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飼料混料罐,具體是一種易出料的高效養(yǎng)殖飼料混料罐。
背景技術:
飼料,是所有人飼養(yǎng)的動物的食物的總稱,比較狹義地一般飼料主要指的是農(nóng)業(yè)或牧業(yè)飼養(yǎng)的動物的食物。飼料(feed)包括大豆、豆粕、玉米、魚粉、氨基酸、雜粕、添加劑、乳清粉、油脂、肉骨粉、谷物、甜高粱等十余個品種的飼料原料。根據(jù)不同的飼養(yǎng)種群、不同的養(yǎng)殖目的以及不同的環(huán)境和動物狀態(tài),飼料都需要經(jīng)過不同的配比,通常這時候就需要使用混料裝置來進行飼料的混合。
現(xiàn)有的飼料混合主要采用攪拌釜作為混合裝置,結構簡單,但是混合效率相對較低,使用中出料相對困難,不利于在飼料中摻雜液體進行固-液混合。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易出料的高效養(yǎng)殖飼料混料罐,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易出料的高效養(yǎng)殖飼料混料罐,包括加工桶體、支撐立架、配重塊、弧形混料扇葉、蓋板、轉動管、攪拌葉、升料葉片、出液孔、加壓桶和支撐螺紋桿,所述加工桶體為圓柱狀金屬桶體,所述加工桶體兩側上部對稱貫穿有鑲嵌濾網(wǎng)的泄壓孔,所述加工桶體兩側外壁中部對稱焊接設置有轉動軸承套,所述加工桶體外圍設置有支撐立架,所述支撐立架和所述轉動軸承套對應位置對稱焊接設置有轉動軸,所述轉動軸和所述轉動軸承套內(nèi)壁焊接固定,所述加工桶體下端中部焊接設置有穩(wěn)定螺紋桿,所述穩(wěn)定螺紋桿內(nèi)部中空,所述穩(wěn)定螺紋桿上端貫穿所述加工桶體底部和所述加工桶體內(nèi)連通,所述穩(wěn)定螺紋桿外圍位于所述加工桶體下方連接設置有配重塊,所述配重塊為鑄鐵圓餅,所述配重塊中部和所述穩(wěn)定螺紋桿通過螺紋配合活動連接,所述穩(wěn)定螺紋桿外圍下端焊接設置有安置墊板,所述穩(wěn)定螺紋桿內(nèi)連接設置有攪拌軸,所述安置墊板下端鉚接設置有第一電機,所述攪拌軸外圍上端位于所述加工桶體底部上方焊接設置有弧形混料扇葉,所述加工桶體上端活動設置有蓋板,所述蓋板上端中部貫穿設置有轉動管,所述轉動管下端封閉,所述轉動管外圍下端呈十字形對稱焊接設置有攪拌葉,所述攪拌葉表面由內(nèi)向外逐漸傾斜,所述轉動管外圍位于所述攪拌葉上方和所述蓋板下方之間焊接設置有升料葉片,所述升料葉片為不銹鋼螺旋葉片,所述轉動管側壁和所述攪拌葉內(nèi)側相對應位置貫穿設置有出液孔,所述出液孔內(nèi)鑲嵌有單向擋片,所述蓋板上端位于所述轉動管左側垂直焊接設置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右側位于所述轉動管上方焊接設置有加壓桶,所述加壓桶內(nèi)活動設置有活塞推板,所述加壓桶上端左側連接設置有進液斗,所述進液斗和所述加壓桶連接處鑲嵌有單向進料擋板,所述加壓桶下端左側和所述轉動管上端連接設置有連接管,所述連接管上端和所述加壓桶連接處鑲嵌有單向出料擋板,所述連接管下端和所述轉動管連接處通過轉動環(huán)活動連接并相互連通,所述蓋板上端右側鉚接設置有第二電機,所述支撐立架兩側對稱貫穿設置有支撐螺紋桿,所述支撐立架右側鉚接設置有第三電機。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攪拌軸外圍通過軸承和所述穩(wěn)定螺紋桿內(nèi)壁轉動連接,所述攪拌軸上端延伸至所述加工桶體內(nèi)。