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制冷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換熱器及具有其的空調器。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微通道換熱器采用單純的隔片6進行分路。如圖1所示,換熱器包括分/集液管3、分/集液管4以及連接分/集液管3與分/集液管4的多個扁管5。分/集液管3的上部具有冷媒進口1,分/集液管4的下端具有冷媒出口2。隔片6為兩個,第一個設置在第三根扁管5與第四根扁管5之間。第二個設置在第六根扁管5與第七根扁管5之間。
在同一流路里,冷媒按照自由流動分配到每一根扁管5里。由于冷媒在換熱器中的流動過程中不斷與換熱對象進行熱量交換,其狀態(tài)隨著流程增加不斷發(fā)生改變,整個換熱過程基本分成:過熱氣相區(qū)、飽和兩項區(qū)、過冷液相區(qū)。其中,冷媒進口1與第一個隔片6之間為過熱氣相區(qū),第一個隔片6與第二個隔片6之間為飽和兩項區(qū),第二個隔片6與冷媒出口2之間為過冷液相區(qū)。
冷媒剛進入冷媒進口1時處于氣態(tài)狀態(tài),進入冷媒進口1的冷媒被分配到位于上方的三個扁管5內。從三個扁管5內流出的氣態(tài)冷媒由于重力的作用流至第二個隔片6處。接著,流至第二個隔片6處的冷媒繼續(xù)被分配到位于中間的三個扁管5內。從三個扁管5內流出的氣態(tài)冷媒由于重力的作用向下流動。接著,繼續(xù)被分配到位于下面的三個扁管5內,最終匯集到分/集液管4內,并從冷媒出口2流出。
在飽和兩相區(qū)內,制冷劑包括氣相制冷劑和液相制冷劑。由于受重力作用,在分/集流管中,大部分液體總是進入一組扁管中最底部的扁管5內。而其他扁管5中的冷媒基本是氣體且每根扁管5中的氣體的量也差別較大。這樣就導致了分路不均勻的情況出現(xiàn),從而使得換熱效果差。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換熱器及具有其的空調器,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的換熱器換熱效果差的問題。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換熱器,包括:冷媒進口和冷媒出口;第一分集管,具有冷媒進口;第二分集管,與第一分集管相對設置;多個微通道,多個微通道相對設置在第一分集管和第二分集管之間以連通第一分集管和第二分集管;第一隔流部,設置在第一分集管內,第一隔流部設置在相鄰的兩個微通道之間,第一隔流部將多個微通道分隔為第一微通道組和第二微通道組;第一匯集部,設置在第一微通道組和第二微通道組之間,第一匯集部上設置有第一過流通道。
進一步地,換熱器還包括:第一導流結構,第一導流結構的第一端設置在第一過流通道處,第二微通道組中的多個微通道的同一端均與第一導流結構的第二端連接。
進一步地,第一導流結構包括多個第一導流管,多個第一導流管的第一端設置在第一過流通道處,多個第一導流管的第二端與第二微通道中的多個微通道一一對應的連接。
進一步地,與沿第二分集管內的流體的流動方向依次設置的多個微通道連接的多個第一導流管的管徑依次增大。
進一步地,第一匯集部包括與第二分集管的內壁適配的第一匯集片,第一過流通道包括多個第一過流孔,多個第一過流孔與多個第一導流管的第一端一一對應。
進一步地,第一隔流部為與第一分集管的內壁適配的第一隔流片。
進一步地,換熱器還包括:第二匯集部,設置在第一分集管內,第二匯集部設置在第一隔流部的下游并位于相鄰的兩個微通道之間,第一隔流部及第二匯集部將多個微通道分隔為第一微通道組、第二微通道組以及第三微通道組,第二匯集部上設置有第二過流通道。
進一步地,換熱器還包括:第二導流結構,第二導流結構的第一端設置在第二過流通道處,第三微通道組中的多個微通道的同一端均與第二導流結構的第二端連接。
進一步地,第二導流結構包括多個第二導流管,多個第二導流管的第一端設置在第二過流通道處,多個第二導流管的第二端與多個微通道一一對應的連接。
進一步地,與沿第一分集管內的流體的流動方向依次設置的多個微通道連接的多個第二導流管的管徑依次增大。
進一步地,第二匯集部包括與第一分集管的內壁適配的第二匯集片,第二過流通道包括多個第二過流孔,多個第二過流孔與多個第二導流管的第一端一一對應。
進一步地,換熱器還包括:第二隔流部,設置在第二分集管內并位于第二微通道組和第三微通道組之間。
