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滑油調(diào)和配置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潤滑油調(diào)和配置裝置,屬于潤滑油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潤滑油是用在各種類型汽車、機械設備上以減少摩擦,保護機械及加工件的液體或半固體潤滑劑,主要起潤滑、冷卻、防銹、清潔、密封和緩沖等作用。潤滑油一般由基礎油和添加劑兩部分調(diào)和而成,基礎油是潤滑油的主要成分,決定著潤滑油的基本性質(zhì),添加劑則可彌補和改善基礎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賦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潤滑油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為了保證潤滑油的品質(zhì),需要對潤滑油進行過濾,將潤滑油內(nèi)的雜質(zhì)除去。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潤滑油調(diào)和配置裝置,以便更好地針對潤滑油進行加工處理,改善潤滑油的生產(chǎn)使用效果。
[0004]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種潤滑油調(diào)和配置裝置,包括底座腔,底座腔上部左右兩側分別連接有左支撐柱和右支撐柱,左支撐柱右側上部連接有支撐板,支撐板上部設置有上攪拌腔,上攪拌腔上部左右兩側分別連接有左進液腔和右進液腔,上攪拌腔右側下部連接有供液管,供液管下部連接有出液腔,出液腔下部設置有下攪拌腔,下攪拌腔下部設置有過濾網(wǎng),過濾網(wǎng)下部設置有出液管,出液管下部連接有集液腔;支撐板上部左側設置有上電機,上電機右側連接有上電機軸,上電機軸上下部分別設置有多個攪拌葉片;左支撐柱左側設置有下電機,下電機右側連接有下電機軸,下電機軸側面設置有螺旋葉片。
[0006]進一步地,上攪拌腔左側設置有軸承,上電機軸穿過軸承設置。
[0007]進一步地,左進液腔和右進液腔下部與供液管上均設置有閥門開關。
[0008]進一步地,出液腔下部設置有多個出液孔。
[0009]進一步地,左支撐柱下部設置有電源接口,左支撐柱左側下部設置有多個加熱棒,電源接口上設置有電源線與加熱棒相連接。
[0010]該裝置中,打開左進液腔和右進液腔下部的閥門開關,分別將基礎油和添加劑從左進液腔和右進液腔倒入上攪拌腔,在上電機的作用下,上電機軸帶動攪拌葉片轉動,對基礎油和添加劑進行攪拌調(diào)和,從而形成潤滑油。打開供液管上的閥門開關,潤滑油從供液管進入出液腔,再從出液孔進入下攪拌腔,在下電機的作用下,下電機軸帶動螺旋葉片轉動,對潤滑油進行攪拌,使基礎油和添加劑能更好地混合。電源接口接通外部電源,加熱棒對潤滑油進行加熱,去除潤滑油內(nèi)的水分,同時增加潤滑油的流動性。潤滑油經(jīng)過過濾網(wǎng)過濾后從出液管進入集液腔進行收集。
[0011]該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該實用新型裝置能有效地針對潤滑油進行加工處理,便于配置調(diào)和潤滑油,方便根據(jù)需要使用,便于更好地加工潤滑油,使用效率高。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使用裝置結構示意圖。
[0013]圖中標記說明:1、下電機;2、下電機軸;3、底座腔;4、電源接口 ;5、上電機;6、軸承;7、左進液腔;8、上電機軸;9、右進液腔;10、攪拌葉片;11、上攪拌腔;12、供液管;13、出液腔;14、出液孔;15、左支撐柱;16、螺旋葉片;17、下攪拌腔;18、右支撐柱;19、加熱棒;20、過濾網(wǎng);21、支撐板;22、出液管;23、集液腔。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
[0015]如圖1所示的潤滑油調(diào)和配置裝置,包括底座腔3,底座腔3上部左右兩側分別連接有左支撐柱15和右支撐柱18,左支撐柱15右側上部連接有支撐板21,支撐板21上部設置有上攪拌腔11,上攪拌腔11上部左右兩側分別連接有左進液腔7和右進液腔9,上攪拌腔11右側下部連接有供液管12,供液管12下部連接有出液腔13,出液腔13下部設置有下攪拌腔17,下攪拌腔17下部設置有過濾網(wǎng)20,過濾網(wǎng)20下部設置有出液管22,出液管22下部連接有集液腔23 ;支撐板21上部左側設置有上電機5,上電機5右側連接有上電機軸8,上電機軸8上下部分別設置有多個攪拌葉片10 ;左支撐柱15左側設置有下電機1,下電機I右側連接有下電機軸2,下電機軸2側面設置有螺旋葉片16。上攪拌腔11左側設置有軸承6,上電機軸8穿過軸承6設置。左進液腔7和右進液腔9下部與供液管12上均設置有閥門開關。出液腔13下部設置有多個出液孔14。左支撐柱15下部設置有電源接口 4,左支撐柱15左側下部設置有多個加熱棒19,電源接口 4上設置有電源線與加熱棒19相連接。
