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噴涂生產流水線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鋼板涂裝生產線。
背景技術:
噴涂通過噴槍或碟式霧化器,借助于壓力或離心力,分散成均勻而微細的霧滴,施涂于被涂物表面的涂裝方法,可分為空氣噴涂、無空氣噴涂、靜電噴涂以及上述基本噴涂新式的各種派生的方式,如大流量低壓力物化噴涂、熱噴涂、自動噴涂、多組噴涂等。
如申請?zhí)枮椋?01420196406.7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新型鋼板涂裝流水線,包括前處理設備、噴粉系統(tǒng)、噴漆設備、烘爐、熱源系統(tǒng)和電控系統(tǒng),所述前處理設備通過輸送系統(tǒng)與所述噴粉系統(tǒng)連接,所述噴粉系統(tǒng)通過所述輸送系統(tǒng)與所述噴漆設備連接,所述噴漆設備通過所述輸送系統(tǒng)與所述烘爐連接,所述烘爐通過所述輸送系統(tǒng)與所述熱源系統(tǒng)連接,所述電控系統(tǒng)分別與上述各系統(tǒng)連接;所述輸送系統(tǒng)為懸掛輸送鏈;所述噴粉系統(tǒng)中帶有粉末回收裝置,所述電控系統(tǒng)包括主機、plc、數據采集裝置和監(jiān)視報警裝置,所述主機與所述plc連接,所述plc分別與所述數據采集裝置和監(jiān)視報警裝置連接。該流水線中的粉末回收裝置不能對粉末進行完全的回收,會造成粉末的部分浪費以及環(huán)境的污染。
又如申請?zhí)枮椋?01210065040.5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鋼板加工生產線,所述多個鋼板加工裝置中包括表面處理設備,所述表面處理設備位于所述卷材校平設備背向所述鋼卷固定裝置的方向并與所述卷材校平設備相鄰,所述表面處理設備用于對鋼板表面進行表面處理,所述多個鋼板加工裝置中包括涂裝設備,所述涂裝設備位于所述表面處理設備背向所述卷材校平設備的方向并與所述表面處理設備相鄰,所述涂裝設備用于對鋼板表面噴涂防腐涂層。該生產線中未設置有粉末回收裝置,在鋼板加工噴涂過程中,有大量的噴涂粉末完全用于鋼板的噴涂,使得大量的噴涂粉末作為廢粉浪費掉,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鋼板噴涂過程中噴粉的浪費和環(huán)境的污染等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新型鋼板涂裝生產線。
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新型鋼板涂裝生產線,包括前處理設備、吸粉設備、噴漆設備、烘爐、熱源系統(tǒng)和電控系統(tǒng),所述前處理設備、吸粉設備、噴漆設備、烘爐、熱源系統(tǒng)和電控系統(tǒng)依次相連,所述噴粉系統(tǒng)還設置有粉末回收裝置,所述粉末回收裝置為圓柱形反應筒且上方設置有吸氣口,所述吸氣口設置有吸氣泵,所述粉末回收裝置設置有第一出口、第二出口和第三出口,所述第一出口設置在反應筒一側的下方,并與噴粉系統(tǒng)相連,所述第二出口設置在反應筒另一側的上方,所述第三出口設置在反應筒的下部,所述第三出口為漏斗狀,包括上出口和下出口,所述上出口設置有吹氣裝置,所述下出口設置有吸氣裝置,所述吸氣裝置包括第一吸氣單元和第二吸氣單元,所述第一吸氣單元設置在下出口的上方,所述第二吸氣單元設置在下出口的下方,所述第二吸氣單元的吸氣速度小于第一吸氣單元,所述上出口設置有濕度傳感器,所述濕度傳感器與電控系統(tǒng)相連。
在此基礎上,所述粉末回收裝置內壁敷設有吸音柔性材料,所述第一出口、第二出口和第三出口均設置有柵格,所述柔性材料為聚酯纖維吸音板和/或波峰吸音海綿。
在此基礎上,還包括有抽氣泵,所述抽氣泵的一端與第一過濾室相連,所述抽氣泵的另一端與第二過濾室相連。
在此基礎上,所述抽氣泵的入口處包圍有過濾網,所述過濾網固定設置在第一過濾室的內壁上。
在此基礎上,所述過濾網包括第一過濾網和第二過濾網,所述第一過濾網的一端固定設置在第一過濾室的一角,另一端與第二過濾網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過濾網的另一端與第一過濾室的內壁固定連接。
