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濾清器領域,更具體的,是涉及一種可適用于機油濾清器、燃油濾清器、空氣濾清器等的新的濾清器外網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濾清器是由濾芯和金屬外網構成。原有的外網的生產工藝是先將冷板沖壓,然后人工焊接成型,再外協電鍍加工而成。這樣的制備方法既不環(huán)保,又不節(jié)能,且成本高,交貨周期長,不能適應批量生產的要求,效率太低,產品質量不穩(wěn)定,占用人力、物力太多,已經嚴重制約生產發(fā)展的需要,提供一種自動化制備方法勢在必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缺陷與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降低成本、提高生產自動化程度、解決批量生產的需求、降低能耗、縮短產品生產周期、提高效率、穩(wěn)定質量的新型的濾清器外網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濾清器外網,其由整片鍍鋅板卷圓制成,其橫向兩端的搭邊相互扣合、固定、咬緊。
優(yōu)選的,所述橫向兩端的搭邊分別形成相互匹配的搭扣,二搭扣相互咬合后,再通過沖壓與所述濾清器外網的其余部分的外表面共同形成平滑的圓柱形。
優(yōu)選的,所述濾清器外網的下蓋端處沖裁有缺口。
一種濾清器外網制備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S1、提供整片鍍鋅板作為外網原材料;
S2、在所述外網原材料上的設定區(qū)域沖孔,制成外網坯片;
S3、將所述外網坯片卷圓;
S4、將所述外網坯片的橫向兩端搭邊處分別沖壓成可以相互扣合的搭扣形狀;
S5、將所述兩端搭邊相扣,再通過沖壓使搭扣部分與所述外網坯片的其他部分共同形成平滑的圓柱形;
S6、在所述成型外網的下蓋端沖裁缺口;
或者,所述S3和S4交換順序。
優(yōu)選的,所述S4中,所述的將外網的橫向兩端搭邊處分別沖壓成可以相互扣合的搭扣形狀,具體是:通過沖壓使得其中一個所述搭邊先向外傾斜一個角度,使得該搭邊向外突出,然后將該搭邊更邊緣的部分向內彎折形成第一個搭扣,再將另一所述搭邊向外彎折形成另一個搭扣,使得所述第一個搭扣為所述另一個搭扣形成避讓從而形成可以不施外力即可相互扣合的搭扣形狀。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
一方面,本發(fā)明的外網鉚接新工藝,將原來的使用的材料冷板更換為鍍鋅板,減少外協電鍍加工工序,環(huán)保又節(jié)能,縮減了操作工序,解決了批量生產的需求,縮短產品生產周期,操作簡單、工作強度減少,適合不同直徑和高度的產品,覆蓋了所有產品,在低能耗的情況下實現了穩(wěn)定及高效生產、自動化設備技術顯著提高,節(jié)約了人力,生產出的產品質量可靠、提高了產品的競爭力。
另一方面,將外網的橫向兩端搭邊處通過沖壓形成的可以相互扣合的搭扣相互咬合壓緊,與外網的其余部分平滑過渡而不突出或內凹,方法簡單,構思精巧。
再一方面,顯然,搭扣咬合的連接方式,比焊接方式制成的產品良率更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的濾清器外網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外網的橫向兩端搭邊處A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及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濾清器外網,其由整片鍍鋅板1卷圓制成,其橫向兩端的搭邊11相互扣合、固定、咬緊,并且經過沖壓成型。濾清器外網的下蓋端處還沖裁有缺口。
具體的,所述外網的橫向兩端的搭邊11分別被沖壓成方向相反的20度角彎折,形成可以相互扣合的搭扣形狀。在外網整圓后,將所述兩端搭邊相扣,并且沖壓固定咬緊成型。
上述濾清器外網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提供整片鍍鋅板作為外網原材料;
S2、在所述外網原材料上的設定區(qū)域沖孔,制成外網坯片;
S3、將所述外網坯片卷圓;
S4、將外網的橫向兩端搭邊處分別沖壓成可以相互扣合的搭扣形狀;
S5、將所述兩端搭邊相扣,并且沖壓固定咬緊成型,制成成型外網;
S6、在所述成型外網的下蓋端沖裁缺口。
事實上,上述S3和S4可以交換順序,即:先將外網坯片的橫向兩端搭邊處分別沖壓成可以相互扣合的搭扣形狀;然后再將外網坯片卷圓。
所述S4具體指:通過沖壓,使得一個所述搭邊先向外傾斜20度左右的角并延伸一段距離,使得該搭邊向外突出,然后將該搭邊更邊緣的部分向內彎折形成一個搭扣,再將另一所述搭邊向外彎折形成另一個搭扣,由于第一個搭扣向外傾斜了一個角度,所以為該另一個搭扣形成避讓,使得S5中,當兩個搭邊相對接的時候,兩個搭扣可以不用外力、很容易實現咬合,再經外部沖壓,將所述的第一個搭扣向內壓直到其外表面與外網的其余部分外表面平滑,共同形成圓柱形。這種方法看似簡單,卻是可以選用的最低成本、最簡潔且效果最好的方式:無污染,搭扣咬合后再沖壓的方式是純機械連接方式,使得產品良率高、穩(wěn)定性好。
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fā)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