管組件30的兩根輸出支管,從上到下依次為第一輸出支管32和第二輸出支管。對應輸入管組件20和輸出管組件30設置有上、中、下三條換熱流路,分別為221?32,222?33,223?34,三條流路換熱后匯總冷媒,形成匯總流路35?41。
[0093]上換熱流路221?32:冷媒從輸入管組件20的第一輸入支管221輸入到第八管口,流經(jīng)4根第一長U管71和3個第二彎頭82后,從第一管口 71IA經(jīng)第一彎頭81流進第二十五管口 721A,然后再經(jīng)3根第二 U管和2個第三彎頭83后,從第三十管口流進第一輸出支管32,即上換熱流路221?32采用從背風側出發(fā)流向迎風側的順時針走勢進行換熱,如前所述,風速較高的上端如此設置冷媒流向有利于保證冷媒與空氣的溫差相當,從而有利于提聞?chuàng)Q熱器的換熱效率。
[0094]中換熱流路222?33:冷媒從輸入管組件20的第二輸入支管222輸入到第十二管口,流經(jīng)2根第一長U管71和I個第二彎頭82后,從第九管口經(jīng)第四彎頭84流進第三十一管口,然后再經(jīng)三根第二 U管和兩個第三彎頭83后,從第三十六管口流進第十三管口,再經(jīng)一根第一長U管71和一個第一彎頭81后流進第三十七管口,在經(jīng)過兩根第二長U管72和一個第三彎頭83后,從第四十管口流進第一輸出支管32,所述中換熱流路222?33采用從背風側出發(fā)流向迎風側的順時針流和交叉流結合的方式進行換熱,如前所述,風速較低的中部如此設置冷媒流向有利于保證冷媒與空氣的溫差相當,從而有利于提高換熱器的換熱效率。
[0095]下?lián)Q熱流路223?34:冷媒從輸入管組件20的第三輸入支管223輸入到第十五管口,流經(jīng)4根第一長U管71和3個第二彎頭82后,從第二十二管口經(jīng)第一彎頭81流進第四十六管口,然后再經(jīng)三根第二 U管和兩個第三彎頭83后,從第四十一管口流進第二輸出支管,即采用從背風側出發(fā)流向迎風側的逆時針走勢進行換熱,如前所述,風速較高的下端如此設置冷媒流向有利于保證冷媒與空氣的溫差相當,從而有利于提高換熱器的換熱效率。
[0096]匯總流路35?41:冷媒從匯總管35流入第二十三管口,流經(jīng)I跟第一長U管71后經(jīng)第一彎頭81流入第四十八管口 722A,再經(jīng)I根第二長U管72后從第四十七管口流進總輸出管40。
[0097]本實施例中,通過冷媒流路的設置,使得在使用管徑為Φ5的內(nèi)螺紋銅管后,換熱器的能效比與改進前使用Φ7銅管的能效比相當(參照表I),從而節(jié)約了制造換熱器的筒材料,有利于控制換熱器的生產(chǎn)成本。
[0098]流路B的具體連接結構和冷媒流向。
[0099]進一步地,參照圖10,圖10為本實用性新型換熱器冷媒流路第二實施例的示意圖。上換熱流路包括四根第一長U管71和三根第二長U管72 ;中換熱流路包括四根第一長U管71和六根第二長U管72 ;下?lián)Q熱流路包括四根第一長U管71和三根第二長U管72 ;匯總流路包括一根第一長U管71和一根第二長U管72 ;輸入支管包括第一輸入支管221、第二輸入支管222和第三輸入支管223,第一輸入支管221與上換熱流路連通,第二輸入支管222與中換熱流路連通,第三輸入支管223與下?lián)Q熱流路連通;輸出管組件包括兩根第二輸出支管,第一輸出支管32與上換熱流路連通,一根第二輸出支管33與中換熱流路連通,另一根第二輸出支管34與下?lián)Q熱流路連通,匯總管35與匯總流路連通。
[0100]換熱器還包括第四彎頭84,換熱器包括13根第一長U管71和13根第二長U管72;第一長U管71的26個管口呈一列設置,依次為第一管口 711B至第二十六管口 712B,第二長U管72的26個第二管口呈一列設置,依次為第二十七管口 721B至第五十二管口722B,第一管口 711B與第二十七管口 721B相鄰設置;輸入管組件20包括三根輸入支管,三根輸入支管分別與第八管口、第十二管口和第十七管口連通;輸入管組件20包括兩根第二輸出支管,第一輸出支管32與第三十二管口連通,兩根第二輸出支管分別與四十四和第四十五管口連通,匯總管35與第二十五管口連通;輸出總管42背離第二縮口管41的一端與第五十一管口連通;第四彎頭84的一端與第九管口連通,另一端與第三十三管口連通;第二管口至第七管口之間、第十管口和第i^一管口之間、第十八管口至第二十三管口之間通過第二彎頭82連接;第二十八管口至第三十一管口之間、第三十四管口至第三十七管口之間、第四十二管口和第四十三管口之間、以及第四十六管口至第四十九管口之間通過第三彎頭83連通;第一管口 711B和第二十七管口 721B之間、第十三管口和第三十八管口之間、第十四管口和第三十九管口之間、第十五管口和第四十管口之間、第十六管口和第四十一管口之間、第二十四管口和第五十管口之間,以及第二十六管口 712B和第五十二管口 722B之間通過第一彎頭81連通。
