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家用電器,特別涉及一種制冷設備。
背景技術:
1、冰箱等制冷設備是現(xiàn)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電,其用于保鮮存放食物。隨著消費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制冷設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2、在相關的冰箱等制冷設備內,制冷設備通常包括箱體、箱膽和送風通道。箱膽設于箱體內,箱膽內設有制冷間室。送風通道設于箱膽的一側,在送風通道的進風端與蒸發(fā)器相連通,送風通道的出風端與制冷間室相連通,進而通過送風通道實現(xiàn)制冷間室內的制冷功能。
3、在現(xiàn)有的冰箱等制冷設備中,制冷間室內的濕氣容易跟隨氣流回風至蒸發(fā)倉內,進而導致蒸發(fā)器的表面結霜,且隨著蒸發(fā)器上結霜量的增多,進而導致蒸發(fā)器的制冷效率下降,進而降低了制冷間室內的制冷效果。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制冷設備,以優(yōu)化相關技術中制冷設備的結構,能夠減少進入蒸發(fā)倉的空氣的水分,進而能夠減少蒸發(fā)器上的結霜,進而避免制冷設備的制冷效果下降。
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3、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制冷設備,該制冷設備包括:箱體,所述箱體被構造成所述制冷設備的外殼;箱膽,所述箱膽設于所述箱體內;所述箱膽的內部設有制冷間室;所述制冷間室的側壁上開設有送風口和回風口;蒸發(fā)倉,所述蒸發(fā)倉設于所述箱體內;所述蒸發(fā)倉與所述回風口相連通;蒸發(fā)器,所述蒸發(fā)器設于所述蒸發(fā)倉內;送風通道,所述送風通道設于所述制冷間室的側壁上;所述送風通道連通所述蒸發(fā)倉和所述送風口;除濕機構,所述除濕機構設于所述回風口處;其中,所述蒸發(fā)倉內的空氣能夠通過所述送風通道、所述送風口輸送至所述制冷間室內;所述制冷間室的空氣能夠通過所述回風口回流至所述蒸發(fā)倉內;所述除濕機構能夠吸附經所述回風口回流至所述蒸發(fā)倉的空氣中的水分。
4、本申請一些實施例,所述除濕機構包括除濕盒和吸水件;所述除濕盒設于所述回風口處;所述除濕盒的內部設有除濕腔,所述除濕腔的一側與所述蒸發(fā)倉相連通,所述除濕腔的另一側與所述制冷間室相連通;所述吸水件設于所述除濕腔內,所述吸水件能夠吸附經所述除濕腔流向所述蒸發(fā)倉的空氣中的水分。
5、本申請一些實施例,所述除濕機構還包括濾網,所述濾網設于所述除濕腔的連通所述制冷間室的一側,所述濾網能夠過濾由所述制冷間室流向所述除濕腔的空氣的雜質。
6、本申請一些實施例,所述除濕盒的面向所述制冷間室的一側蓋設有可拆卸的防護罩;所述濾網設于所述防護罩上;當所述防護罩蓋設于所述除濕盒的面向所述制冷間室的一側時,所述防護罩或所述濾網能夠將所述吸水件限位在所述除濕腔內。
7、本申請一些實施例,所述除濕盒的面向所述制冷間室的一側的邊沿設有可轉動的擋條;所述擋條能夠轉動并抵住所述防護罩遠離所述除濕腔的一側,以使所述防護罩蓋設于所述除濕盒的面向所述制冷間室的一側;所述擋條能夠轉動并與所述防護罩相分離,以使所述防護罩能夠與所述除濕盒相分離。
8、本申請一些實施例,所述除濕盒上設有支撐筋;所述擋條的一端轉動連接在所述除濕盒上,所述擋條的一端為自由端;當所述自由端朝所述防護罩的一側轉動并抵住所述防護罩時,所述自由端能夠支撐在所述支撐筋的頂面上;當所述自由端朝遠離所述防護罩的一側轉動并與所述防護罩分離時,所述自由端能夠支撐在所述支撐筋的頂面上。
9、本申請一些實施例,所述除濕盒的面向所述制冷間室的一側設有容納槽;所述容納槽環(huán)繞布置在所述除濕腔的周側;所述防護罩能夠可拆卸地蓋設于所述容納槽內;所述擋條設于所述容納槽的周側邊沿處。
10、本申請一些實施例,所述除濕盒內還包括彈簧,所述彈簧設于所述容納槽內;所述彈簧的一端能夠與所述容納槽的內壁相抵;當所述擋條與所述防護罩相抵時,所述防護罩能夠與彈簧的另一端相抵并壓縮彈簧;當所述擋條與所述防護罩分離時,所述彈簧能夠驅動所述防護罩伸出所述容納槽。
11、本申請一些實施例,所述容納槽靠近所述回風口的側壁上凸設有伸縮槽;所述彈簧設于所述伸縮槽內,所述彈簧的一端與所述伸縮槽的內壁相抵,所述彈簧的另一端能夠伸出所述伸縮槽。
12、本申請一些實施例,所述除濕腔連通所述蒸發(fā)倉的一側設有格柵;所述格柵能夠將所述吸水件限位在所述除濕腔內。
13、本申請一些實施例,所述制冷設備還包括回風通道;所述回風通道的一端通過所述回風口與所述除濕腔相連通,所述回風通道的另一端與所述蒸發(fā)倉相連通。
14、本申請一些實施例,所述送風通道設于所述制冷間室的后側壁上;所述送風口設有多個,多個所述送風口分別開設于所述制冷間室的左右側壁上。
