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廢水處理材料領(lǐng)域,特別涉及一種秸稈類水處理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對生物體和人類而言,水資源是非常重要的。一切生命活動都是起源于水。而我們?nèi)梭w內(nèi)的水分也占到體重的65%。當人體缺水為1%-2%時就會感到口渴;當缺水5%時就會口干舌燥、意識不清、甚至出現(xiàn)幻視;當缺水達到15%時則會影響生命。水不僅僅是世間生靈萬物所依賴的,對于工農(nóng)業(yè)的生產(chǎn),水也是不可或缺的。礦山開采、金屬冶煉、金屬加工和化工品生產(chǎn)等都需要用水,而由此也產(chǎn)生了大量的廢水,這些廢水無法直接排入江河或者被利用。一直以來,在人們的印象中,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然而這卻與事實是相違背的;地球上本身可供人類利用的水資源就有限,加之我國人口眾多,可想而知人均可用水資源更是少之又少,而大量廢水的無法利用更是加劇了水資源的緊張。因此,如何將廢水資源利用起來就成為熱議的話題,水處理材料的研究與開發(fā)也成為研究的熱點。秸稈是指成熟農(nóng)作物莖葉部分的總稱。通常指小麥、水稻、玉米、甘蔗等在收獲籽實后的剩余部分。傳統(tǒng)秸稈的處理方法往往是燃燒,而秸稈的燃燒會加劇空氣的污染,不利于大氣環(huán)境保護。如何將大量秸稈變廢為寶同樣也成為人們的關(guān)注點。目前對于廢水的處理方法中,有一種是將廢水中的污染離子在不改變其化學形態(tài)的條件下進行濃縮和分離,可應(yīng)用反滲透法、電滲析法、蒸發(fā)法、離子交換法等。其中,離子交換和吸附應(yīng)用也非常廣泛,普遍采用的是活性炭吸附和交換;現(xiàn)有水處理材料中有應(yīng)用如活性炭等進行交換吸附處理廢水,然而活性炭投放和再生成本均較高,也無法將秸稈等廢物利用,體現(xiàn)物質(zhì)的可持續(xù)利用。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針對現(xiàn)有技術(shù)中水處理材料制備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秸稈類水處理材料及其制備方法,以包含較高粗含量的秸稈為主體,經(jīng)化學試劑處理后使其具備良好離子交換性能;該水處理材料對重金屬離子吸附效果好,且是秸稈廢物利用的一個新渠道。本發(fā)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shù)方案實現(xiàn):一種秸稈類水處理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數(shù)的各組分:秸稈35-45份、2-乙基丙烯酸8-12份、亞甲基二磺酸6-10份、檸檬酸鉀3-7份、硬脂酰胺2-5份、亞胺唑1-4份、烯草酮3-6份、山萘酚5-9份、草酸二乙酯7-13份、聚乙烯醇12-18份、二甘醇乙醚10-20份、雙(2-丁基)醚15-25份。優(yōu)選的,所述秸稈38-42份、2-乙基丙烯酸10-12份、亞甲基二磺酸7-9份、檸檬酸鉀3-6份、硬脂酰胺2-4份、亞胺唑2-4份、烯草酮3-5份、山萘酚6-8份、草酸二乙酯9-12份、聚乙烯醇14-17份、二甘醇乙醚13-16份、雙(2-丁基)醚20-23份。優(yōu)選的,所述秸稈40份、2-乙基丙烯酸11份、亞甲基二磺酸8份、檸檬酸鉀5份、硬脂酰胺3份、亞胺唑3份、烯草酮4份、山萘酚7份、草酸二乙酯11份、聚乙烯醇15份、二甘醇乙醚14份、雙(2-丁基)醚22份。一種秸稈類水處理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將秸稈35-45份先水洗、烘干、粉碎,之后加入2-乙基丙烯酸8-12份和亞甲基二磺酸6-10份,在溫度30-40℃下以500-600r/min速率攪拌2-3h,得到混合液A;S2:將檸檬酸鉀3-7份、硬脂酰胺2-5份、烯草酮3-6份、山萘酚5-9份和草酸二乙酯7-13份充分混合至均勻狀態(tài);隨后在3-6min之內(nèi)滴加聚乙烯醇12-18份,升高溫度至45-50℃,反應(yīng)10-15min;再向其中加入二甘醇乙醚10-20份,靜置10-20min,得混合液B;S3:將步驟S1中的混合液A和步驟S2中的混合液B以霧化的方式在溫度50-70℃下反應(yīng)30-50min,隨后待反應(yīng)液冷卻后,經(jīng)過濾、干燥即可得到秸稈類水處理材料。優(yōu)選的,步驟S1中所述溫度為36℃,速率550r/min,攪拌2.5h。優(yōu)選的,步驟S2中所述聚乙烯醇的滴加時間為5min,溫度為48℃,反應(yīng)13min;靜置18min。優(yōu)選的,步驟S3中所述溫度為65℃,反應(yīng)42min。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其有益效果為:本發(fā)明所述秸稈類水處理材料的制備方法,以含粗纖維較多、來源廣泛的秸稈作為主體,并加入2-乙基丙烯酸、亞甲基二磺酸、檸檬酸鉀、硬脂酰胺、亞胺唑、烯草酮、山萘酚等物質(zhì)輔助改性,以制備得到秸稈類水處理材料。