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制冰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動態(tài)制冰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的冰塊制作方法是:將水源通入到制冰模具中,通過換熱管道對制冰模具進行降溫,使得制冰模具中的水形成冰塊。然后對制冰模具進行加熱處理,以將制冰模具中的冰塊與制冰模具相分離,便完成了冰塊的制作,但是制冰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動態(tài)制冰裝置,它能夠提高制冰效率。
其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動態(tài)制冰裝置,包括:冰塊成型模具,所述冰塊成型模具設有多個凹槽;第一換熱機構,所述第一換熱機構用于將所述冰塊成型模具降溫處理或升溫處理;水源提供機構,所述水源提供機構通過管道連接至所述冰塊成型模具;及第二換熱機構,所述第二換熱機構用于將流經所述管道中的水進行降溫處理。
上述的動態(tài)制冰裝置,通過水源提供機構將水輸送至冰塊成型模具的凹槽的過程中,第二換熱機構同步將管道中的水降溫處理,并可以使管道中的水溫降低為-2攝氏度,形成過冷水。過冷水進入到冰塊成型模具的凹槽中時,通過第一換熱機構通入制冷介質對冰塊成型模具進一步降溫處理后,便能使得冰塊成型模具的凹槽內的水快速轉化為冰塊,水轉為冰的效率較高,使得制冰效率較高。冰塊成型模具的凹槽中形成冰塊后,第一換熱機構通入制熱介質再對冰塊成型模具升溫處理,便可以使得冰塊從冰塊成型模具的凹槽中脫離。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管道包括第一管道與第二管道,所述第二換熱機構包括板式換熱器,所述板式換熱器的進水端通過所述第一管道與所述水源提供機構相連通,所述板式換熱器的出水端通過所述第二管道連接至所述冰塊成型模具。水源提供機構中的水進入板式換熱器中后,通過板式換熱器換熱形成的過冷水通常不會結冰堵住板式換熱器換內部管道。其中,板式換熱器優(yōu)先選用淺密型板式換熱器,淺密型板式換熱器中的過冷水不會結冰堵住板式換熱器換內部管道。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的動態(tài)制冰裝置還包括制冷組件,所述制冷組件包括氣液分離器、壓縮機、冷凝器、散熱風機、平衡罐、第一電子膨脹閥及第二電子膨脹閥,所述氣液分離器、所述壓縮機、所述冷凝器及所述平衡罐依次連接,所述散熱風機設置在所述冷凝器上;
所述第一換熱機構的換熱介質出口端與所述氣液分離器相連,所述第一換熱機構的換熱介質入口端通過第三管道與所述平衡罐連接,所述第一電子膨脹閥設置在所述第三管道上;
所述板式換熱器的換熱介質出口端與所述氣液分離器相連,所述板式換熱器的換熱介質入口端通過第四管道與所述平衡罐連接,所述第二電子膨脹閥設置在所述第四管道上。如此,第一換熱機構、第二換熱機構能共用同一個制冷組件,使得裝置結構簡單化,成本降低。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壓縮機通過熱氣旁通管連接至所述第一換熱機構的換熱介質入口端,所述熱氣旁通管設有旁通閥。如此,可以當冰塊成型模具中的冰塊成型后,控制旁通閥打開后,壓縮機中的高溫熱介質便通過第一換熱機構的換熱介質入口端進入到第一換熱機構中,從而便可以對冰塊成型模具進行升溫處理,使得冰塊成型模具中的冰塊與冰塊成型模具相互脫離。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的動態(tài)制冰裝置還包括控制模塊,所述氣液分離器與所述第一換熱機構的換熱介質出口端相連接的管道上設有第一溫度傳感器,所述氣液分離器與所述第二換熱機構的換熱介質出口端相連接的管道上設有第二溫度傳感器,所述控制模塊與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所述第一電子膨脹閥及所述第二電子膨脹閥電性連接;所述控制模塊用于根據(jù)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感應的換熱介質溫度大小控制所述第一電子膨脹閥的開度大小,以及用于根據(jù)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感應的換熱介質溫度大小控制所述第二電子膨脹閥的開度大小。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管道上設有冰晶防傳播器,所述冰晶防傳播器用于防止冰晶流入至所述第二換熱機構。通過在第二管道上設置冰晶防傳播器后,便能夠防止冰晶流入第二換熱機構中,避免第二換熱機構出現(xiàn)堵塞現(xiàn)象。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換熱機構包括側板,所述冰塊成型模具與所述側板相連,所述冰塊成型模具上的凹槽的槽口背向所述側板,所述冰塊成型模具頂部設有第五管道,所述第五管道側壁開設有若干個走水孔,所述第五管道一端與所述管道連通,所述第五管道另一端為封閉端。第五管道中的過冷水通過走水孔流入至冰塊成型模具過程中,第一換熱機構對冰塊成型模具進行降溫的作用,使得過冷水能夠在冰塊成型模具的凹槽中進行結冰。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水源提供機構包括儲水箱,所述儲水箱通過所述管道連接至所述冰塊成型模具。