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加料裝置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潤滑油生產用加料裝置。
背景技術:
潤滑油是用在各種類型汽車、機械設備上以減少摩擦,保護機械及加工件的液體或半固體潤滑劑,主要起潤滑、冷卻、防銹、清潔、密封和緩沖等作用。潤滑油一般由基礎油和添加劑兩部分組成?;A油是潤滑油的主要成分,決定著潤滑油的基本性質,添加劑則可彌補和改善基礎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賦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潤滑油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潤滑油制備過程中都是通過工人將各種潤滑油原料組分傾倒入攪拌裝置中,需要較多的人力在不同的攪拌裝置處注入原料油組分,勞動消耗大,且工人長時間在攪拌裝置附近進行操作,與原料油近距離接觸,各種原料油散發(fā)的氣味也會對周圍環(huán)境造成污染,從而對工人的身體造成危害,為此我們設計出了一種潤滑油生產用加料裝置來解決以上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潤滑油生產用加料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潤滑油生產用加料裝置,包括調和釜,所述調和釜的頂部設有進料口,所述進料口遠離調和釜的一側設有通過支架安裝有加料箱,所述加料箱靠近調節(jié)釜的一側中央設有總出料口,所述總出料口上設有流量計,所述流量計遠離加料箱的一側設有安裝在總出料口上的第一電磁閥,所述加料箱內設有固定支撐架,所述固定支撐架上設有呈放射狀分布的圓形安裝孔,且安裝孔內均安裝有加料筒,所述加料筒的外側設有限位板,所述加料筒的底部設有出料口,出料口通過連接管與總出料口相連,且出料口上設有第二電磁閥,所述加料筒遠離出料口的一端連接有進料管,且加料箱上設有與進料管相配合的穿管孔,所述加料筒的內底部設有液位傳感器,所述加料箱的外側設有警報器。
優(yōu)選的,所述液位傳感器的輸出端與警報器相連,液位傳感器的型號為:m159827。
優(yōu)選的,所述調和釜的內部設有攪拌軸,且攪拌軸的外側設有攪拌葉。
優(yōu)選的,所述攪拌軸遠離進料口的一端設有驅動電機,且驅動電機安裝在調和釜的外側。
優(yōu)選的,所述加料筒包括基礎油加料筒和添加劑加料筒。
優(yōu)選的,所述加料箱的外側設有控制器,第一電磁閥和第二電磁閥的輸出端均與控制器相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中,通過控制器和流量計對加料的量進行控制,便于準確的相調和釜中加料,且加料筒獨立分開設置,便于控制,裝置結構簡單,控制方便,可以準確的控制向調和釜中添加的基礎油和添加劑的含量,獨立分開的加料筒便于管理和清潔,同時減少了工人的工作強度,采用自動化加入,節(jié)省了大量的人力,同時也不會危害工人的健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潤滑油生產用加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潤滑油生產用加料裝置的固定支撐板的俯視圖。
圖中:1調和釜、2進料口、3加料箱、4總出料口、5流量計、6第一電磁閥、7加料筒、8出料口、9液位傳感器、10進料管、11警報器、12限位板、13攪拌軸、14控制器、15第二電磁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2,一種潤滑油生產用加料裝置,包括調和釜1,調和釜1的內部設有攪拌軸13,且攪拌軸13的外側設有攪拌葉,調和釜1的頂部設有進料口2,攪拌軸13遠離進料口2的一端設有驅動電機,且驅動電機安裝在調和釜1的外側,進料口2遠離調和釜1的一側設有通過支架安裝有加料箱3,加料箱3靠近調節(jié)釜1的一側中央設有總出料口4,總出料口4上設有流量計5,流量計5遠離加料箱3的一側設有安裝在總出料口4上的第一電磁閥6,加料箱3內設有固定支撐架16,固定支撐架16上設有呈放射狀分布的圓形安裝孔,且安裝孔內均安裝有加料筒7,加料筒7包括基礎油加料筒和添加劑加料筒,加料筒7的外側設有限位板12,加料筒7的底部設有出料口8,出料口8通過連接管與總出料口4相連,且出料口8上設有第二電磁閥15,加料箱3的外側設有控制器14,第一電磁閥6和第二電磁閥15的輸出端均與控制器14相連,加料筒7遠離出料口8的一端連接有進料管10,且加料箱3上設有與進料管10相配合的穿管孔,加料筒7的內底部設有液位傳感器9,加料箱3的外側設有警報器11,液位傳感器9的輸出端與警報器11相連,液位傳感器9的型號為:m159827。
工作原理:工作時,通過控制器14先打開第一電磁閥6,然后依次打開加料筒7上的第二電磁閥15,通過流量計5可以控制加料的準確量,當加料筒7內的液位低于液位傳感器9時,通過警報器11進行報警提醒,工作人員可通過進料管10進行補給,同時利用加料箱3將加料筒7固定安裝,可以防止原料的氣味外散,影響工作人員的工作,裝置結構簡單,控制方便,可以準確的控制向調和釜中添加的基礎油和添加劑的含量,獨立分開的加料筒便于管理和清潔,同時減少了工人的工作強度,采用自動化加入,節(jié)省了大量的人力,同時也不會危害工人的健康。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fā)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