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電液舵機零部件清洗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電液舵機零件清洗裝置。
背景技術:
1、電液舵機作為彈上的重要構成部件之一,通過航空液壓油作為其工作介質(zhì)驅(qū)動產(chǎn)品動作,舵機的工作性能直接影響彈的工作性能。連桿和活塞是舵機上的重要零組件,對舵機的密封性能有著重要的影響。其中連桿是舵機的執(zhí)行機構,接收指令后輸出動作;活塞作為低壓安全閥的組成部分,是舵機油箱內(nèi)部的液壓保護元件,在低壓腔壓力超出負荷時及時泄壓保護產(chǎn)品。
2、密封性能是電液舵機工作的重要指標之一,連桿和活塞為舵機中的動密封部位。若連桿或活塞的工作面部分存在劃傷、磕碰傷等質(zhì)量問題,會將其動密封配合的密封圈等密封件損傷,造成密封性下降甚至失效,對產(chǎn)品質(zhì)量帶來嚴重的隱患,導致產(chǎn)品工作精度和可靠性降低,嚴重情況下會使得產(chǎn)品喪失工作功能。
3、針對電液舵機中表面光度要求較高的零件,為了保證裝配的質(zhì)量,控制多余物,在裝配前需要對連桿與活塞進行清洗,現(xiàn)有的清洗方式如下:
4、1)電液舵機中的連桿使用小型超聲波清洗機(10l)盛放汽油進行清洗,清洗時連桿傾斜放置于盛裝汽油的清洗槽邊上進行清洗,間距較小且無定位方式,而由于連桿表面光度要求較高,缺乏有效方式固定無法進行水基清洗,因此只能用小型超聲波清洗機便于放置;
5、2)電液舵機中的活塞使用自動化清洗系統(tǒng)進行清洗,清洗時將活塞直接放置于清洗框內(nèi)開展水基清洗。
6、然而,目前除了上述清洗方式外并無其它有效且高效的保護性強的清洗方式,在產(chǎn)品產(chǎn)量不斷增加的形勢下,現(xiàn)有的清洗方式不利于生產(chǎn)效率和產(chǎn)能的提升。由于連桿無法平穩(wěn)放置,只能將連桿傾斜一定角度倚靠在清洗槽的四周,為防止連桿碰傷,放置連桿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即使如此在放置過程和清洗過程中也易發(fā)生滾動對工作面造成劃傷、碰傷;連桿是傾斜放置,無法完全浸入汽油中,清洗完成后還需手動將未清洗部位清洗干凈,大大降低了清洗效率;超聲波清洗機容積小,每次只能清洗10根左右連桿,清洗效率較低;此外,連桿使用汽油清洗存在安全隱患;活塞直接放置于清洗框中,由于活塞之間無限位保護,清洗系統(tǒng)機械臂運轉(zhuǎn)清洗框時,活塞有滑動碰傷的質(zhì)量隱患;同時為保證間距,操作人員需要花費大量精力選擇放置位置,影響效率;每批清洗過程中均存在連桿和活塞的劃傷、碰傷問題,需要進行零件返工甚至報廢,使得成本較高。
7、因此,亟待提供一種能夠用于電液舵機零件的清洗裝置,以避免零件在清洗過程中造成的影響光度的外傷,在最大程度保護零件的同時,提高清洗效率,降低生產(chǎn)成本。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為解決電液舵機中高光度零件清洗過程中損傷過多,并實現(xiàn)自動化清洗,提高清洗效率和成本高的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電液舵機零件清洗裝置,配合自動化清洗系統(tǒng)使用,包括:
2、清洗框和放置在所述清洗框內(nèi)的清洗組件,所述清洗組件包括清洗板和與所述清洗板固定連接的用于支撐所述清洗板的支撐座,所述清洗板為聚四氟乙烯清洗板;
3、所述清洗框的外周設置有與自動化清洗系統(tǒng)的機械臂配合的抓手;所述清洗板上設置有多個用于安裝清洗對象并對其進行限位的呈通孔結構的限位孔;
4、所述清洗板與所述支撐座為可拆卸連接,且所述清洗板能夠與不同高度的所述支撐座連接;或,所述支撐座為伸縮結構的支撐座,以改變所述清洗板與所述清洗框底部之間的距離。
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清洗組件上設置有定位部件,所述清洗框上設置有與所述定位部件配合的使所述清洗組件相對于所述清洗框固定的限位件。
6、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清洗組件包括連桿清洗組件和活塞清洗組件,所述連桿清洗組件包括連桿清洗板和連桿支撐座,所述活塞清洗組件包括活塞清洗板和活塞支撐座,所述連桿支撐座的高度大于所述活塞支撐座的高度。
7、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連桿清洗板上設置有連桿限位孔,且所述連桿限位孔設置為通孔結構或沉孔結構;
8、所述活塞清洗板上設置有活塞限位孔,所述活塞限位孔設置為通孔結構。