[0101]具體地,如圖10所示,本實施例中,輸入管組件20的三根輸入支管,從上到下依次為第一輸入支管221、第二輸入支管222和第三輸入支管223,輸出管組件30的兩根輸出支管,從上到下依次為第一輸出支管32和第二輸出支管。對應輸入管組件20和輸出管組件30設置有上、中、下三條換熱流路,分別為221?32,222?33,223?34,三條流路換熱后匯總冷媒,形成匯總流路35?41。
[0102]上換熱流路221?32:冷媒從輸入管組件20的第一輸入支管221輸入到第八管口,流經(jīng)4根第一長U管71和3個第二彎頭82后,從第一管口 71IB經(jīng)第一彎頭81流進第二十七管口 721B,然后再經(jīng)3根第二 U管和2個第三彎頭83后,從第三十二管口流進第一輸出支管32,即上換熱流路221?32采用從背風側出發(fā)流向迎風側的順時針走勢進行換熱,如前所述,上端的風量較大,采用順時針(即逆流,與風向相反)方式進行換熱,加大迎風側、背風側與風中空氣溫度的溫差,有利于提升換熱效率。
[0103]中換熱流路222?33:冷媒從輸入管組件20的第二輸入支管222輸入到第十二管口,流經(jīng)2根第一長U管71和I個第二彎頭82后,從第九管口經(jīng)第四彎頭84流進第三十三管口,然后再經(jīng)3根第二 U管和2個第三彎頭83后,從第三十八管口流進第十三管口,再經(jīng)一根第一長U管71和一個第一彎頭81后流進第三十九管口,經(jīng)過I根第二長U管72后,從第四十管口經(jīng)I個第一彎頭81流入第十五管口,經(jīng)過I根第一長U管71后,從第十六管口經(jīng)I個第一彎頭81流入第四十一管口,再經(jīng)過2根第二長U管72和I個第三彎頭83后,從第四十四管口流進第一輸出支管32,所述中換熱流路222?33采用從背風側出發(fā)流向迎風側的順時針流和交叉流結合的方式進行換熱,且管程較長,如前所述,風速較低的中部如此設置冷媒流向有利于保證冷媒在較低風速的冷凝器中部也有一定的過冷度,從而有利于提聞?chuàng)Q熱器的換熱效率。
[0104]下?lián)Q熱流路223?34:冷媒從輸入管組件20的第三輸入支管223輸入到第十七管口,流經(jīng)4根第一長U管71和3個第二彎頭82后,從第二十四管口經(jīng)第一彎頭81流進第五十管口,然后再經(jīng)3根第二 U管和2個第三彎頭83后,從第四十五管口流進第二輸出支管,即采用從背風側出發(fā)流向迎風側的逆時針走勢進行換熱,如前所述,下端的風量較大,采用順時針(即逆流,與風向相反)方式進行換熱,加大迎風側、背風側與風中空氣溫度的溫差,有利于提升換熱效率。
[0105]匯總流路35?41:冷媒從匯總管35流入第二十五管口,流經(jīng)I根第一長U管71后經(jīng)第一彎頭81流入第五十二管口 722B,再經(jīng)I根第二長U管72后從第五十一管口流進總輸出管40。
[0106]本實施例中,通過冷媒流路的設置,使得在使用管徑為Φ5的內(nèi)螺紋銅管后,換熱器的能效比與改進前使用Φ7銅管的能效比相當(參照表I),從而節(jié)約了制造換熱器的筒材料,有利于控制換熱器的生產(chǎn)成本。
[0107]流路C的具體連接結構和冷媒流向。
[0108]進一步地,參照圖11,圖11為本實用性新型換熱器冷媒流路第三實施例的示意圖。上換熱流路包括四根第一長U管71和三根第二長U管72 ;中換熱流路包括三根第一長U管71和五根第二長U管72 ;下?lián)Q熱流路包括四根第一長U管71和三根第二長U管72 ;匯總流路包括二根第一長U管71和二根第二長U管72 ;輸入支管包括第一輸入支管221、第二輸入支管222和第三輸入支管223,第一輸入支管221與上換熱流路連通,第二輸入支管222與中換熱流路連通,第三輸入支管223與下?lián)Q熱流路連通;輸出管組件包括兩根第二輸出支管,第一輸出支管32與上換熱流路連通,一根第二輸出支管33與中換熱流路連通,另一根第二輸出支管34與下?lián)Q熱流路連通,匯總管35與匯總流路連通。
