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內燃機的排氣凈化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內燃機的排氣凈化裝置。
背景技術:
在內燃機的領域中,要求避免從燃燒室排出的排氣中所含有的氮氧化物(NOx)流入到大氣中。為了滿足該要求,已知有一種對排氣中的NOx 進行凈化的排氣凈化催化劑,這樣的排氣凈化催化劑被記載在日本特開 2001 - 173432號公報中。日本特開2001 - 173432號公報中所記載的排氣 凈化催化劑,以在由隔壁分隔出的多個通路內裝滿用于還原凈化NOx的顆 粒狀的NOx吸收劑的形式而構成。發(fā)明內容可是,在排氣中還含有硫氧化物(SOx),從而還要求避免該SOx流入 到大氣中。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從排氣中去除SOx從而對 排氣進行凈化的內燃機的排氣凈化裝置。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fā)明的第一方式是,在具有對從內燃機排放出 的硫氧化物進行捕集的硫氧化物捕集材料的排氣凈化裝置中,在通過由具 有連通性的多孔質材料構成的隔壁分隔出的空間內,可與排氣接觸地配置 有硫氧化物捕集材料塊。本發(fā)明的第二方式中,上述硫氧化物捕集材料塊被配置在上述隔壁上。 本發(fā)明的第三方式中,上述硫氧化物捕集材料塊被填充在上述空間內。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fā)明的第四方式是,在具有對從內燃機排放出 的硫氧化物進行捕集的硫氧化物捕集材料的排氣凈化裝置中,具備基材, 該基材具有通過由多孔質材料構成的隔壁劃分成的多個通路,在該基材的通路中的特定通路內配置有硫氧化物捕集材料塊。在本發(fā)明的第五方式中,上述硫氧化物捕集材料塊^L配置在劃分上述 特定通路的隔壁上。在本發(fā)明的第六方式中,上述硫氧化物捕集材料塊以至少部分地塞住 上述特定通路的方式填充在該特定通路內。在本發(fā)明的第七方式中,上述硫氧化物捕集材料塊^f皮填充在上述特定 通路的整體中。在本發(fā)明的笫八方式中,在相鄰的兩個上述特定通路中的一方的通路 中在該通路的端部區(qū)域配置上述硫氧化物捕集材料塊,在另一方通路中在 該通路的另一方的端部區(qū)域配置上述硫氧化物捕集材料塊。在本發(fā)明的第九方式中,在相鄰的兩個上述特定通路中的一方的通路 中在該通路的端部區(qū)域以塞住該端部區(qū)域的方式填充上述硫氧化物捕集材 料塊,在另一方的通路中在該通路的另一方的端部區(qū)域以塞住該端部區(qū)域 的方式填充上述^l氧化物捕集材料塊。在本發(fā)明的第十方式中,在上述特定通路的兩方的端部區(qū)域中配置上 述硫氧化物捕集材料塊。在本發(fā)明的第十一方式中,在上述特定通路的兩方的端部區(qū)域中以塞 住該端部區(qū)域的方式填充上述硫氧化物捕集材料塊。在本發(fā)明的第十二方式中,在位于上述特定通路的兩方的端部區(qū)域的 硫氧化物捕集材料之間,配置有多孔質的硫氧化物捕集材料塊。在本發(fā)明的第十三方式中,以將位于上述特定通路的兩方的端部區(qū)域 的硫氧化物捕集材料之間全部占據(jù)的全部空間的方式,配置上述多孔質的 硫氧化物捕集材料塊。在本發(fā)明的第十四方式中,在位于上述特定通路的兩方的端部區(qū)域的 硫氧化物捕集材料之間,彼此留有間隙地配置有多個硫氧化物捕集材料塊。在本發(fā)明的第十五方式中,在上述特定通路以外的通路的下游側的端 部區(qū)域也配置有硫氧化物捕集材料塊。在本發(fā)明的第十六方式中,在上述特定通路以外的通路的下游側的端部區(qū)域,以塞住該端部區(qū)域的方式也填充有硫氧化物捕集材料塊。在本發(fā)明的第十七方式中,根據(jù)上述硫氧化物捕集材料捕獲的硫氧化物的比例和流入該硫氧化物捕集材料中的排氣的量中的至少 一方,在將流入該硫氧化物的排氣的空燃比維持在稀空燃比的狀態(tài)下,進行使該硫氧化物的溫度上升的處理。下面,根據(jù)附圖和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的敘述,能夠進一步充分了解本發(fā)明。