進一步地,第二隔流部為與第二分集管的內壁適配的第二隔流片。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空調器,包括:換熱器,換熱器為上述的換熱器。
應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換熱器包括第一匯集部,第一匯集部設置在第一微通道組和第二微通道組之間,第一匯集部上設置有第一過流通道。當冷媒(氣態(tài))從冷媒進口進入第一分集管時,由于重力的原因,冷媒會沿著第一分集管向下流動直至流至第一隔流部為止。然后冷媒將會被分流,流入多個微通道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換熱。從微通道流出的冷媒包括氣液兩相冷媒。氣液混合的冷媒將會匯集到第二分集管內,并被第一匯集部止擋。上述混合冷媒將在第一匯集部處重新混合成為統(tǒng)一的狀態(tài)。混合成統(tǒng)一狀態(tài)的冷媒從第一匯集部上的第一過流通道流出,然后流入第二微通道組內的各微通道內,最終從冷媒出口流出。上述混合成統(tǒng)一狀態(tài)的冷媒可以保證分流到第二微通道組的每個微通道中的冷媒狀態(tài)是同樣的,從而保證了均勻分流,改善了換熱器的換熱效果,從而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的換熱器換熱效果差的問題。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示出了現(xiàn)有技術中的換熱器的結構示意圖;以及
圖2示出了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換熱器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上述附圖包括以下附圖標記:
10、第一分集管;11、冷媒進口;20、第二分集管;21、冷媒出口;30、微通道;41、第一隔流部;42、第一匯集部;50、第一導流管;61、第二匯集部;62、第二隔流部;70、第二導流管。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換熱器包括冷媒進口11、冷媒出口21、第一分集管10、第二分集管20、多個微通道30、第一隔流部41以及第一匯集部42。其中,第一分集管10,具有冷媒進口11。第二分集管20,與第一分集管10相對設置。多個微通道30相對設置在第一分集管10和第二分集管20之間以連通第一分集管10和第二分集管20。第一隔流部41,設置在第一分集管10內,第一隔流部41設置在相鄰的兩個微通道30之間,第一隔流部41將多個微通道30分隔為第一微通道組和第二微通道組。第一匯集部42,設置在第一微通道組和第二微通道組之間,第一匯集部42上設置有第一過流通道。
應用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換熱器包括第一匯集部42。第一微通道組和第二微通道組均包括多個微通道30。第一匯集部42設置在第一微通道組和第二微通道組之間,第一匯集部42上設置有第一過流通道。當冷媒(氣態(tài))從冷媒進口進入第一分集管10時,由于重力的原因,冷媒會沿著第一分集管10向下流動直至流至第一隔流部41為止。然后冷媒將會被分流,流入多個微通道30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換熱。從微通道30流出的冷媒包括氣液兩相冷媒。氣液混合的冷媒將會匯集到第二分集管20內,并被第一匯集部42止擋。上述混合冷媒將在第一匯集部42處重新混合成為統(tǒng)一的狀態(tài)?;旌铣山y(tǒng)一狀態(tài)的冷媒從第一匯集部42上的第一過流通道流出,然后流入第二微通道組內的各微通道30內,最終從冷媒出口21流出。上述混合成統(tǒng)一狀態(tài)的冷媒可以保證分流到第二微通道組的每個微通道30中的冷媒狀態(tài)是同樣的,從而保證了均勻分流,改善了換熱器的換熱效果,從而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的換熱器換熱效果差的問題。
需要說明的是,第一微通道組(上一流路)和第二微通道組(下一流路)內冷媒的流路不同,第一隔流部41能夠將上一流路與下一流路分隔開,起分路作用。