[0109]換熱器還包括第四彎頭84,換熱器包括13根第一長U管71和13根第二長U管72 ;第一長U管71的26個管口呈一列設置,依次為第一管口 711至第二十六管口 712,第二長U管72的26個第二管口呈一列設置,依次為第二十七管口 721至第五十二管口 722,第一管口 711與第二十七管口 721相鄰設置;輸入管組件20包括三根輸入支管,三根輸入支管分別與第八管口、第十二管口和第十五管口連通;輸入管組件20包括兩根第二輸出支管,第一輸出支管32與第三十二管口連通,兩根第二輸出支管分別與四十二和第四十三管口連通,匯總管35與第二十三管口連通;輸出總管42背離第二縮口管41的一端與第五i^一管口連通;第四彎頭84的一端與第九管口連通,另一端與第三十三管口連通;第二管口至第七管口之間、第十管口和第十一管口之間、第十六管口至第二十一管口之間通過第二彎頭82連接;第二十八管口至第三十一管口之間、第三十四管口至第三十七管口之間、第四十管口和第四十一管口之間、以及第四十四管口至第四十七管口之間通過第三彎頭83連通;第一管口 711和第二十七管口 721之間、第十三管口和第三十八管口之間、第十四管口和第三十九管口之間、第十五管口和第四十管口之間、第二十二管口和第四十八管口之間、第二十四管口和第四十九管口之間、第二十五管口和第五十管口之間,以及第二十六管口 712和第五十二管口 722之間通過第一彎頭81連通。
[0110]具體地,如圖11所示,本實施例中,輸入管組件20的三根輸入支管,從上到下依次為第一輸入支管221、第二輸入支管222和第三輸入支管223,輸出管組件30的兩根輸出支管,從上到下依次為第一輸出支管32和第二輸出支管。對應輸入管組件20和輸出管組件30設置有上、中、下三條換熱流路,分別為221?32,222?33,223?34,三條流路換熱后匯總冷媒,形成匯總流路35?41。
[0111]上換熱流路221?32:冷媒從輸入管組件20的第一輸入支管221輸入到第八管口,流經(jīng)4根第一長U管71和3個第二彎頭82后,從第一管口 711經(jīng)第一彎頭81流進第二十七管口 721,然后再經(jīng)3根第二 U管和2個第三彎頭83后,從第三十二管口流進第一輸出支管32,即上換熱流路221?32采用從背風側出發(fā)流向迎風側的順時針走勢進行換熱,如前所述,上端的風量較大,采用順時針(即逆流,與風向相反)方式進行換熱,加大迎風側、背風側與風中空氣溫度的溫差,有利于提升換熱效率。中換熱流路222?33:冷媒從輸入管組件20的第二輸入支管222輸入到第十二管口,流經(jīng)2根第一長U管71和I個第二彎頭82后,從第九管口經(jīng)第四彎頭84流進第三十三管口,然后再經(jīng)3根第二 U管和2個第三彎頭83后,從第三十八管口流進第十三管口,再經(jīng)一根第一長U管71和一個第一彎頭81后流進第三十九管口,經(jīng)過2根第二長U管72和I個第三彎頭83后,從第四十二管口流進第一輸出支管32,所述中換熱流路222?33采用從背風側出發(fā)流向迎風側的順時針流和交叉流結合的方式進行換熱,如前所述,風速較低的中部如此設置,冷媒流向有利于保證冷媒在較低風速的冷凝器中部也有一定的過冷度,從而有利于提高換熱器的換熱效率。
[0112]下?lián)Q熱流路223?34:冷媒從輸入管組件20的第三輸入支管223輸入到第十五管口,流經(jīng)4根第一長U管71和3個第二彎頭82后,從第二十二管口經(jīng)第一彎頭81流進第四十八管口,然后再經(jīng)3根第二 U管和2個第三彎頭83后,從第四十三管口流進第二輸出支管,即采用從背風側出發(fā)流向迎風側的逆時針走勢進行換熱,如前所述,下端的風量較大,采用順時針(即逆流,與風向相反)方式進行換熱,加大迎風側、背風側與風中空氣溫度的溫差,有利于提升換熱效率。
[0113]匯總流路35?41:冷媒從匯總管35流入第二十三管口,經(jīng)I根第一長U管71后,從第二十四管口經(jīng)I個第一彎頭81流入第四十九管口,再經(jīng)I根第二長U管72和I個第一彎頭81后流入第二十五管口,經(jīng)I根第一長U管71和I個第一彎頭81后流入第五十二管口 722,再經(jīng)I根第二長U管72后從第五十一管口流進總輸出管40。
