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生活污水處理再利用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再利用裝置,具體是一種生活污水處理再利用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生活污水的不斷增多,已經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因此污水處理已經成為目前必須解決的問題,但是現有的污水處理設備,對污水的處理效果不好,無法滿足人們的要求。因此,針對現有生活污水排污的現狀,響應國家節(jié)能減排的號召,對生活排污水的回用勢在必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生活污水處理再利用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生活污水處理再利用裝置,包括污水收集池、污水進水管、第一出水管、沉淀池、絮凝劑藥盒、污泥收集池、電磁閥、第二出水管、水泵、生化池、污泥收集管、污泥泵、第三出水管、臭氧凈化池、臭氧發(fā)生器、第四出水管、活性炭顆粒層、清水池、水質監(jiān)測儀和次氯酸鈉消毒液盒,所述污水收集池左側上方設有污水進水管,污水收集池右側通過第一出水管連接沉淀池,沉淀池上側設有絮凝劑藥盒,所述沉淀池下側設有污泥收集池,沉淀池與污泥收集池的連接處設有電磁閥,沉淀池中設有第二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右端伸出沉淀池外側并與生化池連接,第二出水管上設有水泵,生化池下側設有污泥收集管,污泥收集管左側通過污泥泵連接污泥收集池,生化池內部豎直設有第三出水管,所述第三出水管頂部連接臭氧凈化池,臭氧凈化池中設有臭氧發(fā)生器,所述臭氧凈化池左側上方連接第四出水管,第四出水管中部設有活性炭顆粒層,所述第三出水管左側連接清水池,清水池底部設有水質檢測儀,清水池左側上方設有次氯酸鈉消毒液盒。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出水管上設有閥門。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絮凝劑藥盒中設有硫酸鐵絮凝劑。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出水管和第三出水管底端都設有過濾網。
[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次氯酸鈉消毒液盒上設有電磁閥。
[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絮凝劑藥盒中設有的硫酸鐵絮凝劑可加速污水沉淀,沉淀效果更好,提高了裝置的工作效率;經過沉淀的污水經過第二出水管進入生化池中進行凈化處理,沉淀池和生化池中的污泥被污泥收集池收集再利用,避免了污水處理過程中因污泥排放造成的二次污染,保護了環(huán)境;經過生化池處理的廢水進入臭氧凈化池中,臭氧發(fā)生器工作產生臭氧對處理后的水進行凈化處理,殺菌消毒效果好、效率高,提高了整個裝置的工作效率;活性炭顆粒層對臭氧凈化后的水進行在處理,進一步提高了裝置處理污水的效果;水質檢測儀可對進入清水池中的清水進行水質監(jiān)測,次氯酸鈉消毒液盒往清水池內部投放消毒液進行最后一步的消毒,進一步的提高了裝置凈水的效果。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生活污水處理再利用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3]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生活污水處理再利用裝置,包括污水收集池1、污水進水管2、第一出水管3、沉淀池4、絮凝劑藥盒5、污泥收集池6、電磁閥7、第二出水管8、水泵9、生化池10、污泥收集管11、污泥泵12、第三出水管13、臭氧凈化池14、臭氧發(fā)生器15、第四出水管16、活性炭顆粒層17、清水池18、水質監(jiān)測儀19和次氯酸鈉消毒液盒20,所述污水收集池I左側上方設有污水進水管2,污水收集池I右側通過第一出水管3連接沉淀池4,所述第一出水管3上設有閥門,沉淀池4上側設有絮凝劑藥盒5,所述絮凝劑藥盒5中設有硫酸鐵絮凝劑,硫酸鐵絮凝劑可加速污水沉淀,沉淀效果更好,提高了裝置的工作效率;所述沉淀池4下側設有污泥收集池6,沉淀池4與污泥收集池6的連接處設有電磁閥7,沉淀池4中設有第二出水管8,第二出水管8右端伸出沉淀池4外側并與生化池10連接,第二出水管8上設有水泵9,生化池10下側設有污泥收集管11,污泥收集管11左側通過污泥泵12連接污泥收集池6,生化池10內部豎直設有第三出水管13,所述第二出水管8和第三出水管13底端都設有過濾網;經過沉淀的污水經過第二出水管8進入生化池10中進行凈化處理,沉淀池4和生化池10中的污泥被污泥收集池6收集再利用,避免了污水處理過程中因污泥排放造成的二次污染,保護了環(huán)境;所述第三出水管13頂部連接臭氧凈化池14,臭氧凈化池14中設有臭氧發(fā)生器15 ;經過生化池10處理的廢水進入臭氧凈化池中,臭氧發(fā)生器15工作產生臭氧對處理后的水進行凈化處理,殺菌消毒效果好、效率高,提高了整個裝置的工作效率;所述臭氧凈化池14左側上方連接第四出水管16,第四出水管16中部設有活性炭顆粒層17,活性炭顆粒層17對臭氧凈化后的水進行在處理,進一步提高了裝置處理污水的效果;所述第三出水管16左側連接清水池18,清水池18底部設有水質檢測儀19,清水池18左側上方設有次氯酸鈉消毒液盒20,所述次氯酸鈉消毒液盒20上設有電磁閥;水質檢測儀19可對進入清水池18中的清水進行水質監(jiān)測,次氯酸鈉消毒液盒20往清水池18內部投放消毒液進行最后一步的消毒,進一步的提高了裝置凈水的效果。