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換熱器還包括第一導流結構,第一導流結構的第一端設置在第一過流通道處,第二微通道組中的多個微通道30的同一端均與第一導流結構的第二端連接。具體地,混合冷媒在第一匯集部42處重新混合成為統(tǒng)一的狀態(tài)后,從第一匯集部42上的第一過流通道流出,然后流入第一導流結構的第一端。冷媒經過第一導流結構后從第一導流結構的第二端流出。由于第二微通道組中的多個微通道30的同一端均與第一導流結構的第二端連接。因此混合成統(tǒng)一狀態(tài)的冷媒可以更均勻地被分配到第二微通道組中的多個微通道30中,從而進一步保證了均勻分流,改善了換熱器的換熱效果。
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導流結構包括多個第一導流管50,多個第一導流管50的第一端設置在第一過流通道處,多個第一導流管50的第二端與第二微通道組中的多個微通道30一一對應的連接。上述結構簡單,導流管為通用結構,方便維修與更換。
為了進一步均勻分配冷媒,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與沿第二分集管20內的流體的流動方向依次設置的多個微通道30連接的多個第一導流管50的管徑依次增大。下面,以第二微通道組具有三個微通道30為例進行說明。如圖2所示,位于第一匯集部42下方的三個微通道30,從上至下依次為第一微通道、第二微通道以及第三微通道。第一導流管50與微通道30的個數(shù)相同也為3個,分別為上導流管、中導流管和下導流管。其中,上導流管與第一微通道對應連接,中導流管與第二微通道對應連接,下導流管與第三微通道對應連接。由于第一微通道與第一匯集部42之間的距離比第二微通道與第一匯集部42之間的距離短,因此冷媒在上導流管內的流動阻力小于冷媒在中導流管內的流動阻力。這樣,第一微通道內冷媒的流量就容易比第二微通道內冷媒的流量大,導致分流不均勻。因此在本實施例中,在選用導流管時,上導流管的直徑要小于中導流管的直徑。這樣能夠保證第一微通道內的冷媒的流量與第二微通道內的冷媒流量基本相等,從而進一步保證了均勻分流,改善了換熱器的換熱效果。同理,中導流管的直徑要小于下導流管的直徑,原理與上述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當然,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知曉,第二微通道組內的微通道30的個數(shù)不限于此,微通道30的個數(shù)與第一導流管50的個數(shù)相同。
此外,第一微通道對應的加熱對象的溫度相對更接近于冷媒的溫度,換熱溫差更小。因此,第一微通道內的冷媒量可以適當減小以提高整體的換熱效果。
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匯集部42包括與第二分集管20的內壁適配的第一匯集片,第一過流通道包括多個第一過流孔,多個第一過流孔與多個第一導流管50的第一端一一對應。上述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需要說明的是多個第一過流孔的孔徑有所不同。與上導流管連接的第一過流孔的孔徑小于與中導流管連接的第一過流孔的孔徑,與中導流管連接的第一過流孔的孔徑小于與下導流管連接的第一過流孔的孔徑。
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隔流部41為與第一分集管10的內壁適配的第一隔流片。上述結構簡單,方便維修與更換。
為了使得換熱器的換熱效果更佳,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換熱器還包括:第二匯集部61,設置在第一分集管10內,第二匯集部61設置在第一隔流部41的下游并位于相鄰的兩個微通道30之間,第一隔流部41及第二匯集部61將多個微通道30分隔為第一微通道組、第二微通道組以及第三微通道組,第二匯集部61上設置有第二過流通道。具體地,進入第一微通道組的冷媒在第一匯集部42處進行一次冷媒的混合,然后進入第二微通道組進行換熱。接著在第二匯集部61處進行二次冷媒的混合,然后進入第三微通道組進行換熱,最終從冷媒出口21流出。上述結構使得冷媒兩次混合成統(tǒng)一狀態(tài),這使得冷媒的分流更加均勻,從而進一步改善了換熱器的換熱效果,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的換熱器換熱效果差的問題。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微通道組位于過熱氣相區(qū)內,第二微通道位于飽和兩項區(qū)內,第三微通道位于過冷液相區(qū)內。
