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紡織機械除塵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紡織機械用高效除塵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工作環(huán)境的舒適度要求越來越高,但在紡織生產(chǎn)過程中,從原料加工到織成布需要經(jīng)歷很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會產(chǎn)生毛絮、粉塵等,造成了環(huán)境的嚴重污染,會對人體造成傷害,而且當粉塵、棉絮等進入到設備內容易造成設備故障,造成生產(chǎn)停滯,影響生產(chǎn)效率,另外,紡織車間內的設備多,散熱多,會產(chǎn)生大量的余熱余濕,對紡織品的生產(chǎn)造成很大的影響。
現(xiàn)有的紡織機械用除塵設備大多數(shù)是通過噴水,把空氣中的粉塵、毛絮等灑濕,墜落到地上之后再進行清掃,這種設備除塵效率低、而且繁瑣,因此設計了一種紡織機械用高效除塵裝置,該紡織機械用高效除塵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除塵效率高,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紡織機械用高效除塵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紡織機械用高效除塵裝置,包括底座和裝置外殼,所述裝置外殼與底座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底座內部下表面中部安裝有電源,所述裝置外殼頂端中部安裝有進風口,所述進風口與裝置外殼貫通連接,所述裝置外殼內部中間安裝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表面中心處安裝有抽風機,所述隔板下表面安裝有廢物收集箱,所述廢物收集箱與裝置外殼鑲嵌連接,所述廢物收集箱包括飛絮收集盒、粉塵過濾網(wǎng)、粉塵收集盒、透氣薄膜和把手,所述飛絮收集盒底面鑲嵌連接有粉塵收集盒,且中間用粉塵過濾網(wǎng)隔開,所述粉塵收集盒底端粘接有透氣薄膜,所述飛絮收集盒與粉塵收集盒左側中部安裝有把手,所述裝置外殼左側底端安裝有出風管,所述裝置外殼左側上端安裝有控制開關。
優(yōu)選的,所述底座底面安裝有橡膠墊,且底座與電源連接處安裝有充電插口。
優(yōu)選的,所述進風口為漏斗式進風口,且在進風口頂端通過圓柱形凹槽螺紋連接有蓋子。
優(yōu)選的,所述隔板上安裝有至少20個直徑為1厘米的通孔,且通孔以圓形均勻分部在隔板上。
優(yōu)選的,所述抽風機的電機四周安裝有隔音罩,且抽風機的風葉四周安裝有進風過濾網(wǎng)。
優(yōu)選的,所述出風管與裝置外殼貫通連接,且在出風管上安裝有濾網(wǎng)。
本發(fā)明的技術效果和優(yōu)點:該紡織機械用高效除塵裝置,打開抽風機通過漏斗式進風口可以盡可能的把四周空氣中的飛絮、粉塵等廢物吸進廢物收集箱內,通過粉塵過濾網(wǎng)可以把飛絮留在飛絮收集盒內,通過透氣薄膜可以把粉塵過濾在粉塵收集盒內,經(jīng)過粉塵過濾網(wǎng)和透氣薄膜能夠把飛絮、粉塵等廢物完全過濾掉,凈化了空氣,保障了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該紡織機械用高效除塵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除塵效率高,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中廢物收集箱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電路原理圖。
圖中:1底座、2裝置外殼、3進風口、4隔板、5抽風機、6廢物收集箱、61飛絮收集盒、62粉塵過濾網(wǎng)、63粉塵收集盒、64透氣薄膜、65把手、7出風管、8電源、9控制開關、10進風過濾網(wǎng)。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一種紡織機械用高效除塵裝置,包括底座1和裝置外殼2,所述裝置外殼2與底座1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底座1內部下表面中部安裝有電源8,所述底座1底面安裝有橡膠墊,且底座1與電源8連接處安裝有充電插口,通過橡膠墊可以減少底座1的磨損,所述裝置外殼2頂端中部安裝有進風口3,所述進風口3為漏斗式進風口,所述進風口3與裝置外殼2貫通連接,且在進風口3頂端通過圓柱形凹槽螺紋連接有蓋子,所述裝置外殼2內部中間安裝有隔板4,所述隔板4上安裝有至少20個直徑為1厘米的通孔,且通孔以圓形均勻分部在隔板4上,所述隔板4上表面中心處安裝有抽風機5,所述抽風機5的電機四周安裝有隔音罩,且抽風機5的風葉四周安裝有進風過濾網(wǎng)10,通過進風過濾網(wǎng)10可以保護風葉,所述隔板4下表面安裝有廢物收集箱6,所述裝置外殼2左側底端安裝有出風管7,所述出風管7與裝置外殼2貫通連接,且在出風管7上安裝有濾網(wǎng),所述裝置外殼2左側上端安裝有控制開關9。
請參閱圖1和圖2,圖2為本發(fā)明中廢物收集箱的結構示意圖,所述廢物收集箱6與裝置外殼2鑲嵌連接,所述廢物收集箱6包括飛絮收集盒61、粉塵過濾網(wǎng)62、粉塵收集盒63、透氣薄膜64和把手65,所述飛絮收集盒61底面鑲嵌連接有粉塵收集盒63,且中間用粉塵過濾網(wǎng)62隔開,所述粉塵收集盒63底端粘接有透氣薄膜64,所述飛絮收集盒61與粉塵收集盒63左側中部安裝有把手65,通過粉塵過濾網(wǎng)62和透氣薄膜4能夠把飛絮和粉塵分層過濾,除塵效果好。
請參閱圖1和圖3,圖3為本發(fā)明的電路原理圖,包括抽風機5、電源8和控制開關9,所述電源8通過導線與控制開關8電性連接,所述控制開關8通過導線與抽風機5電性連接,所述抽風機5通過導線與電源8電性連接,通過抽風機5可以把空氣中的飛絮等吸進廢物收集箱6內。
工作原理:首先把漏斗3上的蓋子打開,然后打開控制開關9,通過抽風機5能夠把空氣中的飛絮、粉塵等吸入廢物收集箱6內,通過粉塵過濾網(wǎng)62和透氣薄膜4能夠把飛絮和粉塵分層過濾,除塵效果好,并通過出風管7不斷的輸出干凈的空氣,除塵結束后把廢物收集箱6拿出,并把飛絮收集盒61和粉塵收集盒63中的廢物扔掉即可。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