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環(huán)保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空氣凈化吸附劑,還涉及上述的吸附劑的制備方法 。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環(huán)保意識的增強, 越來越注意環(huán)境特別空氣質量的提高。室內空氣污染主要來自于以下幾個方面:裝修污染、大氣污染。
裝修過程中,常用的裝修材料,如油漆、涂料、地板革、壁紙、膠合板、塑料、類聚氯乙烯(PVC)板、保溫材料,以及內人造板材,如大芯板等各種膠合貼面板、密度板的家具和美術作品等,都會釋放出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目前已鑒定出350種,以芳香烴類和脂肪烴類為主。不同裝飾材料的污染期也不盡相同。有關專家對地板革、涂料和壁紙這三種常用裝飾材料進行了跟蹤測量,研究發(fā)現(xiàn)這三種材料的污染期分別為1個月、2個月和3個月。室內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可刺激皮膚、黏膜及神經系統(tǒng),產生一系列過敏癥狀及神經行為異常,病理研究發(fā)現(xiàn)受檢者淚膜穩(wěn)定性降低,淚液細胞成分發(fā)生變化,白蛋白含量增高,鼻咽部充血,存在大量炎癥細胞。動物試驗表明有潛在的致突變、致畸、致癌性。
大氣污染主要是霾污染,霧霾是霧和霾的混合物,早晚濕度大時,霧的成分多。白天濕度小時,霾占據(jù)主力,相對濕度在80%到90%之間。其中霧是自然天氣現(xiàn)象,空氣中水汽氤氳。雖然以灰塵作為凝結核,但總體無毒無害;霾的核心物質是懸浮在空氣中的煙、灰塵等物質,空氣相對濕度低于80%,顏色發(fā)黃。氣體能直接進入并粘附在人體下呼吸道和肺葉中,對人體健康有傷害。霧霾天氣的形成是主要是人為的環(huán)境污染,再加上氣溫低、風小等自然條件導致污染物不易擴散。當霧霾進入人體后,易在人體的肺部堆積,難以排出,對于人體的肺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因此,需要發(fā)明一種尤其是適用于室內的空氣凈化吸附劑。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凈化效果好,既能有效的吸收各種有機污染物,而且還對于空氣中的霧霾有較明顯吸收效果的空氣凈化吸附劑。
本發(fā)明的空氣凈化吸附劑,包括下述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
煉鋼爐渣 70-100 活性炭15-30
核桃殼 5-15 棕絲10-20
牡丹籽殼10-30 玉米芯20-30
茶籽殼10-20 底泥 20-30
高嶺土25-35 頁巖 15-25
鐵線蕨3-10 田箐葉5-15 。
優(yōu)選的,上述的吸附劑包括下述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
煉鋼爐渣 85 活性炭20
核桃殼 10 棕絲15
牡丹籽殼20 玉米芯25
茶籽殼15 底泥 25
高嶺土30 頁巖 20
鐵線蕨5 田箐葉10 。
上述的空氣凈化吸附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驟:
(1)將核桃殼、玉米芯、牡丹籽殼、茶籽殼晾干粉碎,得混合物A;將鐵線蕨、田箐葉粉碎,得混合物B;
(2)取粉碎后的混合物A,加入羧甲基纖維素鈉和水,混合均勻;
混合物A:水:羧甲基纖維素鈉=1:0.3-0.8:0.001-0.002,再加入枯草芽孢桿菌,于35-38℃下發(fā)酵48-72h,記作發(fā)酵物A;
枯草芽孢桿菌菌劑:混合物A=0.001:1,枯草芽孢桿菌為1×108-109cfu/g;
取粉碎后的混合物B,加入淀粉和水,混合均勻;
混合物B:淀粉:水=1:0.02-0.06:0.5-0.8,再加入哈茨木霉菌,于35-38℃下發(fā)酵36-64h,記作發(fā)酵物B;
哈茨木霉菌菌劑:混合物B=0.002:1,哈茨木霉菌為2×108-109cfu/g;
(3)取煉鈉爐渣、活性炭、底泥、高嶺土、頁巖,加熱至120℃,保持1-2小時,然后,升溫至850-1000℃,冷卻至50-60℃時,將棕絲切碎與發(fā)酵物A、發(fā)酵物B混合均勻,加入到上述的冷卻后的物料中,在造粒機中造粒,得吸附劑。
混合物A:水:羧甲基纖維素鈉=1:0.5:0.0014,再加入枯草芽孢桿菌,于37℃下發(fā)酵60h。
混合物B:淀粉:水=1:0.05:0.7,再加入哈茨木霉菌,于37℃下發(fā)酵50h。
