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生物除藻器,尤其涉及一種新型的轉筒式水力生物除藻器,屬于水處理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好氧污染物是水體中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耗氧污染物在水體內分解,同時消耗水體中的溶解氧。當水體中溶解氧的消耗速率大于其富氧速率時,污染物的好氧反應速率會降低,并逐漸由好氧反應轉化為厭氧反應,在厭氧反應過程中產生氨氣、硫化氫等惡臭氣體,這也是許多水體變黑、發(fā)臭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控制水體黑臭問題,必須確保水體中有足夠的溶解氧含量。水污染治理中通常采用曝氣充氧技術,目前常見的曝氣設施主要是利用電能、太陽能、河道跌水等提供的動力將空氣或氧氣輸送到液面下釋放增加水體中溶解氧含量,或者將水體充分暴露在空氣中溶解空氣總的氧。
景觀功能的水體,具有封閉性較強、水體交換速度慢、水體停留時間長、自凈功能差的特點。由于封閉與半封閉水體內的流動性較差,并且與外部水資源交換速度慢,進入水體的外源污染物和水體內產生的內源污染物僅能依靠水體的自凈實現污染物的降解,一旦污染物的總量超出水體的自凈能力,將會造成水質惡化,導致水華的產生,嚴重影響水體的使用功能。影響藻類數量的關鍵因素是藻類的營養(yǎng)條件和捕食藻類的原生動物的數量及其捕食條件。因此提高水體中的溶解氧,加速水體中污染物的好氧降解;增加食藻類原生動物附著和庇護的場地,通過截留和過濾藻類便于原生動物捕食等措施均有利于除藻。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新型的轉筒式水力生物除藻器,其能將水流動的動能轉換為轉筒式水力除藻器旋轉的動能,轉筒式水力除藻器旋轉對水層進行攪動,達到截留藻類、提高水中溶解氧的目的,本發(fā)明的除藻器大幅度增加水體中生物載體的數量,特別適合流動的生物群落較少的景觀水體的污染治理。
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一種新型的轉筒式水力生物除藻器,包括除藻生物孵化室、水力導向輪、浮桶、轉軸和固定支架;在所述固定支架上安裝所述轉軸,所述轉軸穿過所述浮筒并與所述浮筒固定連接,圍繞所述浮筒設置有若干所述除藻生物孵化室,所述除藻生物孵化室和所述水力導向輪內均填充有載體,所述除藻生物孵化室外圍設置有所述水力導向輪,所述除藻生物孵化室之間、所述除藻生物孵化室和所述水力導向輪之間均設置有通水孔。
優(yōu)選的,所述水力導向輪整體為V字形的空腔結構。
優(yōu)選的,所述水力導向輪由一弧形曲面和一凹形曲面連接而成。
優(yōu)選的,所述除藻生物孵化室由內擋板和所述水力導向輪的背水板圍繞而成。
優(yōu)選的,所述通水孔設置在所述內擋板和所述水力導向輪的背水板上。
優(yōu)選的,所述載體為海綿。
優(yōu)選的,所述固定支架上設置有導向軌,以使得所述轉軸沿著所述導向軌上下滑動。
優(yōu)選的,所述除藻生物孵化室的高度與所述水力導向輪的高度一致。
優(yōu)選的,所述浮筒為整體空心的圓柱形結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發(fā)明的除藻生物孵化室之間、除藻生物孵化室和水力導向輪之間均設置有通水孔,使得在具體使用時,除藻生物孵化室和水力導向輪能夠貫通和進行水體交替和流動;(2)本發(fā)明的除藻生物孵化室和水力導向輪內均填充有海綿載體,能夠提供給一些食藻微生物安全附著的地方,并且海綿具有過濾作用,能將藻類截留下來,被食藻微生物所消化,從而到達去除藻類的目的;(3)本發(fā)明的水力導向輪能承受水體的沖力,獲得的能量使除藻器旋轉起來,并克服除藻器轉動的摩擦阻力以及被提升的帶水的海綿對除藻器的反力矩;(4)本發(fā)明提高水體中的溶解氧,加速水體中污染物的好氧降解;增加食藻類原生動物附著和庇護的場地,通過截留和過濾藻類便于原生動物捕食等措施均有利于除藻;(5)本發(fā)明的轉軸能承受轉筒和固定筒體,并固定安裝支架上,使得能夠順利轉動;(6)本發(fā)明的浮桶能產生浮力使得除藻器能自動漂浮于水面,當水位改變時,除藻器也能自動上下移動,保證有一半浸