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電機的外殼和所述安置墊板鉚接固定,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端和所述攪拌軸通過聯(lián)軸器連接傳動,所述第一電機的控制線路和固定電路相連接。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弧形混料扇葉為六組逆時針彎曲的弧形金屬片,所述弧形混料扇葉下端和所述加工桶體底部相契合。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塞推板和所述加壓桶內(nèi)壁契合且邊緣經(jīng)過密封處理,所述活塞推板右端焊接把手桿且延伸至所述加壓桶右端。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出端和所述轉動管外圍上部之間通過皮帶連接傳動,所述第二電機的控制線路和固定電路相連接。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撐螺紋桿中部和所述支撐立架上端轉動連接,所述支撐螺紋桿下端之間通過皮帶連接傳動,所述支撐螺紋桿分別貫穿所述蓋板的兩側且通過螺紋配合活動連接,所述支撐螺紋桿上端水平焊接有限位擋板。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電機為伺服電機,所述第三電機的輸出端和所述支撐螺紋桿通過皮帶連接傳動,所述第三電機的控制線路和固定電路相連接。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時通過加工桶體上端將飼料投入加工桶體內(nèi),調整配重塊在穩(wěn)定螺紋桿上的位置以保證重心在加工桶體下方,從而保持加工桶體的穩(wěn)定;啟動第三電機通過帶動支撐螺紋桿轉動控制蓋板向下蓋在加工桶體上端,啟動第二電機帶動轉動管轉動,從而攪拌葉和升料葉片配合攪拌物料,同時升料葉片不斷提升物料在落下,促進了加工桶體內(nèi)不同層之間物料的交換混合,從而保證了快速攪拌均勻;當需要對加工桶體內(nèi)物料加入液態(tài)物料混合攪拌時,通過進液斗注入液體,拉動活塞推板后液體進入加壓桶中,再推動活塞推板液體通過連接管和轉動管后從出液孔噴出,這樣液體直接從物料中部噴出有助于混合均勻,配合升料葉片將液體物料混合飼料提升,一部分液體物料下降,最終加工桶體內(nèi)所有飼料都能夠和液態(tài)物料混合;在攪拌中同時啟動第一電機,第一電機通過攪拌軸帶動弧形混料扇葉轉動,弧形混料扇葉刮動加工桶體的底部,能夠避免物料粘結在加工桶體的底部,同時在出料時也能夠保證出料干凈完全;加工完成后關閉第二電機,啟動第三電機通過支撐螺紋桿帶動蓋板上升,當轉動管下端脫離加工桶體時,調整配重塊即可通過轉動軸承套和轉動軸的配合轉動加工桶體,這樣能夠直接出料,配合弧形混料扇葉的刮動,出料簡單且徹底,使用方便快捷,完成后易于清理。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易出料的高效養(yǎng)殖飼料混料罐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種易出料的高效養(yǎng)殖飼料混料罐中穩(wěn)定螺紋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一種易出料的高效養(yǎng)殖飼料混料罐中弧形混料扇葉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一種易出料的高效養(yǎng)殖飼料混料罐中轉動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加工桶體,2-轉動軸承套,3-支撐立架,4-轉動軸,5-穩(wěn)定螺紋桿,6-配重塊,7-安置墊板,8-攪拌軸,9-第一電機,10-弧形混