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組合式水沉淀/澄清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實用新型是對現(xiàn)有組合沉淀/澄清池改進,尤其涉及占地面積和投資成本省,池 容大的多池布置組合式沉淀/澄清池。
背景技術:
沉淀和/或澄清池為水處理必不可少的基本處理單元,大都采用地下構筑方式, 并且需與其他處理功能單元形成水連通,對于處理大水量用沉淀和/或澄清池,實際工程 中為降低池建造成本,現(xiàn)有技術通常采用多池組合結構,同時為節(jié)約管線敷設,降低工程造 價,又以多池并列結構較多,為確保各池處理進出水同步性,以及受設計通常采用中心進水 向周邊配水的布水形式,及受旋轉刮泥機制約,基本都唯一采用中間一個內外套合圓形配 水池1、四周4個圓形處理池2的一中心配四組合結構(圖1)。然而圓形池布置考慮受力及 建造因素,相鄰池間要留有足夠空間,一般鄰空距離為池徑1/4左右,且池越大鄰空越多, 占地也越多,特別是水處理沉淀和/或澄清池,主要依靠平面效應實現(xiàn)泥水分離,其本身占 地面積已經(jīng)較大,再加上鄰空相間設置,更是增加了實際占地面積,實際占地較大成為圓形 沉淀和/或澄清池最大缺點,不能做到有效占地面積處理水量最大化,造成土地浪費嚴重。 其次,圓形池鄰空建造,池壁不能共用,建設投資費用大,其為圓形沉淀和/或澄清第二大 缺點。再就是,圓形沉淀池絮凝反應水力并不十分理想,影響高效性。上述不足仍有值得改 進的地方。
實用新型內容實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相同占地面積池有效容積 大,建設投資省,絮凝反應效果更好的組合式水沉淀/澄清池。實用新型目的實現(xiàn),主要改進是將沉淀/澄清單池截面由圓形改為正方形或正六 角形,這樣多池組合可以鄰接建造,不僅節(jié)約了占地,而且由于可以鄰接共用壁建造,還大 大降低了工程造價,此外,周邊存在折角提高了絮凝反應水力性能,從而克服了現(xiàn)有技術的 不足,實現(xiàn)實用新型目的。具體說,實用新型組合式水沉淀/澄清池,包括中心一個內外套 合配水池及四周4個處理池,其特征在于各池截面呈正方形或正六邊形,且相鄰池邊鄰接。實用新型所說。中心套合配水池,其外池截面為正方形或正六邊形,套合內池截面,可以采用與外 池同形結構,例如正方形或正六邊形,也可以采用圓截面,內池截面形狀無特別限定。正方形或正六邊形沉淀/澄清池,可以是軸向全截面均為正方形或正六邊形,也 可以是軸向大部分為正方形或正六邊形,近底部收擾為圓形,方便刮/吸泥。正方形或正六 邊形池,其中更好為正六邊形,相對于正方形具有更好的絮凝反應和水力特性,并且截面六 邊形池受力優(yōu)于正方形。沉淀/澄清池中如果設置刮泥機,一種較好為采用申請人在先申請專利 200510094705. 5旋轉軌跡為正方形的刮泥機或吸泥機,可以刮除折角沉淀污泥;當然也可以將池近底部做成圓截面,采用現(xiàn)有技術普通旋轉刮/吸泥機。此外,沉淀/澄清池還可以如現(xiàn)有技術,在沉淀/澄清池上部設置加速沉淀用斜管 或斜板,例如六角蜂窩斜管分離填料。實用新型組合式水沉淀/澄清池,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由于組合單池截面采用正方 形或正六邊形,不僅滿足現(xiàn)有設計均勻進、出配水要求,而且可以使相鄰池鄰接建造,池邊 共用而無需鄰空,既大大節(jié)省了占地和建設投資,又由于正方形或正六邊形存在折角,池中 沉淀、澄清水在刮泥機旋轉過程中形成渦流,在折角處產(chǎn)生碰撞使得藥水混凝反應效果更 好,因而具有較圓形池更好的泥水分離沉淀效果,并且此碰撞為無動力碰撞,不需額外增加 能源。此外,按照實際工程建造,采用圓外接正方形或正六邊形,在實際相同占地增加了池 有效面積,從而增加了池容,以截面為正方形池為例,理論計算單池面積要較同直徑圓池大 21. 5%,更是增加了組合沉淀/澄清池相同占地實際有效容積。再就是,正方形或正六邊形 配置六角蜂窩斜管填料,截面無浪費。實用新型組合式沉淀/澄清池,既具有排列不需鄰空 省地,又單池面積得到增大,且還有很好的絮凝反應水力特性,為本專利區(qū)別于現(xiàn)有技術的 最大特征。以下結合二個優(yōu)化具體實施例,示例性說明及幫助進一步理解實用新型實質,但 實施例具體細節(jié)僅是為了說明實用新型,并不代表實用新型構思下全部技術方案,因此不 應理解為對實用新型總的技術方案限定,一些在技術人員看來,不偏離實用新型構思的非 實質性增加和/或改動,例如以具有相同或相似技術效果的技術特征簡單改變或替換,均 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