在此基礎上,所述第一過濾網與第一過濾室內壁的夾角為銳角,所述第一過濾網與第二過濾網之間的夾角為0°~90°。
在此基礎上,所述第二過濾室中設置有旋風裝置,所述旋轉裝置包括螺旋導流棒和吸氣棒,所述螺旋導流棒固定設置在吸氣棒的外部,所述吸氣棒外部設置有微孔。
在此基礎上,所述沉降室包括噴淋裝置和干燥裝置,所述噴淋裝置設置在沉降室的入口處,所述干燥裝置設置在沉降室的出口處,所述沉降室的側壁設置有開口,所述開口與第二出口相連。
在此基礎上,所述沉降室的兩側壁設置有吹掃裝置,所述吹掃裝置吹掃方向向下傾斜,且沉降室兩側吹掃裝置的氣流不接觸。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新型鋼板涂裝生產線,包括前處理設備、吸粉設備、噴漆設備、烘爐、熱源系統(tǒng)和電控系統(tǒng),所述前處理設備、吸粉設備、噴漆設備、烘爐、熱源系統(tǒng)和電控系統(tǒng)依次相連,所述噴粉系統(tǒng)還設置有粉末回收裝置,所述噴粉系統(tǒng)還設置有粉末回收裝置,本發(fā)明通過電控系統(tǒng)分別控制上述各個系統(tǒng)的工作狀況,實現自動化控制,從而對鋼板表面覆蓋保護層或裝飾層,以提高鋼板的機械強度。另外,該涂裝流水線工藝設備先進,工作強度小,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易于推廣和使用。
2、本發(fā)明中的粉末回收裝置為圓柱形反應筒且上方設置有吸氣口,所述吸氣口設置有吸氣泵,所述粉末回收裝置設置有第一出口、第二出口和第三出口,所述第一出口設置在反應筒一側的下方,并與噴粉系統(tǒng)相連,所述第二出口設置在反應筒另一側的上方,所述第三出口設置在反應筒的下部。本發(fā)明中設置有粉末回收裝置,可以將空氣中的粉末徹底過濾,保護了環(huán)境,且可以重復利用噴粉,節(jié)約了成本。
3、本發(fā)明中設置有第一過濾室、第二過濾室和沉降室,所述第一過濾室、第二過濾室和沉降室依次相連,所述吸氣口設置在第一過濾室的上部,所述第一過濾室和第二過濾室的下部均與第一出口相連,所述沉降室與第二出口和第三出口均相連,本發(fā)明中設置有兩個過濾室,對空氣中的噴粉進行多次的過濾,進一步保證了過濾的效果,實現了空氣和噴粉顆粒的高效分離。
4、本發(fā)明中的沉降室的兩側壁設置有吹掃裝置,所述吹掃裝置吹掃方向向下傾斜,且沉降室兩側吹掃裝置的氣流不接觸。所述出掃裝置吹掃方向與內壁之間的夾角為60°~85°,本發(fā)明中設置有吹掃裝置可以避免粉塵粘滯的沉降室的內壁,清潔方便,另外兩側吹掃裝置的氣流互不接觸,不會阻礙粉塵的沉降,便于對粉塵的回收。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一種新型鋼板涂裝生產線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一種新型鋼板涂裝生產線中粉末回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一種新型鋼板涂裝生產線中空氣凈化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fā)明一種新型鋼板涂裝生產線中第三出口的細節(jié)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發(fā)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fā)明。
本發(fā)明披露了一種新型鋼板涂裝生產線,如圖1所示,包括前處理設備、吸粉設備、噴漆設備、烘爐、熱源系統(tǒng)和電控系統(tǒng),所述前處理設備、吸粉設備、噴漆設備、烘爐、熱源系統(tǒng)和電控系統(tǒng)依次通過輸送系統(tǒng)相連,該輸送系統(tǒng)為懸掛輸送鏈。所述前處理設備主要對鋼板的表面進行預脫脂、脫脂、水洗、表調和磷化等操作,以達到對鋼板表面進行清潔的作用,有利于對鋼板噴涂的其他操作。所述噴粉系統(tǒng)主要由噴粉室和電動機械升降機等部件構成,用于對鋼板表面進行噴粉。所述噴漆設備主要包括油淋室噴漆室和水簾式噴漆室組成,用于對鋼板表面進行涂裝。