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水泥除塵裝置應用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用于水泥倉的除塵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的水泥攪拌站通常采用水泥倉儲存散裝的水泥,大多數(shù)水泥倉頂部都是沒有進行密封的。在通過管道將水泥放入水泥倉的過程中,水泥倉內(nèi)的水泥容易在外力的作用下?lián)P起,并從水泥倉的頂部排放到空氣中,從而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有必要提供一種用于水泥倉的除塵裝置,以解決水泥從水泥倉外排到空氣中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于水泥倉的除塵裝置,包括除塵室,所述除塵室上間隔設有廢氣進口及出氣口,所述廢氣進口用于與一水泥倉連接,所述除塵裝置還包括濾袋及凈化室,所述濾袋裝設于所述除塵室內(nèi)并位于所述廢氣進口及所述出氣口之間,以對從所述廢氣進口進入的廢氣進行第一次凈化,所述凈化室通過一排氣管與所述出氣口連接,所述凈化室用于容置水泥凈化液,以對從所述出氣口排出的氣體進行第二次凈化。
進一步地,所述凈化室通過一集氣管道與所述濾袋連通,所述集氣管道上還設有儲氣罐及控制閥門,所述控制閥門位于所述儲氣罐遠離所述凈化室的一端,用于控制所述集氣管道的通斷。
進一步地,所述集氣管道上還設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位于所述儲氣罐靠近所述凈化室的一端。
進一步地,所述除塵裝置還包括補氣罐、連接管及補氣閥門,所述補氣罐通過所述連接管與所述集氣管道連接,所述補氣閥門設于所述連接管上,以控制所述連接管的通斷。
進一步地,所述廢氣進口設于所述除塵室的底部,所述出氣口設于所述除塵室的頂端,所述濾袋的數(shù)量為多個,所述多個濾袋沿遠離所述廢氣進口的方向間隔設置,所述除塵裝置還包括多個分支管道,所述集氣管道通過所述多個分支管道分別與所述多個濾袋連通。
進一步地,每一分支管道上均有吹氣閥門。
進一步地,所述多個濾袋的目數(shù)沿遠離所述廢氣進口的方向逐漸變大。
進一步地,所述排氣管遠離所述出氣口的一端位于所述水泥凈化液的液面下方。
進一步地,所述排氣管包括第一管道及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連接所述出氣口,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自由末端位于所述水泥凈化液的液面下方。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內(nèi)設有壓力傳感器。
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發(fā)明的除塵裝置,通過濾袋對水泥倉外排廢氣中的水泥粉塵進行第一次過濾,同時利用凈化室內(nèi)的水泥凈化液對第一次過濾后的氣體中殘留的水泥進行反應,通過二次凈化進一步除去氣體中的水泥粉塵,除塵效果好,避免了水泥倉泄露的水泥粉塵等污染空氣。
2、本發(fā)明的除塵裝置,通過儲氣罐存放二次凈化后排放的氣體。當濾袋上積附的水泥粉塵超過預設的量時,可通過儲氣罐向濾袋內(nèi)通氣,以使得濾袋在氣流瞬間反向作用下急速膨脹,從而使得積附于濾袋上的粉塵脫落,避免水泥粉塵堵塞濾袋,確保除塵裝置正常作業(yè)。
3、本發(fā)明的除塵裝置,通過壓力傳感器檢測排氣管內(nèi)的壓力。壓力傳感器檢測到的壓力大于一預設值時,表明排氣管的第二管道發(fā)生堵塞,此時,可更換第二管道,以確保除塵裝置正常作業(y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方式的除塵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100-除塵裝置、2-除塵室、22-廢氣進口、24-出氣口、4-濾袋、6-凈化室、7-排氣管、72-第一管道、74-第二管道、8-集氣管道、9-儲氣罐、10-控制閥門、12-分支管道、14-吹氣閥門、16-抽水泵、18-補氣罐、20-連接管、23-補氣閥門、200-水泥倉、300-水泥凈化液。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需要說明的是,當組件被稱為“固定于”另一個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組件。當一個組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組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組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組件。