[0114]本實施例中,通過冷媒流路的設置,增加冷媒與風的溫差,使得迎風側與通過迎風側風溫差、背風側與通過背風側的風溫差兩者相當,從而有利于提高冷媒與空氣的熱交換效率;另外通過冷媒流路的設置,使得在使用管徑為Φ5的內(nèi)螺紋銅管后,換熱器的能效比比改進前使用Φ 7銅管的能效比得到提高(參照表I),有利于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0115]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空調(diào)器,在一實施例中,該空調(diào)器包括換熱器,該換熱器的結構參照上述實施例,在此不再贅述。
[0116]本實施例提出的空調(diào)器,通過設置三條換熱流路并將三條換熱流路并聯(lián)設置,使得三條換熱流路可以同時進行換熱,冷媒從輸入管組件分別流入第一換熱流路、第二換熱流路和第二換熱流路,并在第一換熱流路和第二換熱流路內(nèi)按順時針流動,在第二換熱流路中按逆時針方向流動,使得三條換熱流路同時沿特定的走向與外界換熱,相比傳統(tǒng)的換熱流路有利于提聞冷媒流路的換熱效率,進而提聞?chuàng)Q熱器的能效比。通過將第一長U管和第二長U管設置成小管徑銅管,使得與銅管直徑為Φ 7的換熱器比較,換熱器需使用銅材料的重量得到有效控制,從而節(jié)約了換熱器的制造材料;同時通過改進冷媒流路,使得改進后的冷媒流路的能效比與傳統(tǒng)換熱器能效比相當,進而在保證換熱器能效比的前提下,有效的控制了換熱器的制造成本。
[0117]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nèi)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
1.一種換熱器,包括翅片及內(nèi)置于所述翅片的換熱流路及匯總流路、輸入管組件及輸出管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流路包括第一換熱流路、第二換熱流路和第三換熱流路,所述第一換熱流路、第二換熱流路及第三換熱流路并聯(lián)后一端與所述輸入管組件連接,接收冷媒的流入,另一端通過所述輸出管組件與所述匯總流路連接,輸出冷媒,其中,所述第一換熱流路及第二換熱流路呈順時針走勢,所述第三換熱流路呈逆時針走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的一側為迎風側、另一側為背風側,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換熱流路均由若干換熱管首尾串接而成,且各所述換熱流路的若干換熱管沿所述迎風側至所述背風側設置為兩列,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換熱流路中的至少一個流路中靠近所述迎風側的至少一個換熱管與靠近所述背風側的至少一個換熱管交替串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換熱流路中的靠近所述迎風側的至少兩個換熱管與靠近所述背風側的至少兩個換熱管交替串接。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換熱流路分別為豎直方向排列的上、中、下?lián)Q熱流路,所述中換熱流路中的四個靠近所述迎風側的換熱管與靠近所述背風側的四個換熱管交替串接。
5.如權利要求1至4任意一項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換熱管包括靠近所述背風側的若干第一長U管及靠近所述迎風側的第二長U管。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入管組件包括:擴口管、輸入總管、輸入支管、封口蓋以及第一縮口管; 所述輸入總管的一端與所述封口蓋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擴孔管固定連接; 所述輸入總管的管壁上開設有第一拔孔,所述輸入支管的一端通過所述第一拔孔與所述輸入總管連通,另一端與所述第一縮口管固定連接,所述第一縮口管與第一長U管的管口連接; 所述輸入支管上設有外凸定位點。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出管組件包括:第一輸出支管、第二輸出支管、集氣管以及注氟管; 所述集氣管的一端與所述第一輸出支管連通,另一端與所述匯總管連通; 所述匯總管與所述第一長U管的管口連接; 所述集氣管的側壁上開設有第二拔孔,所述第二輸出支管的一端通過所述第二拔孔與所述集氣管連通,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長U管的管口連接; 所述注氟管與所述集氣管連通。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總輸出管包括:第二縮口管、輸出總管以及用于過濾冷媒的過濾器; 所述輸出總管的一端與所述第二縮口管連通,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長U管的管口連通; 所述過濾器設置于所述輸出總管的管內(nèi)。
