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水處理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水處理裝置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到采用原煤、或焦炭、或半焦、或藍碳、或活性焦、或沸石為過濾吸附料,對水進行處理的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廢水、污水處理有的采用格柵、沉砂池、沉淀池裝置,有的采用化學凝聚、砂濾、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離子交換、電滲析和反滲透等裝置;有的采用一級沉淀池、曝氣機、二級沉淀池等設備或設施,添加各種藥劑進行沉淀、絮凝、曝氣、厭氧等進行生化、物化處理,上述設備、設施的不足之處是技術復雜、占地面積大,耗電量大、運行費用高。
發(fā)明內(nèi)容
針對上述不足之處,本發(fā)明研制的水處理裝置,能有效去除水中的化學需氧量(COD)、生物需氧量(BOD)、懸浮物(SS)、氨氮、重金屬等,提高廢水、污水的處理質(zhì)量,降低廢水、污水處理耗電量,節(jié)省廢水、污水處理費用。
本發(fā)明提供的水處理裝置,包括處理單元和出料裝置,處理單元固定在支架上,其上部為立方體或圓柱體,下部為倒錐體,處理單元的頂部開有加料口,底部設有排料口,排料口下方與出料裝置相接,處理單元的內(nèi)部裝有過濾吸附料,在處理單元一側(cè)的上部裝有進水干管,在其側(cè)面的下部裝有出水干管,在錐口的側(cè)面設有排污干管,根據(jù)需要設置一個或多個處理單元,通過填充不同的過濾吸附料處理不同成分的污水、廢水。當處理單元為多個時,其各個處理單元并排安裝在出料裝置的上方,各個處理單元的進水干管、出水干管、排污干管分別并聯(lián)連接。
本發(fā)明的上部還可裝有防護攔,一側(cè)裝有扶梯,處理單元加料口上方設有加料口蓋,加料口與加料口蓋之間置有密封墊,在出料裝置上方的排料口下邊裝有排料閥。
本發(fā)明的處理單元包括進水支管、進水調(diào)節(jié)閥、出水支管、出水調(diào)節(jié)閥、排污支管、進水排管、出水排管、排污閥,處理單元內(nèi)部設有多排進水支管、出水支管、排污支管、進水排管、出水排管,進水支管上裝有進水調(diào)節(jié)閥與進水干管連接,出水支管上裝有出水調(diào)節(jié)閥與出水干管連接,其進水支管和出水支管間隔排列,即出水支管—進水支管—出水支管—進水支管—出水支管……,出水支管和進水支管之和應為奇數(shù),出水支管多于進水支管,根據(jù)所處理的水質(zhì)和使用的過濾吸附介質(zhì)設計調(diào)整出水支管與進水支管之間的距離,其范圍為100mm~500mm;進水支管與排污支管上下垂直安裝,進水支管在上,排污支管在下,排污支管上裝有排污閥與排污干管連接,進水支管和排污支管之間裝有多根進水排管,進水排管兩端分別與進水支管和排污支管連接,進水支管上相鄰的兩個進水排管之間的距離為0mm~200mm,每根出水支管上裝有多根出水排管,出水排管的另一端通過固定支架固定在處理單元內(nèi)部,出水支管上相鄰的兩個出水排管之間的距離為0mm~200mm,進水排管或出水排管的壁上均布滿孔,孔的直徑為0.2mm~10mm,為防止水貼壁流動,在進水排管9或出水排管10之間形成短路,進水排管或出水排管與處理單元的壁之間的最近距離大于或等于出水排管與進水排管之間的距離。