[0016]該裝置在具體實施時,打開左進液腔7和右進液腔9下部的閥門開關,分別將基礎油和添加劑從左進液腔7和右進液腔9倒入上攪拌腔11,在上電機5的作用下,上電機軸8帶動攪拌葉片10轉動,對基礎油和添加劑進行攪拌調(diào)和,從而形成潤滑油。打開供液管12上的閥門開關,潤滑油從供液管12進入出液腔13,再從出液孔14進入下攪拌腔17,在下電機I的作用下,下電機軸2帶動螺旋葉片16轉動,對潤滑油進行攪拌,使基礎油和添加劑能更好地混合。電源接口 4接通外部電源,加熱棒19對潤滑油進行加熱,去除潤滑油內(nèi)的水分,同時增加潤滑油的流動性。潤滑油經(jīng)過過濾網(wǎng)20過濾后從出液管22進入集液腔23進行收集。
[0017]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潤滑油調(diào)和配置裝置,包括底座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腔上部左右兩側分別連接有左支撐柱和右支撐柱,所述左支撐柱右側上部連接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上部設置有上攪拌腔,所述上攪拌腔上部左右兩側分別連接有左進液腔和右進液腔,所述上攪拌腔右側下部連接有供液管,所述供液管下部連接有出液腔,所述出液腔下部設置有下攪拌腔,所述下攪拌腔下部設置有過濾網(wǎng),所述過濾網(wǎng)下部設置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下部連接有集液腔;所述支撐板上部左側設置有上電機,所述上電機右側連接有上電機軸,所述上電機軸上下部分別設置有多個攪拌葉片;所述左支撐柱左側設置有下電機,所述下電機右側連接有下電機軸,所述下電機軸側面設置有螺旋葉片。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潤滑油調(diào)和配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攪拌腔左側設置有軸承,所述上電機軸穿過軸承設置。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潤滑油調(diào)和配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進液腔和右進液腔下部與供液管上均設置有閥門開關。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潤滑油調(diào)和配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腔下部設置有多個出液孔。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潤滑油調(diào)和配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撐柱下部設置有電源接口,所述左支撐柱左側下部設置有多個加熱棒,所述電源接口上設置有電源線與加熱棒相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潤滑油調(diào)和配置裝置,包括底座腔,底座腔上部左右兩側分別連接有左支撐柱和右支撐柱,左支撐柱右側上部連接有支撐板,支撐板上部設置有上攪拌腔,上攪拌腔上部左右兩側分別連接有左進液腔和右進液腔,上攪拌腔右側下部連接有供液管,供液管下部連接有出液腔,出液腔下部設置有下攪拌腔,下攪拌腔下部設置有過濾網(wǎng),過濾網(wǎng)下部設置有出液管,出液管下部連接有集液腔。該實用新型裝置能有效地針對潤滑油進行加工處理,便于配置調(diào)和潤滑油,方便根據(jù)需要使用,便于更好地加工潤滑油,使用效率高。
【IPC分類】B01F7/08, B01F15/06, B01F15/00, C10M177/00
【公開號】CN204724062
【申請?zhí)枴緾N201520279322
【發(fā)明人】王璐
【申請人】王璐
【公開日】2015年10月28日
【申請日】2015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