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冰塊成型模具下方設有接水容器,所述接水容器通過回水管道連接至所述儲水箱。過冷水從冰塊成型模具的頂部流入至冰塊成型模具底部過程中,沒有結冰的水將流入至接水容器中,接水容器將沒有結冰的過冷水收集后通過回水管道送至儲水箱中。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儲水箱連接有加水管道,所述加水管道設有用于控制是否向所述儲水箱中加水的控制開關,所述儲水箱中設有液位傳感器,所述液位傳感器與所述控制開關電性連接,所述控制開關用于在所述液位傳感器檢測到所述儲水箱中液位高度低于或等于預設液位高度時開啟預設時間段。如此,隨著結冰量的增加,儲水箱的水位不斷降低,當液位傳感器檢測到儲水箱中的液位高度低于預設液位高度時,控制開關開啟動作,加水管道便自動向儲水箱中補水操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其中一實施例所述的動態(tài)制冰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所述的動態(tài)制冰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動態(tài)制冰裝置中的冰塊成型模具及第一換熱機構的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又一實施例所述的動態(tài)制冰裝置結構示意圖。
10、冰塊成型模具,11、凹槽,12、接水容器,13、回水管道,20、第一換熱機構,31、儲水箱,32、加水管道,33、控制開關,34、液位傳感器,40、第二換熱機構,50、管道,51、第一管道,52、第二管道,61、氣液分離器,62、壓縮機,621、熱氣旁通管,622、旁通閥,63、冷凝器,64、散熱風機,65、平衡罐,66、第一電子膨脹閥,67、第二電子膨脹閥,68、第三管道,69、第四管道,71、第一溫度傳感器,72、第二溫度傳感器,80、冰晶防傳播器,90、第五管道,91、走水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jié)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能夠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改進,因此本實用新型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shù)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至少兩個,例如兩個,三個等,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實施例中,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中間元件。相反,當元件為稱作“直接”與另一元件連接時,不存在中間元件。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動態(tài)制冰裝置,包括:冰塊成型模具10、第一換熱機構20、水源提供機構及第二換熱機構40。所述冰塊成型模具10設有多個凹槽11。所述第一換熱機構20用于將所述冰塊成型模具10降溫處理或升溫處理。所述水源提供機構通過管道50連接至所述冰塊成型模具10。所述第二換熱機構40用于將流經所述管道50中的水進行降溫處理。
上述的動態(tài)制冰裝置,通過水源提供機構將水輸送至冰塊成型模具10的凹槽11的過程中,第二換熱機構40同步將管道50中的水降溫處理,可以使管道50中的水溫降低為0攝氏度以下,優(yōu)選為-2攝氏度,以形成過冷水。過冷水進入到冰塊成型模具10的凹槽11的過程中,通過第一換熱機構20通入制冷介質對冰塊成型模具10進一步降溫處理,便能使得冰塊成型模具10的凹槽11內的過冷水快速轉化為冰塊,水轉為冰的效率較高,使得制冰效率較高。過冷水在冰塊成型模具10的凹槽11中形成冰塊后,第一換熱機構20通入制熱介質對冰塊成型模具10升溫處理,便可以使得冰塊從冰塊成型模具10的凹槽11中脫離。
本實施例中,所述管道50包括第一管道51與第二管道52。所述第二換熱機構40包括板式換熱器。所述板式換熱器的進水端通過所述第一管道51與所述水源提供機構相連通,所述板式換熱器的出水端通過所述第二管道52連接至所述冰塊成型模具10。水源提供機構中的水進入板式換熱器中,通過板式換熱器換熱處理,換熱形成過冷水,形成的過冷水通常不會結冰堵住板式換熱器換內部管道。其中,板式換熱器優(yōu)先選用淺密型板式換熱器。淺密型板式換熱器能夠換熱形成溫度為-2攝氏度的過冷水,且由于其為淺密板式結構,能夠快速將水源溫度降低,且能使得所形成的過冷水不會在淺密型板式換熱器中結冰而堵住板式換熱器換內部管道,而是直接經管道50快速輸出至冰塊成型模具10中。
此外,所述的動態(tài)制冰裝置還包括制冷組件。所述制冷組件包括氣液分離器61、壓縮機62、冷凝器63、散熱風機64、平衡罐65、第一電子膨脹閥66及第二電子膨脹閥67。所述氣液分離器61、所述壓縮機62、所述冷凝器63及所述平衡罐65依次連接。所述散熱風機64設置在所述冷凝器63上。所述第一換熱機構20的換熱介質出口端與所述氣液分離器61相連,所述第一換熱機構20的換熱介質入口端通過第三管道68與所述平衡罐65連接。所述第一電子膨脹閥66設置在所述第三管道68上。所述板式換熱器的換熱介質出口端與所述氣液分離器61相連,所述板式換熱器的換熱介質入口端通過第四管道69與所述平衡罐65連接。所述第二電子膨脹閥67設置在所述第四管道69上。如此,第一換熱機構20、第二換熱機構40能共用同一個制冷組件,使得裝置結構簡單化,成本降低。