該秸稈類水處理材料對Fe2+和Se3+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吸附性能;其中,F(xiàn)e2+的吸附量為350-420mg/g;Se3+的吸附量為150-180mg/g。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jié)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1S1:將秸稈35份先水洗、烘干、粉碎,之后加入2-乙基丙烯酸8份和亞甲基二磺酸6份,在溫度30℃下以500r/min速率攪拌2h,得到混合液A;S2:將檸檬酸鉀3份、硬脂酰胺2份、烯草酮3份、山萘酚5份和草酸二乙酯7份充分混合至均勻狀態(tài);隨后在3min之內(nèi)滴加聚乙烯醇12份,升高溫度至45℃,反應(yīng)10min;再向其中加入二甘醇乙醚10份,靜置10min,得混合液B;S3:將步驟S1中的混合液A和步驟S2中的混合液B以霧化的方式在溫度50℃下反應(yīng)30min,隨后待反應(yīng)液冷卻后,經(jīng)過濾、干燥即可得到秸稈類水處理材料。對比例1S1:將活性炭35份加入乙醇中,在溫度30℃下以500r/min速率攪拌2h,得到混合液A;S2:將檸檬酸鉀3份、硬脂酰胺2份和草酸二乙酯7份充分混合至均勻狀態(tài),得混合液B;S3:將步驟S1中的混合液A和步驟S2中的混合液B在溫度50℃下反應(yīng)30min,隨后待反應(yīng)液冷卻后,經(jīng)過濾、干燥即可得到水處理材料。實施例2S1:將活性炭45份加入乙醇中,在溫度40℃下以600r/min速率攪拌3h,得到混合液A;S2:將檸檬酸鉀7份、硬脂酰胺5份和草酸二乙酯13份充分混合至均勻狀態(tài),得混合液B;S3:將步驟S1中的混合液A和步驟S2中的混合液B在溫度70℃下反應(yīng)50min,隨后待反應(yīng)液冷卻后,經(jīng)過濾、干燥即可得到水處理材料。對比例2S1:將秸稈45份先水洗、烘干、粉碎,之后加入2-乙基丙烯酸12份和亞甲基二磺酸10份,在溫度40℃下以600r/min速率攪拌3h,得到混合液A;S2:將檸檬酸鉀7份、硬脂酰胺5份、烯草酮6份、山萘酚9份和草酸二乙酯13份充分混合至均勻狀態(tài);隨后在6min之內(nèi)滴加聚乙烯醇18份,升高溫度至50℃,反應(yīng)15min;再向其中加入二甘醇乙醚20份,靜置20min,得混合液B;S3:將步驟S1中的混合液A和步驟S2中的混合液B以霧化的方式在溫度70℃下反應(yīng)50min,隨后待反應(yīng)液冷卻后,經(jīng)過濾、干燥即可得到秸稈類水處理材料。實施例3S1:將秸稈38份先水洗、烘干、粉碎,之后加入2-乙基丙烯酸10份和亞甲基二磺酸9份,在溫度40℃下以500r/min速率攪拌2h,得到混合液A;S2:將檸檬酸鉀3份、硬脂酰胺2份、烯草酮3份、山萘酚6份和草酸二乙酯9份充分混合至均勻狀態(tài);隨后在3min之內(nèi)滴加聚乙烯醇14份,升高溫度至45℃,反應(yīng)10min;再向其中加入二甘醇乙醚13份,靜置10min,得混合液B;S3:將步驟S1中的混合液A和步驟S2中的混合液B以霧化的方式在溫度50℃下反應(yīng)30min,隨后待反應(yīng)液冷卻后,經(jīng)過濾、干燥即可得到秸稈類水處理材料。實施例4S1:將秸稈42份先水洗、烘干、粉碎,之后加入2-乙基丙烯酸12份和亞甲基二磺酸7份,在溫度30℃下以600r/min速率攪拌3h,得到混合液A;S2:將檸檬酸鉀6份、硬脂酰胺4份、烯草酮5份、山萘酚8份和草酸二乙酯12份充分混合至均勻狀態(tài);隨后在6min之內(nèi)滴加聚乙烯醇17份,升高溫度至50℃,反應(yīng)15min;再向其中加入二甘醇乙醚16份,靜置20min,得混合液B;S3:將步驟S1中的混合液A和步驟S2中的混合液B以霧化的方式在溫度70℃下反應(yīng)50min,隨后待反應(yīng)液冷卻后,經(jīng)過濾、干燥即可得到秸稈類水處理材料。實施例5S1:將秸稈40份先水洗、烘干、粉碎,之后加入2-乙基丙烯酸11份和亞甲基二磺酸8份,在溫度36℃下以550r/min速率攪拌2.5h,得到混合液A;S2:將檸檬酸鉀5份、硬脂酰胺3份、烯草酮4份、山萘酚7份和草酸二乙酯11份充分混合至均勻狀態(tài);隨后在5min之內(nèi)滴加聚乙烯醇15份,升高溫度至48℃,反應(yīng)13min;再向其中加入二甘醇乙醚14份,靜置18min,得混合液B;S3:將步驟S1中的混合液A和步驟S2中的混合液B以霧化的方式在溫度65℃下反應(yīng)42min,隨后待反應(yīng)液冷卻后,經(jīng)過濾、干燥即可得到秸稈類水處理材料。將各個實施例和對比例所得水處理材料應(yīng)用于污水處理過程中,經(jīng)檢測,結(jié)果如下表所示:實驗Fe2+吸附量(mg/g)Se3+吸附量(mg/g)實施例1350150對比例1230113實施例2365155對比例2260120實施例3390161實施例4415172實施例5420180本發(fā)明不限于這里的實施例,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揭示,不脫離本發(fā)明范疇所做出的改進和修改都應(yīng)該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