圖l是具有本發(fā)明的排氣凈化裝置的內燃機的整體圖。圖2a是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S捕集單元的正面圖,圖2b是其縱 剖面圖。圖3a是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S捕集單元的正面圖,圖3b是其縱 剖面圖。圖4a是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S捕集單元的正面圖,圖4b是其縱 剖面圖。圖5a是本發(fā)明的第四實施方式的S捕集單元的正面圖,圖5b是其縱 剖面圖。圖6是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方式的S捕集單元的縱剖面圖。 圖7是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方式的S捕集單元的縱剖面圖。 圖8是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方式的S捕集單元的縱剖面圖。 圖9是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方式的S捕集單元的縱剖面圖。 圖IO是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方式的S捕集單元的縱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
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圖l是具備本發(fā)明的排氣凈 化裝置的內燃機的整體圖。圖1所示的內燃機是壓縮點火式四沖程內燃機 (所謂的柴油機),但是本發(fā)明還可以應用于其它的內燃機,例如火花點火 式四沖程內燃機(所謂的汽油機)。在圖1中,l是內燃機本體,2是氣缸體,3是氣缸蓋,4是活塞,5 是燃燒室,6是電氣控制式的燃料噴射岡,7是進氣閥,8是進氣口, 9是 排氣閥,10是排氣口。進氣口 8經由對應的進氣支管ll與平衡箱12連結。 平衡箱12經由進氣管道13和中冷器14,與增壓器、例如排氣渦輪增壓器 15的壓縮機16的出口部連結。壓縮機16的入口部經由進氣管17與空氣 濾清器18連結。在進氣管17內配置有由步進馬達19驅動的節(jié)氣門20。 另外在節(jié)氣門20上游的進氣管17中,配置有用于對吸入燃燒室5內的空 氣的質量流量進行檢測的質量流量檢測器21。另一方面,排氣口 10,經由排氣歧管22與排氣渦輪增壓器15的排氣 渦輪機23的入口部連結。排氣渦輪機23的出口部經由排氣管24與收納有 S捕集單元25的盒體26連結。關于S捕集單元25在之后詳細敘述。另夕卜, 盒體26與收納有微粒過濾器27的盒體28連結。微粒過濾器27用于捕集 從燃燒室5排出的排氣中的微粒。另外,盒體28與收納有NOx催化劑29 的盒體30連結。NOx催化劑29,在流入其中的排氣的空燃比為稀空燃比 時對排氣中的氮氧化物(NOx)通過吸收或吸附進行保持,在流入其中的 排氣的空燃比為理論空燃比或濃空燃比時將保持的NOx放出利用排氣中 的還原劑(例如,烴、 一氧化碳)來進行還原凈化。與盒體30的出口部連結的排氣管31和節(jié)氣門29下游的進氣管17, 經由排氣再循環(huán)(下面稱作EGR)通路32被相互連結。在EGR通路32 內,配置有由步進馬達33驅動的EGR控制閥34。另夕卜,在EGR通路32 內配置有用于對流經其中的EGR氣體進行冷卻的中冷器35。在圖l所示 的實施方式中,內燃機冷卻水被導入中冷器35內,由內燃機冷卻水對EGR 氣體進行冷卻。另一方面,燃料噴射閥6經由燃料供給管36與燃料貯存器即所謂的共 軌系統(tǒng)37連結。燃料從電控制式的排出量可變的燃料泵38被向共軌系統(tǒng) 37內供給。供給到共軌系統(tǒng)37內的燃料經由各個燃料供給管36被供給對 應的燃料噴射閥6。在共軌系統(tǒng)37上安裝有用于對其中的燃料壓力進行檢 測的燃料壓力傳感器39。接下來,參照圖2a以及圖2b說明第一實施方式的S捕集單元。在此, 圖2a是第一實施方式的S捕集單元的正面圖,圖2b是其縱剖面圖。本實 施方式的S捕集單元25,具有由堇青石等多孔質材料制成的蜂窩狀的基 材40、和捕集排氣中的硫氧化物(SOx)的石充氧化物捕集材料(下面稱作"S捕集材料")41。另外,在基材40上,通過由多孔質材料構成的隔壁 42劃分出多個通路(下面稱作"小室")43、 44。這些小室43、 44相互平 行地延伸。另一方面,S捕集材料41,是包括選自鉀(K)、鈉(Na)、銫(Cs)那樣的堿金屬、鋇(Ba)、 4丐(Ca)那樣的堿土族金屬、鑭(La)、 銥(Y)那樣的稀土族中的至少一種,和至少被分散擔載在表面上的白金那樣的貴金屬催化劑,呈強堿性的材料,以硫酸離子so -或硫酸鹽的形式捕集SOx。另外,S捕集材料41,在基材40的小室43、 44中的特定的幾個小室 (下面也稱作"特定小室")43內,以被填充得將該特定小室43內全部占 據(jù)的形式配置在該特定小室43內。在此,在圖2a和圖2b所示的例子中, 作為特定小室,以在其以外的各個小室44周圍存在4個特定小室43的方 式進行選擇。