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板式蒸發(fā)器。
背景技術:
板式蒸發(fā)器具有傳熱效率高,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易于維護的優(yōu)點,當蒸發(fā)量增大時,由于換熱板容易拆卸,可通過調節(jié)換熱板的數目即可得到最合適的傳熱效果和容量,因此板式蒸發(fā)器應用廣泛,特別是應用在中藥提取、果汁濃縮等生產過程中。目前的板式蒸發(fā)器一般在矩形板片的四角分別開設蒸汽進出口以及原料進出口,板片上的流體通道上下一致,此種結構的板式蒸發(fā)器,蒸汽或原料均從板片的一角進入,然后沿流體通道向上流動,流動過程中擴散至整個板片,此種分布方式流體在下部分布不均,上升至上部蒸發(fā)時,冷熱流體相互接觸會降低蒸發(fā)效果,最終導致濃縮效果變差,浪費能源,增加生產成本。且原料吸熱后需要較大空間蒸發(fā),此種流體通道上下一致,影響蒸發(fā)的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原料及蒸汽分布均勻、蒸發(fā)效果好的板式蒸發(fā)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多個相間設置且外形尺寸一致的A換熱板片、B換熱板片,相鄰的A換熱板片、B換熱板片之間形成換熱通道,所述A換熱板片、B換熱板片上分別對應設有原料進口、原料出口、蒸汽進口和凝水出口,其結構特點是所述A換熱板片分為下部的加熱段和上部的蒸發(fā)段,位于加熱段的A換熱板片的放熱側和吸熱側分別相間設置有多個沿換熱板片長度方向設置的下凸條和下凹槽,且放熱側的下凸條對應吸熱側的下凹槽設置、放熱側的下凹槽對應吸熱側的下凸條設置;位于蒸發(fā)段的A換熱板片的放熱側和吸熱側分別相間設置有多個沿A換熱板片長度方向設置的上凸條和上凹槽,且放熱側的上凸條對應吸熱側的上凹槽設置、放熱側的上凹槽對應吸熱側的上凸條設置;吸熱側上的相鄰兩個上凸條之間的距離大于相鄰兩個下凸條之間的距離;
所述B換熱板片分為下部的加熱段和上部的蒸發(fā)段,位于加熱段的B換熱板片的放熱側和吸熱側分別相間設置有多個沿換熱板片長度方向設置的下凸條和下凹槽,且放熱側的下凸條對應吸熱側的下凹槽設置、放熱側的下凹槽對應吸熱側的下凸條設置;位于蒸發(fā)段的B換熱板片的放熱側和吸熱側分別相間設置有多個沿B換熱板片長度方向設置的上凸條和上凹槽,且放熱側的上凸條對應吸熱側的上凹槽設置、放熱側的上凹槽對應吸熱側的上凸條設置;吸熱側上的相鄰兩個上凸條之間的距離大于相鄰兩個下凸條之間的距離;
所述A換熱板片放熱側的下凸條與位于前側的B換熱板片放熱側的下凸條對應設置、A換熱板片放熱側的下凹槽與B換熱板片放熱側的下凹槽對應設置,從而使A換熱板片和B換熱板片之間形成間隔設置的下放熱通道;所述A換熱板片吸熱側的下凸條與位于后側的B換熱板片吸熱側的下凸條對應設置、A換熱板片吸熱側的下凹槽與B換熱板片吸熱側的下凹槽對應設置,從而使A換熱板片和B換熱板片之間形成間隔設置的下吸熱通道;
所述A換熱板片放熱側的上凸條與位于前側的B換熱板片放熱側的上凸條對應設置、A換熱板片放熱側的上凹槽與B換熱板片放熱側的上凹槽對應設置,從而使A換熱板片和B換熱板片之間形成上放熱通道;所述A換熱板片吸熱側的上凸條與位于后側的B換熱板片吸熱側的上凸條對應設置、A換熱板片吸熱側的上凹槽與B換熱板片吸熱側的上凹槽對應設置,從而使A換熱板片和B換熱板片之間形成間隔設置的上吸熱通道;
所述原料進口設置在換熱板片的下端,原料出口設置在換熱板片的上端,所述原料進口和原料出口的寬度與換熱板片的寬度相適應,所述原料進口的尺寸小于原料出口的尺寸;所述蒸汽進口至少為兩個,其分設在換熱板片的兩側部并位于原料出口的下方;所述凝水出口為兩個,其分設在換熱板片的兩側部,且其靠近原料進口設置。