本發(fā)明中處理單元內(nèi)部所填的過濾吸附料,是以煤、或焦炭、或半焦、或藍碳、或活性焦、或沸石為原料制成,粒徑為0.1mm~10mm。以煤制成的過濾吸附料主要功能是用于過濾廢水、污水中的懸浮物和吸附部分有機物,以焦炭、或半焦、或藍碳、或活性焦制成的過濾吸附料主要功能是用于過濾吸附廢水、污水中的有機物和懸浮物,以沸石制成的過濾吸附料主要功能是用于吸附廢水、污水中的氨氮。
本發(fā)明可以多臺并聯(lián)或串聯(lián)安裝使用當需要處理的廢水、污水量大,單臺水處理裝置不能滿足需要時,可以將兩臺以上的水處理裝置并聯(lián)使用,以便滿足處理水量要求;當需要處理的廢水、污水中的有機物含量高或要求達到某項出水標準,單臺水處理裝置不能滿足需要時,也可以將兩臺以上的水處理裝置串聯(lián)使用,以便滿足處理水質(zhì)或出水標準要求。
水處理裝置的進水支管、出水支管、排污支管、進水排管、出水排管、進水干管、出水干管、排污干管的直徑根據(jù)處理水量和水的流速設計,水處理裝置設計水流速為0.16~0.4m/min,水處理裝置運行時,可以通過調(diào)整進水調(diào)節(jié)閥或出水調(diào)節(jié)閥控制調(diào)整水的流速或流量,根據(jù)不同的處理水質(zhì)和過濾吸附料選擇水流速,以保證處理水與過濾吸附料有足夠的接觸時間。水處理裝置的外型尺寸根據(jù)處理水量進行設計,處理水量大,水處理裝置的外型尺寸就大,處理單元就多,出水支管和進水支管就越長,出水支管和進水支管上的進水排管或出水排管的數(shù)量就越多。
本發(fā)明的工作過程,如圖1~圖8所示在水處理裝置的處理單元1中加入過濾吸附料15時,將加料口蓋3打開,將過濾吸附料15由加料口2加入到水處理裝置的每個處理單元1中,當水處理裝置的每個處理單元1中填滿過濾吸附料15后,將加料口蓋3關閉。當水處理裝置中的過濾吸附料15飽和后,停止向水處理裝置供水,將水處理裝置每個處理單元底部排料口16上安裝的排料閥17和加料口蓋3打開,將飽和的過濾吸附料15由排料口16排出,通過排料閥17進入出料裝置18,再由出料裝置18將飽和的過濾吸附料15輸送到指定的地點。當水處理裝置中飽和的過濾吸附料15全部排出后,將排料閥17關閉,在水處理裝置中重新加入過濾吸附料15,當水處理裝置的每個處理單元1中的過濾吸附料15加滿后,將加料口蓋3關閉,水處理裝置重新進入運行狀態(tài)。
本發(fā)明的水處理裝置運行時,廢水或污水由水泵輸送流入進水干管11,再由進水干管11經(jīng)過進水調(diào)節(jié)閥4流入各個進水支管6,再由進水支管6上安裝的各個進水排管9表面的孔流出,穿過過濾吸附料15和各個出水排管10表面的孔流入出水排管10,再由出水排管10流入出水支管7,再由出水支管7經(jīng)過出水調(diào)節(jié)閥5流入出水干管12,再由出水干管12流出;流入進水排管9的廢水或污水中的懸浮物會在進水排管9積聚,定期開啟排污閥14,可將進水排管9中的積聚物通過排污支管8流入排污干管13,再由排污干管13排出,以防止進水排管9被積聚的懸浮物堵塞。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1.以處理相同的水量與傳統(tǒng)的處理設施相比較,采用本發(fā)明的水處理裝置處理廢水或污水,由于省去瀑氣池、二沉池、爆氣機室、加藥車間等厭氧或耗氧設施,可以減少占用土地70%。
2.采用本發(fā)明的水處理裝置處理廢水或污水,可根據(jù)處理水量大小,進行并聯(lián)組合,當處理水量增加時,可隨時增加水處理裝置的數(shù)量。
3.采用本發(fā)明的水處理裝置處理廢水或污水,可根據(jù)處理水質(zhì)情況和出水標準要求,進行串聯(lián)組合,以適應處理水質(zhì)情況和達到出水標準要求。
4.采用本發(fā)明的水處理裝置處理廢水或污水,可根據(jù)處理水質(zhì)情況和出水標準要求,采用不同的原料加工成的過濾吸附料,以適應處理水質(zhì)情況和達到出水標準要求。