9、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連桿清洗板和所述活塞清洗板上均分別設置了連桿固定孔和活塞固定孔,所述連桿支撐座和所述活塞支撐座上分別設置了與所述連桿固定孔和所述活塞固定孔配合的連桿安裝孔和活塞安裝孔,所述清洗板和所述支撐座通過螺栓固定連接。
1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連桿支撐座與所述活塞支撐座結構相同,且所述連桿支撐座為多節(jié)伸縮結構以適應不同高度的清洗對象。
11、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連桿清洗板和所述活塞清洗板的表面粗糙度設置為0.7μm-0.8μm,所述連桿限位孔和所述活塞限位孔的孔內(nèi)壁的表面粗糙度設置為0.5μm-0.7μm。
12、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連桿清洗板和所述活塞清洗板上分別設置有連桿手持部和活塞手持部,所述連桿手持部和所述活塞手持部上設置有用于對所述清洗組件和所述清洗框進行限位固定的定位部件。
13、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清洗板的上表面粗糙度設置為0.7μm-0.8μm,所述限位孔孔內(nèi)壁的表面粗糙度設置為0.5μm-0.7μm。
1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清洗板設置為矩形結構,且所述限位孔均勻分布在所述清洗板上。
15、本發(fā)明提供的電液舵機零件清洗裝置,配合自動化清洗系統(tǒng)使用,其在清洗框中內(nèi)置了清洗組件,通過清洗板和支撐座來進行對清洗對象的支撐限位,使得清洗過程中無論是連桿還是活塞都具有很好的穩(wěn)定性,且每個零件之間都具有適當?shù)拈g隙,因此避免了清洗過程中對零件表面造成的劃傷、碰傷等。而將清洗板與支撐座設置為可拆卸連接,或?qū)⒅巫O置為伸縮結構的支撐座,均實現(xiàn)了調(diào)節(jié)清洗板與清洗框底部之間的距離的效果,因此,在面對不同尺寸的清洗對象時,能夠通過將清洗板與不同高度的支撐座配合來完成清洗作業(yè),從而更合理且定量化的利用清洗液體,實現(xiàn)資源的有效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產(chǎn)成本。
16、此外,零件插入清洗板后,由于聚四氟乙烯清洗板具有一定的軟度以及較高的光度,因此,清洗板的表面和限位孔的內(nèi)壁也具有更高的光度,在清洗過程中,能夠進一步的對零件表面提供保護,提高零件的合格率。在清洗框和清洗組件配合使用的情況下,本申請的清洗裝置能夠與自動化清洗系統(tǒng)配合實現(xiàn)自動化的、高效的清洗作業(yè),在清洗時,機械臂能夠直接放取清洗框至預設的位置以進行清洗工作,大大提高了清洗的效率。
1.一種電液舵機零件清洗裝置,配合自動化清洗系統(tǒng)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框和放置在所述清洗框內(nèi)的清洗組件,所述清洗組件包括清洗板和與所述清洗板固定連接的用于支撐所述清洗板的支撐座,所述清洗板為聚四氟乙烯清洗板;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液舵機零件清洗裝置,其特征在于,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任一項所述的一種電液舵機零件清洗裝置,其特征在于,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電液舵機零件清洗裝置,其特征在于,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電液舵機零件清洗裝置,其特征在于,
6.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電液舵機零件清洗裝置,其特征在于,
7.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電液舵機零件清洗裝置,其特征在于,
8.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電液舵機零件清洗裝置,其特征在于,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任一項所述的一種電液舵機零件清洗裝置,其特征在于,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任一項所述的一種電液舵機零件清洗裝置,其特征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