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用于污水處理廠的絮凝設備。
背景技術:
污水處理(sewagetreatment,wastewatertreatment):為使污水達到排水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的水質(zhì)要求對其進行凈化的過程。污水處理被廣泛應用于建筑、農(nóng)業(yè)、交通、能源、石化、環(huán)保、城市景觀、醫(yī)療、餐飲等各個領域,也越來越多地走進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而在污水處理過程中,絮凝是必不可少的操作工序。絮凝是指使水或液體中懸浮微粒集聚變大,或形成絮團,從而加快粒子的聚沉,達到固-液分離的目的,這一現(xiàn)象或操作稱作絮凝。通常絮凝的實施靠添加適當?shù)男跄齽渥饔檬俏轿⒘?,在微粒間“架橋”,從而促進集聚。膠乳工業(yè)中,絮凝是膠乳凝固的第一階段,是一種不可逆的聚集。絮凝劑通常為銨鹽一類電解質(zhì)或有吸附作用的膠質(zhì)化學品。
在現(xiàn)有技術中,絮凝劑與污水之間的混合效果較差,從而導致絮凝效果較差,也就影響到污水的處理效果,因此,提高污水與絮凝劑的混合均勻性使提高絮凝效果的必要手段。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污水處理廠的絮凝設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污水處理廠的絮凝設備,包括絮凝池,絮凝池左右側壁上對稱固定連接有兩個安裝座,安裝座上均固定連接有安裝柱,兩根所述安裝柱頂端共同固定連接有安裝板,安裝板上側對稱固定連接有兩塊豎直板,豎直板上開設有移動槽,兩個移動槽內(nèi)穿過有移動板,移動板兩端均固定連接有擋板;左側所述安裝座上固定連接有第一支撐架,第一支撐架頂端轉動連接有第一轉軸,第一轉軸后端連接有驅動裝置,第一轉軸前端固定連接有轉盤,所述轉盤邊緣處固定連接有安裝桿,安裝桿外部套設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另一端固定連接有拉動繩,拉動繩另一端與左側擋板固定連接,右側所述豎直板與右側所述擋板之間的移動板外部套設有復位彈簧;所述移動板下側中間處固定連接有電機,電機輸出軸上固定連接有第二轉軸,安裝板中間處開設有通槽,第二轉軸穿過通槽設置,第二轉軸上固定連接有轉動體,轉動體呈圓柱狀,且轉動體上部開口,所述轉動體側壁以及底部均開設有若干通孔;所述絮凝池側壁上固定連接有噴液裝置,噴液裝置通過進液管與位于絮凝池內(nèi)底部的泵體相連接。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安裝板左部固定連接有第二支撐架,第二支撐架頂端轉動連接有導向輪,拉動繩從導向輪上穿過。
作為本發(fā)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第二轉軸下部固定連接有若干攪拌桿。
作為本發(fā)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噴液裝置包括第一環(huán)管、若干連接管和第二環(huán)管,第一環(huán)管和第二環(huán)管通過若干連接管相連通,且第一環(huán)管、第二環(huán)管和連接管上設置有若干開口朝下設置的噴液孔。
作為本發(fā)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絮凝池底部側壁上開設有排水口,排水口上設置有閥門。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泵體將絮凝劑與污水泵入到噴液裝置內(nèi),然后混合物從噴液裝置內(nèi)噴出,在噴出過程中,污水和絮凝劑得到一定的混合作用;同時有部分混合物進入到轉動體內(nèi),電機帶動第二轉軸轉動,第二轉軸帶動轉動體轉動,從而使混合物在離心力作用下從通孔處被甩出,繼而實現(xiàn)了一定的混合作用;移動板帶動第二轉軸左右往復運動,即帶動攪拌桿左右往復運動,從而改變了攪拌范圍,進一步提高了攪拌混合效果,提高了絮凝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噴液