5.采用本發(fā)明的水處理裝置處理廢水或污水,與傳統(tǒng)的處理設施相比較,由于減少了占地面積,省去耗點電量大、投資昂貴的暴氣系統(tǒng)和投藥系統(tǒng),節(jié)省了投資費用,降低了運行費用。
6.本發(fā)明與傳統(tǒng)的處理設施相比較,沒有污泥、噪音、氣味等問題,不產(chǎn)生二次污染。
圖1是本發(fā)明的整體結(jié)構(gòu)局部剖視示意圖,即圖3的主視A-A剖視示意圖;圖2是圖1的側(cè)視圖;
圖3是圖1的俯視B-B剖視示意圖;圖4是圖1的a-a斷面示意圖;圖5是圖1的b-b斷面示意圖;圖中1處理單元,2加料口,3加料口蓋,4進水調(diào)節(jié)閥,5出水調(diào)節(jié)閥,6進水支管,7出水支管,8排污支管,9進水排管,10出水排管,11進水干管,12出水干管,13排污干管,14排污閥,15過濾吸附料,16排料口,17排料閥,18出料裝置,19防護欄,20支架,21出水排管固定支架。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jié)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結(jié)構(gòu)如圖1~圖8所示,水處理裝置包括處理單元1和出料裝置18,處理單元1固定在支架20上,其上部為立方體,下部為倒錐體,處理單元1的頂部開有加料口2,底部設有排料口16,排料口16下方與出料裝置18相接,處理單元1的內(nèi)部裝有過濾吸附料15,在處理單元1一側(cè)的上部裝有進水干管11,在其側(cè)面的下部裝有出水干管12,在錐口的側(cè)面設有排污干管13,根據(jù)需要設置一個或多個處理單元1,通過填充不同的過濾吸附料15處理不同成分的污水、廢水。處理單元1為多個時,其各個處理單元1并排安裝在出料裝置18的上方,各個處理單元1的進水干管11、出水干管12、排污干管13分別并聯(lián)連接。
實施例1三臺水處理裝置相串聯(lián),該水處理裝置的外型尺寸寬度為4米、長度為10米、高度為4米,該水處理裝置上部裝有防護攔19,一側(cè)裝有扶梯,每臺水處理裝置包含有十個處理單元1,每個處理單元1的進水干管11、出水12干管、排污干管13分別并聯(lián)連接;每臺水處理裝置均包括處理單元1、出料裝置18,處理單元1固定在支架20上,其上部為立方體,下部為倒錐體,處理單元1的頂部開有加料口2,加料口2上部為加料口蓋3,加料口2與加料口蓋3之間有密封墊,處理單元1的底部設有排料口16,排料口16下方安裝有排料閥17與出料裝置18相接,出料裝置18采用皮帶輸送式,在處理單元1一側(cè)的上部裝有進水干管11,在其側(cè)面的下部裝有出水干管12,在錐口的側(cè)面設有排污干管13,處理單元1的內(nèi)部裝有過濾吸附料15。第一臺水處理裝置中采用以煤為原料制成的、粒徑為1~3mm的過濾吸附料15,主要功能是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SS);第二、三臺水處理裝置中采用以焦炭、或半焦、或藍碳、或活性焦為原料制成的、粒徑為0.2~0.8mm的過濾吸附料15,主要功能是去除廢水中的化學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懸浮物(SS)和色度。
