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土建施工,特別是涉及一種房建地下排水裝置及其施工工藝。
背景技術:
1、在房建施工工程中,地下排水系統(tǒng)的高效運行至關重要。房建施工產(chǎn)生的廢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和施工廢水。生活污水主要來源于施工人員的日常生活,包括洗澡、洗滌等活動產(chǎn)生的廢水。這些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卵等。施工廢水則主要來源于施工過程,如混凝土攪拌、設備沖洗、磚石砌筑和養(yǎng)護等環(huán)節(jié)產(chǎn)生的廢水。這些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沙、懸浮物、油污等污染物。
2、房建施工廢水的特點包括排放量不穩(wěn)定、污染物濃度高和處理難度大。由于施工進度的不同,廢水的排放量會存在較大的波動。廢水中含有的懸浮物、化學物質(zhì)、油污、細菌等污染物濃度較高,處理難度較大。需要采用多種處理工藝和設備進行處理。
3、鑒于此,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設計一種房建地下排水裝置,能夠房建施工產(chǎn)生的廢水進行自行處理,成為亟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發(fā)明旨在提供一種房建地下排水裝置及其施工工藝,以克服上述情況不足。
2、為了能夠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房建地下排水裝置及其施工工藝,包括:
3、沉淀池,其輸入端設置有第一輸送管,所述第一輸送管用于將污水輸送至所述沉淀池內(nèi);
4、多個并聯(lián)設置的處理池,多個所述處理池的輸入端與所述沉淀池的輸出端通過第二輸送管連接,所述處理池內(nèi)設置有多個沿豎直方向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周側活動套設有載體架組件,所述載體架組件用于附著微生物形成生物膜,所述處理池內(nèi)設置有曝氣裝置,所述曝氣裝置位于載體架組件的下方,用于給微生物提供氧氣;以及
5、過濾池,其輸入端通過第三輸送管與多個所述處理池的輸出端連接,所述過濾池用于過濾污水中懸浮物和微生物。
6、進一步地,所述載體架組件包括:
7、活動套設在所述限位柱周側且懸浮在所述處理池內(nèi)的浮箱;
8、懸浮在所述處理池內(nèi),且上端與所述浮箱固定連接的多個連接繩,多個所述連接繩沿所述限位柱的周側間隔設置,沿所述連接繩長度方向上間隔設置有多個載體架,所述載體架用于附著微生物形成生物膜;以及
9、與多個所述連接繩的下端連接的配重體,所述配重體位于所述處理池池底的上表面。
10、進一步地,所述載體架包括:
11、與所述連接繩連接的環(huán)形套管,所述環(huán)形套管的側壁布設有若干個通孔;以及
12、填充在所述環(huán)形套管內(nèi)組合填料。
13、進一步地,所述配重體可拆卸連接在所述限位柱的下端周側;
14、所述浮箱在與所述處理池內(nèi)的水位同步上升或下降過程中,能夠同時圍繞限位柱沿單一方向進行自轉。
15、進一步地,所述限位柱的下端沿豎直方向的投影為多邊形,所述配重體為環(huán)形,所述配重體的內(nèi)側壁與所述限位柱的下端相適配;
16、所述浮箱的固定連接有多個滑動凸起,所述限位柱的上段側壁設置有多個呈螺旋攀升的滑動凹槽,所述滑動凹槽貫穿所述限位柱的上端,多個所述滑動凸起與多個所述滑動凹槽一一對應滑動連接。
17、進一步地,所述曝氣裝置包括:
18、一一對應套設在多個所述限位柱周側的第一曝氣管,所述第一曝氣管連接有曝氣盤,所述曝氣盤位于所述載體架的下方;以及
19、位于所述處理池外側的氣泵,所述氣泵通過第二曝氣管與第一曝氣管連通,所述第二曝氣管上設置有氣體流量器。
20、進一步地,所述第二輸送管包括:
21、一端與沉淀池的輸出端連接的第一連接管,所述第一連接管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輸送管的下方,所述第一連接管上設置有第一污水泵,
22、與第一連接管另一端連接的第一連接干管,以及
23、一端與所述處理池的輸入端連接的第二連接管,所述第二連接管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連接干管連通,所述第二連接管上安裝有第一閥門;
24、所述沉淀池內(nèi)側壁安裝有第一過濾板,所述第一過濾板位于所述第一輸送管和第一連接管之間,所述第一過濾板用于過濾生活污水中的雜質(zhì);
25、所述第三輸送管包括:
26、一端與沉淀池的輸出端連接的第三連接管,所述第三連接管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連接管一端的下方,所述第一連接管上設安裝有第二閥門,
