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環(huán)保燒烤燃料棒及其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民用固體燃料及其生產方法,特別涉及一種以生物質炭為主體的環(huán)保燒烤燃料棒及其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木炭自古有之,如唐朝的白居易的著名詩句“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
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就生動地揭示出了至晚在唐朝我國先民就通過用木材不
完全燃燒制造木炭的歷史。今日,隨著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意識的逐步強化,用木材制造木炭已逐漸式微,以木屑、鋸末、樹枝、稻殼、竹屑、花生皮、葵花籽殼、糠醛渣、酒渣、甘蔗渣、玉米芯、椰子殼、咖啡殼以及南北方農作物秸桿等為原料,經烘干、冷卻、成型、再經高溫、高壓塑化 成型、最后炭化而成的機制木炭逐步大行其道。但此類炭的生產通常會出現大量殘次品、炭堆放場地、存放倉庫和窯場的碎炭、炭粉末目前都無法直接進入市場,造成原料的浪費,有進一步深加工的期待可能性。CN101550370B的中國發(fā)明專利公開了一種利用木炭粉和或竹炭粉和或機制棒炭粉、防霉α淀粉糊、木粉、粘土、一定量的水生產一種“環(huán)保易燃型燒烤炭”及其制備方法。但該種技術方案需要使用玉米淀粉為原料的α淀粉糊,并且為達到防霉的效果勢必需要添加防霉變的化學藥品,煅燒后可能有毒性揮發(fā),因而對食品造成污染,存有安全隱患;另外生產過程中需要將木炭粉、碎炭、粘土粉碎成粒度小于80目的粉末,造成工藝成本居高不下。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正是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無需防霉α淀粉糊,無需將木炭粉、碎炭、粘土粉碎成粒度小于80目的粉末的環(huán)保燒烤燃料棒,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這種環(huán)保燒烤燃料棒的生產方法。這種環(huán)保燒烤燃料棒,其本體具有四棱柱或六棱柱的外形,沿棱柱的軸向有一貫通上底面和下底面的圓形通孔,上底面和下底面的虛擬外接圓的直徑為4cm-6cm,圓形通孔的直徑為lcm-2cm,本體包含如下原料及重量份木炭粉100-120份、粘土 80-100份、食品級碳酸氫鈣1-2份。生產方法按如下步驟a)備漿將80-100份無砂粘土、1_2份食品級碳酸氫鈣用水浸沒,靜置12_24小時;b)打漿用攪拌機將a)步驟的漿料攪拌均勻成膏狀體;c)混料逐步將100-120份木炭粉加入到攪拌機中混合均勻,期間可適量噴水,直至原料達到手握成坨,輕壓即散的程度;d)成型將步驟c)中的原料送入成型機中壓制成型后脫模;e)固化自然風干或隧式窯干至含水率2% _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主要原料木炭為廢棄物,符合環(huán)保理念,粘土原料幾乎無成本,紅土、黃土、黃膠土等粘土均可,食品級碳酸氫鈣經煅燒后無毒性揮發(fā)且可使形成和強化骨架支撐作用,不會因為灰燼堵塞燃燒時的空氣通道,因而無需像普通機制炭那樣需要時時吹拂和撥弄,燃后廢渣易于清理并可回田利用,生產工藝簡單、投資少。
具體實施例方式結合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描述,先將原料及其重量(單位公斤)、夕卜廓尺寸、靜置時間按下表列出
權利要求
1.一種環(huán)保燒烤燃料棒,其本體具有四棱柱或六棱柱的外形,沿棱柱的軸向有一貫通上底面和下底面的圓形通孔,上底面和下底面的虛擬外接圓的直徑為4cm-6cm,圓形通孔的直徑為lcm-2cm,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體包含如下原料及重量份木炭粉100-120份、粘土80-100份、食品級碳酸氫鈣1-2份。
2.生產權利要求I所述的環(huán)保燒烤燃料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驟 a)備衆(zhòng)將80-100份無砂粘土、1-2份食品級碳酸氫I丐用水浸沒,靜置12-24小時; b)打漿用攪拌機將a)步驟的漿料攪拌均勻成膏狀體; c)混料逐步將100-120份木炭粉加入到攪拌機中混合均勻,期間可適量噴水,直至原料達到手握成坨,輕壓即散的程度; d)成型將步驟c)中的原料送入成型機中壓制成型后脫模; e)固化自然風干或隧式窯干至含水率2%-5%。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民用固體燃料及其生產方法,特別涉及一種以生物質炭為主體的環(huán)保燒烤燃料棒及其生產方法。其本體具有四棱柱或六棱柱的外形,沿棱柱的軸向有一貫通上底面和下底面的圓形通孔,上底面和下底面的虛擬外接圓的直徑為4cm-6cm,圓形通孔的直徑為1cm-2cm,本體包含如下原料及重量份木炭粉100-120份、粘土80-100份、食品級碳酸氫鈣1-2份。生產方法包括備漿、打漿、混料、成型、固化步驟。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主要原料木炭為廢棄物,符合環(huán)保理念,粘土原料幾乎無成本,紅土、黃土、黃膠土等粘土均可,食品級碳酸氫鈣經煅燒后無毒性揮發(fā)且可使形成和強化骨架支撐作用,燃后廢渣易于清理并可回田利用,生產工藝簡單、投資少。
文檔編號C10L5/12GK102776046SQ201210272360
公開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7月26日
發(fā)明者崔仁仙 申請人:崔仁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