所述烘爐用于保證鋼板圖層溫度的均勻性,以保證鋼板表面涂層的質量,優(yōu)選地,本發(fā)明中的熱源系統(tǒng)為熱風循環(huán)加熱方式,即利用對流傳導原理對烘爐進行加熱,達到工件的干燥和固化。本發(fā)明中的電控系統(tǒng)包括主機、plc、數據采集裝置和監(jiān)視報警裝置,所述主機與所述plc連接,所述plc分別與所述數據采集裝置和監(jiān)視報警裝置連接,所述數據采集裝置用于采集鋼板涂裝生產線中各個數據包括溫度和操作時間等參數,所述監(jiān)視報警裝置用于監(jiān)視鋼板涂裝生產線是否正常工作,該監(jiān)視報警裝置可以根據預設的溫度和操作參數進行對比相應的限值,若超過限值,進行報警,并實時對鋼板涂裝生產線進行監(jiān)視,有利于操作人員的操作和觀察。本發(fā)明通過電控系統(tǒng)分別控制上述各個系統(tǒng)的工作狀況,實現自動化控制,從而對鋼板表面覆蓋保護層或裝飾層,以提高鋼板的機械強度。另外,該涂裝流水線工藝設備先進,工作強度小,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易于推廣和使用。
優(yōu)選地,本發(fā)明中的所述噴粉系統(tǒng)還設置有粉末回收裝置,本發(fā)明中設置有粉末回收裝置,可以將空氣中的粉末徹底過濾,保護了環(huán)境,且可以重復利用噴粉,節(jié)約了成本。如圖2所示,所述粉末回收裝置為圓柱形反應筒且上方設置有吸氣口1,所述吸氣口1設置有吸氣泵,該吸氣口1用于將噴粉設備周圍的空氣吸收入粉末回收裝置反應筒進行噴粉的回收操作。所述粉末回收裝置設置有第一出口2、第二出口3和第三出口4,所述第一出口2設置在反應筒一側的下方,并與噴粉系統(tǒng)相連,所述第二出口3設置在反應筒另一側的上方,所述第三出口4設置在反應筒的下部。其中第一出口2用于噴粉的回收,可直接再利用,所述第二出口3用于排出過濾后的空氣,凈化環(huán)境,所述第三出口4用于回收粉塵,防止粉塵再次污染空氣。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出口3設置有空氣凈化裝置11,如圖3所示,所述空氣凈化裝置11包括從內至外依次設置有粗濾層111、活性炭層112和高密度空氣濾材層113,所述粗濾層111為粗濾紙,所述高密度空氣濾材層113采用hepa過濾網,優(yōu)選地,所述粗濾紙為棉質纖維組成,所述棉質纖維為多層結構,每層厚度為1-3μm。優(yōu)選地,所述粗濾紙為多層竹炭纖維組成,所述單層竹炭纖維厚度為1-20μm。優(yōu)選地,所述活性炭層112為納米活性炭,其顆粒度為5-100nm。該活性炭層112能有效的吸收空氣中含有的甲醛\二甲苯等有害物質。所述高密度空氣濾材為hepa過濾網。hepa材料能過濾0.3微米以下顆粒,進一步保護了環(huán)境。所述活性炭的比表面積為1000-1500m2/g。優(yōu)選地,所述粗濾層111為紡粘無紡布,纖維細度為2.0-3.0d。優(yōu)選地,所述粗濾紙為棉質纖維和竹炭纖維的復合層,其重量百分比:20-30%棉質纖維,70-80%竹炭纖維。進一步優(yōu)選地,所述高密度空氣濾材層113還包括涂覆于其表面的薄荷香精、銀離子抑菌劑、甲醛凈化劑,所述薄荷香精、銀離子抑菌劑、甲醛凈化劑分別占高密度空氣濾材層113總重量的5%,5%,10%。進一步優(yōu)選地,所述粉末回收裝置內壁敷設有吸音柔性材料12,所述第一出口2、第二出口3和第三出口4均設置有柵格。優(yōu)選地,所述柔性材料為聚酯纖維吸音板和/或波峰吸音海綿,本發(fā)明中選用波峰吸音海綿,通過設置吸音柔性材料12,能大幅度的減小噪聲,使得工作時噪音減小到24分貝以下。
如圖2所示,所述粉末回收裝置內部設置有第一過濾室5、第二過濾室6和沉降室7,所述第一過濾室5、第二過濾室6和沉降室7依次相連,所述吸氣口1設置在第一過濾室5的上部,所述第一過濾室5和第二過濾室6的下部均與第一出口2相連,所述沉降室7與第二出口3和第三出口4均相連。所述第一過濾室5用于對噴粉的粗過濾,所述第二過濾室6用于對噴粉的第二次過濾,所述第一過濾室5和第二過濾室6均用于過濾收集顆粒較大的噴粉,對噴粉實現再利用,所述沉降室7用于沉降粉塵,凈化空氣。進一步的,本發(fā)明中還包括有抽氣泵8,所述抽氣泵8的一端與第一過濾室5相連,所述抽氣泵8的另一端與第二過濾室6相連。本發(fā)明中設置有兩個過濾室,對空氣中的噴粉進行多次的過濾,進一步保證了過濾的效果,實現了空氣和噴粉顆粒的高效分離。