即,在圖2a中觀察在縱向方向上和橫向方向上每隔一個小室 的小室43就選作為特定小室。S捕集單元25,例如,以在圖2b觀察從左側的端面流入排氣、從右 側的端面流出排氣的方式被配置在盒體26內。因此,到達S捕集單元25 的排氣,基本上流入到沒有配置S捕集材料的小室44中,在這些小室44 內通過而從S捕集單元流出。在此,配置有S捕集材料41的小室43和沒 有配置S捕集材料41的小室44,因為通過由多孔質材料形成的隔壁42隔 開,所以流入到沒有配置S捕集材料的小室44中的排氣中的SOx能夠通 過隔壁42的細孔到達S捕集材料41。即,S捕集材料41被配置成,能夠 在通過由具有連通性的多孔質材料形成的隔壁隔開的小室44內與排氣接 觸。這樣,到達S捕集材料41的SOx被S捕集材料捕集。如第一實施方式那樣,當以填充得將小室43內全部占據(jù)的形式在該小 室內配置S捕集材料41時,能夠得到下述效果。即,以往以涂敷在隔壁表面上的形式在小室內配置s捕集材料,但是一直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即 便使涂敷在隔壁表面上的s捕集材料的厚度加厚,即,使涂敷在隔壁表面 上的s捕集材料的量增多,但當該量超過一定量時,s捕集材料所能捕集的SOx的量也不會增多。這是因為以往的認識是S捕集材料僅以其表面 或表面附近的部分捕集SOx,因此為了使S捕集材料能捕集的SOx的量增 多,并不是要使涂敷在隔壁上的S捕集材料的量增多,而是必須擴大涂敷 的S捕集材料的表面積。而根據(jù)本申請的發(fā)明者的研究,發(fā)現(xiàn)雖然SOx由S捕集材料的表面捕 集,但是被S捕集材料的表面所捕集的SOx會逐漸擴散到S捕集材料內部 并保持在該S捕集材料內部中。即,發(fā)現(xiàn)了下述情況在與以往一樣以涂 敷在隔壁表面的形式在小室內配置S捕集材料時,如果使涂敷在隔壁表面 上的S捕集材料的厚度變厚,即,使涂敷在隔壁表面上的S捕集材料的量 增多,即便S捕集材料的表面積相同,S捕集材料能捕集的SOx的量也會 增多。在上述的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中,S捕集材料作為塊以填充得將小室內全部占據(jù)的形式被配置在小室內,因此在整個s捕集單元中所使用的s捕 集材料的量要比以往使用的量多,至少,從在要配置(涂敷)s捕集材料 的隔壁表面上所配置(涂敷)的s捕集材料的厚度的觀點來看,本實施方 式的s捕集材料的厚度,比以往認為即便再加厚、s捕集材料所能捕集的SOx的量也不會增多這樣的厚度要厚得多;另外,從在要配置(涂敷)S 捕集材料的隔壁表面的每單位表面積上所配置(涂敷)的S捕集材料的量 的觀點來看,本實施方式的S捕集材料的量,比以往認為即使再增多、S 捕集材料所能捕集的SOx的量也不會增多這樣的量要多得多。因此。根據(jù) 本實施方式,作為S捕集單元整體所能捕集的SOx的量較之以往會多得多。 接下來,說明第二實施方式。在圖3a和圖3b中示出了第二實施方式 的S捕集單元。在此,圖3a是第二實施方式的S捕集單元的正面圖,圖 3b是其縱剖面圖。本實施方式的S捕集單元25的基材40,與第一實施方 式的相同。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也同樣,將S捕集材料41配置在在第一實施方式中被作為特定小室的小室43內,但是,在本實施方式中,與第 一實施方式不同的是,S捕集材料41以被填充在該小室43內使得在該小 室43的中央留有沿該小室的縱長軸線延伸的空間的形式被配置在該小室 內。也就是說,在本實施方式中,以將小室43內填充得局部地封閉的形式 在該小室內配置S捕集材料41。根據(jù)第二實施方式,流入到沒有填充S捕集材料的小室44內的排氣 中的SOx經過隔壁42的細孔到達S捕集材料41而被S捕集材料捕集,并 且流入到在S捕集材料中央延伸的空間中的排氣中的SOx也在流過該空間 的期間被S捕集材料41捕集。在第二實施方式中,S捕集材料41作為塊被配置在各個小室43內, 所以整個S捕集單元中所使用的S捕集材料的量比以往使用的量多,至少, 從在要配置(涂敷)S捕集材料的隔壁表面上所配置(涂敷)的S捕集材 料的厚度的觀點來看,本實施方式的S捕集材料的厚度,比以往認為即使 再加厚、S捕集材料所能捕集的SOx的量也不會增多這樣的厚度厚得多; 從在要配置(涂敷)S捕集材料的隔壁表面的每單位表面積上所配置(涂 敷)的S捕集材料的量的觀點來看,本實施方式的S捕集材料的量,比以 往認為即使再增加、S捕集材料所能捕集的SOx的量也不會增多這樣的量 要多得多。因此,根據(jù)本實施方式,基于與上述相同的原因,整個S捕集 單元所能捕集的SOx的量較之以往多得多。接下來,說明第三實施方式。在圖4a和圖4b中示出了第三實施方式 的S捕集單元。在此,圖4a是第三實施方式的S捕集單元的正面圖,圖 4b是其縱剖面圖。