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反應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反應器,尤其是涉及一種關于石油、化工小型試驗裝置中的滴流床加氫反應器。
背景技術:
目前,在石油、化工領域普遍采用的小型試驗裝置中,一般所使用的滴流床加氫反應器是將氫氣和液體原料油的氣液混合物流,經(jīng)進油管線,由反應器上端蓋、散熱棒中心直接進入預熱段,預熱段中裝有瓷環(huán)或瓷球;然后混合物料再進入裝有催化劑的反應段進行加氫反應。這樣,由于初始進料物流分布不夠均勻,因而進入反應床層的物流容易在其中形成溝流或壁流,造成物流在催化劑床層內(nèi)分布不均勻,致使反應床層的局部反應劇烈,這樣催化劑容易積炭和結焦,使反應床層形成差壓。當差壓嚴重時,就無法保證加氫裝置的正常運轉(zhuǎn),更無法正確地考察出催化劑的正?;钚院头€(wěn)定性。
實用新型內(nèi)容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反應器,尤其是一種加氫反應器。該反應器能使初始進料均勻分配,避免了原料進入催化劑層由于進料不均勻形成的溝流及壁流現(xiàn)象以及由此造成的催化劑局部反應劇烈的現(xiàn)象,有效地抑制了催化劑的積炭和結焦。
本實用新型的發(fā)明目的是按照以下結構實現(xiàn)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反應器包括反應器上蓋、上蓋加強套、反應器筒體、上蓋散熱棒、反應器出口管、下蓋散熱棒、反應器下蓋。在反應器筒體內(nèi)設置了進料分配管和分配盤。反應器上端設有上蓋加強套與反應器筒體以焊接方式連接在一起,上蓋加強套外徑車有螺紋,端面焊后車光,起到增大密封面和增加筒體連接強度作用。反應器上蓋縱向設有中心通孔,反應器上蓋縱向內(nèi)側(cè)采用螺紋連接方式與設有中心孔的上蓋散熱棒上端相連,反應器上蓋散熱棒起降低密封處溫度作用。上蓋散熱棒下端采用螺紋連接方式與設有橫向十字孔的進料分配管相連,進料分配管中心孔孔徑在4~8mm之間,橫向十字孔孔徑均在2~6mm之間,進料分配管橫向十字孔中心距離分配盤15~100mm,進料分配管橫向十字孔用于分散流入中心孔中物流的作用,當物流通過中心孔時可分為橫向四個孔流出,減少物流集中通過一個孔流動,分散了物流的集中流動。進料分配管下端與分配盤之間采用螺紋方式或焊接方式連接,分配盤上設置小孔,孔徑在1~5mm之間,當物流進入分配盤中時,物流可以通過分配盤上的小孔對物料進行分散,從而達到使初始進料均勻分布的目的。反應器下端設有下蓋加強套與反應器筒體以焊接的方式連接在一起,下蓋加強套外徑車有螺紋,端面焊后車光,起到增大密封面和增加筒體連接強度作用。反應器下蓋內(nèi)側(cè)采用螺紋連接方式與開有通孔的下蓋散熱棒下端連接,下蓋散熱棒起到降低密封圈處溫度作用。反應器出口管設置在反應器下部。
物流通過管線經(jīng)過反應器上蓋和上蓋散熱棒中心孔,進入進料分配管軸向中心孔,然后朝橫向十字孔分支流流動,當物流通過中心孔時可分為橫向四個小孔流動,進料分配管起到分散中心孔縱向物流的作用。然后,物流進入具有許多小孔的分配盤上,對物流進行進一步的分散,從而實現(xiàn)物流的初始分布。物流再經(jīng)過分配盤分散到裝瓷環(huán)或瓷球的預熱段,最后進入裝有催化劑的反應床層,物料反應后經(jīng)反應器出口管流出反應器。
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和特點當氣體和液體物料混合后,進入反應器能夠通過進料分配管橫向十字孔分散物流,流到分配盤上經(jīng)過分配盤小孔分散后,再向下流動,實現(xiàn)了物料均勻分布,物流經(jīng)過分配盤分布后,經(jīng)過裝有瓷環(huán)或瓷球的預熱段到裝有催化劑的反應段進行反應。這樣就實現(xiàn)了初始進料的均勻分配,避免了原料進入催化劑層由于進料不均勻形成的溝流及壁流現(xiàn)象以及由此造成的催化劑局部反應劇烈的現(xiàn)象,有效地抑制了催化劑的積炭和結焦。
圖1是本實用新型反應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進料分配管7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的俯視圖。
圖4是圖1中分配盤8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的俯視圖。
圖中1.反應器上蓋,2.上蓋連接螺母,3.上蓋密封圈,4.上蓋加強套,5.反應器筒體,6.上蓋散熱棒,7.進料分配管,8.分配盤,9.熱電偶保護管,10.催化劑支承桿,11.出口管加強套,12.反應器出口管,13.下蓋散熱棒,14.下蓋加強套,15.下蓋密封圈,16.反應器下蓋,17.下蓋連接螺母,18.卡套,19.壓緊螺母。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具體說明本實用新型反應器的結構及其工作過程。