水處理裝置的每個處理單元1內(nèi)部安裝有三排DN50的進水支管6、四排DN65的出水支管7和4排DN50的排污支管8,進水支管6上裝有進水調(diào)節(jié)閥4與進水干管11連接,出水支管7上裝有出水調(diào)節(jié)閥5與出水干管12連接,進水支管6和出水支管7的排列順序為出水支管7-進水支管6-出水支管7-進水支管6-出水支管7-進水支管6-出水支管7,排污支管8與進水支管6上下垂直安裝,進水支管6在上,排污支管8在下,排污支管8上裝有排污閥14與排污干管13連接;處理單元1內(nèi)的每根出水支管7上裝有6根DN40的出水排管10,每根進水支管6和排污支管8之間裝有4根DN32的進水排管9,進水排管9兩端分別與進水支管6和排污支管8連接,進水排管9或出水排管10均由布滿孔的孔板卷制焊接而成。出水支管7和進水支管6之間的距離第一臺水處理裝置的距離為300mm,第二臺水處理裝置的距離為400mm,第三臺水處理裝置的距離為500mm;每兩根進水排管9或出水排管10之間的中心距第一臺水處理裝置的中心距為200mm,第二臺水處理裝置的中心距為150mm,第三臺水處理裝置的中心距為400為100mm;進水排管9或出水排管10所布滿孔的孔徑第一臺水處理裝置的孔徑為0.2mm,第二臺水處理裝置的孔徑為2mm,第三臺水處理裝置的孔徑為5mm;進水排管9或出水排管10與處理單元壁之間的最近距離第一臺水處理裝置的距離為300mm,第二臺水處理裝置的距離為500mm,第三臺水處理裝置的距離為500mm。
其工作過程在水處理裝置中加入過濾吸附料15時,首先將加料口蓋3打開,將過濾吸附料15由加料口2加入到水處理裝置的每個處理單元1中,當水處理裝置的每個處理單元1中填滿過濾吸附料15后,將加料口蓋3關閉。當水處理裝置中的過濾吸附料15飽和后,停止向水處理裝置供水,將水處理裝置每個處理單元底部排料口16上安裝的排料閥17和加料口蓋3打開,將飽和的過濾吸附料15由排料口16排出,通過排料閥17進入出料裝置18,再由出料裝置18將飽和的過濾吸附料15輸送到指定的地點。當水處理裝置中飽和的過濾吸附料15全部排出后,將排料閥17關閉,在水處理裝置中重新加入過濾吸附料15,當水處理裝置的每個處理單元1中的過濾吸附料15加滿后,將加料口蓋3關閉,水處理裝置重新進入運行狀態(tài)。水處理裝置排出的過濾吸附料15運送到企業(yè)的鍋爐房,制作成鍋爐的燃料。
該水處理裝置運行時,廢水由水泵輸送流入第一臺水處理裝置進水干管11,再由進水干管11經(jīng)過進水調(diào)節(jié)閥4流入各個進水支管6,再由進水支管6上安裝的各個進水排管9上布滿的孔流出,穿過過濾吸附料15和出水排管10上布滿的孔流入各個出水排管10,再由出水排管10流入出水支管7,再由出水支管7通過出水調(diào)節(jié)閥5流入出水干管12,再由出水干管12流出。
廢水經(jīng)過第一臺水處理裝置處理后,通過第一臺水處理裝置出水干管12流入第二臺水處理裝置的進水干管11,再由進水干管11經(jīng)過進水調(diào)節(jié)閥4流入各個進水支管6,再由進水支管6上安裝的各個進水排管9上布滿的孔流出,穿過過濾料15和出水排管10上布滿的孔流入各個出水排管10,再由出水排管10流入出水支管7,再由出水支管7通過出水調(diào)節(jié)閥5流入出水干管12,再由出水干管12流出。
廢水經(jīng)過第二臺水處理裝置處理后,通過第二臺水處理裝置出水干管12流入第三臺水處理裝置的進水干管11,再由進水干管11經(jīng)過進水調(diào)節(jié)閥4流入各個進水支管6,再由進水支管6上安裝的各個進水排管9上布滿的孔流出,穿過過濾料15和出水排管10上布滿的孔流入各個出水排管10,再由出水排管10流入出水支管7,再由出水支管7通過出水調(diào)節(jié)閥5流入出水干管12,再由出水干管12流出進入集水池。
該水處理裝置運行時,進入進水排管9的廢水或污水中的懸浮物會在進水排管9積聚,定期開啟排污閥14,可將進水排管9中的積聚物通過排污支管8、排污閥14流入排污干管13排出。以防止進水排管9被積聚的懸浮物堵塞。