本實施方式的S捕集單元25的基材40,與第一實施方 式的相同。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在第一實施方式中被設定為特定小室 的小室43中,以將一方的端部區(qū)域(在圖4b中觀察是左端的區(qū)域)填充 得完全塞住的形式僅在該端部區(qū)域配置S捕集材料41,并且在剩余的小室 44中,以將另一方的端部區(qū)域(在圖4b中觀察是右端的區(qū)域)填充得完 全塞住的形式僅在該端部區(qū)域中配置S捕集材料41。在第三實施方式中,排氣流入到在下游側(在圖4b中觀察排氣從左側進入的情況下,為圖4b中所見右側)的端部區(qū)域配置有S捕集材料41 的小室44內,通過該小室44周圍的隔壁42的細孔,流入到在上游側(在 圖4b中觀察排氣從左側進入的情況下,是圖4b中所見的左側)的端部區(qū) 域配置有S捕集材料41的小室43內,從該小室43的下游側的開口流出。 于是,在排氣這樣流動的期間,到達S捕集材料41的排氣中的SOx被S 捕集材料捕集。在第三實施方式中同樣,S捕集材料作文塊被配置在各個小室內,所 以整個S捕集單元中所使用的S捕集材料的量比以往使用的量多,至少, 從在要配置(涂敷)S捕集材料的隔壁表面上所配置(涂敷)的S捕集材 料的厚度的觀點出發(fā),本實施方式的S捕集材料的厚度,比以往認為即使 再加厚、S捕集材料所能捕集的SOx的量也不會增多這樣的厚度要厚得多; 從在要配置(涂敷)S捕集材料的隔壁表面的每單位表面積上所配置(涂 敷)的S捕集材料的量的觀點出發(fā),本實施方式的S捕集材料的量,比以 往認為即使再增加、S捕集材料所能捕集的SOx的量也不會增多這樣的量 要多得多。因此,根據(jù)本實施方式,基于與上述相同的原因,整個S捕集 單元所能捕集的SOx的量較之以往多得多。接下來,說明第四實施方式。在圖5a和圖5b中示出了第四實施方式 的S捕集單元。在此,圖5a是第四實施方式的S捕集單元的正面圖,圖 5b是其縱剖面圖。本實施方式的S捕集單元25的基材40,與第一實施方 式相同。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也同樣,在第一實施方式中被設定為特定 小室的小室43內配置S捕集材料41,但是在本實施方式中,與第一實施 方式不同的是,以將兩側的端部區(qū)域(在圖5b中觀察是左端的區(qū)域和右 端的區(qū)域)填充得完全塞住的形式僅在這些端部區(qū)域配置S捕集材料41。在第四實施方式中,排氣基本上通過沒有配置S捕集材料的小室44, 但是,排氣的至少一部分,通過隔壁42的細孔流入到配置有S捕集材料 41的小室43內、再流經該小室43內而到達S捕集材料41,或者通過隔 壁的細孔直接到達S捕集材料41。于是,到達S捕集材料41的排氣中的 SOx被S捕集材料捕集。當然,從沒有經由隔壁42而直接暴露于排氣中的地方到達S捕集材料41的排氣中的SOx也被S捕集材料捕集。在第四實施方式中同樣,基于與第三實施方式所說明的原因相同的原 因,整個S捕集單元能夠捕集的SOx的量較之以往多很多。另外,在第四實施方式中,在配置于兩側的端部區(qū)域的S捕集材料41 之間什么也沒有配置,但是,如圖6所示,可以在這些S捕集材料41之 間將比較小的S捕集材料塊(例如,小片狀的塊或粒狀的塊)41A以相互 間留有空隙的形式配置多個。這樣,能夠對流入到配置有S捕集材料41、 41A的小室內的排氣中的SOx可靠地進行捕集。另外,在圖6所示的例子中,也可以如圖7所示,將沒有配置S捕集 材料的小室44中的幾個小室的下游側(在圖7中觀察排氣從左側流入的情 況下,是圖7中所見的右側)的開口用塞子45堵住。這樣,流入到被塞子 45堵住的小室44中的排氣,必然會在配置有S捕集材料41、 41A的小室 43內通過,所以能夠捕集更多的SOx。另外,如圖8所示,也可以在配置于兩側的端部區(qū)域的S捕集材料41 之間以填充的形式配置多孔質的S捕集材料41B。這樣,同樣也能夠可靠 地捕集流入配置有S捕集材料41、 41B的小室43內排氣中的SOx。另外,在圖8所示的例子中,同樣也可以如圖9所示,將沒有配置S 捕集材料的小室44中的幾個小室的下游側(在圖9中觀察排氣從左側流入 的情況下,是在圖9所見的右側)的開口用塞子45堵住。這樣,能夠捕集 更多的SOx。另外,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只要不會妨礙排氣經由隔壁到達S捕集 材料,也可以與以往一樣,在隔壁表面薄薄地涂敷S捕集材料。另外,在上述中,以在蜂窩狀的基材40的小室內配置S捕集材料41、 41A、 41B的實施方式為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說明,但是,作為其它實施方 式還有圖IO所示的實施方式。