料扇葉,11-蓋板,12-轉動管,13-攪拌葉,14-升料葉片,15-出液孔,16-支撐板,17-加壓桶,18-活塞推板,19-進液斗,20-連接管,21-第二電機,22-支撐螺紋桿,23-第三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4,本發(fā)明實施例中,一種易出料的高效養(yǎng)殖飼料混料罐,包括加工桶體1、支撐立架3、配重塊6、弧形混料扇葉10、蓋板11、轉動管12、攪拌葉13、升料葉片14、出液孔15、加壓桶17和支撐螺紋桿22,所述加工桶體1為圓柱狀金屬桶體,所述加工桶體1兩側上部對稱貫穿有鑲嵌濾網(wǎng)的泄壓孔,所述加工桶體1兩側外壁中部對稱焊接設置有轉動軸承套2,所述加工桶體1外圍設置有支撐立架3,所述支撐立架3下端焊接垂直立桿用于支撐,所述支撐立架3和所述轉動軸承套2對應位置對稱焊接設置有轉動軸4,所述轉動軸4和所述轉動軸承套2內(nèi)壁焊接固定,所述加工桶體1通過所述轉動軸承套2和所述轉動軸4的配合能夠在所述支撐立架3中轉動,所述加工桶體1下端中部焊接設置有穩(wěn)定螺紋桿5,所述穩(wěn)定螺紋桿5內(nèi)部中空,所述穩(wěn)定螺紋桿5上端貫穿所述加工桶體1底部和所述加工桶體1內(nèi)連通,所述穩(wěn)定螺紋桿5外圍位于所述加工桶體1下方連接設置有配重塊6,所述配重塊6為鑄鐵圓餅,所述配重塊6中部和所述穩(wěn)定螺紋桿5通過螺紋配合活動連接,所述配重塊6通過轉動能夠調整所述加工桶體1的重心,當所述加工桶體1內(nèi)裝入物料時向下轉動調整所述配重塊6能夠避免所述加工桶體1翻覆,所述穩(wěn)定螺紋桿5外圍下端焊接設置有安置墊板7,所述穩(wěn)定螺紋桿5內(nèi)連接設置有攪拌軸8,所述攪拌軸8外圍通過軸承和所述穩(wěn)定螺紋桿5內(nèi)壁轉動連接,所述攪拌軸8上端延伸至所述加工桶體1內(nèi),所述安置墊板7下端鉚接設置有第一電機9,所述第一電機9的外殼和所述安置墊板7鉚接固定,所述第一電機9的輸出端和所述攪拌軸8通過聯(lián)軸器連接傳動,所述第一電機9的控制線路和固定電路相連接,所述攪拌軸8外圍上端位于所述加工桶體1底部上方焊接設置有弧形混料扇葉10,所述弧形混料扇葉10為六組逆時針彎曲的弧形金屬片,所述弧形混料扇葉10下端和所述加工桶體1底部相契合,所述攪拌軸8帶動所述弧形混料扇葉10轉動能夠促進所述加工桶體1內(nèi)物料混合的同時,避免物料粘結在所述加工桶體1底部,所述加工桶體1上端活動設置有蓋板11,所述蓋板11上端中部貫穿設置有轉動管12,所述轉動管12下端封閉,所述轉動管12和所述蓋板11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所述轉動管12外圍下端呈十字形對稱焊接設置有攪拌葉13,所述攪拌葉13表面由內(nèi)向外逐漸傾斜,所述轉動管12外圍位于所述攪拌葉13上方和所述蓋板11下方之間焊接設置有升料葉片14,所述升料葉片14為不銹鋼螺旋葉片,所述升料葉片14轉動中將下層的物料提升到上部,這樣能夠促進所述加工桶體1內(nèi)不同層之間的物料混合,從而提高物料混合的均勻性,所述轉動管12側壁和所述攪拌葉13內(nèi)側相對應位置貫穿設置有出液孔15,所述出液孔15內(nèi)鑲嵌有單向擋片,所述轉動管12中液體通過所述出液孔15能夠噴出并沿著所述攪拌葉13滑落,遇到物料粘附后能夠被慣性甩出,這樣的設計便于在飼料混合時在飼料中加入液體藥劑、營養(yǎng)液體或是其它有助于飼養(yǎng)的液體物料,所述蓋板11上端位于所述轉動管12左側垂直焊接設置有支撐板16,所述支撐板16右側位于所述轉動管12上方焊接設置有加壓桶17,所述加壓桶17內(nèi)活動設置有活塞推板18,所述活塞推板18和所述加壓桶17內(nèi)壁契合且邊緣經(jīng)過密封處理,所述活塞推板18右端焊接把手