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空調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冷凝器。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汽車空調的平行流冷凝器的設計,考慮液態(tài)冷媒自重,都設計成上進下出,集流管內設置若干隔片,讓高溫氣態(tài)冷媒,左右來回,從上到下幾個流程冷卻,形成的液態(tài)冷媒從冷凝器下側流出的。帶渦輪增壓的汽車還有一個中冷器,中冷器一般布置在冷凝器前下方,即冷凝器最冷的區(qū)域,經過中冷器后的熱空氣不僅不能對冷凝器最冷區(qū)域冷卻,甚至反而還會對其中流過的制冷劑加熱。此時仍采用上述設計的冷凝器,最下側的最后一個流程就起不到散熱的作用。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冷凝器,能夠提升冷凝器的散熱效果,保證冷凝器的工作效果。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冷凝器,包括:冷凝器芯體、分設于所述冷凝器芯體的兩側的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以及與所述第一集流管連通的干燥筒;
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之間通過若干層多孔扁管連接,每層多孔扁管之間設置有波紋開窗翅片;所述干燥筒包括:筒體、設于所述筒體的底部且與所述第一集流管連通的冷媒進口、設于所述筒體的頂部且與所述第一集流管連通的冷媒出口、設于所述筒體內連通所述冷媒進口和冷媒出口的導流管、以及設于所述筒體頂部的過濾器;
所述第二集流管上設有從上到下依次排列的出液口和進氣口。
所述冷凝器還包括分別與所述出液口和進氣口連通的出液管和進氣管。
所述干燥筒還包括設于所述筒體內的密封圈。
所述冷凝器芯體通過兩組支撐架安裝固定。
本發(fā)明所具有的優(yōu)點與效果是:
本發(fā)明的一種冷凝器,包括:冷凝器芯體、分設于所述冷凝器芯體的兩側的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以及與所述第一集流管連通的干燥筒;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之間通過若干層多孔扁管連接,每層多孔扁管之間設置有波紋開窗翅片;所述干燥筒包括:筒體、設于所述筒體的底部且與所述第一集流管連通的冷媒進口、設于所述筒體的頂部且與所述第一集流管連通的冷媒出口、設于所述筒體內連通所述冷媒進口和冷媒出口的導流管、以及設于所述筒體頂部的過濾器,所述第二集流管上設有從上到下依次排列的出液口和進氣口;通過將冷凝器的最后一個流程布置于冷凝器的上方,提升冷凝器的散熱效果,保證冷凝器的工作效果。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述:
圖1為本發(fā)明的冷凝器的結構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冷凝器中的干燥筒的結構圖;
圖中:冷凝器芯體1、第一集流管2、第二集流管3、干燥筒4、出液管5進氣管6、支撐架7、筒體41、冷媒進口42、冷媒出口43、導流管44、過濾器45、密封圈46。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冷凝器,包括:冷凝器芯體1、分設于所述冷凝器芯體1的兩側的第一集流管2和第二集流管3、以及與所述第一集流管2連通的干燥筒4;
所述第一集流管2和第二集流管3之間通過若干層多孔扁管連接,每層多孔扁管之間設置有波紋開窗翅片;所述干燥筒4包括:筒體41、設于所述筒體41的底部且與所述第一集流管2連通的冷媒進口42、設于所述筒體41的頂部且與所述第一集流管2連通的冷媒出口43、設于所述筒體41內連通所述冷媒進口42和冷媒出口43的導流管44、以及設于所述筒體41頂部的過濾器45;
所述第二集流管3上設有從上到下依次排列的出液口31和進氣口32。
具體地,所述冷凝器還包括分別與所述出液口31和進氣口32連通的出液管5和進氣管6。
具體地,所述干燥筒4還包括設于所述筒體41內的密封圈46。
具體地,所述冷凝器芯體2通過兩組支撐架7安裝固定。
具體地,所述冷凝器工作時氣態(tài)冷媒從進氣口32進入冷凝器芯體1,左右來回,從上到下幾個流程冷卻,冷媒到達冷凝器芯體1最下方后,沿所述導流管44逆流至冷凝器芯體1的上方進行最后一個流程,再從出液口31流出,通過將冷凝器的最后一個流程布置于冷凝器的上方,提升冷凝器的散熱效果,保證冷凝器的工作效果。
本發(fā)明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實施例只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發(fā)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