9.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器還包括將所述翅片包圍起來的殼體,及用于固定所述殼體的右端蓋,所述右端蓋包括底板、用于固定所述底板的內(nèi)翻邊和外翻邊,以及底翻邊; 所述底板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長U管管徑適配的第二翻邊孔和與所述第二長U管管徑適配的第三翻邊孔; 所述內(nèi)翻邊與所述底板設置所述第二翻邊孔一側的側邊固定連接; 所述外翻邊與所述內(nèi)翻邊相對設置; 所述底翻邊設置于所述底板的一端; 所述內(nèi)翻邊和所述外翻邊上均設置有固定板。
10.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換熱流路包括四根第一長U管和三根第二長U管; 所述中換熱流路包括三根第一長U管和五根第二長U管; 所述下?lián)Q熱流路包括四根第一長U管和三根第二長U管; 所述匯總流路包括一根第一長U管和一根第二長U管; 所述輸入支管包括第一輸入支管、第二輸入支管和第三輸入支管,所述第一輸入支管與所述上換熱流路連通,第二輸入支管與所述中換熱流路連通,下輸入支管與所述第三換熱流路連通; 所述輸出管組件包括兩根第二輸出支管,所述第一輸出支管與所述上換熱流路連通,一根所述第二輸出支管與所述中換熱流路連通,另一根所述第二輸出支管與所述下?lián)Q熱流路連通,所述匯總管與所述匯總流路連通。
11.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換熱流路包括四根第一長U管和三根第二長U管; 所述中換熱流路包括四根第一長U管和六根第二長U管; 所述下?lián)Q熱流路包括四根第一長U管和三根第二長U管; 所述匯總流路包括一根第一長U管和一根第二長U管; 所述輸入支管包括第一輸入支管、第二輸入支管和第三輸入支管,所述第一輸入支管與所述上換熱流路連通,第二輸入支管與所述中換熱流路連通,第三輸入支管與所述下?lián)Q熱流路連通; 所述輸出管組件包括兩根第二輸出支管,所述第一輸出支管與所述上換熱流路連通,一根所述第二輸出支管與所述中換熱流路連通,另一根所述第二輸出支管與所述下?lián)Q熱流路連通,所述匯總管與所述匯總流路連通。
12.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換熱流路包括四根第一長U管和三根第二長U管; 所述中換熱流路包括三根第一長U管和五根第二長U管; 所述下?lián)Q熱流路包括四根第一長U管和三根第二長U管; 所述匯總流路包括二根第一長U管和二根第二長U管; 所述輸入支管包括第一輸入支管、第二輸入支管和第三輸入支管,所述第一輸入支管與所述上換熱流路連通,第二輸入支管與所述中換熱流路連通,第三輸入支管與所述下?lián)Q熱流路連通; 所述輸出管組件包括兩根第二輸出支管,所述第一輸出支管與所述上換熱流路連通,一根所述第二輸出支管與所述中換熱流路連通,另一根所述第二輸出支管與所述下?lián)Q熱流路連通,所述匯總管與所述匯總流路連通。
13.—種空調(diào)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調(diào)器包括如權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換
VO J=ItL.'-''/
【文檔編號】F25B39/00GK203964456SQ201420363436
【公開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7月1日
【發(fā)明者】冼志健 申請人:Tcl空調(diào)器(中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