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兩段式混合煤氣發(fā)生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一種兩段式混合煤氣發(fā)生爐。
現有的兩段式煤氣發(fā)生爐多采用傳統(tǒng)的凸型爐篦,該爐篦在煤氣產量變化時,爐篦的布氣性能也隨之變化煤氣產量大時爐膛四周風量大,煤氣產量小時中央風量大,從而影響爐子性能發(fā)揮,而且該爐篦結構復雜,拆裝困難,使用壽命短,再加上爐篦及爐膛內部結構的不盡合理,影響了爐子的綜合技術性能及產氣量。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能改善爐內氣化條件,提高煤氣產量和質量,碎渣排渣能力強,使用壽命長的兩段式混合煤氣發(fā)生爐。
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參照實施例圖)本裝置包括爐體(4),安裝在上爐口的加煤機(1),爐體下部的爐篦(9),灰盤(11),碎渣圈(10),下部傳動裝置(12),通風箱(17),蒸汽集氣器,爐壁上設有水套(8),爐膛中部設有被隔墻(14)分成數個炭化室的干餾段(5),爐膛上部設有上段煤氣出口(2),其下方的干餾段頂部設有下段煤氣出口(3),所述爐篦(9)由數層中心為布氣孔(21)的環(huán)狀爐條(18)由上至下直徑逐層增大疊加而成,相鄰兩層爐條之間設有通風空隙(32),每層爐條直徑均大于與其相鄰的下層爐條的布氣孔直徑,最上一層為風帽(20),最下層為側壁帶凸起的破渣齒(23)、中心帶布氣孔的爐座(22),其特征在于,所述爐條爐座的最大布氣孔直徑大于爐膛直徑的二分之一,各爐條的環(huán)面為略為向外傾斜而與水平面有一夾角的截錐面,其上下面均勻設置數條從布氣孔邊緣至爐條圓周邊緣的凸起的立筋,立筋均逆著旋轉方向與中心線偏移適當角度,上立筋在其爐條邊緣處與下立筋外端頭相對,各下立筋支撐在相鄰下層爐條上環(huán)面上,并靠在該層爐條對應的上立筋向著旋轉方向的一側,該互相靠著的上下立筋之間設有能將二者順旋轉方向鎖住的搭扣鎖緊裝置,所述爐座(22)頂面也是與水平面有一夾角的環(huán)形錐面,并均勻設有數條從布氣孔邊緣至爐座頂面圓周邊緣的凸起的上立筋(34),爐座側壁圓周向設有數個凸出的破渣齒(23),破渣齒外側面半徑分別從其最大半徑處順旋轉方向逐漸收縮至爐座側壁面,形成軸向螺旋體,螺旋體破渣齒頂面有一螺旋升角。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方案是所述爐篦頂部到上方干餾段隔墻下拱頂(6)的距離與爐膛直徑之比為0.88-0.96。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是,從上部將煤經加煤機加入爐膛內干餾段頂部,氣化劑由通風箱經爐篦的通風空隙從下向上進入爐膛,與煤層反應生成氣化煤氣,生成的約60%不含焦油的煤氣從下段煤氣出口(3)送出,煤氣中的揮發(fā)分經帶隔墻的干餾段生成輕質焦油,隨其余干餾煤氣由上段煤氣出口(2)送出。本實用新型爐篦組合時每層爐條下立筋靠緊相鄰下一層爐條的上立筋,搭扣鎖緊裝置即將二者順旋轉方向鎖緊,旋轉時,以下層上立筋帶動上層下立筋使整體爐篦旋轉排渣,爐條向外傾斜的截錐面可防止料渣向中心運動,爐座側壁的破渣齒與碎渣圈強力相對運動而破渣,所述由通風箱出來的氣化劑從爐篦環(huán)形爐條中心的布氣孔和相鄰兩層爐條之間被下立筋撐開的布氣空隙輸入到爐膛內。需要拆卸爐篦時,只需將相鄰的兩層爐條逆轉錯位即可拆開。