所述A換熱板片放熱側的下凸條與位于前側的B換熱板片放熱側的下凸條壓緊密封,從而使A換熱板片和B換熱板片之間形成多條間隔設置的下放熱通道;所述A換熱板片吸熱側的下凸條與位于后側的B換熱板片吸熱側的下凸條壓緊密封,從而使A換熱板片和B換熱板片之間形成多條間隔設置的下吸熱通道,進而使下吸熱通道環(huán)繞在下放熱通道周圍設置;所述A換熱板片放熱側的上凸條與位于前側的B換熱板片放熱側的上凸條間隔設定距離設置使蒸發(fā)段的A換熱板片和位于前側的B換熱板片之間形成一整個上放熱通道,所述A換熱板片放熱側的上凸條表面與位于前側的B換熱板片放熱側的上凸條表面對應設有支撐凸起,對應的兩個支撐凸起凸出的高度之和等于A換熱板片放熱側的上凸條與位于前側的B換熱板片放熱側的上凸條之間的設定距離;所述A換熱板片吸熱側的上凸條與位于后側的B換熱板片吸熱側的上凸條壓緊密封,使A換熱板片和B換熱板片之間形成間隔設置的上吸熱通道。
所述A換熱板片、B換熱板片吸熱側的上凹槽內沿換熱板片長度方向間隔設有多個向放熱側凹陷形成的湍流槽。
A換熱板片上的湍流槽和支撐凸起對應設置,B換熱板片上的湍流槽和支撐凸起對應設置。
所述下放熱通道和下吸熱通道的橫截面呈正六邊形,所述上吸熱通道的橫截面呈六邊形。
A換熱板片上相鄰兩個上凸條之間的間距為相鄰兩個下凸條之間的間距的兩倍;B換熱板片上相鄰兩個上凸條之間的間距為相鄰兩個下凸條之間的間距的兩倍。
所述上凸條為部分下凸條向上延伸而成。
所述蒸汽進口為四個,四個蒸汽進口分設在換熱板片的兩側部并對稱設置。
所述換熱板片在吸熱側和放熱側分別環(huán)繞其周緣設有外密封帶,所述外密封帶的內邊緣間隔設有多個內缺口使其內邊緣呈鋸齒狀,所述換熱板片在吸熱側和放熱側分別環(huán)繞蒸汽進口設有呈鋸齒狀的內密封帶,所述內密封帶的外邊緣間隔設有多個外缺口使其外邊緣呈鋸齒狀,所述外密封帶和內密封帶凸出換熱板片的表面設置且其凸出高度與下凸條的凸出高度一致,所述A換熱板片和B換熱板片之間設有其邊緣可分別卡入外密封帶的內缺口和內密封帶的外缺口從而將兩個換熱板片密封的密封條。
所述換熱板片在原料進口的上部、原料出口的下部分別沿換熱板片寬度方向間隔設有多個用于卡裝密封條的安裝槽;所述換熱板片緊靠原料進口的上部設有上密封帶,所述上密封帶的外邊緣設有多個缺口使其邊緣呈鋸齒狀。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中原料進口和原料出口的寬度與換熱板片的寬度相適應,原料經原料進口進入后,可均勻分配至各個下吸熱通道內,蒸汽從位于左右兩側的蒸汽進口進入后可均勻進入上放熱通道,由于上放熱通道左右貫通為一連通腔,蒸汽可均勻分布,然后蒸汽可均勻進入下放熱通道,使各個下放熱通道內的放熱量基本一致,保證原料在加熱段內的各個下吸熱通道內升溫一致;原料在加熱段內加熱至一定溫度后,上流至上吸熱通道,此時兩個下吸熱通道內的原料匯流至一個上吸熱通道內,由于一個上吸熱通道的橫截面積大于兩個下吸熱通道的橫截面積之和,原料進入上吸熱通道后,壓力減小,可更好的進行減壓蒸發(fā),提高原料的濃縮效率,降低能耗,降低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A換熱板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A換熱板片、B換熱板片組裝后沿圖1中A-A線剖視的斷面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A換熱板片、B換熱板片組裝后沿圖1中B-B線剖視的斷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3所示,板式蒸發(fā)器包括多個相間設置且外形尺寸一致的A換熱板片、B換熱板片,其還包括框架板和端板,A換熱板片、B換熱板片與框架板和端板的連接固定結構為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詳細贅述,本實用新型中A換熱板片、B換熱板片的結構基本相同僅其部分結構相錯設置,故以下僅對A換熱板片進行詳細敘述。