另外,所述壓縮機62通過熱氣旁通管621連接至所述第一換熱機構20的換熱介質入口端,所述熱氣旁通管621設有旁通閥622。如此,可以當冰塊成型模具10中的冰塊成型后,控制旁通閥622打開,壓縮機62中的高溫熱介質便通過第一換熱機構20的換熱介質入口端進入到第一換熱機構20中,從而便可以對冰塊成型模具10進行升溫處理,使得冰塊成型模具10中的冰塊與冰塊成型模具10相互脫離。冰塊與冰塊成型模具10相互脫離后,再控制旁通閥622關閉,壓縮機62中壓縮熱介質便不會經過熱氣旁通管621進入到第一換熱機構20中,第一換熱機構20繼續(xù)對冰塊成型模具10進行降溫處理。
進一步,所述的動態(tài)制冰裝置還包括控制模塊。所述氣液分離器61與所述第一換熱機構20的換熱介質出口端相連接的管道上設有第一溫度傳感器71,所述氣液分離器61與所述第二換熱機構40的換熱介質出口端相連接的管道上設有第二溫度傳感器72。所述控制模塊與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71、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72、所述第一電子膨脹閥66及所述第二電子膨脹閥67電性連接。所述控制模塊用于根據(jù)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71感應的換熱介質溫度大小控制所述第一電子膨脹閥66的開度大小,以及用于根據(jù)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72感應的換熱介質溫度大小控制所述第二電子膨脹閥67的開度大小。
此外,請參閱圖2,所述第二管道52上設有冰晶防傳播器80。所述冰晶防傳播器80用于防止冰晶流入至所述第二換熱機構40。通過在第二管道52上設置冰晶防傳播器80后,便能夠防止冰晶流入第二換熱機構40中,避免第二換熱機構40出現(xiàn)堵塞現(xiàn)象。
請參閱圖3,需要說明的是,所述第一換熱機構20包括側板。所述冰塊成型模具10與所述側板相連,所述冰塊成型模具10上的凹槽11的槽口背向所述側板,所述冰塊成型模具10頂部設有第五管道90。所述第五管道90側壁開設有若干個走水孔91,所述第五管道90一端與所述管道50連通,所述第五管道90另一端為封閉端。第五管道90中的過冷水通過走水孔91流入至冰塊成型模具10過程中,第一換熱機構20對冰塊成型模具10進行降溫的作用,使得過冷水能夠在冰塊成型模具10的凹槽11中進行結冰。而沒有在冰塊成型模具10上的凹槽11中結冰的過冷水,直接從冰塊成型模具10底部順勢流出,進行下一次制冰循環(huán),以形成動態(tài)制冰的效果。其中,所述冰塊成型模具10與所述側板可以為一體化結構。
進一步的,請參閱圖4,所述水源提供機構包括儲水箱31。所述儲水箱31通過所述管道50連接至所述冰塊成型模具10。所述冰塊成型模具10下方設有接水容器12。所述接水容器12通過回水管道13連接至所述儲水箱31。過冷水從冰塊成型模具10的頂部流入至冰塊成型模具10底部過程中,沒有結冰的過冷水將流入至接水容器12中,接水容器12將沒有結冰的過冷水收集后通過回水管道13送至儲水箱31中,以用于下一次制冰。
具體的,所述儲水箱31連接有加水管道32。所述加水管道32設有用于控制是否向所述儲水箱31中加水的控制開關33。所述儲水箱31中設有液位傳感器34,所述液位傳感器34與所述控制開關33電性連接。所述控制開關33用于在所述液位傳感器34檢測到所述儲水箱31中液位高度低于或等于預設液位高度時開啟預設時間段。如此,隨著結冰量的增加,儲水箱31的水位不斷降低,當液位傳感器34檢測到儲水箱31中的液位高度低于預設液位高度時,控制開關33開啟動作,加水管道32便自動向儲水箱31中補水操作,這樣便可以取代人工向儲水箱31中進行加水操作,自動化程度較高,且儲水箱31中補水操作較為及時,不影響制冰操作。
此外,根據(jù)液位傳感器34對儲水箱31中液位的檢測結果,能夠得知用水量。根據(jù)用水量及冰塊成型模具制冰量進行計算,判斷用水量是否與制冰量相適應,如果相適應,便能判斷出冰塊成型模具10的凹槽11中完全結冰。當判斷出冰塊成型模具10的凹槽11完全結冰時,便可以開啟旁通閥622,使壓縮機62中的高溫熱介質進入到第一換熱機構20中升溫處理,從而便能完成脫冰。當完成脫冰操作后,關閉旁通閥622,第一換熱機構20繼續(xù)起到制冷作用,使第五管道90中的過冷水繼續(xù)流入至冰塊成型模具10中進行降溫結冰。如此循環(huán)反復結冰與脫冰操作,能實現(xiàn)較高的制冰效率,且制冰自動化程度較高,成本低廉。
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征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征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征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范圍。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