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圖2,本發(fā)明實施例中,一種用于污水處理廠的絮凝設備,包括絮凝池1,絮凝池1左右側壁上對稱固定連接有兩個安裝座2,安裝座2上均固定連接有安裝柱3,兩根所述安裝柱3頂端共同固定連接有安裝板4,安裝板4上側對稱固定連接有兩塊豎直板7,豎直板7上開設有移動槽8,兩個移動槽8內(nèi)穿過有移動板9,移動板9兩端均固定連接有擋板5;左側所述安裝座2上固定連接有第一支撐架11,第一支撐架11頂端轉動連接有第一轉軸13,第一轉軸13后端連接有驅動裝置,驅動裝置可為電機或帶輪與傳送帶形式,第一轉軸13前端固定連接有轉盤12,所述轉盤12邊緣處固定連接有安裝桿14,安裝桿14外部套設有連接桿15,所述連接桿15另一端固定連接有拉動繩16,拉動繩16另一端與左側擋板5固定連接,右側所述豎直板7與右側所述擋板5之間的移動板9外部套設有復位彈簧6,在進行工作時,利用驅動裝置來帶動第一轉軸13轉動,第一轉軸13帶動圓盤12轉動,從而圓盤12帶動安裝桿14轉動,連接桿15繞安裝桿14轉動,從而使連接桿15帶動拉動繩16移動,使移動板9向左側移動;當圓盤12繼續(xù)轉動時,拉動繩16被放松,則移動板9在復位彈簧6作用下向右側移動,從而實現(xiàn)了移動板9的左右往復運動;
所述移動板9下側中間處固定連接有電機10,電機10輸出軸上固定連接有第二轉軸20,安裝板4中間處開設有通槽19,第二轉軸20穿過通槽19設置,第二轉軸20上固定連接有轉動體22,轉動體22呈圓柱狀,且轉動體22上部開口,所述轉動體22側壁以及底部均開設有若干通孔23;所述絮凝池1側壁上固定連接有噴液裝置21,噴液裝置21通過進液管24與位于絮凝池1內(nèi)底部的泵體25相連接,利用泵體25將絮凝劑與污水泵入到噴液裝置21內(nèi),然后混合物從噴液裝置21內(nèi)噴出,在噴出過程中,污水和絮凝劑得到一定的混合作用;同時有部分混合物進入到轉動體22內(nèi),電機10帶動第二轉軸20轉動,第二轉軸20帶動轉動體22轉動,從而使混合物在離心力作用下從通孔23處被甩出,繼而實現(xiàn)了一定的混合作用。
所述安裝板4左部固定連接有第二支撐架17,第二支撐架17頂端轉動連接有導向輪18,拉動繩16從導向輪18上穿過,導向輪18對拉動繩16進行導向作用,從而使拉動繩16改變運動方向。
所述第二轉軸20下部固定連接有若干攪拌桿26,移動板9帶動第二轉軸20左右往復運動,即帶動攪拌桿26左右往復運動,從而改變了攪拌范圍,進一步提高了攪拌混合效果,提高了絮凝效果。
所述噴液裝置21包括第一環(huán)管211、若干連接管212和第二環(huán)管213,第一環(huán)管211和第二環(huán)管213通過若干連接管212相連通,且第一環(huán)管211、第二環(huán)管213和連接管212上設置有若干開口朝下設置的噴液孔214,均勻布置的噴液孔214可以使污水與絮凝劑能夠被均勻噴出,進一步提高了混合效果。
所述絮凝池1底部側壁上開設有排水口27,排水口27上設置有閥門28。
本發(fā)明的工作原理是:在進行工作時,利用驅動裝置來帶動第一轉軸13轉動,第一轉軸13帶動圓盤12轉動,從而圓盤12帶動安裝桿14轉動,連接桿15繞安裝桿14轉動,從而使連接桿15帶動拉動繩16移動,使移動板9向左側移動;當圓盤12繼續(xù)轉動時,拉動繩16被放松,則移動板9在復位彈簧6作用下向右側移動,從而實現(xiàn)了移動板9的左右往復運動;移動板9帶動第二轉軸20左右往復運動,即帶動攪拌桿26左右往復運動,從而改變了攪拌范圍,進一步提高了攪拌混合效果,提高了絮凝效果;利用泵體25將絮凝劑與污水泵入到噴液裝置21內(nèi),然后混合物從噴液裝置21內(nèi)噴出,在噴出過程中,污水和絮凝劑得到一定的混合作用;同時有部分混合物進入到轉動體22內(nèi),電機10帶動第二轉軸20轉動,第二轉軸20帶動轉動體22轉動,從而使混合物在離心力作用下從通孔23處被甩出,繼而實現(xiàn)了一定的混合作用。
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nèi)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fā)明內(nèi)。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jīng)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