本實用新型加氫反應器筒體采用不銹鋼材質(zhì),用上蓋連接螺母2將反應器上蓋1與反應器上蓋加強套4相連,反應器上蓋1中設有密封槽,將反應器上蓋密封圈3置于槽內(nèi)。上蓋加強套4與反應器筒體5焊接在一起,根據(jù)密封原理,當反應器內(nèi)充入壓力后,在壓力作用下上蓋密封圈3移至溝槽的一邊封閉了密封間隙,起到密封反應系統(tǒng)的作用,所用的上蓋密封圈可以為橡膠“O”型環(huán)。反應器上蓋1縱向設有中心通孔,反應器上蓋1縱向內(nèi)側(cè)采用螺紋連接方式與設有中心孔的上蓋散熱棒6上端相連,反應器上蓋散熱棒6起降低密封處溫度作用。上蓋散熱棒6下端采用螺紋連接方式與設有橫向十字孔的進料分配管7上端相連,進料分配管7中心孔孔徑在4~6mm之間,橫向十字孔孔徑均在2~4mm之間,進料分配管橫向十字孔中心距離分配盤40~80mm。進料分配管7下端與分配盤8之間采用螺紋方式或焊接方式連接。分配盤環(huán)向分布兩排小孔每排8個,按45°角排列,孔徑在1~3mm之間。
用下蓋連接螺母17與反應器下蓋16相連,下蓋加強套14與反應器筒體5下端焊接在一起。反應器下蓋16端面設有密封槽,下蓋密封圈15置于槽內(nèi),用下蓋連接螺母17與反應器筒體5相連,起到密封介質(zhì)作用,所用的下蓋密封圈可以為橡膠“O”型環(huán)。反應器下蓋16縱向設有中心孔,用以穿入熱電偶保護管9,反應器下蓋16縱向下端用卡套18密封,將熱電偶保護管9固定其上。反應器下蓋16內(nèi)側(cè)采用螺紋連接方式與開有通孔的下蓋散熱棒13下端連接,反應器下蓋散熱棒13上端采用螺紋或焊接方式連接催化劑支撐桿10。反應器出口管12設置在反應器下部,位于下蓋散熱棒13與催化劑支撐桿10連接處反應器筒體5的外側(cè),出口管加強套11與反應器出口管12一起焊接在反應器筒體5外側(cè)。熱電偶保護管9一端用堆焊堵死,另一端開口,熱電偶保護管9堵頭端穿入反應器下蓋16、下蓋散熱棒13及催化劑支撐桿10中心孔到反應器分配盤8處,熱電偶保護管9的開口處用卡套18、壓緊螺母19與反應器下蓋16相連。
本實用新型裝置依據(jù)以下原理工作,根據(jù)流體力學原理,物流通過管線經(jīng)過反應器上蓋1和上蓋散熱棒6中心孔,進入進料分配管7軸向中心孔,然后朝橫向十字孔分支流流動,當物流通過中心孔時可分為橫向四個小孔流動,進料分配管7分散縱向流入中心孔的物流,避免了物流集中通過一個孔流動。物流進入具有許多小孔的分配盤8上時,進一步進行物流分布,以完成入口進料的初始分布。反應物流經(jīng)過分配盤8分散到裝瓷環(huán)或瓷球的預熱段,最后進入裝有催化劑的反應床層進行反應,反應生成物料經(jīng)反應器出口管12流出反應器。
權利要求1.一種反應器,包括反應器上蓋、上蓋加強套、反應器筒體、上蓋散熱棒、反應器出口管、下蓋散熱棒、反應器下蓋,其特征在于在反應器筒體內(nèi)設置了進料分配管和分配盤;反應器上端設有上蓋加強套與反應器筒體以焊接方式連接在一起,反應器上蓋縱向設有中心通孔,反應器上蓋縱向內(nèi)側(cè)采用螺紋連接方式與設有中心孔的上蓋散熱棒上端相連,上蓋散熱棒下端采用螺紋連接方式與設有橫向十字孔的進料分配管相連,進料分配管的下端與分配盤之間采用螺紋方式或焊接方式連接,分配盤上設置小孔,反應器下端設有下蓋加強套與反應器筒體以焊接的方式連接在一起,反應器下蓋內(nèi)側(cè)采用螺紋連接方式與開有通孔的下蓋散熱棒下端連接,反應器出口管設置在反應器下部。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應器,其特征在于進料分配管中心孔孔徑在4~8mm之間,橫向十字孔孔徑均在2~6mm之間,進料分配管橫向十字孔中心距離分配盤15~100mm。
3.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反應器,其特征在于進料分配管中心孔孔徑在4~6mm之間,橫向十字孔孔徑均在2~4mm之間,進料分配管橫向十字孔中心距離分配盤40~80mm。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應器,其特征在于分配盤上設置的小孔的孔徑在1~5mm之間。
5.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反應器,其特征在于分配盤上設置的小孔的孔徑在1~3mm之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反應器,尤其是有關石油、化工小型試驗裝置中的滴流床加氫反應器。該反應器包括反應器上蓋、上蓋加強套、反應器筒體、上蓋散熱棒、反應器出口管、下蓋散熱棒、反應器下蓋。在反應器筒體內(nèi)設置了進料分配管和分配盤。當氣體和液體物料混合后,進入反應器通過進料分配管的橫向十字孔對該物流進行分散,然后流到分配盤上經(jīng)過分配盤小孔再分散后,向下流動,以此實現(xiàn)了進料物流的均勻分布。物流經(jīng)過分配盤分布后,經(jīng)過瓷環(huán)或瓷球到裝有催化劑的反應段進行反應。由于實現(xiàn)了初始進料的均勻分配,避免了原料進入催化劑層由于進料不均勻形成溝流及壁流以及由此造成的催化劑局部反應劇烈的現(xiàn)象,有效地抑制了催化劑的積炭結焦。
文檔編號B01J8/02GK2625025SQ0321381
公開日2004年7月14日 申請日期2003年6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6月25日
發(fā)明者楊福利, 祁興維, 田洪良, 吳子明, 潘德滿, 宋永一 申請人: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