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換熱器還包括:第二導流結構,第二導流結構的第一端設置在第二過流通道處,第三微通道組中的多個微通道30的同一端均與第二導流結構的第二端連接。具體地,混合冷媒在第二匯集部61處重新混合成為統(tǒng)一的狀態(tài)后,從第二匯集部61上的第二過流通道流出,然后流入第二導流結構的第一端。冷媒經過第二導流結構后從第二導流結構的第二端流出。由于第三微通道組中的多個微通道30的同一端均與第二導流結構的第二端連接。因此混合成統(tǒng)一狀態(tài)的冷媒可以更均勻地被分配到第三微通道組中的多個微通道30中,從而進一步保證了均勻分流,改善了換熱器的換熱效果。
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導流結構包括多個第二導流管70,多個第二導流管70的第一端設置在第二過流通道處,多個第二導流管70的第二端與多個微通道30一一對應的連接。上述結構簡單,導流管為通用結構,方便維修與更換。
為了進一步均勻分配冷媒,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與沿第一分集管10內的流體的流動方向依次設置的多個微通道30連接的多個第二導流管70的管徑依次增大。下面,以第三微通道組具有三個微通道30為例進行說明。如圖2所示,位于第二匯集部61下方的三個微通道30,從上至下依次為第四微通道、第五微通道以及第六微通道。第二導流管70與微通道30的個數(shù)相同也為3個,分別為上導流管、中導流管和下導流管。其中,上導流管與第四微通道對應連接,中導流管與第五微通道對應連接,下導流管與第六微通道對應連接。由于第四微通道與第二匯集部61之間的距離比第五微通道與第二匯集部61之間的距離短,因此冷媒在上導流管內的流動阻力小于冷媒在中導流管內的流動阻力。這樣,第四微通道內冷媒的流量就容易比第五微通道內冷媒的流量大,導致分流不均勻。因此在本實施例中,在選用導流管時,上導流管的直徑要小于中導流管的直徑。這樣能夠保證第四微通道內的冷媒的流量與第五微通道內的冷媒流量基本相等,從而進一步保證了均勻分流,改善了換熱器的換熱效果。同理,中導流管的直徑要小于下導流管的直徑,原理與上述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當然,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知曉,第三微通道組內的微通道30的個數(shù)不限于此,微通道30的個數(shù)與第二導流管70的個數(shù)相同。
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匯集部61包括與第一分集管10的內壁適配的第二匯集片,第二過流通道包括多個第二過流孔,多個第二過流孔與多個第二導流管70的第一端一一對應。上述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需要說明的是多個第二過流孔的孔徑有所不同。與上導流管連接的第二過流孔的孔徑小于與中導流管連接的第二過流孔的孔徑,與中導流管連接的第二過流孔的孔徑小于與下導流管連接的第二過流孔的孔徑。
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換熱器還包括:第二隔流部62,設置在第二分集管20內并位于第二微通道組和第三微通道組之間。如果有少量的冷媒從第一過流孔與第一導流管50之間的縫隙流出時,這部分冷媒會被第二隔流部62止擋,然后重新分配到第二微通道組的微通道30內,從而使得換熱器的換熱效果更佳。
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隔流部62為與第二分集管20的內壁適配的第二隔流片。上述結構簡單,方便維修與更換。
本申請還提供了一種空調器,根據(jù)本申請的空調器的實施例(圖中未示出)包括換熱器,換熱器為上述的換熱器。由于換熱器具有換熱效果好的優(yōu)點。因此,具有上述換熱器的空調器也具有該優(yōu)點。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