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環(huán)保領域的一種污泥處理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模塊化的污泥脫水機。
背景技術:
請結合參照圖1與圖2,在環(huán)保領域中,污泥脫水機100’是常用的設備之一,用于安裝在絮凝機200′的后端,污泥脫水機100’連同絮凝機構由電控柜300’控制,污水由絮凝機200’進行絮凝成團后再通過污泥脫水機100’脫水形成泥餅。
現(xiàn)有污泥脫水機100′的結構包括一脫水本體1’、一噴淋機構2’、一濾液收集槽3’、一支撐架臺4’、一驅動電機5’和頂蓋6’;所述噴淋機構2’設在脫水本體1’上方,所述支撐架臺4’設在脫水本體1’的下方,主要由兩塊用于支撐的側板41’和底板42’構成,所述驅動電機5’與脫水本體1’連接;濾液收集槽3’設于支撐架臺4′內。由于脫水本體1’兩側的擋板12’、支撐架臺4’的兩側板41’、濾液收集槽3′為三個各自獨立的部件,因此使得三者之間存在著間隙,使得整個污泥脫水機100′存在著如下缺陷:主要地,不僅結構較為復雜、占據(jù)空間較大,而且運行時污水容易通過濾液收集槽3′與支撐架臺4’的兩側板41’之間的間隙以及脫水本體1兩側的擋板12’與支撐架臺4’的兩側板41’之間的間隙、脫水本體1兩側的擋板12’溢出,污染場地;其次地,其頂蓋6’是通過螺絲鎖附在脫水本體1’兩側的擋板12’上,當需要觀察脫水本體1’的運行狀態(tài)及維修時,需要將頂蓋6’卸下,操作相對麻煩,比較耗費工時。
有鑒于此,本領域技術人員迫切期望將污泥脫水機100′進行改進,以改善上述所出現(xiàn)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模塊化的污泥脫水機,不僅整體結構較為簡單、占據(jù)的空間相對有所減小,而且能夠避免兩支撐側板與支撐架臺之間存在能夠濺出液體的孔隙的產生,還能形成一獨立于絮凝設備和電控柜的設備,使用時與絮凝設備、電控柜或其它污泥脫水機的連接和拆卸更為方便快捷,便于維護。
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一種模塊化的污泥脫水機,包括一脫水本體、一噴淋機構、一濾液收集槽、一支撐架臺和一驅動電機;所述噴淋機構設在脫水本體上方,所述支撐架臺設在脫水本體的下方并包括兩塊用于支撐的側板,所述驅動電機與脫水本體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脫水機為獨立的模塊;且所述兩側板自下而上延伸至所述脫水本體的兩側,所述脫水本體固定安裝于兩側板之間;所述兩側板之間位于脫水本體的下方設有隔板,隔板與脫水本體之間的空間形成所述濾液收集槽。
進一步的,本發(fā)明還包括一頂蓋,所述頂蓋扣合在兩側板的上方并與所述兩側板以及濾液收集槽形成全封閉結構。所述頂蓋包括中心軸、左側翻蓋和右側翻蓋,所述左側翻蓋與右側翻蓋分別樞接于中心軸。所述左側翻蓋和右側翻蓋通過復數(shù)個套管樞接于所述中心軸。所述中心軸為所述噴淋機構的噴淋管,噴淋管的下側設有噴淋孔,所述套管對應噴淋口的位置設有開口。
進一步的,所述脫水本體包括復數(shù)個本體支板,所述脫水本體支板的底部兩側分別設有一抵靠邊,頂部兩側則分別設有一連接片;所述兩側板的內表面對應所述抵靠邊設置有支撐塊,所述兩側板還對應連接片設有連接孔以通過螺絲將連接片鎖附在兩側板上。
進一步的,所述濾液收集槽分隔為前槽和后槽,所述前槽對應設在所述脫水本體前段的下方,且前槽的最低處設有一濾液出口;所述后槽對應設在所述脫水本體后段的下方,且后槽連接一潛污泵。
進一步的,所述側板靠近側板底部設有叉車插口。
本發(fā)明一種模塊化的污泥脫水機的有益效果在于:將支撐架臺的兩側板向上延長至脫水本體的兩側,使得脫水本體、支撐架臺與濾液收集槽一體化,形成單獨的整體化模塊,使得本發(fā)明污泥脫水機整體結構較為簡單、占據(jù)的空間相對有所減小,而且能夠避免脫水本體側板與支撐架臺之間存在能夠溢出污水的孔隙的產生,從而避免了污染場地的問題;另外,頂蓋的具體設置,在確保蓋合于兩側板的同時,能夠在需要打開頂蓋時直接翻開即可,操作簡單便捷,節(jié)省了工時。
【附圖說明】
下面參照附圖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圖1是現(xiàn)有污泥脫水機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現(xiàn)有污泥脫水機的主視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污泥脫水機的右視立體圖。
