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污水處理配套裝置,尤其是一種河道連續(xù)式氧水制備循環(huán)裝置。
背景技術:
在污水處理領域中,有一個重要的措施,是向水中注入含氧濃度高的水,以提高污水中的整體含氧量,可以減少水中厭氧菌的生產,防止水變質,提高水質,同時可以給水中的魚類提供更加充足的氧氣,有利于魚類的養(yǎng)殖?,F(xiàn)有的解決此問題的方式一般是通過增氧器,定時地向水中鼓入一定的空氣,以解決水中氧含量低的問題,但是這種設備的能效比很低,即由于水對空氣的溶解效果的制約,造成此類設備消耗的能量較高,而實際增氧量不高。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夠充分的將空氣混合到水中的河道連續(xù)式氧水制備循環(huán)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高濃度氧水制備裝置包括一抽水管,抽水管上設有抽水泵,抽水管的入水端置于河道中,抽水管的出水端連接一過濾裝置的進水管,所述的過濾裝置的出水管連通一溶氧倉,所述的溶氧倉上設有進氣孔,進氣孔外連接有進氣管和鼓風機;所述的過濾裝置與溶氧倉的連接處設有一設于溶氧倉內的霧化裝置,溶氧倉連接有一放水管,所述的放水管的出水端置于河道中;所述的霧化裝置包括一封閉的空腔,在空腔的一側封閉板,封閉板上設有密集的出水孔;空腔的另一側與過濾裝置的出水管連通。
優(yōu)選地,所述的霧化裝置的空腔為錐形空腔,所述的封閉板位于錐形空腔的底面上,過濾裝置的出水管連接于錐形空腔的錐形端。
優(yōu)選地,所述的溶氧倉包括相對的第77一側壁和第二側壁,所述的進氣孔設于第一側壁上,所述的第二側壁上設有排氣孔,所述的進氣孔和排氣孔均為矩陣排列。
優(yōu)選地,所述的溶氧倉內位于第一側壁內側的位置設有氣流導向板。
優(yōu)選地,所述的氣流導向板由溶氧倉頂板內側向下斜向延伸。
優(yōu)選地,所述的進氣孔和排氣孔分別設于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的上部。
優(yōu)選地,所述的抽水管為L形抽水管,抽水管的入口的倒立的放置在河道中,抽水管的入口處封裝有隔離網。
由于采用了上述結構,本實用新型的河道連續(xù)式氧水制備循環(huán)裝置將河水抽到溶氧倉內,通過在溶氧倉內的霧化裝置將水流進行分流霧化并充分與空氣接觸,大幅提高單位體積的水中所溶解的空氣的含量,從而形成高濃度含氧的水體并排入河道,通過富氧水對河道進行水質改善,處理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整體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整體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溶氧倉側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霧化裝置截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的河道連續(xù)式氧水制備循環(huán)裝置包括一抽水管1,抽水管1上設有抽水泵2,抽水管1的入水端置于河道中,抽水管1的出水端連接一過濾裝置3的進水管,所述的過濾裝置3的出水管連通一溶氧倉4,所述的溶氧倉4上設有進氣孔5,進氣孔4外連接有進氣管和鼓風機6;所述的過濾裝置3與溶氧倉4的連接處設有一設于溶氧倉4內的霧化裝置7,溶氧倉4連接有一放水管8,所述的放水管8的出水端置于河道中;所述的霧化裝置7包括一封閉的空腔71,在空腔71的一側封閉板72,封閉板72上設有密集的出水孔73;空腔71的另一側與過濾裝置3的出水管連通。
工作時,由抽水管將待河水向溶氧倉4方向輸送,在經過霧化裝置7時,霧化裝置7將水流轉化為噴霧,在溶氧倉4內形成水霧,此時水霧與從進氣孔進入到溶氧倉7內的空氣充分的結合,形成高濃度氧水并流入第二儲水箱2中備用,在輸送過程中,過濾裝置3對河水進行過濾,防止泥沙堵塞霧化裝置7。
在霧化裝置的具體結構上,由于在霧化過程中,水流的壓力是保證霧化效果的重要因素,為了保持足夠的水壓,本實施例中,所述的霧化裝置7的空腔71為錐形空腔,所述的封閉板72位于錐形空腔的底面上,過濾裝置3的出水管連接于錐形空腔的錐形端。
在進氣的設計上,本實施例中,所述的溶氧倉4包括相對的第一側壁41和第二側壁42,所述的進氣孔5設于第一側壁41上,所述的第二側壁42上設有排氣孔9,所述的進氣孔5和排氣孔9均為矩陣排列。通過該結構使氣流的方向與水流的方向呈交叉狀態(tài),提高混合效果。
為了進一步提高混合效果,本實施例中,所述的溶氧倉4內位于第一側壁41內側的位置設有氣流導向板10。氣流導向板10能夠改變氣流在溶氧倉內的路徑,延長氣流的行程,使其與水霧充分的混合。
在保證氣流路徑的前提下,為了避免氣流導向板10過于組合氣流而減小氣流的壓力,本實施例中,所述的氣流導向板由溶氧倉頂板內側向下斜向延伸。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進氣孔5和排氣孔9分別設于第一側壁41和第二側壁42的上部。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抽水管1為L形抽水管,抽水管的入口的倒立的放置在河道中,為了防止水藻或其他較大的污物進入抽水管1,抽水管1的入口處封裝有隔離網11。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