優(yōu)選地。所述抽氣泵8的入口處包圍有過濾網,所述過濾網固定設置在第一過濾室5的內壁上,如圖2所示,所述過濾網包括第一過濾網91和第二過濾網92,所述第一過濾網91的一端固定設置在第一過濾室5的一角,另一端與第二過濾網92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過濾網92的另一端與第一過濾室5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過濾網91與第一過濾室5內壁的夾角為銳角,所述第一過濾網91與第二過濾網92之間的夾角為0°~90°,優(yōu)選地,本發(fā)明中的第一過濾網91與第二過濾網92之間的夾角為85°。本發(fā)明中通過設置第一過濾網91和第二過濾網92,可以實現對噴粉的高效過濾,第一過濾網91在噴粉過濾中對噴粉進行過濾且導流,進一步保證了過濾后的噴粉通過第一出口2進入噴粉系統(tǒng)再利用,另外本發(fā)明中的第二過濾網92與第一過濾網91之間設置有角度,不直接包圍在抽氣泵8的入口,可以循序漸進的對空氣進行過濾,保證了過濾的質量。如圖2所示,所述第二過濾室6中設置有旋風裝置,所述旋轉裝置包括螺旋導流棒101和吸氣棒102,所述螺旋導流棒101固定設置在吸氣棒102的外部,所述吸氣棒102外部設置有微孔,噴粉設備外部的空氣經過第一過濾室5過濾后,通過抽氣泵8進入第二過濾室6進行過濾,第二過濾室6中的旋轉裝置不停的旋轉,且螺旋導流棒101帶動周圍空氣進行旋轉,較大的噴粉顆粒在螺旋導流棒101旋轉的過程中受力不足,通過第二過濾室6的出口進入第一出口2與第一過濾室5中的噴粉顆粒匯合,經過噴粉設備再利用。如圖2所示,所述沉降室7包括噴淋裝置71和干燥裝置72,所述噴淋裝置71設置在沉降室7的入口處,所述干燥裝置72設置在沉降室7的出口處,所述沉降室7的側壁設置有開口,所述開口與第二出口3相連。所述沉降室7的兩側壁設置有吹掃裝置73,所述吹掃裝置73吹掃方向向下傾斜,且沉降室7兩側吹掃裝置73的氣流不接觸。所述吹掃裝置73吹掃方向與內壁之間的夾角為60°~85°,優(yōu)選地,本發(fā)明中的出掃裝置吹掃方向與內壁之間的夾角為85°。所述沉降室7對第二過濾室6中的空氣粉塵進行沉降,首先經過噴淋裝置71的噴冷,且該噴淋裝置71為噴霧不能形成水滴,使得粉塵受重力作用快速下沉,在粉塵沉降的過程中沉降室7兩側的吹掃裝置73對粉塵進行吹掃,防止粉塵粘滯在沉降室7兩側壁上,造成打掃困難,且凈化后的空氣可以通過第二出口3排出粉塵回收裝置。本發(fā)明中設置有吹掃裝置73可以避免粉塵粘滯的沉降室7的內壁,清潔方便,另外兩側吹掃裝置73的氣流互不接觸,不會阻礙粉塵的沉降,便于對粉塵的回收。
進一步優(yōu)選地,如圖4所示,所述第三出口4為漏斗狀,包括上出口41和下出口42,所述上出口41設置有吹氣裝置411,所述下出口42設置有吸氣裝置,所述吸氣裝置包括第一吸氣單元421和第二吸氣單元422,所述第一吸氣單元421設置在下出口42的上方,所述第二吸氣單元422設置在下出口42的下方,所述第二吸氣單元422的吸氣速度小于第一吸氣單元421,所述上出口41設置有濕度傳感器,所述濕度傳感器與電控系統(tǒng)相連。所述濕度傳感器用于檢測經過干燥裝置后的粉塵濕度,若粉塵濕度較高,則提高干燥力度,使得粉塵干燥易收集。當沉降室的氣體經過干燥裝置干燥后經過上出口41的吹氣裝置411向上出口41的中部匯集,后第一吸氣單元421快速將粉塵吸附至下出口42中部,并經過第二吸氣單元422進行慢速導流,直至粉塵匯集沉降完成。
上述說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如前所述,應當理解本發(fā)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應看作是對其他實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種其他組合、修改和環(huán)境,并能夠在本文所述發(fā)明構想范圍內,通過上述教導或相關領域的技術或知識進行改動。而本領域人員所進行的改動和變化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則都應在本發(fā)明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