用該裝置處理某造紙廠的廢水,原來的廢水的成份為化學需氧量(COD)值1.210mg/L,生化需氧量(BOD)值211mg/L,懸浮物(SS)255mg/L,色度為96倍。經(jīng)處理后的水質(zhì)為化學需氧量(COD)94mg/L,生化需氧量(BOD)12mg/L,懸浮物(SS)14mg/L,色度為6倍。
實施例2兩臺水處理裝置相串聯(lián),該水處理裝置的外型尺寸寬度為2米、長度為10米、高度為4米,該水處理裝置上部裝有防護攔19,一側(cè)裝有扶梯,每臺水處理裝置包含有五個處理單元1,每個處理單元1的進水干管11、出水12干管、排污干管13分別并聯(lián)連接;每臺水處理裝置均包括處理單元1、出料裝置18,處理單元1固定在支架20上,其上部為圓柱體,下部為倒錐體,處理單元1的頂部開有加料口2,加料口2上部為加料口蓋3,加料口2與加料口蓋3之間有密封墊,處理單元1的底部設有排料口16,排料口16下方安裝有排料閥17與出料裝置18相接,出料裝置18采用刮板輸送式,在處理單元1一側(cè)的上部裝有進水干管11,在其側(cè)面的下部裝有出水干管12,在錐口的側(cè)面設有排污干管13,處理單元1的內(nèi)部裝有過濾吸附料15。第一臺水處理裝置中采用以焦炭、或半焦、或藍碳、或活性焦為原料制成的、粒徑為0.2~0.8mm的過濾吸附料15,主要功能是過濾吸附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SS),化學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和色度;第二臺水處理裝置中采用以斜發(fā)沸石為原料磨制成的、粒徑為4mm~6mm的過濾吸附料15,主要功能是吸附水中的氨氮。
水處理裝置每個處理單元1中安裝有三排DN50的進水支管6、四排DN65的出水支管7和4排DN50的排污支管8,進水支管6上裝有進水調(diào)節(jié)閥4與進水干管11連接,出水支管7上裝有出水調(diào)節(jié)閥5與出水干管12連接,進水支管6和出水支管7的排列順序為出水支管7-進水支管6-出水支管7-進水支管6-出水支管7-進水支管6-出水支管7,排污支管8與進水支管6上下垂直安裝,進水支管6在上,排污支管8在下,排污支管8上裝有排污閥14與排污干管13連接。處理單元1內(nèi)的每根出水支管7上裝有6根DN40的出水排管10,每根進水支管6和排污支管8之間裝有4根DN32的進水排管9,進水排管9兩端分別與進水支管6和排污支管8連接,進水排管9或出水排管10均由布滿孔的孔板卷制焊接而成。出水支管7和進水支管6之間的距離第一臺水處理裝置的距離為100mm,第二臺水處理裝置的距離為200mm;每兩根進水排管9或出水排管10之間的中心距第一臺水處理裝置的中心距為100mm,第二臺水處理裝置的中心距為0mm;進水排管9或出水排管10所布滿孔的孔徑第一臺水處理裝置的孔徑為10mm,第二臺水處理裝置的孔徑為8mm;進水排管9或出水排管10與處理單元壁之間的最近距離第一臺水處理裝置的距離為300mm,第二臺水處理裝置的距離為200mm。
該裝置的工作過程在水處理裝置中加入過濾吸附料15時,首先將加料口蓋3打開,將過濾吸附料15由加料口2加入到水處理裝置的每個處理單元1中,當水處理裝置的每個處理單元1中填滿過濾吸附料15后,將加料口蓋3關閉。當水處理裝置中的過濾吸附料15飽和后,停止向水處理裝置供水,將水處理裝置每個處理單元底部排料口16上安裝的排料閥17和加料口蓋3打開,將飽和的過濾吸附料15由排料口16排出,通過排料閥17進入出料裝置18,再由出料裝置18將飽和的過濾吸附料15輸送到指定的地點。當水處理裝置中飽和的過濾吸附料15全部排出后,將排料閥17關閉,在水處理裝置中重新加入過濾吸附料15,當水處理裝置的每個處理單元1中的過濾吸附料15加滿后,將加料口蓋3關閉,水處理裝置重新進入運行狀態(tài)。第一臺水處理裝置排出的吸附過濾料15采用“一種廢水焦炭粉混合固體燃料及其制備方法”(為本發(fā)明人發(fā)明)制作成鍋爐的燃料;第二臺水處理裝置排出的吸附過濾料15,采用氫氧化鈣作洗脫再生劑進行洗脫和再生。