桿且延伸至所述加壓桶17右端,所述加壓桶17上端左側連接設置有進液斗19,所述進液斗19和所述加壓桶17連接處鑲嵌有單向進料擋板,所述加壓桶17下端左側和所述轉動管12上端連接設置有連接管20,所述連接管20上端和所述加壓桶17連接處鑲嵌有單向出料擋板,所述連接管20下端和所述轉動管12連接處通過轉動環(huán)活動連接并相互連通,所述蓋板11上端右側鉚接設置有第二電機21,所述第二電機21的輸出端和所述轉動管12外圍上部之間通過皮帶連接傳動,所述第二電機21的控制線路和固定電路相連接,所述支撐立架3兩側對稱貫穿設置有支撐螺紋桿22,所述支撐螺紋桿22中部和所述支撐立架3上端轉動連接,所述支撐螺紋桿22下端之間通過皮帶連接傳動,所述支撐螺紋桿22分別貫穿所述蓋板11的兩側且通過螺紋配合活動連接,所述支撐螺紋桿22上端水平焊接有限位擋板,所述支撐立架3右側鉚接設置有第三電機23,所述第三電機23為伺服電機,所述第三電機23的輸出端和所述支撐螺紋桿22通過皮帶連接傳動,所述第三電機23的控制線路和固定電路相連接。
本發(fā)明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時通過加工桶體1上端將飼料投入加工桶體1內(nèi),調整配重塊6在穩(wěn)定螺紋桿5上的位置以保證重心在加工桶體1下方,從而保持加工桶體1的穩(wěn)定;啟動第三電機23通過帶動支撐螺紋桿22轉動控制蓋板11向下蓋在加工桶體1上端,啟動第二電機21帶動轉動管12轉動,從而攪拌葉13和升料葉片14配合攪拌物料,同時升料葉片14不斷提升物料在落下,促進了加工桶體1內(nèi)不同層之間物料的交換混合,從而保證了快速攪拌均勻;當需要對加工桶體1內(nèi)物料加入液態(tài)物料混合攪拌時,通過進液斗19注入液體,拉動活塞推板18后液體進入加壓桶17中,再推動活塞推板18液體通過連接管20和轉動管12后從出液孔15噴出,這樣液體直接從物料中部噴出有助于混合均勻,配合升料葉片14將液體物料混合飼料提升,一部分液體物料下降,最終加工桶體1內(nèi)所有飼料都能夠和液態(tài)物料混合;在攪拌中同時啟動第一電機9,第一電機9通過攪拌軸8帶動弧形混料扇葉10轉動,弧形混料扇葉10刮動加工桶體1的底部,能夠避免物料粘結在加工桶體1的底部,同時在出料時也能夠保證出料干凈完全;加工完成后關閉第二電機21,啟動第三電機23通過支撐螺紋桿22帶動蓋板11上升,當轉動管12下端脫離加工桶體1時,調整配重塊6即可通過轉動軸承套2和轉動軸4的配合轉動加工桶體1,這樣能夠直接出料,配合弧形混料扇葉10的刮動,出料簡單且徹底,使用方便快捷,完成后易于清理。
本發(fā)明使用到的標準零件均可以從市場上購買,異形件根據(jù)說明書的和附圖的記載均可以進行訂制,各個零件的具體連接方式均采用現(xiàn)有技術中成熟的螺栓、鉚釘、焊接等常規(guī)手段,機械、零件和設備均采用現(xiàn)有技術中,常規(guī)的型號,加上電路連接采用現(xiàn)有技術中常規(guī)的連接方式,在此不再詳述。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jié),而且在不背離本發(fā)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xiàn)本發(fā)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nèi)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fā)明內(nèi)。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jīng)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