圖1為現(xiàn)有技術工程用組合式水沉淀/澄清池結構示意圖。圖2為實用新型單池截面為正方形的組合式水沉淀/澄清池結構示意圖。圖3為實用新型單池截面為正六邊形的組合式水沉淀/澄清池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參見圖2,實用新型組合式水沉淀/澄清池,包括一個位于中心的正方形 套合配水池4,以及四周4個面積相等正方形處理池5,5池布置按一個中心4個外圍形式, 外圍4池兩兩鄰接相對位于中心配水池兩側鄰接布置。正方形套合配水池4內套合池也為 正方形截面,形成內外兩個池容積,分別作為進水配水,及出水匯水,分別與4個正方形池 及池中配水筒連通,同步配水及收集匯水。各正方形池均為圓外接正方形。此外,根據(jù)處理需要可以在池上部設置六角蜂窩斜管填料,提高沉淀分離效果。池 內置中心旋轉刮泥機或吸泥機(圖中未給出)。按處理工藝要求,可以是外圍4池同為沉淀池或澄清池,也可以是兩個為初沉池, 兩個為機械攪拌澄清池,具體按工藝設計要求確定。實施例2 參見圖3,如實施例1,其中中心套合配水池6及外圍處理池7截面均為 正六邊形。各六邊形池均為圓外接六邊形。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在本專利構思及具體實施例啟示下,能夠從本專利公 開內容及常識直接導出或聯(lián)想到的一些變形,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將意識到也可采用其他方法,或現(xiàn)有技術中常用公知技術的替代,以及特征的等效變化或修飾,特征間的相互不同 組合,例如配水方式改變,等等的非實質性改動,同樣可以被應用,都能實現(xiàn)本專利描述功 能和效果,不再一一舉例展開細說,均屬于本專利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組合式水沉淀/澄清池,包括中心一個內外套合配水池及四周4個處理池,其特征在 于各池截面呈正方形或正六邊形,且相鄰池邊鄰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組合式水沉淀/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沉淀/澄清池截面為正六 邊形。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組合式水沉淀/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沉淀/澄清池上部有六角蜂窩斜管。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組合式水沉淀/澄清池,其特征在于四周4個處理池截面相等。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組合式水沉淀/澄清池,其特征在于處理池內置旋轉刮/吸泥機。
6.根據(jù)權利要求1、2、3、4或5所述組合式水沉淀/澄清池,其特征在于組合各池為圓 外接正方形或正六邊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對現(xiàn)有組合式水沉淀/澄清池改進,其特征是組合各池截面呈正方形或正六邊形,且相鄰池邊鄰接。相鄰池鄰接建造,池邊共用而無需鄰空,既大大節(jié)省了占地和建設投資,又由于正方形或正六邊形存在折角,池中沉淀、澄清水在刮泥機旋轉過程中形成渦流,具有更好的混凝反應效果,較圓形池有更好泥水分離沉淀效果,并且此碰撞為無動力碰撞,不需額外增加能源。按工程建造,圓外接正方形或正六邊形,在實際相同占地增加了池有效面積,從而增加了池容,以截面為正方形池為例,理論計算單池面積要較同直徑圓池大21.5%,更是增加了組合沉淀/澄清池相同占地實際有效容積。正方形或正六邊形配置六角蜂窩斜管填料,截面無浪費。
文檔編號C02F1/52GK201834798SQ20102058520
公開日2011年5月18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1月1日
發(fā)明者丁南華, 丁青, 吳鵬飛, 姜華, 石璐, 蔣磊 申請人:江蘇新紀元環(huán)保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