A換熱板片分為下部的加熱段和上部的蒸發(fā)段,蒸發(fā)段的長度大約為加熱段的二分之一。位于加熱段的A換熱板片的放熱側和吸熱側分別相間設置有多個沿換熱板片長度方向設置的下凸條4和下凹槽5,且放熱側的下凸條對應吸熱側的下凹槽設置、放熱側的下凹槽對應吸熱側的下凸條設置;位于蒸發(fā)段的A換熱板片的放熱側和吸熱側分別相間設置有多個沿A換熱板片長度方向設置的上凸條12和上凹槽13,且放熱側的上凸條對應吸熱側的上凹槽設置、放熱側的上凹槽對應吸熱側的上凸條設置,上凹槽內沿換熱板片長度方向間隔設有多個向放熱側凹陷形成的湍流槽11,湍流槽11呈半球狀,可以增加原料進入上吸熱通道內后的湍流效果,加快原料內水分的蒸發(fā)。A換熱板片的上端和下端在吸熱側和放熱側分別設有豎向設置的支撐凸條14,支撐凸條14與下凸條的凸出高度一致,保證換熱板片組裝時,換熱板片上下部受力一致,保證其密封性。
B換熱板片的結構與A換熱板片的結構基本相同,僅其凸條與凹槽的設置正好與A換熱板片相錯設置,以下為A換熱板片、B換熱板片安裝時的具體對應關系:A換熱板片放熱側的下凸條與位于前側的B換熱板片放熱側的下凸條對應設置、A換熱板片放熱側的下凹槽與B換熱板片放熱側的下凹槽對應設置,從而使A換熱板片和B換熱板片之間形成間隔設置的下放熱通道7;所述A換熱板片吸熱側的下凸條與位于后側的B換熱板片吸熱側的下凸條對應設置、A換熱板片吸熱側的下凹槽與B換熱板片吸熱側的下凹槽對應設置,從而使A換熱板片和B換熱板片之間形成間隔設置的下吸熱通道8。A換熱板片放熱側的上凸條與位于前側的B換熱板片放熱側的上凸條對應設置、A換熱板片放熱側的上凹槽與B換熱板片放熱側的上凹槽對應設置,從而使A換熱板片和B換熱板片之間形成上放熱通道9;所述A換熱板片吸熱側的上凸條與位于后側的B換熱板片吸熱側的上凸條對應設置、A換熱板片吸熱側的上凹槽與B換熱板片吸熱側的上凹槽對應設置,從而使A換熱板片和B換熱板片之間形成間隔設置的上吸熱通道10。
本實施例中A換熱板片放熱側的下凸條與位于前側的B換熱板片放熱側的下凸條壓緊密封,從而使A換熱板片和B換熱板片之間形成多條間隔設置的下放熱通道7,本實施例中下放熱通道7的橫截面呈正六邊形;A換熱板片吸熱側的下凸條與位于后側的B換熱板片吸熱側的下凸條壓緊密封,從而使A換熱板片和B換熱板片之間形成多條間隔設置的下吸熱通道8,下吸熱通道8的橫截面呈正六邊形,進而使下吸熱通道8環(huán)繞在下放熱通道7周圍設置。A換熱板片放熱側的上凸條與位于前側的B換熱板片放熱側的上凸條間隔設定距離設置使蒸發(fā)段的A換熱板片和位于前側的B換熱板片之間形成一整個上放熱通道9,即放熱側的上凸條的凸出高度小于下凸條的凸出高度,從而使A換熱板片放熱側的上凸條與位于前側的B換熱板片放熱側的上凸條之間形成間隙,A換熱板片放熱側的上凸條表面與位于前側的B換熱板片放熱側的上凸條表面對應設有支撐凸起19,支撐凸起沿上凸條長度方向間隔設置多個,對應的兩個支撐凸起凸出的高度之和等于A換熱板片放熱側的上凸條與位于前側的B換熱板片放熱側的上凸條之間的設定距離,從而使A換熱板片放熱側的支撐凸起與位于前側的B換熱板片的支撐凸起接觸進而對兩個板片進行支撐,本實用新型中每個換熱板片上支撐凸起與湍流槽對應設置,便于一次性沖壓制成;A換熱板片吸熱側的上凸條與位于后側的B換熱板片吸熱側的上凸條壓緊密封,使A換熱板片和B換熱板片之間形成間隔設置的上吸熱通道10,上吸熱通道10的橫截面呈六邊形。為使圖示更清楚,圖1中僅對凸條、凹槽的位置做出示意,其具體結構如圖2和圖3所示。