即,在圖IO所示的實施方式中,在排氣管 46內形成通過由多孔質材料構成的隔壁47分隔出的空間48,在該空間內 將S捕集材料塊41以填充的形式進行配置。在該實施方式中也同樣,因 為作為S捕集材料41沒有采用厚度薄的形態(tài)、而是采用量較多的塊,所以基于與上述相同的理由,整個S捕集材料25所能捕集的SOx的量比以 往的要多。從這個觀點出發(fā),本發(fā)明可以廣義地表述成在排氣所流經的 通路(排氣管)內形成通過由多孔質材料構成的隔壁分隔成的空間,在該 空間內配置有S捕集材料塊。如上所述,通過將S捕集材料作為塊配置在S捕集單元內,能夠飛躍 性地增大整個S捕集單元所能捕集的SOx的量,而與此相應地,還有利于 對S捕集單元進行下述處理。即,如上所述,由于被S捕集材料的表面所 捕獲的SOx逐漸向S捕集材料內部擴散,所以S捕集材料的表面的SOx 捕獲率基本上應該維持在較高的值。但是,當經過長時間時,該SOx捕獲 率有時會急劇地下降。這時,如果在將流入到S捕集單元中的排氣的空燃 比維持在稀空燃比的狀態(tài)下使S捕集單元的溫度上升,則SOx捕獲率就會 恢復。也就是說,當在將排氣的空燃比維持在稀空燃比的狀態(tài)下使S捕集單 元的溫度上升時,集中存在于S捕集材料的表面附近的SOx就會向S捕集 材料內部擴散^f吏得S捕集材料內的SOx濃度均勻。即,在S捕集材料內生 成的硫酸鹽,從集中于S捕集材料的表面附近的不穩(wěn)定狀態(tài)變化成遍及整 個S捕集材料內部地均勾^:的穩(wěn)定狀態(tài)。這樣,S捕集材料的表面附近 的SOx濃度降低,從而SOx捕獲率恢復。在此,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也可以在SOx捕獲率降低時(例如,SOx 捕獲率低于規(guī)定的值時)對S捕集單元實施使S捕集單元的溫度上升的升 溫處理。這樣,SOx捕獲率恢復,能夠進一步增大S捕集單元作為整體所 能捕集的SOx的量。另外,也可以不僅根據(jù)S捕集單元的SOx捕獲率來實 施上述升溫處理,還在流入到S捕集單元的排氣的量超出某個一定的量時 (可以說,該排氣的量越多,被S捕集單元捕集的SOx的量越多),實施 上述升溫處理。另外,基于特定的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述。但是,本領域技術 人員可以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和技術思想的情況下,進行各種變更、 修改等。
權利要求
1.一種排氣凈化裝置,具有捕集從內燃機排放出的硫氧化物的硫氧化物捕集材料,其特征在于,在通過由具有連通性的多孔質材料構成的隔壁分隔出的空間內,可與排氣接觸地配置有硫氧化物捕集材料塊。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排氣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硫氧化物捕集材料塊被配置在上述隔壁上。
3.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氣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硫氧化 物捕集材料塊被填充在上述空間內。
4. 一種排氣凈化裝置,具有捕集從內燃機排放出的硫氧化物的硫氧化 物捕集材料,其特征在于,具備基材,該基材具有通過由多孔質材料構成 的隔壁劃分成的多個通路,在該基材的通路中的特定通路內配置有硫氧化 物捕集材料塊。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排氣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硫氧化物捕 集材料塊被配置在劃分上述特定通路的隔壁上。
6. 如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排氣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硫氧化 物捕集材料塊以至少局部地塞住上述特定通路的方式被填充在該特定通路 內。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排氣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硫氧化物捕 集材料塊被填充在整個上述特定通路中。
8. 如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排氣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在相鄰的兩 個上述特定通路中的一方的通路中在該通路的端部區(qū)域配置上述硫氧化物 捕集材料塊;在另一方通路中在該通路的另一方的端部區(qū)域配置上述硫氧 化物捕集材料塊。