本發(fā)明的水處理裝置運行時,污水由水泵輸送流入第一臺水處理裝置進水干管11,再由進水干管11經(jīng)過進水調(diào)節(jié)閥4流入各個進水支管6,再由進水支管6上安裝的各個進水排管9上布滿的孔流出,穿過過濾料15和出水排管10上布滿的孔流入各個出水排管10,再由出水排管10流入出水支管7,再由出水支管7通過出水調(diào)節(jié)閥5流入出水干管12,再由出水干管12流出。
污水經(jīng)過第一臺水處理裝置處理后,通過第一臺水處理裝置出水干管12流入第二臺水處理裝置的進水干管11,再由進水干管11經(jīng)過進水調(diào)節(jié)閥4流入各個進水支管6,再由進水支管6上安裝的各個進水排管9上布滿的孔流出,穿過過濾料15和出水排管10上布滿的孔流入各個出水排管10,再由出水排管10流入出水支管7,再由出水支管7通過出水調(diào)節(jié)閥5流入出水干管12,再由出水干管12流出。
該水處理裝置運行時,進入進水排管9的廢水或污水中的懸浮物會在進水排管9積聚,定期開啟排污閥14,可將進水排管9中的積聚物通過排污支管8、排污閥14流入排污干管13排出。
應用該裝置處理某城市的污水,污水的進水水質(zhì)為化學需氧量(COD)值350mg/L,生化需氧量(BOD)185mg/L,懸浮物(SS)230mg/L,磷酸鹽3mg/L,氮40mg/L;污水經(jīng)過兩臺水處理裝置串聯(lián)處理后,出水水質(zhì)為化學需氧量(COD)40mg/L,生化需氧量(BOD)15mg/L,懸浮物(SS)20mg/L,磷酸鹽0.2mg/L,氮14mg/L,達到國家規(guī)定的一級處理標準。
實施例3十臺水處理裝置相并聯(lián),十臺水處理裝置的進水干管11并聯(lián)在一個總進水干管上,十臺水處理裝置的出水干管12并聯(lián)在總出水干管上。每臺水處理裝置的外型尺寸寬度為4米、長度為10米、高度為4米,該水處理裝置上部裝有防護攔19,一側(cè)裝有扶梯,每臺水處理裝置包含有十個處理單元1,每個處理單元1的進水干管11、出水12干管、排污干管13分別并聯(lián)連接;每臺水處理裝置均包括處理單元1、出料裝置18,處理單元1固定在支架20上,其上部為立方體,下部為倒錐體,處理單元1的頂部開有加料口2,加料口2上部為加料口蓋3,加料口2與加料口蓋3之間有密封墊,處理單元1的底部設有排料口16,排料口16下方安裝有排料閥17與出料裝置18相接,出料裝置18采用螺旋輸送式,在處理單元1一側(cè)的上部裝有進水干管11,在其側(cè)面的下部裝有出水干管12,在錐口的側(cè)面設有排污干管13,處理單元1的內(nèi)部裝有過濾吸附料15,是以焦炭、或半焦、或藍碳、或活性焦為原料制成的,粒徑為0.2mm~0.8mm,主要功能是去除廢水中的化學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懸浮物(SS)和色度。
水處理裝置的每個處理單元1中安裝有三排DN50的進水支管6、四排DN65的出水支管7和4排DN50的排污支管8,進水支管6上裝有進水調(diào)節(jié)閥4與進水干管11連接,出水支管7上裝有出水調(diào)節(jié)閥5與出水干管12連接,進水支管6和出水支管7的排列順序為出水支管7-進水支管6-出水支管7-進水支管6-出水支管7-進水支管6-出水支管7,出水支管7和進水支管6之間的距離為100mm;排污支管8與進水支管6上下垂直安裝,進水支管6在上,排污支管8在下,排污支管8上裝有排污閥14與排污干管13連接。處理單元1內(nèi)的每根出水支管7上裝有6根DN40的出水排管10,每根進水支管6和排污支管8之間裝有4根DN32的進水排管9,進水排管9兩端分別與進水支管6和排污支管8連接,每兩根進水排管9或出水排管10之間的中心距為50mm,進水排管9或出水排管10均由布滿直徑為1mm孔的孔板卷制焊接而成,進水排管9或出水排管10與處理單元壁之間的最近距離為100mm,防止水貼壁流動,在形成進水排管9或出水排管10之間形成短路。