在水中;(7)本發(fā)明是一種新型的無能源消耗的自動除藻裝置,在除藻器運行過程中,無需專人看護,節(jié)省人力,其結構簡單,成本與維修費用低,高效改善水質;(8)本發(fā)明的固定支架能固定生物除藻器,并且固定支架上設置有導向軌,以使得所述轉軸沿著所述導向軌上下滑動并且使其能夠隨水位上下浮動;(9)本發(fā)明的轉筒式水力生物除藻器是一種新型的無能源消耗的自動除藻裝置,利于自然風力來驅動旋轉,使得水得以提升和轉移并使得水體產生紊流,紊流可以卷吸空氣吸氧,在注水過程中水和空氣接觸混合也產生充氧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水力導向輪入水起到攪拌的作用,也產生紊流,這種紊流可以提供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從而實現水體的充氧和復氧提高水體的自凈能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一種新型的轉筒式水力生物除藻器的主視圖。
圖2為本發(fā)明一種新型的轉筒式水力生物除藻器去除固定支架后的主視圖。
圖3為本發(fā)明一種新型的轉筒式水力生物除藻器去除固定支架后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
如圖1-3所示,一種新型的轉筒式水力生物除藻器,包括除藻生物孵化室1、水力導向輪2、浮桶3、轉軸4和固定支架5;在所述固定支架5上安裝所述轉軸4,所述轉軸4穿過所述浮筒并與所述浮筒固定連接,圍繞所述浮筒設置有若干所述除藻生物孵化室1,所述除藻生物孵化室1和所述水力導向輪2內均填充有載體,所述除藻生物孵化室1外圍設置有所述水力導向輪2,所述除藻生物孵化室1之間、所述除藻生物孵化室1和所述水力導向輪2之間均設置有通水孔。
在本發(fā)明的具體技術方案中,所述水力導向輪2整體為V字形的空腔結構,所述水力導向輪2由一弧形曲面和一凹形曲面連接而成;所述除藻生物孵化室1由內擋板和所述水力導向輪2的背水板圍繞而成,所述通水孔設置在所述內擋板和所述水力導向輪2的背水板上;所述載體為海綿,所述固定支架5上設置有導向軌,以使得所述轉軸4沿著所述導向軌上下滑動,所述除藻生物孵化室1的高度與所述水力導向輪2的高度一致,所述浮筒為整體空心的圓柱形結構。
本發(fā)明在具體使用時,該除藻器是安放在有明顯水體流動的地方,固定支架5固定在水體的底泥上;根據水體的深度浮桶3能使裝置自動漂浮于水面,除藻生物孵化室1填充海綿等原生動物附著和藏身的載體,使除藻生物孵化室1一半裸露在空氣中,利用上游的水流推動除藻器運動,運動過程中除藻器內部的海綿能夠給一些食藻微生物一個安全附著的地方,并且海綿具有過濾作用,能將藻類截留下來,被食藻微生物所消化,從而到達去除藻類的目的;具體為水流動的動能帶動轉筒的轉動,轉筒的轉動能夠帶動水體和海綿的翻滾,給水體和海綿-生物系統提供了充足的氧氣,使得填充在海綿上的原生動物依次與空氣和水體中的藻類接觸,改善了水體溶解氧及營養(yǎng)鹽的分布狀況,使整個水體溶解氧含量明顯提高,并逐漸均化,形成的富氧環(huán)境促進了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加速了水中有機物的氧化;另外,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又使得食藻微生物生命活力強,強化了其捕食作用、生物相絮凝沉淀及吸附作用以及特種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從而提高了除藻效率。
本發(fā)明的裝置能將水流動的動能轉換轉筒式水力除藻器旋轉的動能,轉筒式水力除藻器旋轉對水層進行攪動,達到截留藻類、提高水中溶解氧的目的。該裝置大幅度增加水體中生物載體的數量,并自動旋轉實現截留藻類、水體復氧和提高微生物活性等多種功能,特別適合流動的生物群落較少的景觀水體的污染治理。
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變形,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變形都應該屬于本發(fā)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