15、本申請一些實施例,所述回風口設于所述制冷間室的后側壁上;所述回風通道設于所述制冷間室的后側壁上,并設于所述送風通道的遠離制冷間室的一側。
16、本申請一些實施例,所述回風通道與所述蒸發(fā)倉的連通處設有風機,所述風機能夠通過所述回風通道、回風口抽取所述制冷間室內的空氣;所述風機能夠將空氣吹向所述蒸發(fā)倉內,并能夠沿所述蒸發(fā)倉、所述送風通道和所述送風口輸送至所述制冷間室內。
17、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至少具有如下優(yōu)點和積極效果:
18、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制冷設備,在箱體內設有箱膽,箱膽內部設有制冷間室。在制冷間室的側壁上開設有送風口和回風口;在箱體內還設有蒸發(fā)倉,蒸發(fā)倉能夠與回風口相連通,制冷間室的空氣能夠通過回風口回流至蒸發(fā)倉內。蒸發(fā)倉內設有蒸發(fā)器,蒸發(fā)器能夠吸收回流至蒸發(fā)倉的空氣的熱量,進而形成冷空氣。在制冷間室的側壁上設有送風通道,送風通道能夠連通蒸發(fā)倉和送風口,進而蒸發(fā)倉內的空氣能夠通過送風通道、送風口輸送至制冷間室內,進而能夠在箱體內形成制冷循環(huán)。再通過在回風口處設有除濕機構,除濕機構能夠吸附經回風口回流至蒸發(fā)倉的空氣中的水分,進而能夠減少制冷間室回流至蒸發(fā)倉的空氣的水分,進而能夠減少蒸發(fā)器上的結霜量,進而能夠避免影響制冷設備的制冷效率。
1.一種制冷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濕機構包括除濕盒和吸水件;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濕機構還包括濾網,所述濾網設于所述除濕腔的連通所述制冷間室的一側,所述濾網能夠過濾由所述制冷間室流向所述除濕腔的空氣的雜質。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濕盒的面向所述制冷間室的一側蓋設有可拆卸的防護罩;所述濾網設于所述防護罩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濕盒的面向所述制冷間室的一側的邊沿設有可轉動的擋條;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濕盒上設有支撐筋;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濕盒的面向所述制冷間室的一側設有容納槽;所述容納槽環(huán)繞布置在所述除濕腔的周側;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濕盒內還包括彈簧,所述彈簧設于所述容納槽內;所述彈簧的一端能夠與所述容納槽的內壁相抵;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納槽靠近所述回風口的側壁上凸設有伸縮槽;所述彈簧設于所述伸縮槽內,所述彈簧的一端與所述伸縮槽的內壁相抵,所述彈簧的另一端能夠伸出所述伸縮槽。
10.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濕腔連通所述蒸發(fā)倉的一側設有格柵;
11.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設備還包括回風通道;所述回風通道的一端通過所述回風口與所述除濕腔相連通,所述回風通道的另一端與所述蒸發(fā)倉相連通。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制冷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風通道設于所述制冷間室的后側壁上;所述送風口設有多個,多個所述送風口分別開設于所述制冷間室的左右側壁上。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制冷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風口設于所述制冷間室的后側壁上;
14.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制冷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風通道與所述蒸發(fā)倉的連通處設有風機,所述風機能夠通過所述回風通道、回風口抽取所述制冷間室內的空氣;所述風機能夠將空氣吹向所述蒸發(fā)倉內,并能夠沿所述蒸發(fā)倉、所述送風通道和所述送風口輸送至所述制冷間室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