該裝置的工作過程在水處理裝置中加入過濾吸附料15時,首先將加料口蓋3打開,將過濾吸附料15由加料口2加入到水處理裝置的每個處理單元1中,當水處理裝置的每個處理單元1中填滿過濾吸附料15后,將加料口蓋3關閉。當水處理裝置中的過濾吸附料15飽和后,停止向水處理裝置供水,將水處理裝置每個處理單元底部排料口16上安裝的排料閥17和加料口蓋3打開,將飽和的過濾吸附料15由排料口16排出,通過排料閥17進入出料裝置18,再由出料裝置18將飽和的過濾吸附料15輸送到指定的地點。當水處理裝置中飽和的過濾吸附料15全部排出后,將排料閥17關閉,在水處理裝置中重新加入過濾吸附料15,當水處理裝置的每個處理單元1中的過濾吸附料15加滿后,將加料口蓋3關閉,水處理裝置重新進入運行狀態(tài)。水處理裝置排出的過濾吸附料15運送到企業(yè)的鍋爐房,制作成鍋爐的燃料。
水處理裝置運行時,廢水由水泵輸送,通過總進水干管流入每臺水處理裝置的進水干管11,再由進水干管11經(jīng)過進水調(diào)節(jié)閥4流入各個處理單元的進水支管6,再由進水支管6上安裝的進水排管9上布滿的孔流出,穿過過濾料15和出水排管10上布滿的孔流入各個出水排管10,再由出水排管10流入出水支管7,再由出水支管7通過出水調(diào)節(jié)閥5流入出水干管12,再由出水干管12流出進入總出水干管,再由總出水干管流出進入集水池。
本發(fā)明的水處理裝置運行時,進入進水排管9的廢水或污水中的懸浮物會在進水排管9積聚,定期開啟排污閥14,可將進水排管9中的積聚物通過排污支管8、排污閥14流入排污干管13排出。以防止進水排管9被積聚的懸浮物堵塞。
應用該裝置處理某城市的廢水,廢水的成份為化學需氧量(COD)值410mg/L,生化需氧量(BOD)98mg/L,懸浮物(SS)67mg/L,色度為45倍,每天產(chǎn)生廢水10,000噸。廢水經(jīng)過十臺水處理裝置并聯(lián)處理后,水質(zhì)為化學需氧量(COD)94mg/L,生化需氧量(BOD)12mg/L,懸浮物(SS)14mg/L,色度為6倍。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處理單元和出料裝置,處理單元固定在支架上,其上部為立方體或圓柱體,下部為倒錐體,處理單元的頂部開有加料口,底部設有排料口,排料口下方通過排料閥與出料裝置相接,處理單元的內(nèi)部裝有過濾吸附料,在處理單元一側(cè)的上部裝有進水干管,在其側(cè)面的下部裝有出水干管,在錐口的側(cè)面設有排污干管,根據(jù)需要設置一個或多個處理單元。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的上部裝有防護攔,一側(cè)裝有扶梯,加料口上方設有加料口蓋,加料口與加料口蓋之間置有密封墊。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處理單元為多個時,其各個處理單元并排安裝在出料裝置的上方,各個處理單元的進水干管、出水干管、排污干管分別并聯(lián)連接。