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廢氣處理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廢氣吸附塔。
背景技術:
工業(yè)廢氣中通常含有粉塵及有毒氣體,目前,對于工業(yè)廢氣通常采用活性炭來吸附,目前,常用的吸附裝置吸附效果較差,且經常需要對活性炭進行更換,以維持較好的吸附效果,因此,常規(guī)的活性炭吸附裝置使用起來非常不方便。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廢氣吸附塔,利用離心力甩出廢氣中的粉塵,從而減輕活性炭的吸附任務,有效減少活性炭的更換頻率,解決背景技術中指出的問題。
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廢氣吸附塔,包括吸附塔本體,所述吸附塔本體通過隔板分隔成上腔與下腔,所述上腔的側部上方設置有一水平的進氣管,所述上腔在進氣管的對側設置有一粉塵回收槽,所述的上腔在進氣管的正下方通過活性炭吸附層與下腔相連通,所述下腔的側部設置有出氣管,所述吸附塔本體在活性炭吸附層的側部設置有觀察窗,所述的觀察窗通過玻璃密封。
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上腔內設置有上腔壓力表,所述的下腔內設置有下腔壓力表,所述吸附塔本體的外部設置有報警器,所述的上腔壓力表、下腔壓力表和報警器均與一控制器相連。
本發(fā)明利用離心力甩出廢氣中的粉塵,從而減輕活性炭的吸附任務,有效減少活性炭的更換頻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控制原理圖;
圖中:1.吸附塔本體,2.隔板,3.上腔,4.下腔,5.進氣管,6.粉塵回收槽,7.活性炭吸附層,8.出氣管,9.觀察窗,10.上腔壓力表,11.下腔壓力表,12.報警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實施例1
如圖1-2所示,一種廢氣吸附塔,包括吸附塔本體1,所述吸附塔本體1通過隔板2分隔成上腔3與下腔4,所述上腔3的側部上方設置有一水平的進氣管5,所述上腔3在進氣管5的對側設置有一粉塵回收槽6,所述的上腔3在進氣管5的正下方通過活性炭吸附層7與下腔4相連通,所述下腔4的側部設置有出氣管8,所述吸附塔本體1在活性炭吸附層7的側部設置有觀察窗9,所述的觀察窗9通過玻璃密封,觀察窗9能夠隨時觀察活性炭吸附層7的表面情況,以便更換。
所述的上腔3內設置有上腔壓力表10,所述的下腔4內設置有下腔壓力表11,所述吸附塔本體1的外部設置有報警器12,所述的上腔壓力表10、下腔壓力表11和報警器12均與一控制器相連。
本發(fā)明在使用時,廢氣從進氣管5進入上腔內部,廢氣呈弧形通向活性炭吸附層7,廢氣中的粉塵在離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入粉塵回收槽6中,活性炭吸附層7對廢氣中的有毒氣體進行吸附,廢氣經活性炭吸附層7處理后進入下腔4中,并從出氣管8排出。
上腔壓力表10和下腔壓力表11分別將上腔3和下腔4的壓力實時傳送給控制器,控制器根據(jù)上腔3和下腔4的壓力差來判斷是否有堵塞情況,當壓力差超過設定值時,控制器控制報警器12進行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