本實用新型所設爐篦布氣間隙大,布氣均勻,改善了爐內的氣化條件,使燃料得以充分燃燒,爐條上所設偏離中心線一定角度的凸起立筋在寶塔形爐條錐面上組合形成數條凸起的順著旋轉方向的螺旋折線,能有效將灰渣向爐條外邊緣推出,松渣、排渣效果好,爐座側壁所設螺旋向破渣齒破渣能力強,提高了煤氣產量和質量。同時爐篦拆卸安裝方便,使用壽命長。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方案所選擇的爐篦頂部到上方干餾段隔墻下拱頂的距離與爐膛直徑的比例比現有技術中所選的比例高,從而加大了氣化空間,克服了現有兩段爐氣化段過短氣化不充分的不足,同時還限定了上限值,以防止比例過高又會造成的浪費問題。
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1-加煤機2-上段煤氣出口 3-下段煤氣出 4-爐體 5-干餾段6-隔墻下拱頂7-氣化段8-水套 9-爐篦 10-碎渣圈11-灰盤 12-下部傳動裝置 13-排灰斗14-隔墻15-火道16-炭化室 17-通風箱 18-爐條圖2、圖1干餾段隔墻的A-A向視圖圖3、圖1中爐篦剖面視圖20-風帽 21-布氣孔 22-爐座 23-破渣齒 24-連接座25-底座 26-下立筋支腿 27-下立筋鎖緊鉤 28-上立筋鎖緊塊 29-上立筋30-下立筋3 31-上立筋臺階圖4、圖3的B向視圖32-通風空隙 33-破渣齒凸齒 34-爐座上立筋實施例說明本實施例為直徑為3米的兩段式混合煤氣發(fā)生爐,本例上爐口部分采用的是專利號為95215874的雙鐘罩加煤機,一次加煤量為250-280Kg。
爐膛上部設有上段煤氣出口(2)。
中部的干餾段(5)外殼用鋼板焊成,內部用耐火磚砌筑而成,干餾段上口直徑2.8M,下口直徑3M,高約5M,內部砌四道隔墻(14),將干餾段分成四個炭化室(16),隔墻下部是拱形頂,炭化室有約4.5度的錐度,以防止煤在干餾時因熱膨脹而發(fā)生棚料現象,墻及四周的耐火砌體中共設41個垂直向的火道(15),火道上端裝有蝶閥,用以調節(jié)各火道氣流分布的合理。干餾段隔墻上部設有下段煤氣出口(3)。
爐膛的爐篦頂部至干餾段隔墻下拱頂(6)的距離為2.7M(對于直徑為3.6M的兩段爐,這段距離采用3.35M)。
本例爐篦部分在爐座(22)上設了七層爐條,第一層為風帽(20),其余六層為環(huán)形爐條,各層爐條上均勻設置4條立筋,下立筋(30)靠在相鄰下層爐條與其對應的上立筋(29)向著旋轉方向的一側,且互相靠著的上下立筋部分均逆著旋轉方向與中心線偏離一角度,而上立筋從其與相鄰上層爐條邊緣相交處相對中心線又逆著旋轉方向向外傾斜拐一角度,形成一折線,且各層爐條立筋偏離中心線的角度自上而下逐層增大,從而在塔形爐條錐面上組合形成4條凸起的螺旋折線立筋,這種結構具有很好的松渣、排渣作用。
各層爐條及爐座的具體數據為;布氣直徑布氣間隙環(huán)形錐面與上立筋折線與下立筋與中(mm)(mm) 水平的夾角中心線的夾角心線的夾角1層330 30 9°2層560 26 8° 9°18°3層790 26 8° 18°27°4層102026 8° 27°36°5層125026 8° 36°45°6層155030 8° 36°45°7層185030 8° 36°45°爐座 2050 8°本例通風布氣面積是現有相同直徑煤爐通風布氣面積的三倍。從而使煤氣產量由同類規(guī)格兩段爐的6500m3/h提高到8000m3/h左右。