9,如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排氣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在相鄰的兩 個上述特定通路中的一方的通路中在該通路的端部區(qū)域以塞住該端部區(qū)域 的方式填充上述石克氧化物捕集材料塊;在另一方的通路中在該通路的另一 方的端部區(qū)域以塞住該端部區(qū)域的方式填充上述^t氧化物捕集材料塊。
10. 如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排氣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特 定通路的兩方的端部區(qū)域配置上述硫氧化物捕集材料塊。
11. 如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排氣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特 定通路的兩方的端部區(qū)域中以塞住該端部區(qū)域的方式填充上述石克氧化物捕 集材料塊。
12. 如權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排氣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在位于 上述特定通路的兩方的端部區(qū)域的硫氧化物捕集材料之間,配置有多孔質 的硫氧化物捕集材料塊。
13. 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排氣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多孔質的 硫氧化物捕集材料塊,以將位于上述特定通路的兩方的端部區(qū)域的硫氧化 物捕集材料之間全部占據(jù)的方式配置。
14. 如權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排氣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在位于 上述特定通路的兩方的端部區(qū)域的硫氧化物捕集材料之間,彼此留有間隙 地配置有多個硫氧化物捕集材料塊。
15. 如權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項所述的排氣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特定通路以外的通路的下游側的端部區(qū)域上也配置有硫氧化物捕集 材料塊。
16. 如權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項所述的排氣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迷特定通路以外的通路的下游側的端部區(qū)域上,以塞住該端部區(qū)域的 方式也填充有硫氧化物捕集材料塊。
17. 如權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項所迷的排氣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 根據(jù)上述硫氧化物捕集材料捕獲的硫氧化物的比例和流入到該硫氧化物捕 集材料中的排氣的量中的至少一方,在將流入該硫氧化物的排氣的空燃比 維持在稀空燃比的狀態(tài)下,進行使該硫氧化物的溫度上升的處理。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從排氣中去除SO<sub>X</sub>從而對排氣進行凈化的內燃機的排氣凈化裝置。該裝置是具有捕集從內燃機排放出的硫氧化物的硫氧化物捕集材料的排氣凈化裝置,其中,在通過由具有連通性的多孔質材料構成的隔壁(42)分隔出的空間(44)中,可與排氣接觸地配置硫氧化物捕集材料塊(41)。
文檔編號F01N3/08GK101223340SQ20068002615
公開日2008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06年7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7月21日
發(fā)明者吉田耕平, 廣田信也, 淺沼孝充 申請人: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