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處理單元包括進水支管、進水調(diào)節(jié)閥、出水支管、出水調(diào)節(jié)閥、排污支管、進水排管、出水排管、排污閥,處理單元內(nèi)部設有多排進水支管、出水支管、排污支管、進水排管、出水排管,進水支管上裝有進水調(diào)節(jié)閥與進水干管連接,出水支管上裝有出水調(diào)節(jié)閥與出水干管連接,其進水支管和出水支管間隔排列,即出水支管—進水支管—出水支管—進水支管—出水支管......,進水支管與排污支管上下垂直安裝,進水支管在上,排污支管在下,排污支管上裝有排污閥與排污干管連接,進水支管和排污支管之間裝有多根進水排管,進水排管兩端分別與進水支管和排污支管連接,每根出水支管上裝有多根出水排管,出水排管的另一端通過固定支架固定在處理單元內(nèi)部,進水排管或出水排管的壁上均布滿孔。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種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處理單元中的出水支管和進水支管之和應為奇數(shù),出水支管多于進水支管,進水支管和出水支管的間隔距離為100mm~500mm,排污支管數(shù)量與進水支管相同,進水支管上相鄰的兩個進水排管之間的距離為0mm~200mm,出水支管上相鄰的兩個出水排管之間的距離為0mm~200mm,進水排管或出水排管的管壁上所設孔的直徑為0.2mm~10mm,進水排管或出水排管與處理單元的壁之間的最近距離大于或等于出水排管與進水排管之間的距離。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處理單元內(nèi)部填充的過濾吸附料是以煤、或焦炭、或半焦、或藍碳、或活性焦、或沸石為原料制成,粒徑為0.1mm~10mm,以煤制成的過濾吸附料是用于過濾廢水、污水中的懸浮物和吸附部分有機物,以焦炭、或半焦、或藍碳、或活性焦制成的過濾吸附料是用于過濾吸附廢水、污水中的有機物和懸浮物,以沸石制成的過濾吸附料是用于吸附廢水、污水中的氨氮。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料裝置為皮帶輸送式、或刮板輸送式、或螺旋輸送式。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可以多臺并聯(lián)或串聯(lián),當處理的廢水、污水量大時并聯(lián)使用,其各裝置中的過濾吸附料相同;當處理的廢水、污水中的有機物含量高或要求達到某項出水標準時,串聯(lián)使用,其各裝置中的過濾吸附料不同。
全文摘要
一種水處理裝置,屬于水處理技術領域。該裝置包括處理單元和出料裝置,處理單元固定在支架上,其上部為立方體或圓柱體,下部為倒錐體,處理單元的頂部開有加料口,底部設有排料口,排料口下方通過排料閥與出料裝置相接,處理單元的內(nèi)部裝有過濾吸附料,在處理單元一側(cè)的上部裝有進水干管,在其側(cè)面的下部裝有出水干管,在錐口的側(cè)面設有排污干管,根據(jù)需要設置一個或多個處理單元。本發(fā)明優(yōu)點是可進行串聯(lián)、并聯(lián)組合,采用不同的過濾吸附料,以適應處理水質(zhì)情況和達到出水標準要求;減少占用土地70%,節(jié)省了投資費用;沒有污泥、噪音、氣味等問題,不產(chǎn)生二次污染。
文檔編號C02F1/28GK1803642SQ200610045650
公開日2006年7月19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13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6年1月13日
發(fā)明者張大偉 申請人:張大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