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shù)涉及出水產(chǎn)品領(lǐng)域,具體涉及一種出水裝置。
背景技術(shù):
1、現(xiàn)有的出水裝置的出水面大致呈圓狀,或者環(huán)狀,出水方式覆蓋較廣,不利于實現(xiàn)小區(qū)域的洗浴和按摩,造成水的浪費。
技術(shù)實現(xiàn)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術(shù)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問題,提供一種出水裝置。
2、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及其優(yōu)選實施例采用如下技術(shù)方案但實施例不限于下述方案:
3、方案一,一種出水裝置,包括
4、本體,其設有第一出水道和圍繞于所述第一出水道外的包圍式水道,所述包圍式水道設有適于獨立出水的第二出水道、第三出水道、第四出水道和第五出水道;
5、切換件,其裝設于所述本體,所述切換件適于切換所述第一出水道和/或第二出水道和/或第三出水道和/或第四出水道和/或第五出水道的出水。
6、方案二,基于方案一,所述出水裝置為頂噴,所述第一出水道適于對準用戶的頭部,所述第二出水道和所述第四出水道適于對準用戶的肩膀,所述第三出水道適于對準用戶的背部,所述第四出水道適于對準用戶的前側(cè)。
7、方案三,基于方案一或方案二,所述第二出水道、所述第三出水道、所述第四出水道和所述第五出水道的出水方向朝向所述第一出水道所在的位置傾斜。
8、方案四,基于方案一,所述第二出水道和/或所述第三出水道和/或所述第四出水道和/或所述第五出水道設有出水面和隔斷部,所述出水面上設有若干出水口,所述隔斷部位于相鄰的所述出水口之間,所述隔斷部表現(xiàn)為凸出于所述出水面的隔斷凸起或槽口于所述出水面上的隔斷凹槽。
9、方案五,基于方案一,所述第二出水道和/或所述第三出水道和/或所述第四出水道和/或所述第五出水道設有若干出水孔,所述出水孔的出水口為具有棱角的圖形。
10、方案六,基于方案一,所述第二出水道和/或所述第三出水道和/或所述第四出水道和/或所述第五出水道設有若干出水孔和過水道,所述過水道設有迷宮結(jié)構(gòu)的整流水道,所述整流水道與若干所述出水孔連通。
11、方案七,基于方案六,所述第二出水道和/或所述第三出水道和/或所述第四出水道和/或所述第五出水道還設有整流凸起,整流凸起設于所述整流水道內(nèi),且其沿豎直方向的兩端與所述整流水道的通道壁相連,相鄰的各所述整流凸起間具有縫隙。
12、方案八,基于方案六,所述過水道還設有加速通道,所述加速通道的進水端與所述整流水道的出水端連通,所述加速通道的出水端與所述出水孔連通,所述加速通道的過水面積自其進水端向其出水端逐漸減小。
13、方案九,基于方案一,還包括燈件,所述燈件裝設于所述本體并位于所述包圍式水道和所述第一出水道之間。
14、方案十,基于方案六,所述過水道設有進水孔、通水道和通水孔,所述進水孔的出水方向指向所述通水道的底面,所述通水孔的兩端分別與所述整流水道的進水端和所述通水道連通,且所述通水孔與所述通水道的底面間存在距離。
15、方案十一,基于方案十,所述通水孔還沿周向遠離所述進水孔設置。
16、方案十二,基于方案十,所述過水道還設有擋水凸起,所述擋水凸起凸出于所述通水道的底面,且靠近所述進水孔設置,并位于所述進水孔于所述通水道的底面上的投影的外側(cè)。
17、方案十三,基于方案一,所述本體包括出水件、螺桿和螺母;所述出水件設有所述第一出水道、所述第二出水道、所述第三出水道、所述第四出水道和所述第五出水道;所述出水件設有被夾持部,所述被夾持部設有過孔;所述切換件裝設于所述出水件;所述螺桿貫穿所述過孔,所述螺母數(shù)量為兩個,兩所述螺母均與所述螺桿螺接并分別位于所述過孔的兩側(cè)。
18、由上述對本實用新型及其優(yōu)選實施例的描述可知,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sh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方案及其優(yōu)選實施例由于采用如下技術(shù)手段從而具備如下有益效果:
19、1、方案一及其優(yōu)選實施例中,一種出水裝置,包括本體和切換件,本體設有第一出水道和圍繞于第一出水道外的包圍式水道,包圍式水道設有適于獨立出水的第二出水道、第三出水道、第四出水道和第五出水道;切換件裝設于本體,切換件適于切換第一出水道和/或第二出水道和/或第三出水道和/或第四出水道和/或第五出水道的出水。通過切換件的切換動作,實現(xiàn)各水道的獨立出水和組合出水,從而使得出水模式更加多樣,用戶可以選擇大面積洗浴和小面積洗浴,方便用戶使用,減小水的浪費。
20、2、方案二及其優(yōu)選實施例中,出水裝置為頂噴,第一出水道適于對準用戶的頭部,第二出水道和第四出水道適于對準用戶的肩膀,第三出水道適于對準用戶的背部,第四出水道適于對準用戶的前側(cè),從而便于用戶相應部位的淋浴清潔,在流速快的情況下,還具有按摩的效果。
21、3、方案三及其優(yōu)選實施例中,第二出水道、第三出水道、第四出水道和第五出水道的出水方向朝向第一出水道所在的位置傾斜,以使包圍式水道的出水與第一出水道的出水相互靠近,更便于使用。且對應方案二時,當用戶于第一出水道下方時,能使包圍式水道的水花更易于落于用戶相應的部位。
22、4、方案四及其優(yōu)選實施例中,第二出水道和/或第三出水道和/或第四出水道和/或第五出水道設有出水面和隔斷部,出水面上設有若干出水口,隔斷部位于相鄰的出水口之間,隔斷部表現(xiàn)為凸出于出水面的隔斷凸起或槽口于出水面上的隔斷凹槽,避免相鄰的出水口出水時,水花粘合成一股出水,影響出水效果。
23、5、方案五及其優(yōu)選實施例中,第二出水道和/或第三出水道和/或第四出水道和/或第五出水道設有若干出水孔,出水孔的出水口為具有棱角的圖形,使出水水形比較活躍有瀑布水的氣勢。
24、6、方案六及其優(yōu)選實施例中,第二出水道和/或第三出水道和/或第四出水道和/或第五出水道設有若干出水孔和過水道,過水道設有迷宮結(jié)構(gòu)的整流水道,整流水道與若干出水孔連通,通過迷宮結(jié)構(gòu)的整流水道,可以防止過水時水流局部直沖,并可以使水流進行均勻擴散,使出水水花噴射力一致,水形整齊劃一。
25、7、方案七及其優(yōu)選實施例中,第二出水道和/或第三出水道和/或第四出水道和/或第五出水道還設有整流凸起,整流凸起設于整流水道內(nèi),且其兩端與所述整流水道的通道壁相連,以進一步提高整流效果,使水形更加均勻。
26、8、方案八及其優(yōu)選實施例中,過水道還設有加速通道,加速通道的進水端與整流水道的出水端連通,加速通道的出水端與出水孔連通,加速通道的過水面積自其進水端向其出水端逐漸減小,一方面,可以保證過水均勻,同時也能實現(xiàn)增加流速/增壓的效果,能有效的提升出水的噴射力度,使出水水花有一定的沖擊按摩效果。
27、9、方案九及其優(yōu)選實施例中,還包括燈件,燈件裝設于本體并位于包圍式水道和第一出水道之間。
28、10、方案十及其優(yōu)選實施例中,過水道設有進水孔、通水道和通水孔,進水孔的出水方向指向通水道的底面,通水孔的兩端分別與整流水道的進水端和通水道連通,使得進水孔、通水道、通水孔和整流水道依次過水;通水孔與通水道的底面間存在距離,使得進水孔的水撞擊通水道的底面時水能慢慢從通水道溢出至通水孔中,而不易直接濺射至通水孔中,然后流入整流水道,造成過于快速的水進入整流水道,導致后續(xù)整流效果不佳,水流不均勻。
29、11、方案十一及其優(yōu)選實施例中,當通水孔與進水孔較為靠近時,若水流過于湍急,仍然有可能濺射至通水孔內(nèi),導致水流不均勻,通過通水孔還沿周向遠離進水孔設置,杜絕直接濺射至通水孔的可能,避免這一現(xiàn)象的發(fā)生。
30、12、方案十二及其優(yōu)選實施例中,當進水孔的水撞擊通水道的底面時水也會在過水道內(nèi)擴散,導致過水道內(nèi)的水過于湍急,也將導致后續(xù)整流效果不佳,水流不均勻。通過過水道還設有擋水凸起,擋水凸起凸出于通水道的底面,且靠近進水孔設置,并位于進水孔于所述通水道的底面上的投影的外側(cè),從而能阻擋水的濺射,使水流速降低,使后續(xù)的整流效果更佳。
31、13、方案十三及其優(yōu)選實施例中,本體包括出水件、螺桿和螺母;出水件設有第一出水道、第二出水道、第三出水道、第四出水道和第五出水道;出水件設有被夾持部,所述被夾持部設有過孔;切換件裝設于出水件;螺桿貫穿過孔,螺母數(shù)量為兩個,兩螺母均與螺桿螺接并分別位于過孔的兩側(cè)以夾持被夾持部,安裝時,可以先將螺桿固定于天花板上,先將部分螺母螺接于螺桿上,然后使出水件的過孔套于螺桿外,再調(diào)整完出水件的高度后,通過位于過孔另一端的螺母與螺桿螺接以實現(xiàn)緊固?;蛘撸葘⒙輻U、螺母與出水件裝配,再作為整體與天花板固定,從而完成頂噴的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