圖4是本發(fā)明污泥脫水機的左視立體圖。
圖5是本發(fā)明中濾液收集槽的一實施例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fā)明中濾液收集槽的另一實施例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發(fā)明中脫水本體的立體示意圖。
圖8是本發(fā)明中頂蓋的分解圖。
圖9是本發(fā)明污泥脫水機使用狀態(tài)參考圖。
圖10是圖9的右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結合參閱圖3和圖4,本發(fā)明一種模塊化的污泥脫水機100,包括一脫水本體1、一噴淋機構2、一濾液收集槽3、一支撐架臺4和一驅動電機5;所述脫水本體1的前端設有污水進口11,后端設有泥餅排出口12,泥餅排出口下方連接一滑泥板13,所述噴淋機構2設在脫水本體1上方,所述支撐架臺4設在脫水本體1的下方并包括兩塊用于支撐的側板42及一底板44,所述驅動電機5與脫水本體1連接。
如圖5和圖6所示,所述兩側板42自下而上延伸至所述脫水本體1的兩側,所述脫水本體1固定安裝于兩側板42之間;所述兩側板42之間位于脫水本體1的下方設有隔板32,隔板32與脫水本體1之間的空間形成所述濾液收集槽3。如此,本發(fā)明就使脫水本體1、濾液收集槽3、支撐架臺4形成一體化結構,三者之間不會有間隙,避免了溢液或漏液的現(xiàn)象產生。
如圖7所示,所述脫水本體1包括復數(shù)個本體支板11,所述脫水本體支板11的底部兩側分別設有一抵靠邊112,頂部兩側則分別設有一連接片114;所述兩側板42的內表面對應所述抵靠邊112設置有支撐塊422(見圖5),所述兩側板42還對應連接片設有連接孔424以通過螺絲將連接片114鎖附在兩側板42上。
如圖5所示,在一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隔板32為一傾斜設置的直板,這樣濾液收集槽3為一個斜槽,將濾液排出口34設在濾液收集槽3的低端處,便于排出濾液。再如圖6所示,所述隔板32為多段式轉折隔板,連同脫水本體1的本體支板11將所述濾液收集槽3分隔為前槽35和后槽36,所述前槽35對應設在所述脫水本體1前段的下方,且前槽35的最低處設有一濾液出口352;所述后槽36對應設在所述脫水本體1后段的下方,且后槽36連接一潛污泵362,即可通過潛污泵362將污水重新接到絮凝機200的進泥口201,由于脫水本體1的前段濾液較稀清,可以直接進入下一工序處理,而后段的濾液污泥的含量仍然較高,最好能重新再絮凝脫水處理,分為前槽35和后槽36兩個槽分別收集脫水本體1的前段和后段的濾液,這樣就可以將后槽36的重新進行絮凝和脫水,使最后的脫水效果更好。
本發(fā)明還包括一頂蓋6,如圖3、圖4以及圖8所示,所述頂蓋6扣合在兩側板42的上方并與所述兩側板42以及濾液收集槽3形成全封閉結構。所述頂蓋6包括中心軸61、左側翻蓋62和右側翻蓋63,所述左側翻蓋61與右側翻蓋62分別樞接于中心軸63。具體是,所述左側翻蓋62和右側翻蓋63通過復數(shù)個套管64樞接于所述中心軸61,這樣就可以通過翻起側翻蓋62和右側翻蓋63來查看脫水本體1的情況,不用拆下整個頂蓋,這樣操作比較方便。較佳的所述中心軸61為所述噴淋機構的噴淋管,也就是由中心軸61來承擔噴淋管的功能,如此可以降低機構復雜度,還可節(jié)約安裝空間和材料成本,中心軸61的下側設有噴淋孔(未圖示),所述套管64對應噴淋口的位置設有開口(未圖示),這樣從噴淋孔噴出的水不會被套管64擋住。所述左側翻蓋62和右側翻蓋63的外邊緣分別設有一扣邊621和631,以扣合在兩側板42上,這樣一方面可使密閉效果更好,還可防止因傾斜或振動等原因意外打開頂蓋。
如圖6、圖9和圖10所示,所述脫水機1為獨立的模塊,以與絮凝機200 組裝在一起使用時,容易與絮凝機200分離,便于維護和搬運。所述兩側板42靠近側板底部設有叉車插口426,便于用叉車搬運。當污泥脫水機100要結合絮凝機200使用時,只需將絮凝機200通過螺絲鎖附在脫水機1上即可,再將電控柜300再鎖在絮凝機200上。使用時,從絮凝機200的進泥口201引入污泥后,在加藥口202加入絮凝劑,絮凝處理后的污泥進入脫水機1的污水進口11進入脫水主體1,脫水后得到的泥餅400從泥餅排出口12排出,較清稀的濾液補收集至前槽35,較濃稠的濾液收集到后槽36后又通過潛污泵362重新接到絮凝機200的進泥口201。當然污泥脫水機100也可多臺聯(lián)機使用,即將兩臺或多臺污泥脫水機100串聯(lián)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