27、與第三連接管另一端連接的第二連接干管,以及
28、一端與所述處理池的輸入端連接的第四連接管,所述第四連接管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連接干管連通,所述第四連接管上設置有第二污水泵;
29、所述過濾池的輸出端設置有第四輸送管,所述第四輸送管位于所述第四連接管一端的下方,所述第四輸送管上設置有第三閥門;
30、所述過濾池內(nèi)側壁安裝有第二過濾板,所述第二過濾板位于所述第四連接管和第四輸送管之間,所述第二過濾板用于過濾懸浮物和微生物。
31、進一步地,所述沉淀池的下端設置有倒錐形的沉淀部,所述沉淀部連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設置有第四閥門;
32、所述過濾池的內(nèi)側壁安裝有紫外線燈,所述紫外線燈位于所述第二過濾板和第四輸送管之間。
33、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本發(fā)明所述房建地下排水裝置及其施工工藝具有以下優(yōu)勢:
34、本發(fā)明能夠?qū)挝环拷▍^(qū)域內(nèi)產(chǎn)生的污水利用微生物進行處理,當符合排放標準后實現(xiàn)排放。由于微生物處理污水需要較長的時間周期,設置多個處理池能夠?qū)崿F(xiàn)順次循環(huán)處理過程,實現(xiàn)了污水連續(xù)處理的效果,降低了污水處理壓力。
35、本發(fā)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房建地下排水裝置的施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36、第一步:在地下開挖并施工制作地下排水處理室,地下排水處理室的內(nèi)部凈高應大于處理池高度的二倍;
37、第二步,將所述沉淀池、處理池和過濾池布設在所述地下處理室內(nèi),并分別連接所述第一輸送管、第二輸送管和第三輸送管,將第一輸送管與居民的生活污水排水管連通,用于將生活污水收集至沉淀池內(nèi);
38、第三步,將所述載體架組件進行掛膜制作生物膜,并通過吊裝的方式將所述載體架組件吊裝每個在處理池內(nèi),保證所述載體架組件位于所述限位柱的周側;
39、第四步,試運行,將生活污水經(jīng)沉淀池處理后輸送至處理池,保證每個處理池內(nèi)的污水淹沒載體架組件。
40、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步還包括:
41、在所述沉淀池(1)的前端設置絮凝池,絮凝池的輸入端與污水排水管連通,絮凝池內(nèi)有選擇性加入混凝劑,絮凝池的輸出端與第一輸送管連通;
42、所述第三步還包括:
43、在通過吊裝的方式將載體架組件吊裝個在處理池內(nèi)之前,在限位柱的周側,處理池的內(nèi)底部安裝曝氣裝置;
44、所述第四步還包括:
45、當所述污水淹沒載體架組件后開啟所述曝氣裝置。
46、所述房建地下排水裝置的施工工藝與上述房建地下排水裝置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所具有的優(yōu)勢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1.一種房建地下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房建地下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載體架組件(5)包括: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房建地下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載體架包括: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房建地下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房建地下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
6.根據(jù)權利要求2至5任一項所述的房建地下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氣裝置(6)包括: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房建地下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房建地下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
9.一種基于權利要求1至8任一項所述的房建地下排水裝置的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