造粒步驟中,造粒后顆粒的結構如下:顆粒的最中心有一條圓柱形的通道,且以該通道為分界線,該通道的兩側分別有多道腔體,該腔體的最末端與通道不相連通,該腔體內有多個呈半圓球形的凹陷部。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本發(fā)明的方法,通過發(fā)酵處理的方式 ,使物料具備更優(yōu)良的吸附性能,能夠更全面的吸收空氣中的有機污染物或粉塵或霧霾,從而達到凈化空氣的目的,而且本發(fā)明的吸附劑其造型結構也不同于普通的吸附劑顆粒,通過對其結構的改進,更有利于其對各種有害物質的吸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吸附劑顆粒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吸附劑顆粒 ,2-通道,3-腔體,4-凹陷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更進一步的說明,以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了解本發(fā)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發(fā)明。
實施例1
其制備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驟:
(1)將核桃殼、玉米芯、牡丹籽殼、茶籽殼晾干粉碎,得混合物A;將鐵線蕨、田箐葉粉碎,得混合物B;
(2)取粉碎后的混合物A,加入羧甲基纖維素鈉和水,混合均勻;
混合物A:水:羧甲基纖維素鈉=1:0.3-0.8:0.001-0.002,再加入枯草芽孢桿菌,于35-38℃下發(fā)酵48-72h,記作發(fā)酵物A;
枯草芽孢桿菌菌劑:混合物A=0.001:1,枯草芽孢桿菌為1×108-109cfu/g;
取粉碎后的混合物B,加入淀粉和水,混合均勻;
混合物B:淀粉:水=1:0.02-0.06:0.5-0.8,再加入哈茨木霉菌,于35-38℃下發(fā)酵36-64h,記作發(fā)酵物B;
哈茨木霉菌菌劑:混合物B=0.002:1,哈茨木霉菌為2×108-109cfu/g;
各原料的重量份數(shù)如下:
煉鋼爐渣 85 活性炭20
核桃殼 10 棕絲15
牡丹籽殼20 玉米芯25
茶籽殼15 底泥 25
高嶺土30 頁巖 20
鐵線蕨5 田箐葉10 。
(3)取煉鈉爐渣、活性炭、底泥、高嶺土、頁巖,加熱至120℃,保持1-2小時,然后,升溫至850-1000℃,冷卻至50-60℃時,將棕絲切碎與發(fā)酵物A、發(fā)酵物B混合均勻,加入到上述的冷卻后的物料中,在造粒機中造粒,得吸附劑。
混合物A:水:羧甲基纖維素鈉=1:0.5:0.0014,再加入枯草芽孢桿菌,于37℃下發(fā)酵60h。
混合物B:淀粉:水=1:0.05:0.7,再加入哈茨木霉菌,于37℃下發(fā)酵50h。
取本發(fā)明的吸附劑,根據(jù)室內面積的大小,確定吸附劑的使用量。
同一房間,在放置吸附劑之前測定房間內的各指標的值記作初始值,在放入吸附劑之后的12h、24h、36h、48h、60h后分別測定其各指標的值,其中甲醛的含量(mg/m3)如下表所示:
苯的含量(mg/m3)如下表所示:
甲苯的含量(mg/m3)如下表所示:
經過一段時間的吸附之后,特別是使用量為15m2/1000g 吸附劑時,60小時后的結果表明:甲醛的含量已由最初的0.15降低至0.05mg/m3;
苯的含量已由最初的0.18降低至0.9 mg/m3;
甲苯的含量已由最初的0.22降低至0.09 mg/m3。
實施例2
與實施例1中的原料重量配比不同,方法同實施例1。
原料的配比為:
煉鋼爐渣 70-100 活性炭15-30
核桃殼 5-15 棕絲10-20
牡丹籽殼10-30 玉米芯20-30
茶籽殼10-20 底泥 20-30
高嶺土25-35 頁巖 15-25
鐵線蕨3-10 田箐葉5-15 。
具體的參數(shù)如下:
混合物A:水:羧甲基纖維素鈉=1:0.3:0.001,再加入枯草芽孢桿菌,于35℃下發(fā)酵48h;
混合物B:淀粉:水=1:0.02:0.5,再加入哈茨木霉菌,于35℃下發(fā)酵36 h。
造粒步驟中,造粒后顆粒的結構如下:顆粒的最中心有一條圓柱形的通道2,且以該通道2為分界線,該通道的兩側分別有多道腔體3,這些腔體一端與空氣相接觸,另一端位于通道附件,但是該腔體的最末端與通道不相連通,該腔體內有多個呈半圓球形或半圓弧形的凹陷部。本發(fā)明中,將顆粒造粒成以上的結構,特別是在腔體中設置了半圓球形或半圓弧形的凹陷部,更增加了吸附顆粒對有害氣體的吸收。
實施例3
與實施例1中的原料重量配比不同,方法同實施例1。
原料的配比為:
煉鋼爐渣100 活性炭30
核桃殼15 棕絲20
牡丹籽殼30 玉米芯30
茶籽殼20 底泥30
高嶺土35 頁巖 25
鐵線蕨10 田箐葉15 。
混合物A:水:羧甲基纖維素鈉=1:0.8:0.002,再加入枯草芽孢桿菌,于38℃下發(fā)酵72h;
混合物B:淀粉:水=1:0.06:0.8,再加入哈茨木霉菌,于38℃下發(fā)酵36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