[0014]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所述絮凝劑藥盒5中設有硫酸鐵絮凝劑,硫酸鐵絮凝劑可加速污水沉淀,沉淀效果更好,提高了裝置的工作效率;經過沉淀的污水經過第二出水管8進入生化池10中進行凈化處理,沉淀池4和生化池10中的污泥被污泥收集池6收集再利用,避免了污水處理過程中因污泥排放造成的二次污染,保護了環(huán)境;經過生化池10處理的廢水進入臭氧凈化池中,臭氧發(fā)生器15工作產生臭氧對處理后的水進行凈化處理,殺菌消毒效果好、效率高,提高了整個裝置的工作效率;活性炭顆粒層17對臭氧凈化后的水進行在處理,進一步提高了裝置處理污水的效果;水質檢測儀19可對進入清水池18中的清水進行水質監(jiān)測,次氯酸鈉消毒液盒20往清水池18內部投放消毒液進行最后一步的消毒,進一步的提高了裝置凈水的效果。
[0015]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jié),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0016]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
【主權項】
1.一種生活污水處理再利用裝置,包括污水收集池、污水進水管、第一出水管、沉淀池、絮凝劑藥盒、污泥收集池、電磁閥、第二出水管、水泵、生化池、污泥收集管、污泥泵、第三出水管、臭氧凈化池、臭氧發(fā)生器、第四出水管、活性炭顆粒層、清水池、水質監(jiān)測儀和次氯酸鈉消毒液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收集池左側上方設有污水進水管,污水收集池右側通過第一出水管連接沉淀池,沉淀池上側設有絮凝劑藥盒,所述沉淀池下側設有污泥收集池,沉淀池與污泥收集池的連接處設有電磁閥,沉淀池中設有第二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右端伸出沉淀池外側并與生化池連接,第二出水管上設有水泵,生化池下側設有污泥收集管,污泥收集管左側通過污泥泵連接污泥收集池,生化池內部豎直設有第三出水管,所述第三出水管頂部連接臭氧凈化池,臭氧凈化池中設有臭氧發(fā)生器,所述臭氧凈化池左側上方連接第四出水管,第四出水管中部設有活性炭顆粒層,所述第三出水管左側連接清水池,清水池底部設有水質檢測儀,清水池左側上方設有次氯酸鈉消毒液盒。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處理再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管上設有閥門。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處理再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劑藥盒中設有硫酸鐵絮凝劑。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處理再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水管和第三出水管底端都設有過濾網。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處理再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氯酸鈉消毒液盒上設有電磁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生活污水處理再利用裝置,包括污水收集池、沉淀池和臭氧凈化池,污水收集池左側上方設有污水進水管,污水收集池右側通過第一出水管連接沉淀池,沉淀池上側設有絮凝劑藥盒,沉淀池下側設有污泥收集池,沉淀池與污泥收集池的連接處設有電磁閥,沉淀池中設有第二出水管,本實用新型生活污水處理再利用裝置,通過沉淀池沉淀、生化池處理、臭氧凈化池凈化、活性炭顆粒層吸附和次氯酸鈉消毒液消毒對生活污水進行高效的凈化,凈化效果好、效率高,實現了對污水的再利用,節(jié)約了水資源,保護了環(huán)境,污泥收集池可對污水處理過程中的污泥進行收集利用,避免了污水凈化過程中產生的二次污染,進一步的保護了環(huán)境。
【IPC分類】C02F9-14
【公開號】CN204509043
【申請?zhí)枴緾N201520084026
【發(fā)明人】劉波
【申請人】劉波
【公開日】2015年7月29日
【申請日】2015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