當一個組件被認為是“設置于”另一個組件,它可以是直接設置在另一個組件上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組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發(fā)明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發(fā)明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發(fā)明。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請參見圖1,本發(fā)明實施方式提供一種用于水泥倉的除塵裝置100,包括除塵室2、濾袋4及凈化室6。除塵室2上間隔設有廢氣進口22及出氣口24,廢氣進口22用于與一水泥倉200連接。濾袋4裝設于除塵室2內(nèi)并位于廢氣進口22及出氣口24之間,以對從廢氣進口22進入的廢氣進行第一次凈化。凈化室6通過一排氣管7與出氣口24連接,凈化室6用于容置水泥凈化液300,以對從出氣口24排出的氣體進行第二次凈化。
在本實施方式中,廢氣進口22設于除塵室2的底部,出氣口24設于除塵室2的頂端。濾袋4的材質(zhì)可為棉布、纖維布或麻布。濾袋4的數(shù)量為三個,三個濾袋4沿遠離廢氣進口22的方向間隔設置。優(yōu)選地,三個濾袋4的目數(shù)沿遠離廢氣進口22的方向逐漸變大,以減小水泥粉塵對濾袋4的沖擊,延長濾袋4的壽命。
在本實施方式中,排氣管7包括第一管道72及第二管道74。第一管道72的一端連接出氣口24,第一管道72的另一端連接第二管道74。第二管道74的自由末端位于凈化室6內(nèi)水泥凈化液300的液面下方,以使排氣管7排出的氣體中殘留的水泥與水泥凈化液300充分反應,提高二次凈化過程的除塵效果。凈化室6還通過一集氣管道8與濾袋4連通。集氣管道8上還設有儲氣罐9及控制閥門10。其中,儲氣罐9用于收集并存儲二次凈化后的氣體。控制閥門10位于儲氣罐9遠離凈化室6的一端,用于控制集氣管道8的通斷。除塵裝置100還包括三個分支管道12,集氣管道8通過三個分支管道12分別與三個濾袋4連通。每一分支管道12上均有吹氣閥門14。優(yōu)選地,集氣管道8上還設有抽水泵16,抽水泵16位于儲氣罐9靠近凈化室6的一端,用于將凈化室6內(nèi)的空氣抽吸至儲氣罐9內(nèi)。
在本實施方式中,除塵裝置100還包括補氣罐18、連接管20及補氣閥門23。補氣罐18通過連接管20與集氣管道8連接,補氣閥門23設于連接管20上,以控制連接管20的通斷。
由于第二管道74的自由末端位于凈化室6內(nèi)水泥凈化液的液面下方,在二次凈化的過程中,第二管道74內(nèi)氣體中殘留的水泥粉塵與水泥凈化液反應后生成的混泥土可能會堵塞第二管道74,影響除塵裝置100的正常運作。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管道72內(nèi)還設有壓力傳感器(圖未示),以測量排氣管7內(nèi)的壓力。當?shù)诙艿?4內(nèi)發(fā)生堵塞時,排氣管7內(nèi)的氣壓上升,當壓力傳感器檢測到排氣管7內(nèi)的氣壓上升到一預設值時,更換一新的第二管道74,從而使除塵裝置100恢復運作。
除塵裝置100使用時,水泥倉200頂部排除的含水泥粉塵的廢氣從廢氣進口22進入除塵室2內(nèi),經(jīng)過三個濾袋44后,廢氣中水泥粉塵積附于三個濾袋44上,以進行第一次凈化。一次凈化后的氣體依次經(jīng)由出氣口24、第一管道72及第二管道74后進入水泥凈化液,殘留的水泥粉塵與水泥凈化液反應變成混泥土后沉積于凈化室6內(nèi)。二次凈化后的氣體在抽水泵16的作用下經(jīng)由集氣管道8進入儲氣罐9內(nèi)儲存。
當除塵裝置100使用一段時間后,積附于濾袋44上的水泥粉塵會堵塞濾袋44,從而影響除塵裝置100的除塵效果。濾袋44上積附的水泥粉塵超過預設的量時,打開控制閥門10及相應的吹氣閥門14,通過儲氣罐9向濾袋44內(nèi)通氣,以使得濾袋44在氣流瞬間反向作用下急速膨脹,從而使得積附于濾袋44上的粉塵脫落,避免水泥粉塵堵塞濾袋44,確保除塵裝置100正常作業(yè)。脫落后的水泥粉塵在重力的作用下通過廢氣進口22再次進入水泥倉200內(nèi)繼續(xù)回收利用。
當儲氣罐9內(nèi)的氣體不夠時,可打開補氣閥門23,通過補氣罐18向濾袋44內(nèi)充氣,以確保除塵裝置100的正常運作。
可以理解,濾袋44的數(shù)量不限于本實施例中的三個,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濾袋44的數(shù)量可根據(jù)需要設為一個、兩個或三個以上。
上述說明是針對本發(fā)明較佳可行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但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的專利申請范圍,凡本發(fā)明所提示的技術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變化或修飾變更,均應屬于本發(fā)明所涵蓋專利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