同一個換熱板片上吸熱側的相鄰的兩個上凸條之間的距離大于相鄰的兩個下凸條之間的距離,本實施例中換熱板片上吸熱側的相鄰兩個上凸條之間的間距為相鄰兩個下凸條之間的間距的兩倍,且所有吸熱側的上凸條為相間的下凸條向上延伸而成,從而使相鄰的兩個下吸熱通道8內的原料匯流至一個上吸熱通道10內。本實用新型中放熱側和吸熱側的凸條和凹槽經沖壓制成,從而使放熱側的凸條對應吸熱側的凹槽、放熱側的凹槽對應吸熱側的凸條。
本實用新型中原料進口1設置在換熱板片的下端,原料出口2設置在換熱板片的上端,原料進口1和原料出口2的寬度與換熱板片的寬度相適應,原料進口1的尺寸小于原料出口2的尺寸;蒸汽進口3為兩個,其分設在換熱板片的兩側部并位于原料出口2的下方,且對應蒸發(fā)段設置;凝水出口6為兩個,其分設在換熱板片的兩側部,且其靠近原料進口1設置。本實用新型中蒸汽進口3還可為四個,四個蒸汽進口3分設在換熱板片的兩側部并對稱設置。當蒸發(fā)量大時,可四個蒸汽進口3同時進蒸汽,加快原料內水分的蒸發(fā)。圖示中為蒸汽進口3為四個時的結構示意圖。
換熱板片在吸熱側和放熱側分別環(huán)繞其周緣設有外密封帶15,外密封帶15的內邊緣間隔設有多個內缺口使其內邊緣呈鋸齒狀,換熱板片在吸熱側和放熱側分別環(huán)繞蒸汽進口3設有呈鋸齒狀的內密封帶16,內密封帶16的外邊緣間隔設有多個外缺口使其外邊緣呈鋸齒狀,外密封帶和內密封帶凸出換熱板片的表面設置且其凸出高度與下凸條的凸出高度一致;換熱板片在原料進口1的上部、原料出口2的下部分別沿換熱板片寬度方向間隔設有多個用于卡裝密封條的安裝槽17,可增強原料進出口的密封性,防止原料與蒸汽接觸,換熱板片緊靠原料進口1的上部設有上密封帶18,上密封帶的外邊緣設有多個缺口使其邊緣呈鋸齒狀。A換熱板片和B換熱板片之間設有其邊緣可分別卡入外密封帶的內缺口、內密封帶的外缺口、安裝槽、上密封帶的缺口從而將相鄰兩個換熱板片密封的密封條,密封條上對應各個密封帶的缺口設有可卡入缺口實現其定位及密封的外凸部。密封條制作時可制成一體,即其可將各處密封,使用時,可根據通道的開關情況進行裁剪,如若相鄰兩個板片之間為原料通道,則將位于原料進口1上部、原料出口2下部的密封條剪掉,使原料可順利流進流出;若相鄰兩個板片之間為蒸汽通道,則將位于左側的蒸汽進口3的右側、位于右側的蒸汽進口3的左側、位于左側的凝水出口6的右側、位于右側的凝水出口6的左側的密封條剪掉,使蒸汽可順利流進、凝水順利流出。
本實用新型中原料進口1和原料出口2的寬度與位于兩側的凸條之間的寬度相適應,原料經原料進口1進入后,可均勻分配至各個下吸熱通道8內,蒸汽從位于左右兩側的蒸汽進口3進入后可均勻進入上放熱通道9,由于上放熱通道9左右貫通為一連通腔,蒸汽可均勻分布,然后蒸汽可均勻進入下放熱通道7,使各個下放熱通道7內的放熱量基本一致,保證原料在加熱段內的各個下吸熱通道8內升溫一致;原料在加熱段內加熱至一定溫度后,上流至上吸熱通道10,此時兩個下吸熱通道8內的原料匯流至一個上吸熱通道10內,由于一個上吸熱通道10的橫截面積大于兩個下吸熱通道8的橫截面積之和,原料進入上吸熱通道10后,壓力減小,可更好的進行減壓蒸發(fā),提高原料的濃縮效率,降低能耗,降低生產成本。且本實用新型中板片上的凸起和凹槽為豎向設置,清洗時無死角。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但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發(fā)明構思范圍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