相鄰兩層爐條互相靠著的上下立筋的搭扣鎖緊裝置結構為,在各爐條布氣孔上出口處設有與各上立筋相齊的鎖緊塊(28),下立筋內端設有支腿(26),各支腿設有逆旋轉方向而能與下部相鄰爐條上立筋對應鎖緊塊(28)互相鉤住將上下立筋順旋轉方向鎖住的鎖緊鉤(27),爐座轉動時,即逐層帶動上層的環(huán)形爐條一起轉動。
爐座頂錐面上均勻設置8條徑向的立筋(34),爐座在側壁上圓周向均勻設4個凸出的破渣齒(23),破渣齒從其最大直徑處沿順時針方向逐漸收縮與爐座側壁相切,破渣齒頂面螺旋升角為8度,在破渣齒側壁上還設有向旋轉方向傾斜的橫截面為梯形的凸出的破渣齒凸齒(33)。
權利要求1.兩段式混合煤氣發(fā)生爐,包括爐體(4),安裝在上爐口的加煤機(1),爐體下部的爐篦(9),灰盤(11),碎渣圈(10),下部傳動裝置(12),通風箱(17),蒸汽集氣器,爐壁上設有水套(8),爐膛中部設有被隔墻(14)分成數個炭化室的干餾段(5),爐膛上部設有上段煤氣出口(2),其下方的干餾段頂部設有下段煤氣出口(3),所述爐篦(9)由數層中心為布氣孔(21)的環(huán)狀爐條(18)由上至下直徑逐層增大疊加而成,相鄰兩層爐條之間設有通風空隙(32),每層爐條直徑均大于與其相鄰的下層爐條的布氣孔直徑,最上一層為風帽(20),最下層為側壁帶凸起的破渣齒(23)、中心帶布氣孔的爐座(22),其特征在于,所述爐條爐座的最大布氣孔直徑大于爐膛直徑的二分之一,各爐條的環(huán)面為略為向外傾斜而與水平面有一夾角的截錐面,其上下面均勻設置數條從布氣孔邊緣至爐條圓周邊緣的凸起的立筋,立筋均逆著旋轉方向與中心線偏移適當角度,上立筋在其爐條邊緣處與下立筋外端頭相對,各下立筋支撐在相鄰下層爐條上環(huán)面上,并靠在該層爐條對應的上立筋向著旋轉方向的一側,該互相靠著的上下立筋之間設有能將二者順旋轉方向鎖住的搭扣鎖緊裝置,所述爐座(22)頂面也是與水平面有一夾角的環(huán)形錐面,并均勻設有數條從布氣孔邊緣至爐座頂面圓周邊緣的凸起的上立筋(34),爐座側壁圓周向設有數個凸出的破渣齒(23),破渣齒外側面半徑分別從其最大半徑處順旋轉方向逐漸收縮至爐座側壁面,形成軸向螺旋體,螺旋體破渣齒頂面有一螺旋升角。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段式混合煤氣發(fā)生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爐篦頂部到上方干餾段隔墻下拱頂(6)的距離與爐膛直徑之比為0.88-0.96。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兩段式混合煤氣發(fā)生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爐篦由爐座(22)以及包括風帽在內的7層爐條組成。
專利摘要兩段式混合煤氣發(fā)生爐,其爐箅由爐座和多層環(huán)形爐條組合而成,每層爐條上下面上設有凸起的立筋,立筋與中心線偏離一角度,從而在塔形爐條錐面上組合形成數條螺旋折線立筋,爐座側壁設有破渣齒,該結構松渣排渣能力強,同時本爐擴大了布氣孔和通風間隙面積,增加了氣化段高度,改善了爐內氣化條件,使煤炭能得到充分燃燒,提高了煤氣產量和質量。
文檔編號C10B1/00GK2322967SQ9820440
公開日1999年6月9日 申請日期1998年5月6日 優(yōu)先權日1998年5月6日
發(fā)明者任步銀, 劉增慶 申請人:太原重機煤氣設備工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